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6

第106章 106

「三少爺,這便是咱們家的織坊。」葉和通微微彎着腰,將周嘉榮往裏迎。

紀天明名下在江南除了釀酒廠和幾個店鋪外,最大的產業便是這座織坊。

從外表來看,是一座青磚黑瓦的普通房子,進去之後就會發現裏面別有洞天。房子非常大,佔地好幾畝,而且沒有弄成幾進的院子,也沒弄成江南園林那樣曲徑通幽,就敞敞亮的,每間之間只有牆壁隔着,其中一面並沒有弄牆,完全敞開着,站在走廊上就能將屋中一切看個一清二楚。

每間屋裏都擺放着四張織布機,四個女子坐在織布機前,正在辛勤勞作,織布機的聲音此起彼伏,奏成一曲優美的樂章。

周嘉榮放眼望去,一排屋子都是這樣的織布機,隔着一個天井,再往前又是一排,充分利用了空間。

「織坊□□有多少織女?」周嘉榮好奇地問道。

葉和通笑道:「回三少爺,總共有一百四十五名織女,紡紗機織布機共計一百五十台,另外還有數十名負責印染分揀之人。」

「那一天能織多少布?」周嘉榮又問,他現在是商人,不能對這些一竅不通,不然回頭別人問起很容易露餡。

葉和通如數家珍:「快者一天一匹有餘,慢者一天七八丈。」

「那一天不是能織近百匹布?」周嘉榮粗略估算了一下,有些震驚。

葉和通含笑道:「沒錯,咱們家織坊只能算中等的,江南大的織坊,一天能生產好幾百匹布。」

話音剛落,彈幕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來。

【哇塞,這就是古代咱們自己的資本主義萌芽嗎?】

【紡織業果然是工業的開始,當初大英也是最早發展這個,還在海外尋求原材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產品銷往全球,二十世紀初咱們也沒能倖免,市面上好多洋布。】

【因為紡織產業鏈足夠長,能夠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建國初紡織業也佔了我國工業的近三分之一。】

【可惜了,現在用的都還是木頭做的紡織機紡紗機,多採取手工作坊模式,生產效率太低了,現代一台大型全自動織布機能頂他們這種手工作坊幾百人一天的量,甚至更多。】

……

生產效率太低?

周嘉榮看到這幾個字內心震驚得無以復加。

一匹布等於十丈,也是就三十多米,夠普通的幾口之家一年做好幾身衣服了,這還不夠嗎?要知道若是農家婦人織一匹布,少則數日,多則數十日,因為每道工序都得一個人來。

不過等看到後面一台機器一天就能生產幾百匹布時,周嘉榮不說話了,這確實沒法比。

但他的思想和觀念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就是廖綺蘭說的現代嗎?也是,都能造天上飛的飛機,幾百米的高樓大廈,這區區織布機對他們而言,更應該不在話下。只是當初廖綺蘭說的太過宏大,離他們的生活太遠,周嘉榮聽后也無法想像。倒是彈幕的話能夠讓人更直觀地感受到兩個世界的巨大差距。

周嘉榮咽了咽口水,無比慶幸自己走了這一遭。

因為彈幕的提醒,周嘉榮織坊前所未有的感興趣,參觀完之後又問葉和通:「我能去其他更大的織坊看看嗎?」

一是好奇,二也是想着能不能刺激彈幕,透露更多的信息給他。

葉和通當然不可能拒絕,笑道:「小人這就安排,三少爺請隨小的來。」

葉和通將周嘉榮帶去了杭州府另一個大商人的織坊中參觀。這家織坊面積是紀天明織坊的兩三倍大,女工數百人,規模甚大。

帶他們參觀的管事一一講解織坊的程序,要將棉花紡織成布並不簡單,需要六七十道工序,織坊將這些工序拆開,由專門的人負責,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等,每個人專門負責一項,這樣長期做一件事,速度自然提高了許多。

而且周嘉榮還了解到,這些織女多是附近的鄉民或是城中平民家的女子,也沒賣身給織坊,只是在織坊做事,一個月三錢銀子,一年下來便是三兩多銀子,不少女子都搶着做。

隨後,周嘉榮也參觀了這家織坊的機器,基本上全是木製,與紀天明的那個織坊沒什麼兩樣。

可以說,兩個織坊,除了規模大小外,其他都大同小異,彈幕自然也沒冒出來。

周嘉榮有些失望,不過今天已經有不少意外的收穫了,若是不到江南,他完全不會知道大齊的紡織業已如此發達。

離開織坊后,周嘉榮問葉和通:「有沒有辦法提高紡織效率?」

葉和通原是帳房先生,後來紀天明去京城才將產業都託付給了他,他對生產一事雖有了解,但並不精通,一下子被周嘉榮給問住了。

「這,三少爺,回頭小人問問織坊的人。」

周嘉榮擺手道:「我只是隨便提提,不若織坊可以想辦法鼓勵織女們提高效率,增加產量,改進織布機,若有表現突出者,可提拔為管事或是獎勵一定的銀子。這個你看着安排,我也不懂織布。」

葉和通見周嘉榮很講道理,也沒一下子就要求他們每日要增產多少,鬆了口氣,認真思索周嘉榮的提議后道:「三少爺所言甚是,回頭小人擬個方案出來給少爺您過目。」

這可是太子殿下,若能得了殿下賞識,說不定他這輩子也能謀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

因此哪怕周嘉榮只是隨口一提,葉和通也非常重視,當即就將這事給放到了心上。

***

周嘉榮的計劃是到江南后,從織坊中帶一批布扮作布商到漳州府賣布。

這樣押送布匹的人員眾多,還可以用雇傭了鏢師的名義,攜帶一批喬裝的親衛同行,以保障他的安全。

本是打算準備好布匹和馬車就出發,但因為彈幕的提醒,周嘉榮決定多留兩日,在城中多轉轉,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江南與京城又有所不同,商貿極為發達,城中小手工業者繁多,種類五花八門,還有專門的行商到此收購貨物,運往外地售賣。

