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面鏡子裏看到的——解讀李致新作《李致與出版》
※從這面鏡子裏看到的——解讀李致新作《李致與出版》
◎字心註釋標題字心:楊字心。作家,編審,曾任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輯。
《李致與出版》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作,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裏,不僅可以望見四川出版在粉碎“四人幫”后長達十餘年的興旺景象,同時亦可看到當年的出版人崔之富、袁明阮、江明等的遠見卓識和勞累辛勤。當然,四川出版人中的主角離不開李致,因為他是當年巴蜀大地獨有的一家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總編輯,而編(編輯)、印(印發)、發(發行)這一條龍的龍頭是出版社的編,而出版社的諸多業務部門中,編輯部門又是龍頭,李致自然就是龍頭的龍頭了。
所以在這面鏡子裏,映現的既有四川出版曾經的輝煌,也有李致的一段難以磨滅的人生。
當年四川出版的圖書,獲得過高層胡耀邦、楊尚昆、張愛萍等領導的肯定,更博得了眾多學者、作家和廣大讀者的讚譽。只要翻開《李致與出版》,便可在這面鏡子的屏幕上清晰地看到、讀到他們的勞績,甚至在看到和讀到的背面聯想或臆想到尚未吐露的一些心結和心緒。
在一定意義上說,這本著作完全稱得上是四川出版的一段寶貴的歷史。“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假如有心人能認真觸摸和仔細解讀這面鏡子,對於今天的出版也許並非過時的煙雲。
這本著作的“經”是李致有關出版的經歷,它的“緯”卻涉及出版的各個層面。但從宏觀上檢視,這樣幾點給人印象最深。
一是突破過去地方出版社出書只能圍繞中心,配合運動,必須遵循“地方化、群眾化、通俗化”的規定。“三化”捆住了手腳,群眾對出版社很有意見。改革開放之初,四川人民出版社“摸着石頭過河”,跟湖南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共同努力,終於爭取到上層同意的“立足本省,面向全國”的出版方針。方針有了,路子就有了,局面便打開了。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化大革命”釀成的“書荒”,從各個層面不斷滿足了群眾如饑似渴的閱讀需求。
二是識見。出版便要出產,但其產出的是精神食糧,所以出版人理應具有一定的卓識和預見。在這方面,四川出版是比較敏銳的。早在上邊說的力爭突破“三化”的過程中,他們便編輯出版了當時要國家一級出版社才能出版的領導人著作的周恩來總理的《周總理詩十七首》。接着在彭德懷元帥平反之前,他們便組織了關於彭德懷的書稿,並在1978年11月黨的三中全會結束不久,很快推出了《在彭總身邊》,當時引起很大震撼,無疑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中拋出“一塊大石頭”,對頑固不化的“兩個凡是”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衝擊。後來,有鑒於中國社會關閉已久,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各行各業的群眾都渴求接觸國門外的新思潮和接納為我所用的新知識,四川出版調動比較大的力量——作者、編輯、編委橫跨十幾個省市,都是當時湧現出的包括王岐山等人在內的中青年理論精英,組織編輯出版了“走向未來”叢書。反對自由化時,有人提出非議,出版社經過反思,頂住壓力,繼續為叢書一百冊的出版嘔心瀝血。至今這套叢書好評不斷,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包容。無論書稿的內容和作者,只要能提供知識和積累文化,傳承文明,便應海納百川,認真對待。本着這一理念,四川出版不惜工本與四川大學古籍所編纂了三千多萬字的《全宋文》,更與中華書局合作重印全書一萬部,字數多達一億六千萬的《古今圖書集成》。在文學書籍出版上,他們相繼推出了“現代作家選集”和“當代作家自選集”叢書;特別是詩歌方面,有近十套詩叢出版,活躍在中國詩壇的作者,當時幾乎囊括以盡,以至1986年全國首屆詩歌評選,獲獎的作者幾乎都在四川出過詩集,而評出的十本詩集,四川出版的佔四本,四川被譽為“詩歌大國”。尤其值得一說的,徐志摩、李金髮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極有影響的詩人,由於種種原因,新中國建立後塵封了他們的著作,四川出版巧用“新詩資料叢書”的名義出版了這類詩作。于右任是國民黨元老,擔任過監察院長,後來定居台灣,但他的書法自成一格,很有特色,四川也沒有讓這樣的佳作埋沒。還有浩然,他是所謂“文革”中“八個樣板戲,一個作家”的那位作家,粉碎“四人幫”后,處境十分艱難,他寄來了他“文革”前的短篇。作者生長在農村,又長期生活在農村,作為捧在手裏便可嗅到泥土的芬芳的作品,四川毅然接受並在他回歸文壇前與讀者見了面。
四是隊伍。四川出版這支隊伍是好的,很能戰鬥的。他們具有蠟燭的奉獻精神,情願為人作嫁衣裳。他們中有的就是知名的作家和詩人,但忠於職守,始終將組好稿,編好稿,審好稿,出好書,出精品放在第一位。像後來獲茅盾文學獎的王火,為了做好本職工作,便將《戰爭與人》三部曲的寫作往後推了又推。更為主要的是龍頭的作用,作為總編輯,李致的作風很踏實,很深入,他親自參與組稿,常常一竿子插到印刷廠和新華書店,使編、印、發這一條龍更具活力地轉動起來。這裏特別稱道的是李致的民主作風,他身上絕無官氣,人們可以直呼其名,會上會下都可提意見、提建議,看不見門檻,也不設門檻。這樣的民主氛圍,極有利於獨立的思考和思想的活躍,從而增強了團結奮進的創新活力。
在當前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攻堅戰中,這樣的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民主氛圍,其實十分適用於各行各業,只要是不故步自封,謀求發展,便不能缺少“民主這個好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