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與《周易》(三十六)

《左傳》與《周易》(三十六)

第八章:《左傳》記載人們對《周易》一書的運用對後世產生的深刻影響

第三節:《左傳》記載的筮例及卦例里的一套六十四卦卜筮符號工具及八卦取象筮法,對後世產生新的八卦納甲筮術的影響

二、後世對京房創立的八卦納甲筮法的繼承與發展

3.八卦納甲筮法成為清至今天算卦上的卜筮正宗

后封建社會進入明清王朝,是中國帝王發展到登峰造極的時代,也是異端邪說發達時期。自然在嚴酷的專制里,國難,民苦的環境下,更離不開各種術數學說的迷信與依賴。明清時期,無論是八卦占術,八字批命,風水改運,相法,擇日,測字,生肖斷等等,這些術數始終成為國民生存的精神支撐。明清時期的術數書籍,可謂巍巍狀觀。“八字”類的經典有《三命通會》、《命理探源》、《子平真詮》、《滴天髓》、《神峰通考》、《窮通寶鑒》等。“八卦”類的經典有《易林補遺》、《易冒》、《斷易天機》、《增刪卜易》、《卜筮正宗》等。這風水類的經典有《地理五決》、《三元總錄》,《堪輿江要》、《沈氏玄空》等。還有那數不清的擇吉,相術,神數,神符等等。國民深深地陷入那些神秘玄虛,精靈鬼神橫行的精神世界裏。而在浩入煙海的中國術數里無法一一來細說,其實那些術數里的各種卦術,多是大同小異。我們就選被稱之謂正宗之法的八卦納甲嫡系《卜筮正宗》一書來看一看是如何的為算卦上的正宗之法。

《卜筮正宗》的作者是清代的王洪緒。這一筮書被稱為八卦納甲六爻預測的集大成者。是在前朝對漢京房八卦納甲基礎上諸多內容上的整理而系統化,並對以後的民國乃至今天的算卦者都要學這一書莫屬了。

2007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卜筮正宗》序言裏這樣說:“《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緒撰,是《周易》六爻預測學的集大成之作,對後世易卜影響極為深遠。書中系統的總結,辯證,發展,完善了漢代大易學家京房至晚清的六爻占卦法,在近兩千年的發展和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種種迷誤,使理論更加精深完備,方法更加細膩獨到,起到正本清源,繼往開來的作用。誠如作者所說:‘是書一宗正理,不敢妄執臆說貽誤後學’,‘天地間秘密深藏,盡泄於是矣’。此書的主要內容,系詮解明代國師劉伯溫的《黃金策》,裏面分類很細,年時,國朝,身命,婚姻,求名,求財以至陰陽宅等無所不包,計三十二題。此外《啟蒙節要》,《十八論》,《辟諸書之謬》等篇,詳盡通俗地介紹和辯證了卜筮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十八問答附占驗》以問答形式講解了斷卦中的十八個疑難問題,並附典型占驗實例一百三十一個……。”

以上是現在的出版社出版古籍書時做的序言。這序言說明《卜筮正宗》一書所講的主要內容。但今天人所做的這種序里有兩個方面的錯誤認識:一是平添出一個“《周易》六爻預測學”的說法,這是錯誤的說法。本身《卜筮正宗》的作者也沒敢說是“《周易》卜筮正宗”。《卜筮正宗》是講八卦納甲筮法,並不涉及《周易》。為何今人往往把傳統上的“八卦”術說成是《周易》“預測”呢?《周易》即不是八卦筮術,八卦筮術也不能稱為“預測”。

其二說《卜筮正宗》書中系統地總結,辯證發展,完善了漢代大易學家京房至晚清的六爻占卦法,有力地駁斥了泥於神煞,古法和定例的謬誤。說完善了漢代京房六爻占卦法,是實。但《卜筮正宗》決不存在什麼“有力的駁斥了泥於神煞,古法和定例的謬誤”。對於筮術皆是謬誤之說,《卜筮正宗》也不例外。算卦(筮術)上的各種說法,沒有誰對之分,只有五十步笑百步之愚見。無論筮術上的理論說的多麼似有道理性,其結果是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一種模擬、聯想、類比,一切變成了謬誤。

