《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二十四—二十六)

《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二十四—二十六)

北方來信(24)

我給陳教授的信

敬愛的陳老師:

您好!見字如面,學生我很想念您,很幸運在人大聆聽您古典文學的師授教誨;現在在北師大讀教育學漢語言教育教學,兩年後,我就是一名中學教師了,直到現在,還能每個月看到您飄灑有韻的筆跡,讀到您對山村生活的描述,更是慶幸有加。

您說到的習武,在我們北方庄確實很盛行。以前,農村沒有幼兒園,孩子上學前跟着武師學藝,我們村莊年老的大多有一身武藝,這也許是他們身體強壯的另一個原因。

過去官員罵老百姓叫窮山惡水刁民多山貓野獸刁蠻橫,這是冤枉百姓。苛政猛於虎,地方官員雁過拔毛,層層盤剝,又大興苛捐雜稅,百姓唯一收入在地里,別說山地貧瘠,即使水澆地能打出多少糧食。百姓看着白花花的大米黃澄澄的麥子硬是被官府拉走,哪有不急的。中國百姓有幾個朝代靠糧食吃飽飯的,全是瓜菜半年糧,這還是在太平歲月;天災人禍時,賣兒鬻女舉家無粥,甚至出現吃人的現象。百姓太可憐了,難怪杜甫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引發千古慨嘆,屈原一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引起無數共鳴。

北方庄的武林高手不止武向禮、李宏知,我爺爺我大爺我幾個堂哥,姓李的人家,武功都很高,聽我爺爺說,他小時候,曾見過外鄉武師來我們村挑戰。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各村各鄉鎮都有幼兒園學校,孩子從小讀書不說,有空閑就看電視,都不愛動了,個個嬌生慣養,人人忙着掙錢。等長到十七八,上學大學的上大學,上不成的,離家打工,沒機會接觸武術。

記得我上初中時,村裡還能看到男孩女孩們蹲襠騎馬,舞棍動槍。和我年齡差不多的男女夥伴大都練過武,比我大幾歲的像向新嫂、雷圓娥、雷圓會、雷圓仁、雷圓禮、李琳瑩、華齊、華魯等,掄起棍棒,十幾個人恐怕近不得身。

向新嫂的那個秘密我還真不知道,沒想到她藏的這麼深,她們夫妻真是奇人,能上傳奇了;讓我給她們保住這個秘密。老師拜託您,一定不能再讓他們夫妻賭博去,也許她能聽得進您的勸說。我向新哥正直有膽略,是一個敢作敢為的奇男;也是個尊敬有學問的人,分辨得清良言善言。

老師,我很敬佩您這樣的作為:在舉國下海全民經商的浪潮聲中,尤其是大學這篇神聖的樂土上,知識分子鄙薄學問正義,一切向錢看,您卻走進農村,研究農村研究農村文明,尋找文化與精神歸宿,心靜如水,淡泊寧靜。中國,太需要沉靜,腳步太需要慢一些了。

當我作為學生代表到人民大會堂聽取形勢報告,參加反腐倡廉大會,當我走進有的教授的課堂,聽他們對社會問題剖析辯說,當我看着報紙電視有些官員振振有詞一副正義化身的模樣時,我深深體會到人面如心心深似海這句話的無奈與憤懣。什麼理想啊主義啊,在某些人嘴中,不過是鼓動他人的口號,標榜自己的美言,消遣單純者的戲言。“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忘記理想忘記黨性忘記百姓的惺惺悔恨,騙的了幾時呢?

有一年暑假,我在BJ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打工,給畢業生補課,遇到一位中學高級教師。他家在一落後地區,那年才五十露頭,已經離開原單位到外地干第二份職業了,原單位工資照發,說白了就是吃空餉。他有三件特別自豪的東西,一本省級優秀黨員證書,

一張當地人大代表合照,一張發黃的《人民日報》報紙;在那張報紙的“黨建”專欄上,有他的一篇千字文,內容是批判腐敗如何進行基層黨建。我不明白,他為什麼不把那些標誌自己學業能力證書當做驕傲,卻隨身帶着這些象徵榮譽的東西。尤其對那篇文章,我很噁心,因為那裏邊的每一個字都是對他的諷刺。他為人很和藹,常和我們年輕人開玩笑,說些很“中肯”的話,比如一邊對社會不良現象批判,一邊奉勸我們學好本領為將來在社會鑽營做準備。有一次,他又拿出那張報紙海吹,我笑着對他說:“您相信您寫的這些見解嗎?”他笑了,說誰相信誰是傻瓜。

