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節 靜功篇(二)
逆式呼吸靜坐法
1.導引:當腹式呼吸靜坐練到丹田發熱以後,就可以進行逆式呼吸靜坐的練習。
要改變呼吸方法,即吸氣時逐漸隨氣收縮小腹,小腹凹下去,同時收肛提穀道;呼氣時腹肌逐漸放鬆,小腹部慢慢鼓凸,肛門微收。
呼吸要自然進行,不要有絲毫勉強做作。
全部用鼻呼吸。
吸氣時用意念導引這股熱流,使之衝破尾閭關,沿着督脈向上引,令其穿過命門、夾脊,過玉枕,上百會,經上鵲橋向下經人中降至任脈,再由承漿、華蓋、膛中、七坎直達丹田。
熱氣周而復始,一呼一吸一個循環,稱之為打通任、督二脈,以上所敘述的就是任、督二脈上的穴位。
實現了任、督二脈相通之後,即為小周
天。
2.收功:不想再坐時,首先必須慢慢散意,即從練功之意散開來,進入收功。
撤橋,舌頭不用再舔住齒齦了。
松齒,牙齒也不用再咬合了。
明目,慢慢睜開雙眼。
吞津,將口中的口水緩緩咽下。
撒手,慢慢地將兩手放開。
這時,意念上想像氣從全身的毛孔向外放出約1-3分鐘。然後可微微搖動身體,兩個手掌互相摩擦,直至掌心發熱之後,將兩手掌心貼於面部,上下摩擦臉面24次。
然後輕放雙足,兩手扶在雙膝上,再向前緩緩伸直,靜待片刻后才慢慢起立。
卧功
筋經功的卧功又叫如意卧、吉祥卧。
這種功法看似簡單,但如能長期堅持下去,很有好處,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最為適合。
由於功法簡單,易學易會,療效顯著,曾有多位神經機能障礙、肢體不能活動的癱瘓病人,長練此功,治療好了頑疾。關鍵在於堅持不懈。
《太清調氣經》云:“服氣功餘暇,取靜室無人散發脫衣。
”早晚靜時解松衣扣,作好卧前準備之後,端坐於床上,坐好后不要呼氣,也不要吸氣,突然空吐出一口氣,將體內的濁氣吐盡,口鼻同時一吸一呼3次,吻唇,合齒,舌尖輕舔上齶,微閉雙目,留一線縫。
由鼻
緩緩吸進新鮮空氣,一口咽下,以補丹田呼出之氣。
向懷中屈膝收雙腿,兩腳心湧泉穴相對,兩手心向上,靜默片刻,從左右同時分開,上舉至頭頂,將左手的勞宮穴平壓在頭頂的百會穴上,右手之勞宮穴重疊在左手的外勞官穴上,女性將右手的勞宮穴平壓在頭頂的百會穴上,左手之勞官穴重疊在右手的勞宮穴上,然後平心調息。
自然呼吸,鼻進鼻出,略坐片刻,
約3至5分鐘左右。
手足保持原狀,順勢向後倒下,仰卧,面部向上,仍然保持坐的姿勢,卧約5分鐘。
身體向右翻轉,左右手掌同時向下移動,貼着左太陽、右太陰,撫摩沿臉頰下,至右手小指的螺紋面貼放在太陽穴上,無名指、中指、食指靠攏與掌面貼在臉頰上,大拇指的指尖,內側貼靠在耳垂下的夾車穴后的凹下處;左手順左肋下移放在股骨頭下,左大拇指外側掐在左手食指的商陽穴上;右腿曲,左腿伸,意守丹田,自然呼吸,鼻進鼻出,有意守丹田20分鐘。
開始練此功時,易於入睡,練一段時間之後,全身發熱出汗,那時可以從20分鐘增加至一小時左右,一般練30-40分鐘即可。
,每日起床前、晚睡前練功。卧時將被蓋蓋好,以免受涼。
站樁功
筋經功的站樁功又叫渾元樁。它可以使氣血流暢,所以既可以練精氣神,又練筋骨肉。習武者都必須以站樁為基礎。
1.姿勢:
面向南方站立,右腳向右橫跨半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平穩地站立,雙腳尖向前。
2.調息:
空放一口氣,排除體內濁氣,沉肩,墜肘,全身放鬆,口鼻同時一呼一吸3次。
吻唇,合齒,舌尖輕舔上齶齒齦處。
雙腳以前腳掌為軸,腳跟各向左右移成內八字,身體重心移至雙腳外側,腳趾內抓地。雙膝稍曲,亮出湧泉穴,自然呼吸,鼻呼鼻吸。
3.意守:
