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節 靜功篇(一)

第一百零二節 靜功篇(一)

靜功是指在練功時肢體不運動的各種練功方法。

主要的作用是煉“內”,即對機體的內部進行鍛煉。

歷代養生家對“靜”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練功方法。

雖然如此,他們對“靜”在練功養生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卻基本上是一致的。

人是一個複雜的機體,它的生命活動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和變化着,並保持着相對的平衡和協調。

如果陰陽不調,氣血不暢,經絡不通,則勢必引起機體活動異常,百病叢生,以致夭折。實踐證明,氣功以各種練功手段,尤其是靜功,做到入靜,通過“意”和“氣”的鍛煉,就能使陰陽得以平衡,氣血得以調和,經絡得以疏通,真氣得以充沛。

人的機體的各個方面得以協調和平衡,對疾病的防禦能力自然日益增強,從而達到祛病延年之功效。

意靜對人體大腦的保護作用尤為重要。

近年來,心理與生理的關係,即心身醫學,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

不同的心理狀態能夠明顯地改變大腦的生理機能活動。

如果情緒的應激性引起交感神經過亢,久之則病;如果鬆弛反應,則能糾正其異常狀態,調整其不平衡,從而保護大腦,維持大腦功能的最佳狀態。

道教養生家對此非常重視,把它稱為延年益壽的第一關鍵。氣功的“意守入靜”與“意念誘導”,能加強和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相互轉化能力和穩定性,促使紊亂的皮質功能得到調整,從而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

所以,普遍認為靜功是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機能的最好手段。

日本長期從事腦機能研究的川煙愛義博士認為,靜功與瑜伽都是一種意識控制法,他稱之為“超覺靜思”。

他說:“自古以來,超覺靜思具有的重大作用,是傑出人物的精神支柱。

他們端正姿勢,調整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制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境界。

這就是超覺靜思。

”還說“超覺靜思與人類的文明同生共存,它是解答人們如何生存的鑰匙,是人類控制自己最強大的武器。

如果狹隘地把它僅僅看做是一種宗教行為,那似乎就太可惜了。

集中精力本來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但是,超覺靜思這個最理想的精神控制法卻使我們具有這種能力,從而能夠最有效地使用大腦。”

正因為氣功對人的大腦有這樣神奇的作用,所以也才引起了世界各國對它的重視。

他們不僅把氣功應用於醫療保健,還廣泛地把它應用到開發人的智力方面去,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早在60年代,蘇聯就宣稱他們獲得了新的教學方法。

還說這個方法可以使他們的學生在一個月以內學會一門外語。

最多的每天能認500個外語單詞。70年代,美國讓一所大學的學生應用一種新的方法學習西班牙語,速度提高了7倍。

這裏所談的蘇聯和美國所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即他們都是採用了中國的氣功和印度的瑜伽術,並結合現代心理學或配合特定節奏的音樂等方法,來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

其根本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通過氣功的人靜、放鬆和意守,鍛煉人的大腦功能。

綜觀古今中外,凡長壽者一般總能經常保持平和寧靜的心境、樂觀豁達的情緒。

靜是養身處世之寶。有些所謂練功得道之人,他們都可以做到心清意靜,從而可以感覺到一般人所感覺不到的東西,考慮到一般人所考慮不到的情況,也可能,由於深層的意靜,發揮了人的潛在本能,誘發出異於常人的特異功能。

由於人們對此不理解,就把這些得道之人奉為神仙。

道教之祖老子主張“清靜無為”,歸根結底是一個“靜”字,清靜才能識根源;佛教之祖釋伽牟尼主張“應生清凈心”,“信心清凈”就生“實相”。

這就是說只有心靜才能感覺到真實的東西。

一個“靜”字,有着巨大的力量,無窮的作用,尤其是對人體生命更是息息相關。

故研習養生之道,務必先要弄明白“靜”的道理。

這裏所說的“靜”是指精神狀態的安靜。

這種靜與自然睡眠和一般休息的靜不同,它是在覺醒的狀態下的一種特殊的安靜狀態,也即是主動的內抑制狀態。

它通過一定的練功姿勢、呼吸、意守等手段,達到“外靜內動,靜中有動”。

對人體大腦的機能來說,這是一種特殊的鍛煉。

動與靜是相對的,宇宙間萬物都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絕對的靜是不存在的。

要促進和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保持經絡氣血通暢,就必須使其內氣更好地動起來,但這種動必須在靜的狀態配合下才能更好地實現。所以,靜(內靜)是練功的前提。