那麼《卜筮正宗》講了什麼內容呢?《卜筮正宗》分三卷內容。第一卷是“啟蒙節要”,又分四篇內容。第一篇啟蒙節要,講的是術數學上的常識性內容,即基本套路。不論“八卦”、“八字”、“風水”術都離不開“術數”學上的基礎東西。如這《卜筮正宗》一書成為一門學問,若不熟記裏面那些常識與基礎性的東西,就進不了所謂八卦批斷之門,也無法了解八卦是如何得出所認為的人事吉凶的。

凡想學算卦,必須熟記一些卦學上的基礎東西,如六十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相生相剋、八卦方位、八卦象類、地支三合、六合、六獸、三刑六害等等。這就是“啟蒙節要”里首先講述的東西。學八卦必須先熟記那些基礎東西,再掌握起卦,裝卦,如納甲裝卦歌,安世應歌,忌神歌,原神歌,年上起日法等等方法。這都是“啟蒙節要”里所講的內容。例如若想入門術數天地,首當其中的是熟記“六十甲子納音”,這是基礎的基礎,無論學習“八卦”、“八字”、“風水”、“相法”、“遁甲”等術,皆離不開這“六十花甲子”,即“甲子已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到壬戌癸亥大海水。”

干支六十甲子本是中國商朝時期曆法上的記日工具,后經不斷的演義進去陰陽五行,方位等內容,成為術數學上的主幹。“術數”若離開了“六十甲子”,“術數”里的八卦,八字,風水術就成為了空殼。不熟記“六十甲子”,就入不了筮術之門,就騙不到錢。

《卜筮正宗》的作者把前人的八卦納甲筮術總結整合分類成集,想學算卦者,一書在手就能學成那所謂的六爻八卦斷人事吉凶術。

《卜筮正宗》第一卷第二篇內容是:“卦爻呈象,並飛伏神,卦身定例。”這同樣是把六十四卦按八宮分類,一一排列出來,講述一遍。如:

“乾卦(屬金)

父母——壬戌

兄弟——壬申世

官鬼——壬午

父母——甲辰

妻財——甲寅

子孫——甲子卦身

乾者健也,乾宮之首卦,名曰八純,財官父兄子俱全,為本宮下七卦之伏神也。”

這以上的圖式就叫“卦身定例”,是不變的格式。乾卦屬金,本宮皆屬金。前面已講過六十四卦納甲后每卦里的五行六親被固定了下來。至於伏神,如占出乾宮其它七卦中某一卦時,若出現六親不全時,就從首卦(即乾卦)里借伏神。這些說法東西都是前朝都已出現的筮法,不過清人王洪緒整理而系統化。《卜筮正宗》作者,將六十四卦也是按八宮排列,並一一列舉附有卦名的解釋和飛伏神的介紹。如卦名的解釋“乾健也”,“姤遇也”。這解釋的目的,是意在占出某卦時,還要參考卦名的含義。對“飛伏”(也稱借用神)也講的很清楚。如“乾宮”卦里的“姤”卦里沒有“妻財爻”,若卜問婚姻,卻占出的是“姤”卦時,卦里沒有妻財爻,這叫用神不上卦,就得從首卦里借用神。而乾卦的第二爻是妻財爻(二爻是納進去的寅木),就把寅木伏於“姤”卦二爻,寅木就是伏神,“姤”卦第二爻里的亥水稱飛神。這第二篇整個就是講六十四卦定例與飛伏神的,讓人看后便於掌握所謂的斷卦。程如作者所說:“天地間秘密深藏,盡泄於是矣”。

這不過是作者的錯誤認為而已,實則是稱不上秘密。王洪緒卻比古代的一些卦術或風水門派不一樣。特別是“風水師”長期的看地的所謂經驗技法是秘不外泄的,並多以隱語或讓人看不懂的文句寫成書,怕旁人學跑后,就搶自己的生意。所以“風水術”就門派多,而這《卜筮正宗》一書,條目內容是一清二楚,一書在手世人皆可成為算卦先。但后封建時代里讀書識字的人少,窮苦的百姓沒條件讀書識字。自然學得術數的多是落魄文人,對那些算卦者,窮苦百姓捧為神明。