在大學課堂上,沒少聽一些教師導師教授嫉惡如仇攻擊謾罵的話,很多老師,講着講着扯到西方,更是眉飛色舞。我和同學沒少討論老師們的高見理論,但我一直反感課堂對社會問題的東拉西扯,尤其是對西方社會的“動情”描述,更不喜歡把政治話題扯的離題萬里。我對同學說,為什麼我們的教授學者捧着政府黨的碗砸人家的鍋呢,你可以把觀察社會分析社會的方法告訴我們,但絕不能把你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更不可以反社會;如果你認為社會有問題某些現象某些官員人物大錯特錯,你可以呼籲可以公開批判,卻不能把有違三觀的言論傾瀉給年輕的學生;不然,大學不成了散佈不滿言論的集散地了嗎,學生聽了,如何看待社會又如何建設社會?

我很喜歡老師您的課堂,您將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與國外比與當今比,從對比中讓我們領略古典文化的美,美在哪裏如何做到美。您調侃現代文人的淺薄,反諷當代文化的膚淺,為傳統文化吶喊疾呼;您從不把西方文化看的高深高雅,您說您對西方文化唯一欣賞的是他們的音樂藝術,我們有些人偏愛西方文化,只有少數人是真心研究后的心得,大部分無非跟着起鬨,偉人那個文藝座談會講話批判的言必稱希臘的做派在今天依然大行其道,就如年輕學生動筆寫宙斯開口說繆斯一樣,趕時髦罷了。

老師,您說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您這個教古典文學的教師還沒有達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只剛剛買進她的大門。正因為如此,您不贊成惡意批評余秋雨先生作品中的舛誤,余秋雨先生開文壇先河,稱得上一代文宗,所缺少的是嚴謹,對於一個半門外漢來說,余秋雨做的比較好了。至於大學校長們常出些文字笑話,實在難免,因為大陸教育把古典文化割裂的太嚴重。這些教誨,讓我們學生很受益,從此,沒人敢在我們祖國文化面前橫鼻子豎眼,更不敢故作高深搖頭擺尾了。

也許,我該從三百千重新開始學習古代文化了。

祝老師:

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你的學生:王向明

5.20.

北方來信(25)

向明:

今天端午,又是一個傳統佳節。我特意關注北方庄如何過端午節,所以起了個大早,但還是晚了,屋門、大門已經插上了艾蒿,我知道,這是劉嫂掛的。走上街道,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艾草香氣,這是村民在用艾草煮雞蛋;有早起的孩子,提着籃子走進鄰居家送雞蛋;看到我,從提籃里拿出兩個雞蛋給我——蛋皮染上了一層淡淡的草黃,我知道,這時候不能客氣,吃了端午的雞蛋,對自己對送雞蛋的人都吉利;雞蛋熱的不敢接手,孩子遞給我繞成一個圓圈的艾草,讓我把雞蛋放在上面,我把雞蛋送到鼻子下一聞,夾雜着丹皮、山棗的氣味。我謝過那孩子,孩子高高興興的推開另一家人的大門。不一會,村裏的孩子們多起來,我兩個布兜裝滿了數十個雞蛋。我不敢再轉悠,忙回家去。在門口,又遇到幾個孩子,其中有劉嫂的二女兒,她還給我帶來三個粽子。

這時,劉嫂打來電話說,早飯不做了,要我把雞蛋和粽子都吃了,喝白開水吧。我說雞蛋太多了,吃不了;劉嫂說,雞蛋最好都吃完,吃不完的讓我把雞蛋給她女兒,讓孩子送到別家去,又叮囑我上午去村委,那裏有好玩的。

我敞開肚子吃了五個雞蛋三個粽子,打開電視聽早上新聞,端午節還沒正式開始過呢,新聞里已經送來四面八方歡歡喜喜過節的鏡頭。我想,這新聞太沒水準了吧,拿去年的或是昨天甚至上周拍好的鏡頭糊弄觀眾,實在沒意思。我拿過《昭明文選》,隨手翻開一頁,正是《東都賦》,高聲朗誦:“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小子狂簡,不知所裁,既聞正道,請終身而誦之。”

我望門外天井,竹籬縱橫,交叉斜立,青菜翠綠,豆藤攀架,番茄花黃,胡瓜垂玉;雞出於籠,頻頻覓食,狗戲於庭,東西奔跑;東曦既駕,朝陽滿院,槐樹吐蕊,明花耀星,東牆遮陰,西垣返影。

我望一院天空,碧空如洗,白雲如抹,月淡無痕,松香風輕,黃鳥啁啾,喜鵲唶唶,布穀傳聲,空山迴響,傾耳以聽,目眴而瞑:人生何處不青山,天涯何處不相逢,是處能心安,何問歸處,天閫決兮,八荒協兮,四海昇平,皇天穆穆;古往今來,邈矣悠哉!

