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章 齋心
道教內丹修鍊認為,在入手之前和煉丹過程中,都要注意心,也就是要潔凈身心,這樣才能為修鍊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莊子講的“心”,李西月講的“調心”,李道純講的“正己”,劉玉講的“凈明全真”,都說明了這一點。圍繞這一中心,道教總結了一系列為內丹修鍊服務的心理論與方法,如尊道貴德、清心寡欲、凈明全真、積功累德等,並且這些理論與方法隨着社會的展和道教義理的完善而不斷深化。道教內丹修鍊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修得**大羅金仙,與道合體,內體於道,外顯於德。這種道德觀在展過程中,逐漸與社會倫理相融合,最終形成了道教內丹修鍊的倫理思想。這些思想除了道教本身的義理外,甚至還包括儒家的三綱五常和三崇四德。難怪大多修鍊之人都十分強調五倫八德,就是說男子修鍊要講三綱五常,女子修鍊要講三崇四德。
人來到凡塵世界后,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所以道教強調“清心寡欲”“遣欲坐忘”,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澹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以致於忘心。莊子曰:“養志忘形,養形忘利,致道忘心矣。”見《莊子•則陽》。即是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狀態。這時人地心情十分平靜,沒有絲毫雜念,即清靜寡慾。達此地步,人體純靜,“慧心明鑒,智體無疵”。
“清靜”和“無為”是兩頗相類似的概念,同時,它和“寡慾”也有着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分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和“無為”或“寡慾”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欲”。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個與它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並且還有着相生相化的關係。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慾。盪盡塵俗地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據《道德經》第十五章文意譯。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教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種清靜功夫,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地社會裏。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對此,《清靜經》則說得更直接了當,它說:“夫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側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后必須服從於前,因老子是本着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修鍊生活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裏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應常靜”就是“清靜”地最高境界,同樣也是修鍊的最高境界。
“常清靜”在道經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見於空”,並且“觀空亦空”,最後達到“湛然常寂”。然而,這裏所說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當無為。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的真正地宗旨。“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從修鍊的角度看,“無為”就是道教人生哲學的主要原則,也是做到返本還原的主要方法。指出“人無為則活,有為則傷。無為而治,載天地,為不能有也;不能無為,不能有為也”見《淮南子•說山訓》。所以聖人內修其本質,而不外飾其華表,保養精神,充分揮他的聰明才智,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淡然無治而無不治。修身思想中地“無為”就是順應天道自然而不妄作為。前面所說地“寡慾”是與“無欲”、“不欲”相類似的名詞。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見《道德經》第四十九章。在老子地思想中,對於“人慾”的節制,是非常重要地。《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他的這一認識,是從他的“道”中體現出來的。《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說: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至,無所不達,無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順可逆,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向無定向,形無定形,任其物性,順其自然;它化生萬物,創造世界而不推辭,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為有功,養育了萬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無私無欲,可稱它為“小”,萬物歸附它而它不自以為主,可稱它為“大”,由於它從來不自大,所以能夠成就其偉大(據原文意譯)。他說,“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聖人務小而不務大,而結果卻能成其大。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後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慾”。可見老子認為“少私寡慾”是修真的起碼基礎。
道教引導世人修鍊成仙、與人為善的時候,產生的效應就是有利於社會,造福於人類,即濟世貴生。道教通過濟世貴生思想的宣傳,積極勸導世人濟世利物,積功累德,成為神仙,可見濟世利物、積功累德是成仙的前提,也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引下,修鍊之人積極強調與人為善。自古以來,大凡成仙得道之士,在濟世利物、積功累德這個大前提下,不例外以下幾個達仙途徑。第一,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道教真人孫思邈,在修鍊成仙之前,由於醫德感人,醫術高超,藥到病除,被世人尊為“藥王”,后他醫神龍、救靈虎,感動上蒼,被列入仙班。道教仙人“三皇”,即為古代傳說人物伏羲、神農、黃帝,相傳伏羲療民疾,神農嘗百草,黃帝蓍醫書,民間百姓感其恩澤而祀之為神,道教將其納入神系,奉為“醫王”。道教真人吳本,精通各種醫術,醫德高尚,懸壺濟世,不計名利;他在閩南各地雲遊行醫,與瘟疫疾病作鬥爭,救活死傷無數,在漳、泉一帶聲譽極高,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由衷愛戴;他不僅慈悲濟世,救死扶傷,而且樂肋民危,救人急難,宋仁宗封他為“御史太醫妙道真人”,道教尊為“保生大帝”。第二,興利除害,造福於民。道教正一祖師張道陵在修道煉丹過程中,曾親率弟子伏妖魔,斬妖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功成即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道教真人許遜,因為為政廉簡,鎮蛟斬蛇,為民除害,白日沖舉,飛升成仙。第三,揚善施財,濟貧拔苦。道教正一天師張魯,行寬厚仁慈之政,以道教化世人,設立義舍於路邊,放置米肉於其中,讓路人量腹而食;並作“三官手書”,為病請禱;對於犯法,先原諒三次,三次原諒后仍不思改悔的,才給予處罰;若有小過,可以讓其自隱其過,只要修道百步,即可補過;還規定“春夏禁殺”。羽化后,被奉為“太清昭化廣德真君”。道教真人馬丹陽自幼愛好周濟而無私心,由是得“輕財好施”之名,修道后又安貧慈下,不接人一錢,不用人一物,“其安心安性則清虛澹泊,其接物導人則慈愛愷悌”,遂被尊為“丹陽真人”。元初成吉思汗南下中原,許多人慘遭殺戮,於是全真道士丘處機不遠萬里,赴大雪山見成吉思汗,勸其慈儉愛民,毋行殺戮,成吉思汗聽取了他的建議,回到燕京后,他又創立十方叢林,收容遭戰亂無家可歸的人,多達數以萬計,京城百姓多呼其“丘神仙”。總的看來,濟世利物、積功累德,是修鍊不可或缺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