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開設學堂】

第320章 【開設學堂】

馮職心中雖然還有一些疑慮,但還是接受了嬴扶蘇說先教一些基礎實用學科的說法。

培養人才這樣的事情,郡府沒有理由去拒絕。

事實上,馮職這些年在上郡當郡守,也常常被缺乏人才這件事情所困擾的。

若是開設學堂真的能夠給郡府提供源源不斷的各種人才,馮職自然也是舉雙手同意的。

人才,並不僅僅局限於精通秦法的官吏。

各種工匠,以及精通農學之人,也是郡府迫切需要的。

尤其是現在推廣冬麥的種植,對種植冬麥比較懂的人,就更少了。

黔首們自己種田雖然有自己的傳統。

但是精通各種防治蟲害、興修水利灌溉技巧的人,還是太少了。

不過,馮職想了想,又問道:“長公子一番心意,職能夠明白些許。但是那些黔首,卻未必能夠對學堂之事感興趣。”

頓了頓,馮職又說道:“黔首家中,小兒也是勞力,是要日常擔負農活的。重活也許不讓小兒做,但日常的撿柴提水,或是放牛之類的事情,都是小兒在做的。”

嬴扶蘇皺了皺眉頭。

這倒的確是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即便是兩千多年後,在鄉村之中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就要承擔起來家庭中的農活。

嬴扶蘇前世的時候,就曾經見過很多。

六七歲的孩子每天步行十幾里地去上學,放了學還得撿柴回家。

回到家以後,還要盡量做一些自己能做的農活。

即便如此,很多農村家長也會覺得,上學沒有什麼用,還不如在家務農,或者出去打打工。

況且,前世的時候,一家不過幾畝地,就已經忙不過來了。

秦代一家可是要治百畝地之多。

小兒更是很小的時候,就會跟着家中父母兄長做農活。

想要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嬴扶蘇也沒有想要一蹴而就。

能夠解決多少,便先解決多少吧。

於是扶蘇對馮職說道:“馮大人,郡府可以出面。凡是進入學堂學習的孩子,伙食都由郡府來管,並且每人家中都還可以領到一些粟米,作為獎勵。另外,參加學堂的孩子,以後可以適當的減免徭役。”

“這樣,我想那些黔首家庭,會讓家中年幼一些的孩子來學習的。”

“讓黔首庶民得到利益,他們才會去擁戴一項政令。”

頓了頓,嬴扶蘇想到了什麼,又說道:“對了!如果需要發放粟米,需要由縣府派官吏,直接送到每家每戶去。這些粟米,不得經由那些鄉紳豪強過手!”

馮職一怔,帶着些許嚴肅的表情,點了點頭:“長公子思慮周全,職深感佩服。”

不過,馮職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長公子,開設學堂是否意味着,要提高工匠和商賈之人的地位?”

商鞅變法之後,雖然沒有明法約束。

但還是將各行各業劃歸出來了高低貴賤。

士人,也就是有學識的讀書人,是地位最尊崇的。

不管是儒家、法家還是縱橫家等等諸子百家的士人,在各國的地位都總是要高人一等的。

他們甚至在面對國君的時候,都敢於甩袖子罷工走人。

就是因為他們是真真正正有管理才能的。

接下來,則是農。

因為農民直接生產糧食,所以也是商鞅變法最重視的群體。

農民雖然過得窮苦,但是社會地位來說,並不算最低。

比起工匠和賤商,還是要高的。

工匠和賤商,則很多情況下,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職業。

賺錢再多,社會地位也並不高。

這倒真不是什麼社會偏見。

只是因為先秦時期的生產力極其落後。

種田的農民尚且溫飽難以保證。

那些工匠和商人,被國家視為不能生產糧食的人。

社會地位便也不高了。

不管任何時代,吃飽肚子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

十個人被扔到荒島上,地位最高的人,永遠是能夠給大家獲得食物的人。

只有人人都有飯吃的情況下,才會再重視其他的行業。

嬴扶蘇聽了馮職的話,想了想這才說道:“目前來說,糧食問題仍然還是最嚴峻的問題。”

這話說出來,其中的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馮職點了點頭,心領神會。

是啊……糧食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就去談什麼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那是不現實的。

嬴扶蘇又和馮職商議了一些關於開設學堂的細節,其中馮職也提出了不少提議。

這條政令的推廣範圍並不算大,只是膚施縣和大河以南的幾個新設立的縣。

總共加起來,也沒超過六萬戶黔首。

所以政令很快便草擬完畢,對幾個縣和鄉發了下去。

開設學堂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學生問題,而是教師的問題。

一道政令,縣府的官吏們開始拜訪那些各行各業之中的佼佼者。

邀請他們抽出時間,去新開辦的學堂授課。

木匠、鐵匠、水工、醫者、精通農學之人,都在邀請範疇之內。

最初的時候,這些邀請遭到了一些工匠的抵制。

這些工匠,都有自己的學徒。

也都多多少少帶着些許藏一手的態度。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樣的事情,可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

不過郡府卻說,在學堂教習學生,是可以得到爵位的。

這就讓很多工匠蠢蠢欲動。

爵位,對於工匠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因為那代表了吃喝無憂和社會地位。

秦法的誠信,不需要質疑。

不少工匠便抱着嘗試的心態,應邀去當了老師。

嬴扶蘇提出設立學堂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沒有多想什麼。

但等這些政令真的推行,卻一石激起千層浪。

首先沸騰起來的,恰恰是最尋常的黔首們。

對郡府要設立學堂,黔首們其實並沒有特別感興趣。

但就如嬴扶蘇所說,學堂管飯、每戶賞粟米、免除徭役這樣的條件,沒有任何人能夠拒絕。

郡府給的實在太多了……

儘管有一些人還帶着觀望和遲疑的態度。

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黔首,將自己將的小兒第一時間送到了郡府開設的學堂。

一時間,上學堂成了黔首們之間最熱門的話題。

以往臨近十月顓頊歷年關,人們相互之間的問候都是今年收成如何。

然而今年,黔首們之間的問候,則成了:

“你屋送了幾個娃去學堂?”

“賞粟了嗎?”

“能給娃們減免咧徭役,也挺好滴。”

根據一些縣府官吏的描述,送小兒來上學堂的場面就跟賣小孩兒似的。

來的時候提個小兒,走的時候提一袋子粟米。

馮職看了下面官吏的彙報,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持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持秦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0章 【開設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