而《卜筮正宗》可以說對八卦納甲筮法的普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再一也揭示了八卦並不神秘玄奧,識字的人一看都可知其如何批斷人事吉凶的,沒有什麼“天機”可言,也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卜筮正宗》第一卷第三篇內容講的是“十八論”。這還是講所謂的基礎筮法。主要講“用神”、“原神”、“忌神”、“仇神”、“旺相休囚”、“旬空”、“月破”、“六獸”、“飛伏神”等等。這些都是算卦上的術語,一般的卦書里都有詳細的解釋,《卜筮正宗》裏也一一的進行了講述。如“用神分類定例:凡占祖父母,父母,師長家主,伯舅,姑姨,與我父母同輩或與父母年若之親友,及牆城,宅舍,舟車,衣服,雨具,求雨,細布,文章,館室,俱以父母爻為用神。”

這依然是類同先秦的八卦取象筮法,萬事萬物都可歸類到八卦取象里。而這裏不過是把眾多內容歸類到八卦六爻里的“六親”分類里的某一“親”里。因占問事只有六親爻,所以就把這世上的萬事萬物歸類到六親爻象里。只有歸類到六爻里的六親取象,爾後才能給占問提供廣泛的空間,再模擬出說問人事上的所謂吉凶。如這衣服也歸到父母爻里,如某人衣服丟了,就去占上一卦,卦師就看父母爻來推斷衣服是吉是凶,即能否找到。也就叫先設規距,而後才成方圓。若想算卦掌握了“用神”分類內容,無論問卦者要問什麼問題,都可按到六親爻里去掐指一算。若問這分類有何依據,是否是一類的關係。即使是一類關係,能斷出現實中發生的吉凶問題么?即有什麼科學根據呢?那是另一碼子事,古人不講這些,也沒有人提出過疑問,幾千年來不就是這種習俗一路走下來的么!

在對“世應論用神”的說法是:“凡卦中世應二爻,世為自己,應作他人。世應相生相合,是賓主相投,世應相剋相衝,可見兩情不睹。如占自己有一地可選墳否,則世為穴場,應為對案”。

這“世應”在卦中的作用已說的清楚。若看國家間能否發生戰爭,“世”爻就是本國,“應”爻就是敵國,就這麼簡單就把國之大事掌握在手裏了。看世應爻是相生或相剋,相生就是吉,相剋就是凶,就要發生戰爭。有了這“八卦”斷事的法寶,何愁國不勝,不興,不強呢?因凡遇事一卜就先知了,國家掌握了這“八卦”術,就不用培養情報、特務人員了,太省事了!

《卜筮正宗》卷一第四篇內容是:“辟諸書之謬”。這“辟”如同“批”,大抵是批駁之義。八卦是各種說法,都是建立在牽強附會的一套虛擬之術或神啟上。難怪歷史上所用“八卦”而演變出不同的斷法,各個時期里,都有“八卦”上的不斷翻新,都被書上說的神乎其神,從本質上沒有誰對之分,都是虛妄之術。若想指出自己的筮法正確,別家的筮法錯誤,或認為自己是筮法高手,別人是江湖騙術,那就是五十步者笑百步

《卜筮正宗》筮法主講的是五行生剋,不講神煞。這“神煞”是“術數”中的術語。“神煞”是天學星象占上發展而來的東西。如天上的各種星宿。天上的星宿,就是天上的神,這天上的神也有吉凶之分。這“神煞”成為天地中神的代名詞。神有吉神與凶神,故成語有“凶神惡煞”。後來在筮術中把各種星神納入其中,來斷人吉凶。如“八卦”或“八字”術中,還要參考各種“神煞”來斷人事吉凶。特別是“風水”與擇吉術里有各種名堂的“神煞”。俗語說:“看了玉匣記,尿尿都不利。”因“玉匣記”是講擇日術的書,那一方位,或每時每刻都有神煞主事當令,讓人無所適從,這俗語雖是粗話,但道出了實情。

“神煞”的出現是歷史的產物。一個時代里的筮術是多講神煞,動不動就是各種神煞。我們現在還常見一些人家門頭上掛着“八卦鏡”,或是民房的一牆角處立一石,上刻有“泰山石敢當”,或“石敢當”,這就叫制煞的鎮物。神煞本是占星天學上的各種星宿神,後來都納入到“八卦”或“八字”術中。古人認為人的命運好壞都與星宿、神煞有着秘切的關係。這與“天人感應”思想和災異星占術有關,後來就又轉移到命理學中去了。因納甲卦術與先秦“八卦”是個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八卦納甲六親突出了“命理”觀念,各種“神煞”納入“八卦”或“八字”是后封建社會裏的筮術中是個必然。而王洪緒所講的八卦納甲筮法是反對“神煞”,而讚賞劉伯溫的《千金賦》,似乎發現了真理標準。“自古神煞之多端,何如生克制化之一理”。王洪緒堅信唯“生克制化”才是斷卦的根本,這同樣是王洪緒的認知錯誤。