我望門外山徑,紅塵紫陌,好鳥相鳴,桑麻夾路,古樹翳陰,果木欣欣,豐草向榮;山光撲面,遠煙微茫,數峰無語,山色無聲;苞棣樹檖,心念君子,今日何日,毋我莫多!

我望山塢村落,石牆茅屋,黃草披拂,雞鳴繚繞,炊煙依依;兒童呼伴,走送粽糕,赤子開門,喜笑接納;木蘭晨妝,吉士沐面,裙衩下堂,匹夫開張,小店沽灑,新火煮茶。

十點時分,門外傳來陣陣喝彩聲,我方想起劉嫂說的村委會有好玩的話。閉上門戶,帶上大門,匆匆向村委會走去。那裏已是人頭攢動,水泄不通。七轉八拐,順着牆邊終於走進主席桌台前,村幹部們忙和我打招呼,一邊坐下,一邊聽村長給我介紹活動。

原來,北方庄還保留着自己的傳統風俗,每年端午節都要進行武術、射箭比賽。這檔功夫,已有二十多個人比過箭術,百步之外,樹立一靶標,靶標是七八個草垛,上滿插滿了竹制的箭。再看射手,多數是中年以上的老人,年輕的反而成績不佳;更有幾個女傑與賽,劉嫂也參加了,成績在中上等。

之後,便是比武。不分男女不分年齡,如同擂台,誰輸誰下,下去的也可以再上台。比武仍以中老年為主,望着周圍看熱鬧的,便明白為什麼參加活動的多是中老年人,因為連看客也多是中老年——年輕人多外出打工了。

便有幾個面生的,村長介紹說,那幾個都是城裏上班的人,放假了回老家看看。我問,這幾個人有參加比賽的嗎,村長說,一個沒有,上班的身子養嬌貴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正說著,李宏知走上台,跟王向全交上了手。村長說這孩子自幼習武,沒忘掉武藝。

李宏知與王向全又撲又扭,一手拆招一手抻拳,不一會抱在一塊,如同摔跤;這個把那個趕到界邊,那個把這個推到界心,眼看一個要倒,那個卻被腿下別開;村長說,陳教授,仔細看,兩人真本事還沒使出來呢。話剛落下,兩人相互推開,接下就是掃堂腿雷霆手,騰挪跌宕,拳舞如雨,腿閃如電,虎虎生風。看看過了六七十招,不分勝負,村長喊“停”,兩人住下手,走到評判桌子前,問村長怎麼了,村長說,我看你倆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歇歇再戰。兩人一笑說,那就歇歇。接下是槍棍表演,老英雄武向禮刷槍,你三叔王士存舞棍。我看看劉嫂,劉嫂明白我的意思,說待會上。果然,槍棍表演結束,劉嫂和雷圓仁女兒雷正琴兩人表演劍術,劉嫂拿刀雷正琴拿劍。

兩人表演,一來一往一進一退,一騰一落,雖是套路,但刀光劍影耀人雙目,刀劍對接,聲聲清脆,看客喝彩陣陣拍手連連,叫好聲鼓掌聲震四野,響傳八方。漸進中午,山下來了不少人。村長說,這活動,年年舉辦,附近十里八鄉的都知道。

活動只一上午,一般在三個小時左右,沒有獎品沒有禮物,全憑興趣愛好。今年村長和書記不知如何,說中午開村宴,參加比賽的坐正席,飯菜要好要全點,免費;其他村民每家炒四樣菜,在村委會內和街道上擺集體宴會。

吃飯時,村長讓我寫一篇北方庄端午節比武大會的文章,還說,寫好后,連同上次我寫給你的那篇《古井賦》一塊刻石立碑,作為紀念,作為北方庄旅遊項目的一塊招牌。我聽了高興,趁着酒勁一口答應下來。

