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將葉長青送走之後,溫應舉陰沉着臉回到祠堂,看見溫成鈞仍在祖宗牌位前規規矩矩的跪着,溫應舉冷哼一聲走到溫成鈞面前的桌子上坐下,又是重新沏了一杯茶。
“看來姓楊的那小子已經盯上我們了,剛才派了個他的親兵來到府上來裝模作樣的探聽了一番消息。”
“爹,要不要派人去南京和叔父打個招呼,讓叔父出面給永寧衛施加一些壓力。”
聽到溫應舉的話,溫成鈞抬起頭,試探着問道。
溫應舉冷哼一聲:“那樣就相當於告訴了人家這件事是你做的,這些事情你別管了,一會你派一個心腹去告訴茅十八,這段時間不要再活動了,等過去這陣風頭再說。”
此時的雨勢較之剛才已經小了很多,但依舊是淅淅瀝瀝的下着,距離溫家不遠的一處小酒館中,楊應乾和謝尚政的面前各自燙着一壺酒,桌上擺着兩盤下酒的小菜,只是二人都未動筷,眼神都在盯着溫家的方向。
不多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二人視野中,正是前去溫家打探的葉長青。
葉長青走進酒館脫下身上的蓑衣抖了抖上面的雨水,將其搭在門口的晾乾上便坐到了楊應乾身邊。
楊應乾拿起酒壺給葉長青倒了一杯,葉長青也不客氣,端起來便是一飲而盡,頓時感到一股暖流傳遍全身。
“怎麼樣,溫家人有什麼反應?”楊應乾一邊說著一邊將葉長青面前的酒杯再次倒滿。
“這個溫應舉是個老狐狸,說話做事滴水不漏,沒有看出什麼破綻。”
葉長青再次將酒一飲而盡,不知是酒太辣,還是喝的太急,嘴裏發出幾聲嘶嘶的聲音。
楊應乾聞言指節在木桌上輕輕地扣着,不知在想着什麼,一旁的謝尚政輕輕地抿了口酒。
“我覺得,如果這件事真是溫家所為,就算他表面再怎麼風平浪靜,內心也不可能毫無波瀾,畢竟他溫家再厲害說到底也只是個商賈,被我們盯上不可能不畏懼。”
楊應乾輕輕地點頭,覺得謝尚政說的很有道理,所謂敲山震虎打草驚蛇。現在山也敲了,草也打了,就看溫家這個假老虎什麼時候蹦出來了。
想到此楊應乾看向葉長青道:“長青,我留三個親兵給你,這幾日在這裏給我盯緊了,溫家這幾日肯定有所動作,看看能不能摸出那伙盜匪的藏身之處。”
現在還不知溫家什麼時候會有所動作,而楊應乾和謝尚政畢竟不能久離衛所,所以只能讓葉長青在此蹲守,二人先返回衛所向曹弘先稟報此事,楊應乾隱隱感覺,溫家這幾日肯定會有所動作。
安排好蹲守的事宜后,楊應乾便和謝尚政返回了永寧衛。
果不其然,曹弘先在聽完楊應乾說完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這幾年隨着年齡的增長年輕時的血勇和闖勁早就消磨的差不多了,但是被別人踩到頭上他也不會就這麼硬生生的忍下來。
“你想怎麼做?”
曹弘先盯着楊應乾說道。
楊應乾沒有說話,而是意味深長的看着曹弘先。
雖然楊應乾沒有說出口,但曹弘先畢竟是老油條,從楊應乾的眼睛裏他已經看出了殺意,只是溫家背後的關係還是讓他有些顧忌。
“南京禮部尚書溫體仁,據說是溫應舉的遠房堂兄,這些年溫家能在福建風生水起,和溫體仁的扶持脫不開關係,如果你想抹掉溫家,恐怕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大人,如果別人打上門來我們都沒有反應,那以後的生意怕是也不用做了。而且有些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一次性的解決問題,如果留下隱患,它日也必成大禍,”楊應乾目光灼灼道。
聽着楊應乾的話,曹弘先沉默良久。
終於,曹弘先似是下定了決心,抬起頭注視着楊應乾,眼神之中似乎又回到了年輕時熱血的樣子。
“你去做吧,小小一個溫家,還能捅破天不成,大不了老子就壓上這身官服跟他斗一斗!”
.........
永寧衛南城根下兩月前新起了一個院子,佔地還不小。院牆也比尋常的院落要高,足足有一丈高,院牆上還豎著鐵絲網,大門口沒有掛匾額卻有一個小旗的官兵駐守,院內此時正傳出一陣陣的叮叮噹噹打鐵的聲音。
湯若望今日卻是沒有穿着他那身傳教士的衣服,自從楊應乾建了這個火器工坊,這一個多月來他基本上每天都泡在這裏,指導着這裏的工匠打造火銃。
最近他的心情很不錯,除了每日能夠吃到精美的菜肴之外,最重要的是因為他收了一個明國的年輕人做徒弟。
這個叫羅立的年輕人有着很高的製造火器的天賦,基本上很多的數據和技術,湯若望說過一遍之後他就能爛熟於心,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最重要的是,這個年輕人對天主教亦是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湯若望正打算忙過這幾天就給他受洗,成為天主的信徒。
楊應乾從一早去衙門點卯后便來到了火器工坊,工坊已經成立了兩個月了,他還沒有來過幾次,正巧今天想起來來,便順道來看看工坊的研究進度。
看見大金主上門,湯若望自是喜出望外,興緻勃勃的向他說起了近期的成果。
前段時間永寧衛招收的那幾十名工匠大多都是熟手,雖然有的不會製造火銃,但打鐵的技術還是很嫻熟的,所以經過湯若望和南懷仁的培訓后,很快便形成了生產力。
再加上楊應乾在工坊實行了底薪績效制,即工匠每打造一桿質量精良的火銃便在原有底薪的基礎上多得一兩白銀,如果有技術創新被工坊採用,則一次性獎勵白銀一百兩。
在這種制度的激勵下工匠們的積極性被極大地激發,現在工坊每月可以穩定產出火銃四十桿。
楊應乾聽后讚許的點了點頭,現有規模下,能夠達到這個速度已是很難得了,這樣一來火槍兵的訓練就該提上日程了。
看見楊應乾似乎心情不錯,湯若望繼續滔滔不絕的講着。
“楊,羅立這個小夥子真是個天才,最近他正在試圖復原嚕密銃,如果能成功,我們火槍不禁在射程和精度上有所提高,而且還能擺脫掉火繩的限制,擊發將更加便捷!”
聽見湯若望如此說,楊應乾想起來當日向自己請求預支薪俸的年輕人,沒想到還真是一個可造之材,楊應乾將這個名字暗暗地記在了心裏。
楊應乾在工坊里轉悠了一圈,對目前的發展速度還是很滿意的,等到火銃造出了經驗,就可以製造火炮了。
當然單憑目前的火器威力遠遠不足以對抗韃子騎兵,但如果加上其他兵種的配合以及相應的戰法,楊應乾覺得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就在楊應乾正在沉思將來如何才能將火器的威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孫大勇出現在了楊應乾面前。
孫大勇看見楊應乾忙小跑幾步走的近前湊到楊應乾耳邊小聲道:“長青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