這“辟諸書之謬”的內容也就不在舉析了。大抵知道,無論指出前人何多之謬,而王洪緒同樣沒有走出謬誤之區。王洪緒講的五行生剋卦術與前人所講的各種卦術筮法沒有本質的區別。《卜筮正宗》已然講的是八卦納甲筮術,只是此書只講五行而不用神煞而已。但不否認王洪緒之貢獻把八卦納甲算卦之術,條理化、簡單明白化,能多出算卦先生,快出算卦先生,一學就會,一會就能上街為人算卦,就能自食其智有了謀生存的手段了。這對現在下崗失業,再就業也未必不是一條途徑。大凡當今一些街頭巷尾那麼多的起名館,算卦攤,多是失業或無業人員。

《卜筮正宗》卷二的內容是詮釋《黃金策》,清以後所出的算卦書籍多引述《黃金策總斷千金賦解》,這是講八卦六爻卜筮之法,不過是用歌賦體寫出,成為了算卦的“經典”。後人稱是明朝的劉伯溫作,劉是元末進士,明初大臣。後人造作《燒餅歌》假託其名。《黃金策總斷》內容並不長,像一篇歌賦文章,但講的是算卦理法。我們抄其文一部分,看看這稱為“經典”的卦說:

“動靜陰陽反覆遷變,雖萬象之紛紜,須一理而融貫。夫人有賢不肖之殊,卦有過不及之異,太過者損乏斯成,干及者益之則利。生扶拱合,時雨滋苗。長生帝旺,爭如金谷之園。死墓絕空,乃是泥犁之地。日辰為六爻之主宰,喜其滅頂以安劉。月建乃萬卦之提綱,豈可助紂而為虐。最惡者歲君,宜靜而不宜動。最要者身位,喜扶而不喜傷。世為已應為人,大宜契合,動為始變為修,最怕交爭。應位遭傷,不制他人之事,世爻受制……。”

這以上是《黃金策》三分之一內容。這是把算卦之理與方法,濃縮到到一篇歌賦體的文章里。讀來朗朗上口,韻律感很強。但非懂算卦的行家,讀起來,不知所云是何。《黃金策》一文,是八卦納甲筮術在後封建時期出現的所謂經典理論。這與早期《易傳》裏的《繫辭》與《說卦》中筮術之理已大不同。《繫辭》與《說卦》是把《周易》混同於“八卦”筮術。而《黃金策》雖也是講“八卦”筮術但不再混於《周易》。八卦筮術與《周易》本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黃金策》是算卦上的說法,是講述八卦(納甲)筮術的方法。但這種以歌賦體式的“八卦”筮法說,一般的讀者是讀不懂的,故一般讀者往往見術數類書,就會望文生威,就被那些內容嚇着。就是熟讀其文,也難解其味。就不再涉及這類文章與書藉,只能意為那是神秘深奧之術,也就聽其人云亦云。實則是把算卦中的筮法濃縮到一篇文賦體裏,並沒有什麼神秘與難解之處。並且《黃金策》一文還有解釋,後人所引用稱為《黃金策》總斷《千金賦》直解。這《黃金策》其文若看不懂,就看一看“其解”也許就懂了。

如“動靜陰陽,反覆遷變”。這句話的直解是:“動就是交重之爻,靜就是單拆之爻,交拆之爻屬陰,重單之爻屬陽,若爻是單拆,這謂之安靜,安靜的爻沒有變化的理。若是交重,這謂之發動,發動的爻然後有變。故此交交交原是坤卦屬陰,因它動了就變。作單單單是乾卦屬陽了。大凡物動就有個變頭。為什麼交就變了單,重變了拆?該把那個‘動’字當作一個‘極’字的意思解說。古雲物極則變,器滿則傾,假如天氣熱極,天就作起風雲來,倘風雨大極就可晴息了。故古注譬以谷舂之成米,以米炊之成飯,若不以谷舂,不以米炊,是不去動它了。到底谷原是谷,米原是米,豈不是不動則不變了?發動之內,也有變好,亦有變壞。陽極則變陰,陰極則變陽,這個意思就是‘動靜陰陽,反覆遷變了’”。

