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我的學說叫科學(下)

012 我的學說叫科學(下)

“我這麼說吧,道理是什麼?道理也可以說是真理,像事物的唯一標準答案。比如說天圓地方,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但按照我說的,對事物不斷認識的態度。那真的是天圓地方嗎?至少紅毛夷人告訴我們說我們所在的世界如我們看到的月亮、太陽、星星一樣是圓的圓球,而且他們有證據證明我們所在的世界就是圓的。那我們的世界到底是天圓地方還是個圓球呢?”“當然是天圓地方啊!”陳維崧急急的說道,這簡直要顛破他的世界觀了,由不得他不反駁。其他幾人也是如此神情。“好,按照我說的方式就是對事務的不斷認識,即我既不認為天圓地方,也不認為地球是圓的,而是通過對這個事物不斷的去認識證明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比如通過測量的方式,比如通過計算的方式,再比如如果世界是圓的那我們沿着一個方向一直走總有一天會回到我們出發的地點,對不對?”眾人聽楊子正這麼一說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我說的對事物的不斷認識,只有不斷的認識才能找到真理。第二,在對事物不斷認識的過程中去尋找事物的發展規律。比如我之前說的,歷史上的新王朝出現的規律,一開始總是在推翻腐朽不公平的王朝,然後是王朝鼎盛,最後是王朝衰敗,這是王朝的歷史規律。再比如先人們通過對時間的不斷觀測,總結出了一年四季的規律,並通過農事生產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的規律。這就是我說的發現事物規律的基礎。”“在對事物不斷認識之後,再總結出規律,而且這些認識與規律是可以讓人用實踐的方式能加以證明的它是對的存的,那麼這樣的道理即是真正的真理。除此之外的所有假說都不是真理,只是假說而已。比如說鬼神,除非用事實證明了,且大家通過實踐可以看到,那麼就證明的鬼神的存在,如果不能用實踐證明,那就是不存在的。”“比如我之前提的對水的疑問,這就是對水的不斷的認識,以及發現水的規律,且用實踐可以證明。如水在正常情況下是流動的液體,但經過火或太陽又或者冷天的作用下,水會變成水霧氣,或冰霜。發現了這種規律之後,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實踐證明水的這三種狀態。”“這就是我的想法,並不是什麼泰州學派,也不是心學派,儒學派,更不是別的學派。”要想把科學的道理解釋清楚真是不容易的,楊子正說得口乾舌燥,說完后,他急喝了一杯酒潤潤喉。“那你怎麼證明道德的存在?”方以智一語中的,直接要害。“方叔,道德不是事物,不是如天地以及金木水火土,動植物一樣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存在的事物。事實上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只是某個族群共同生活時對每個人的行為的準則和規範,然後這個規範通過人們的輿論對人起約束作用,一個人的行為越符合大家認同那他的道德就越高。”“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道德,比如漢族中女子應該三從四德,這是漢族中的道德。但是有許多的少數民族中,女子就應該大膽的選擇丈夫,這是他們的族群能共同接受的,這是合理的。”“比如,蒙古人認為人生下來就應該像狼一樣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就是他們民族的道德標準。方叔你見過湯若望,那紅毛夷他們的道德標準又是什麼樣的?他們認為耶穌上帝就是世界唯一的神,人們的行為都要受到上帝的指引,如果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就要受到懲罰。這樣的道德標準跟大明的又相差幾何?”嘶!聽楊子正如此一說,幾人又陷入了沉思。主要是楊子正的說法太顛覆大家的想像了,就方以智還好一點,畢竟他接觸的學派與學說太多了。“那你的這種學派叫什麼?”方以智問道。“呵,方叔,我自己都沒理清呢,哪有什麼學派之說,只是一些我走江湖的總結。如果一定要是個學說的話,我想等我的學說成熟了,我會叫它科學。對自然、社會、思想等的不斷認識及總結規律的分科的知識學說。”楊子正淡淡的說道。“原來如此,楊兄,科學只是專門研究像水變化的學說嗎?”吳綺好奇的問道。

“當然不止,研究自然萬物變化的科學,像水的變化,的道理,醫學、農學、火藥的產生的學說,等只能叫自然科學。而研究律法、歷史、錢糧、行商等人民在活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對思想的疑問的科學叫社會科學。還有一種研究算術的科學。”“那工匠做工是什麼科學?”張養重問道。“那叫應用科學,應用到了自然科學裏面的一些原理,比如水車,是為什麼轉動的,又為什麼產生力?力從哪裏來?是水的力量轉化成了水車的力量嗎?那是不是力可以轉換?這是我在科學中目前有在研究的一門學科,我叫它力學。”“那像寫詩畫畫唱曲是什麼?”寇白門問道。“那不是科學,那是藝術。但是,科學也能為藝術服務,具體方法還沒想到。”楊子正笑笑的說道。“那你的科學對儒家、道家、佛家的看法是什麼?”這才是方以智關心的,什麼科學關心水的形態,力的轉換,那都是小道,在方以智看來那些都不是顯學,不是大道,他更在意的是科學是不是反儒學的。楊子正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方以智這麼問他是什麼意思。“儒家、道家、佛家都是一種對道德修養,道德約束的學派,這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科學與道德的無關。儒學、道家、佛家、神學這一類的我認為都是思想學,與科學互不干涉。”楊子正解釋道。“但你之前說了,你希望有一個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的世界,那就不是你說的科學了,那是什麼學說?”方以智打破砂鍋問到底。“哈哈,方叔,這不是我說的,古語有云:‘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就是人人平等。又有云:‘“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前一句是商鞅說的,后一段出自《韓非子·有度》,都是法家思想,你信法家?那你相信人性本惡了?”方以智繼續問道。“是不是法家不盡然,佛家曰:眾生平等!道教亦有:修仙之道不分男女之說。”“人性本惡還是本善,如果按照科學的方法去觀察與發現人性之規律,諸位會發現,人性不本惡,也不本善,人性本私。剛出生之幼兒,不因乳汁來自親母或乳母,或又是牛乳、羊乳,只須能飽腹,便是好乳。這是私慾。”“人吃羊,是人對羊有惡意嗎?當然不是,羊從未對人有過威脅,為什麼要對羊有惡意?那人對羊有善意嗎?當然有,比如羊將被殺死前人總是有絲不忍。既然羊不威脅人,而人又對羊有善意,為何還要吃羊?皆為私慾也,裹腹是人最基本的私慾。”“《對玉梳》有言‘酒足飯飽思**,饑寒交迫起盜心’,這些都是人之本性,私慾也。”“難道人為了私慾殺人越貨也行嗎?”張養重問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012 我的學說叫科學(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