不過形成規模經營的還是只有紡織業,其他多是單門獨戶或是雇傭了幾個學徒之類的,完全沒法跟紡織業相比。

周嘉榮轉了一圈后,隱約有些明白彈幕為何會說紡織業是工業的開始了。

相較於其他手工業,紡織業的總需求量更大,生產出來的商品方便儲存運輸,而且其不受時令的限制,工序雖複雜,但並不難,拆解開來,認真學習,幾天便會,很容易推廣。不像木工、雕刻、冶鍊等都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才能入門,沒法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批熟練的學徒。

因此其他的手工業基本上都沒形成規模生產,目前也很難形成像紡織業這樣的規模。

摸清楚這點后,周嘉榮又將注意力轉回了紡織業上。

葉和通已經擬出了織坊的獎勵機制,特意送給周嘉榮過目。

就三條:一,每個月紡織合格紗線、布匹最多者獎勵一兩銀子;二,若是能改造紡紗機、紡織機,提高效率者獎十兩銀子並提升為主管;三,若能提高紡品質量,生產出更獨特花色花樣或是新式布料獎勵銀子十兩。

「三少爺,您看還需要補充嗎?」葉和通問道。

周嘉榮覺得這有點粗糙,不過短期內葉和通能想到這個方案已經不錯了:「先就這麼實施,看看後續的效果再做相應的調整吧。」

葉和通高興地點頭,又說:「三少爺,兩千匹布已經準備好,馬車也準備好了,您看什麼時候啟程?」「越快越好,明日便啟程吧。」周嘉榮道。

葉和通立即去安排。

次日,車隊啟程,除了葉和通,夥計和鏢師全是親衛所扮。

一行人從江南啟程去漳州府,八日後到了目的地,順利進城。

漳州府熱鬧非凡,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似乎半點都沒受到剿匪的影響,不過一路走來,倒是沒看到長相與大齊人不大相同的倭寇和弗朗機人。

他們包下了一間名叫「迎客樓」的客棧。

安頓好后,葉和通就找掌柜的打聽:「掌柜的,咱們是江南來的布商,帶了一批好布,準備到漳州府找合適的買家,不知掌柜的可有熟悉的買家推薦?咱們東家在江南有織坊,若能談妥,以後可長期供貨。」

掌柜先前迎客時已經看到了他們的馬車,笑道:「不知客人帶的是什麼布?若是普通的棉布,價格可提不上去,一匹不過三四錢銀子罷了,若是絲綢價格要貴些,六七兩銀子,甚至更多。」

說到最後,掌柜地沖葉和通擠了擠眼睛。

葉和通皺眉:「差這麼多?我可是聽說漳州府這邊布比較貴,因而才特意大老遠將布運到漳州府探路的。若是價格太便宜,那下次不若留在江南賣。」

掌柜地一邊記賬一邊慢悠悠地說:「普通的棉布,不少人家自己也能織,何必費這個銀子呢?當然,若你這布質量好,數量多,價格也是可以談的嘛。但絲綢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專供那些有錢人家的老爺們使用的,再貴的價格他們也出得起錢,你說是不是?」

葉和通點頭:「掌柜的說得有道理,這次我總共帶了五百匹絲綢,一千五百匹棉布,這初來乍到的,人生地不熟,還請掌柜的推薦幾個商戶。」

掌柜的有些詫異:「你們這點布請了幾十個鏢師?這也太謹慎了吧。」

鏢師加夥計上百人,這麼遠來回,這些人的開銷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若是價格提不上去,恐怕賺不了多少錢。

葉和通苦笑着指了指上面,壓低聲音說:「這不是少東家一塊兒跟着來了嗎?咱們家老爺膝下如今就只剩這位少爺,疼得跟眼珠子似的,生怕出了意外,就多請了些精幹的鏢師一是護送貨物,二也是為了保護少爺。」

掌柜的想起周嘉榮進來時渾身富貴的打扮和趾高氣揚的樣子,有些同情葉和通:「老弟辛苦了,這樣吧,我幫你問問。」

「誒,麻煩掌柜的了,若本地有什麼比較特別的特產,也可推薦給我們,咱們這麼大的車隊不能空着手回去啊,想買一些江南沒有的,帶回去賣,這樣也能賺些錢。」葉和通一副生意人精打細算的模樣。

掌柜的想了想道:「要說特產,咱們這邊臨海,各種乾魚海產是最多的,若客人不嫌棄,可以帶一些回去,內陸可吃不上咱們這些海貨。」

葉和通笑着抱拳點頭:「好,如此就有勞掌柜的了,回頭我們也去街上轉轉,看有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

掌柜的笑呵呵地點頭。

葉和通回到樓上,跟周嘉榮說明了情況。

「三少爺,小人找掌柜的幫忙,他沒有拒絕。不過他說這邊的商家更想要絲綢,不想要棉布,棉布的價格與江南相差不是很大,不過若是量大,可以談。」葉和通如實跟周嘉榮彙報了情況。他主要負責經商一事。

周嘉榮聽完了他傳達的掌柜的原話后,眯起眼,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子:「量大可以談,想要絲綢……」

這其實契合了走私的需求。

走私一是要量大,而是更喜歡單價更高的珍貴之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彈幕非要我登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彈幕非要我登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6章 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