這八個字一氣解釋了這麼多的內容,並且解釋中還將自然及生活現象中的道理引喻到卦中,即比喻到卦里的動靜之說,以此證明卦中的動靜之道理的正確性。實際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拉到一塊里來比喻。把生活中的現象之理總結的正確,不等於比喻到算卦中也就意味成了正確。古人這種思維方法與做派讓人費解。意為生活中取得的經驗與道理(如以“谷舂之成米,以米炊之成飯,若不以谷舂,不以米炊,是不去動它了。到底谷原是谷,米原是米,豈不是不動則不變了?”)比喻到算卦(筮術)中,就以為算卦上的道理也就成立了。實乃這種比類的對象是錯誤的,所以算卦上想先知出人事吉凶的結果是達不到的。

這“直解”是對起卦方法的解釋,所謂的交、重、單、拆,實際是以錢代蓍的起卦方法。用銅錢如何起卦呢?誰要問卦,誰就把三個銅錢合在雙手裏搖,這就是搖課說法的來歷。問卜者在手裏搖一搖撒在卦師的面前,這種搖法,一共搖上六次。每一次搖后撒在算卦先生的面前的三個銅錢落地時,會有背還面朝上的不同結果。這算卦先生會一一記着的,現在無論是用筆記,還是用上現代化的手提電腦記都一樣。算卦上規定是,若這三個銅錢有一個背朝上的就是單(為爻畫的單畫,即陽爻)。記作“/”,若出現是二個背面朝上為拆(為陰爻畫),記作“//”。這“單”與“拆”不就是“直解”里出現的說法嗎?若搖上一次,而落地的三個銅錢的背面皆朝上,這就是“重”,要記作“O”,也就是稱為老陽爻,這就得“變”。若出現的是三個正面朝上為“交”,記作“X”,這稱為老陰爻,老陰爻也是變爻。前面所舉的變卦,就是通過起卦時出現的老陽或老陰爻所變出的卦,稱變卦。當然搖出“O”時還記作是主卦的陽爻畫,搖出“X”時,還是主卦的陰爻畫。只是要通過老陰爻變陽爻畫,老陽爻變陰畫符號,就得出“變卦”了。這“交”、“重”的來歷也有了。而現在台灣的曾仕強在網上(留下的視頻)講的起卦方法就更簡便了,只用一個銅錢拋地,拋六次,每此看是正是背面,來記作一卦符號的陰陽爻,就得出六十四卦里的一卦來。當然曾的起卦說法與三個銅錢起卦不一樣,一個銅錢這起卦時是得不出所謂的"變卦"來。不過都是虛妄之說,算卦上本沒有對錯之分。

那“直解”的“單”、“拆”、“重”、“交”之意也就理解了。起一卦要搖六次,因為一卦里有六爻。起卦的方法掌握了,就是斷卦了。若不會裝卦,就從全卦的納甲表列中看就行了。接下來就是斷卦了,問財的看財爻,再結合世應所在爻位的五行生剋,就這麼的簡單。這算卦有何難,至於能管用不?有沒有道理呢?如“直解”里不是把“動”字當作一個“極”,所謂發動,發動的爻然後才有“變”。這不是說出了道理么?不是用“物極則變,器滿則傾”來旁論博引么?古人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的社會經驗不無道理,一些生活中取得的事物理論,並也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成為經驗智慧,便於對社會人生的啟迪。然而把經驗智慧,即某些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認識思想,不是用於社會人生,而是用到筮術中,做為筮術理論,這是比類不當。所以從社會實踐總結認識的事物規律,不意為引用到八卦筮術上,就意為八卦筮術有其合理性,即就能從八卦筮術中推算出人事上吉凶的發展結果來,實是一種錯位認識。

即使在闡述“八卦”或“八字”術上有多麼深奧的一番“道理”,可使用的對象錯誤,那些理論就失去了意義。

但無論如何,那“五行”只是抽象的東西。如五行之一里的“木”,是把自然中的“樹木”、“草木”之類抽象為五行之屬。說什麼“木”旺於春,死於秋,這豈不是從大自然中的樹木、草木直覺而得出的說法,卻運用比類人事吉凶上,豈不是風馬牛不相及么。那木能怎能與人相比呢?人生命運雖受其自然地域的影響,自然規律決定了人的生老病死,這是無法改變的,也許這就是“定數”。但社會與文化,對人生命運越來越起着重要的影響,這就是“變數”。而社會是可以有人來改變的。而樹木是自然屬性,並無社會屬性,而人即有自然的屬性,又有社會屬性,所以不能把“木”與人來類比。故無論“總斷”與“直解”里的道理多麼動聽,都不足以將卦術里吉凶比類到人事頭上。要麼只有一種解釋,就是“神啟”的東西,即巫術的東西。這《黃金策》與《千金賦》直解就點到為止。