飯後躺了一下午,腦海中思考怎麼寫這場比賽,打個腹稿。劉嫂來送晚飯,我說:“看到你這番架勢功夫,才知道你為什麼敢一人去牌局賭牌了。”她說:“結婚前後幾年一直沒停下練武,有了二姑娘、兒子后,歇了一段時間,這兩年又拿起來,天天不斷。”我說:“看出來了,上午你和那姑娘一陣好打,等下了場,臉不紅心不跳,說明底子很厚。”她說:“我從沒有上過賽場,今年是第一次。”我說:“看來生活順利了,心情好。”她說:“有這個原因吧;其實,是想打給你看的。”我高興的說:“有你這話,我要把村長交給我的那篇文章寫好。”她問:“是寫這場比賽的吧?聽說你還寫過一篇《古井賦》?給我看看吧。”我說:“原文在王向明那裏,我試試給你重寫一遍。”我又對她說:“感謝你的表演。不過,雖然藝不壓身,但如財不外露一樣,樹大招風,以後能不外現更好。”她說:“這次上賽場,一來給你看看我的才藝,二來有雷正琴頭幾天裏鼓動我,以後恐怕沒機會了。”我問為什麼這樣說,她說下半年老大上高中,縣城房子買好了,要搬到城裏住啦,這地方來不幾次了。我說,這裏有你的雙親,你飛不遠。她說,不外過段時間回來看看他們。

劉嫂走後,我把那篇《古井賦》重寫了一遍,天卻晚了,明天再寫吧。晚安。

2010年6月16號夜周三庚寅年五月初五

北方來信(26)

向明:

本月初,浙江嘉年投資公司來北方庄作實地考察,並與縣政府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投資規模不低於五個億;規劃圖兩月後做出來,整個工程大概需要三年完成。三年後,我已經不在北方庄了,也許,那時候我再回北方庄,需要買門票了,這是好事。

今天上午,完成《北方庄比武記》一文,與給你共享:

華夏自古有養士之風,天子諸侯視為國士,“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武士者,國之幹將也;力稱烏獲,勇期賁育,劇孟任俠,朱家解厄,扶弱濟貧,除惡務本,民所歸,君所依。

今北方庄,立村二百餘年,民初以啟,搏虎擊豺,舉村習武,綿延賡續,未有斷絕。南林越女,仗劍挎刀;飛樹袁公,黃石授書。鄉曲之俠,強身健骨;乃知俠之大者,為王前驅;俠之小者,為友為鄰,保家護鄉。

武者,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師承代傳,武運長久。唯北方庄人,晨起早練,上山菜蔬,墾田種糧,老者歌呼,少者力耕,婦女荷簞,童稚攜漿,丁壯操戈,赤子執殳。隴畝即練武廳,石徑乃演武場,擔挑手提,偃月刀也;推車拉貨,三節棍也;肩抗腿蹬,流星錘也;步攆足追,旋風腳也;彎腰起坐,青龍出水也;鋤鐮?杴,-斧鉞矛也;牧牛圉羊,鞭鐧鎬也;秋收冬藏,日月不停也。然後乃知四體勤而五穀生,勞作辛而武功強。格鬥有技,拳爭有術,南拳北腿,兼收並蓄。

於是每逢端午,村民賽擂。十八般武藝,般般上場;百餘種拳法,拳拳到位。鞭撾鏜棍,單打獨鬥,呼呼有風;刀槍劍戟,捉對廝殺,鏗鏗雄壯。百步穿楊,弓箭嫻熟;彈無虛發,飛鏢流利。

更有甚者,叫陣不分男女,對壘不驗老幼;如切如磋,點到為止;如琢如磨,共進武藝。贏者為主,輸着心服;三番五次,再來挑戰;見招拆招,步步為營。比角力,哪個身強體壯;鬥智巧,看誰敏捷伶俐。再有甚者,端午比武,不管輸贏勝負,沒有排名;無論誰強誰弱,不設獎牌。所樂者切磋,所爭者學藝。四鄰八方,只為熱鬧而來;左鄰右舍,不吝鼓掌喝彩。

古者,文有科場,武有擂台。科場奮智,打擂逞勇;然文可轄武,武可制文,文武雙全,方稱完美。何期仗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不空嘆少有後悔老大徒悲。武師期望,後生將有可為;眾目睽睽,晚輩共勉之矣。

原憲桑樞,不病無財;子貢愧回,富而明道。北方庄人,學武知武,不以勇欺人,而以德為鄰,聞善則拜,有古仁人之心;“豈弟君子,四方為則”。願武尊縱橫,世代相傳。故為歌曰:

說風雅,讀文章;歌豪氣,聽武俠。紛紛刀飛凌白雪,翩翩劍舞落桃花。一杯酒,夢天涯,踏步流星,回首夕陽斜。

2010年6月18號夜周五庚寅年五月初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來花開上:北方來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春來花開上:北方來信
上一章下一章

《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二十四—二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