不能實現最好的靜,就不能完成最好的動。靜功則是通過肢體的外靜達到內動,這就是“外靜內動,靜中有動”。

我所習的靜功主要有四種:

1.腹式呼吸靜坐法

2.逆式呼吸靜坐法

3.卧功

4.站樁功

以下將逐一介紹各種靜功功法的姿勢、呼吸、意念的控制以及一些有關問題和注意事項。

第一節基本功法

腹式呼吸靜坐法

靜坐功是最基本的功法。

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講究打坐,並以此作為練功的重要課目,可見其在氣功中作用之不一般。

坐前準備:

選擇安靜的場所,務要少有人聲及其他嘈雜聲響為宜。

每天兩次,早上黎明前和晚上寂靜之後才開始靜坐。

早上先將窗戶打開,讓室內空氣流通。冬天也可將窗戶關上,同時注意保暖,以防受涼。

靜坐可以坐在凳子上,也可以坐在床上,但無論哪一種坐法,都必須以座位平坦、坐得舒服自然為好。

寬鬆衣帶,去掉束縛,使肌肉不拘束,氣機不阻滯。

靜坐姿勢:

1.坐凳。

面向南方,端坐在凳子上,兩腳平放在地,右腳向右平移3拳約35公分,小腿與大腿的膝關節成90度直角,雙手手心向下成陰掌,自然放在雙膝上,肘關節下垂,也是90度直角

2.坐床。

仍面向南方,將左腳墊在右腿股下,左腳踵托生會陰穴,右腳放在左腿上,這叫做單盤腿坐。

再把左腳從下扳上擱在右腿上,這叫雙盤腿坐。無論單盤腿或雙盤腿坐都可以。

左手背平放在右手心上,兩手重疊,手心向上,橫置丹田處。

如是女性,則相反,右手背放在左手心上,雙手重疊,手心向上,橫置丹田處。

也可以右手成三清太極手,食指掐在拇指尖上,豎掌,掌根垂直左手勞宮穴,左手橫放在丹田上。

3.調息。

坐好后不要呼氣,也不要吸氣,突然吐出一口氣,盡量吐盡體內濁氣,然後口鼻同時一吸一呼3次,咽下,以補丹田呼出之氣。

同時,合齒,吻唇,舌尖輕舔上齶,閉目,留一線縫。

身體宜平直,脊柱要正,含胸拔背,胸部可微前傾,使心窩下降,自然平穩地端正而坐。

坐時垂肩、墜肘、全身放鬆,背不要靠在座墊或其它東西上,頭上懸,正直。

呼氣時稍快一些,吸氣時略慢,但呼氣時須呼盡,吸氣時須吸盡。

吸氣時小腹隨氣慢慢鼓凸,然後呼氣時又將鼓凸的小腹隨着氣的呼出收縮。

就這樣,在一呼一吸的同時將小腹部一鼓一收,不斷反覆。呼吸要努力做到勻、深、細、長。

4.意守。

當呼吸調順之後,兩眼微閉,從眼的線縫中內視鼻尖,默想到從人中經承漿、天突、華蓋、紫宮、體中、中院、氣海、關元諸穴到達中極。

然後將注意力集中於臍下小腹(關元與中極部(位),排除一切雜念入靜,眼光內視小腹,繫心臍下,呼吸勻、深、細長。

這樣練一段時間,大約二星期後,自然會感覺到有一股氣流進入小腹,丹田發熱,謂之“氣貫丹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相王講鬼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相王講鬼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節 靜功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