而《卜筮正宗》二卷最後第十篇里又附文三章,是“何知章”、“妖孽賦”、“搜鬼論”,這無疑是鬼神迷信。如“陰陽宅,鬼神”中講:“或犯井神,水在初爻遇鬼,或干司命,火監二位逢官;若在門頭,須犯家堂部屬;如監道上當求五路神袛,四遇世神,鬼必出門撞見;六逢日合,神須遠地相干---水鬼臨於初爻斷井神,火鬼臨於二爻斷司命,如鬼臨三爻斷家堂,如臨五爻斷路頭五聖,臨四爻斷出門撞崇,臨六爻斷遠處染邪”。

如“何知章”:何知人家出鬼怪?騰蛇白虎臨門在。

如“妖孽賦”:乾蛇鬼,已沖刑,蓬頭赤腳夜驚人,化豬化馬作妖精,多拮据,宅不寧,匿釵懶鏡損人丁……。

通過這些說法表明“八卦筮術”無疑是巫術的一種形式而已。

《卜筮正宗》最後是第三卷,其內容是問答和附占驗。一共有十八問,是解答十八個類似疑難問題。每問后又附有若干卦例。我們將最後一問抄錄如下:

“第十八問:誠明不驗

問:卜者心誠,斷者精明,亦有不驗,何也?

答曰:此其故在卜者而不在斷者,乃卜者之意雖誠,或密事難以語人,或問此而意別有在他,所以有不驗之故耳。”

這一問題也是一個最敏感的問題,古人也有不信算卦批八字的,其反對的主要理由是算不準。誠如不同人占出相同的卦,或是不同的人是相同的八字,若按術數的理論都是受五行生剋的影響,那麼五行生剋應是一普遍適應的規律了。可事實上並不是那回事,同樣的八字並不是同樣的命運,同理同樣的卦,也並不是同樣吉凶,因根據算卦先的不同而說法不同,這無疑證明術數上的那些理論是不能成立的。所以這提出“卜者心誠,斷者精明”,為何還算不對呢?這確實提出了要害。既然說心誠則靈,為何問卜者心誠,並且算卦先生卦術也很精湛,這應該是卦卦應驗,可還為何不驗呢?對這種疑問,雖然王洪緒也回答了為何,顯然其回答的問題是所答非所問。並且把責任又推給問卦者,表明問卦者還是心不誠。事實《卜筮正宗》的編著者王洪緒是不可能說清這一問題,若要說清,就是把算卦之術推翻了,而王洪緒豈有如此的覺悟,因為王洪緒是相信八卦筮術能推斷人事吉凶的。

人們常以算卦(包括批八字等)算不準以此不相信算卦,而那種不相信,只是一時的。誠然反過來說,一些算的很對,也應驗,那麼又怎麼解釋呢?那就應該認為算卦就是真的了。那些“亦有不驗”固然是一個理由,但不足以根本推翻算卦及批八字術。按卦學上的說法,應該說不應該出現算不準的現象,八卦,八字都是建立在所謂五行生剋的理論基礎上,五行生剋就應如同數學公式那樣,應該是具有普遍的規律,應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可算卦及八字術不可能像數學公式那樣,因“術數”建立的理論基礎並非科學,而是反科學的東西。而一些占問中,所謂能算對,古人認為那是“天人感應”、“人神溝通”的結果。這些意識現在已被唾棄。而現在還有一些人,為算卦這種迷信招魂,認為是“信息與氣場”的作用,人通過搖銅錢把信息感應到卦象里,這自然是無稽之談。為何一些能算對,前面多有涉及,那是摻進去經驗術,即江湖術。這是個前人沒有人能說清楚的事。所以到現在,一些人被某算卦先生算不對了,並不認為傳統的卦術有問題,而是認為算卦先生水平不高。而一些人確實不信那些“術數”,但偶有三災八難,聽信他人言,算一算,批批八字,看看風水什麼的。從沒信過的人,算上一卦,聽起來還在理,說出了自己的心事。一下子從不信到迷信,但信與不信始終不知“術數”的根情原理。

《卜筮正宗》的編者王洪緒也真對提出“不驗”這一問題作出了他的回答。

這問者問的也很精明:“卜者心誠,斷者精明,亦有不驗,何也?”