垂簾,雙眼微閉,留一線之縫,內視鼻尖,向下從任脈路線直想到丹田,兩手成蓮花掌,雙手虎口相對,兩臂慢慢抬至胸前,肘關節稍下垂。
此時營造意境,心裏想像着懷中抱的是一棵大樹(如松柏樹),你自己此刻頭頂藍天,直聳雲宵;腳踏大地,巍然而立;背靠大山,四周瀰漫著松柏樹的清香……沉醉在這樣的意境中,意守丹田,練至丹田發熱。
當丹田發熱后逐漸會出現一些內動現象,全身氣血旺盛,經絡通暢,兩腿有股暖流往下沖,兩腳發熱,如深深嵌入地中,屹然而立。
如果達到上述境界,身心有如在雨過天晴后感到的無比輕鬆愉快。
練站樁功的時間最初為5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以上。
如感到腿部疲勞,要適當堅持,才能收到功效。
4.收功:
慢慢睜開雙眼,松齒,開唇,翻掌,兩手在丹田處交叉,左手勞宮穴對準丹田按在小腹上,右手勞宮穴對準左手的外勞宮穴重疊地放在丹田上。
女性相反,右手勞宮穴對準丹田,按在小腹上,左手勞宮穴對準右手的外勞宮穴,重疊地放在丹田上。
雙腳併攏,松舌,吞津,默數20-80拍時間,仍然想着丹田。
撤手,雙手同時四指併攏,大拇指外側指尖掐住食指甲根的外側商陽穴上。
兩手下垂至兩大腿外側,意守丹田24拍時間。
兩手掌心相合,用力摩擦使之發熱,然後兩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由下而上貼面擦推,上至額部,下至面頰。
這樣作可使面部氣血暢通。
站樁功結束后可以自由散步活動一下,如感到全身酸麻,可進行四肢的自我按摩或拍打。
以上坐、卧、站四種靜功就介紹完了。
坐、卧、站功各有其特點使身體過累,尤其是重病、身體太弱的人,也不宜行站樁功。
卧功的優點是比較舒適,不累,易於鬆弛誘導入眠,對久病體弱者最為合適。
坐功為初學者常常首先採取的姿勢,它兼具了站、卧二功的優點。
,選擇哪種靜功姿勢,要根據體質和病情靈活採用,但為了多方面配合,最好坐、卧、站三種靜功都能掌握。
一般是先練坐功,輔以卧功,有一定基礎之後,再加上站樁功,採用“坐”“站”結合的方式。
第二節靜功要領及注意事項
靜功的要領不外乎調身、調心和調息三個方面,而且三者必須密切結合。
這裏講的姿勢、意念和呼吸是氣功鍛煉的三種手段。
各種功法對這三者的鍛煉雖然常有其側重不同,但這三者始終是氣功鍛煉的一個整體;是在意念活動的主導下進行的。
具體說來,筋經功靜功的要領是:松靜自然,意氣相隨,調整呼吸。
:i一、松靜自然:《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裏強調了真氣的產生與“恬淡虛無”有極密切的關係。
“恬淡虛無”四個字翻譯成現代氣功術語,就是“松靜自然”。
放鬆、入靜、自然,是氣功鍛煉的基本原則,它們對於靜功尤為重要。
在這裏它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要努力作到一個“松”字。
這個“松”既指肢體的放鬆,也指精神上的放鬆。
前者不僅是指肌肉、關節,連內臟都要自然鬆弛,同時,練功的姿勢要正確。
姿勢不正確,不僅會影響肢體的放鬆,還會影響人靜。
這就是古人說的“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散亂。
”後者精神上的放鬆,主要是要解除精神上存在的某些緊張狀態。
精神不緊張,才能作到肢體的真正放鬆。而身心的鬆弛必然使得經絡通順,氣血流暢,這樣大腦才易於入靜,呼吸也才易於調勻。
當然,這种放松不是鬆懈,不是鬆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