對於問卜時,講究的心誠則靈,不但心誠,還從儀式上很有講究,即要真誠的焚香與禱告。朱熹在《周易本義·筮儀》中所講的儀式程序,就是一種通神的儀式。前面已有所述,所謂心誠則靈,才能感天動地,神靈才能知曉。那不在以往的舞台戲劇教化上的《竇娥冤》,竇娥死後的冤魂不就感天動地出現了天人感應的結果嗎?夏天裏下起了大雪,中國文人就能把這冤沉四海的大悲劇最終洗化為神靈的出現,由神靈替人間主持了公道。這悲劇,這冤屈也就消解了,老百姓的心理也平衡了,精神勝利了。這中國古代戲劇舞台中的“神道設教”上的藝術效果,更能麻醉中國人的心靈。所以在算卦上就講究心誠則靈,不靈是問卜者心不誠,神靈就不理采你。這第一要講心誠;而《卜筮正宗》啟蒙節要里也講起卦的儀式。並如是說:“以錢三文重於爐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關心,不知休咎,聞釋厥疑,唯神唯靈,若可若否,望垂昭報”。

按這《卜筮正宗》裏的說法,算卦豈不是一種通神的工具,卦象豈不是神啟的結果嗎?難道“算卦”(或稱筮卜)豈不是巫術么?

心誠才能感應神靈,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得斷卦者精明。這實際是個矛盾的說法,難以自圓其說。心誠了,就感應了神,神就昭示出所問的卦象吉凶來,還要斷卦者精明不精明有何干呢?看來問卦上不但要問卜者心誠,而且算卦先生還得精明,否則傳達不了神的意思,神意還得靠算卦先生的精明才能表現出來。光心誠不行,還得有算卦先生對卦術的精通,方能配神意,才能准驗。然而誠如“十八問”里的那疑問,可《卜筮正宗》的作者所回答,即有點所問非所答。而王洪緒認為“亦有不驗”這種問題責任是不在斷卦先生,這是為算卦先生找一條算不準的免責條件。王洪緒所找出認為的“不驗”理由是:“乃卜者之意雖誠,或密事難以語人,或問此而意別在也,所以有不驗之故耳。”

這豈不是又歸結到心不誠上了嗎?

那麼,如何分斷所謂的“密事難以語人”呢?或“問此而意別有在也”呢?這實在是難以分辨和證明的事情,只能成為算卦者推卸算不準責任的不成理由的理由。如若這些問題也不存在,即不存在“密事難以語人”,和“問此而意別有在也”的這種事情,那麼對“亦有不驗”又如何解釋呢?

這以上對《卜筮正宗》一書粗略的介紹。但已知自京房構建的八卦納甲筮法(或稱八卦新筮法,或稱六爻八卦,或稱納甲筮法)后,至到清末這《卜筮正宗》一書出現,除北宋邵雍作《梅花易數》中講,把《周易》當占辭看待,基本是以八卦納甲五行生剋筮法,而不再把《周易》混同於八卦筮術。如這《卜筮正宗》一書,哪裏還能再說是《周易》算卦嗎?與《周易》一書里內容一樣嗎?八卦是卜筮術,自先秦到今天,算卦術是從六十四畫符號派生出的卦術,當然又借用了《周易》裏的六十四篇名稱當卦名稱,這是先秦的史巫把《周易》裏的畫符號當作筮術工具了。而後封建社會裏,自京房將“八卦”分八宮分配上六十四卦,每卦納入干支五行生剋后,就把先秦時期巫史卜筮把《周易》內容當占辭的一種筮法拋棄了。正如這《卜筮正宗》一書里,繼京房的八卦納甲筮法,不再把《周易》一書摻和到八卦筮術里。

由上使我們已知“算卦”是如何的一回事,有沒有道理,應該很清楚了。而古人迷信八卦術,也只是有神論下的一種通神巫術形式而已。更主要的是后封建時期里,八卦算命術已加入江湖經驗術,才使問卜者更加迷信。也由此知道《周易》與“八卦筮術”並不是一會事,故兩者不可混淆於一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周易哲學解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周易哲學解讀
上一章下一章

《左傳》與《周易》(三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