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不追罪責
這人從坐凳上站起來之後,卻是行至李縉身前,拱手行禮,一躬到底。這才顫聲說道:“臣受受執掌兵部,本該盡心為陛下分憂解困。可如今卻發生了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皆怪臣下管制不嚴,未能約束兵部屬官,以致於此事發生。還請陛下降罪責罰。”
這騰地一下站起來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武孤菱的大伯,官至兵部尚書的武鄴元。
李縉看着武鄴元這一副惶恐不安、如履薄冰的樣子,卻也表示理解,畢竟按齊王方才說的那樣。昨日左驍衛內發生兵亂,儘是因為兵部侍郎吳文宣,剋扣兵餉,這才激起了兵憤所致。吳文宣做為兵部屬官,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身為兵部尚書,即兵部主官的武鄴元,又怎麼沒有責任呢?就算武鄴元沒有參與此事,朝廷仍會給其一個治下不嚴的責罰。
想到這裏,李縉卻是轉頭看了一眼武孤菱,只見武孤菱也扭頭看了一眼李縉,可李縉在武孤菱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波動,對於李縉投去的眼神,武孤菱更是忽略不見,將頭扭了回去。
李縉見狀,也只得微微的搖了搖頭,心中有些無奈,自己的這位皇后,為何對於自己親族表現的這般冷淡呢?按常理來說,武孤菱臨朝稱制之後,最為信任和倚重的人,就該是自己的親族,畢竟這宗法血緣,便猶如唇齒相依,一榮則榮,一損則損,前朝歷代中重用外戚也如同陳規一般,屢見不鮮。
可據李縉所知,除了這武鄴元官任兵部尚書,武氏一族,便再無重臣列於朝堂之上。上次自己只是稍稍提議到從皇后的親族中,選校出一些才俊入朝為官,也是被武孤菱立刻給否決了,大有跟自己翻臉的意思。
李縉又是思慮了片刻,才開口說道:“武卿,不必如此自責,朕非是不明事理之人,何人罪大惡極,何人忠心耿耿,朕還是分得清的。眼下大軍出征在即,兵馬調動頻繁,朕還需依靠武卿為朕操持兵部,籌措軍需。武卿無需憂慮,安心辦差便是。”
武鄴元聞言之後,更是一輯到底,言語激動說道:“臣,謝陛下信重,臣必會盡心辦差,保證大軍所需!”
李縉之所以不追究武鄴元的責任,倒不是顧及武孤菱的情緒。實在是大軍出征在即,兵部也將因此迎來一段十分忙碌的時間,這武鄴元畢竟做了兩年的兵部尚書了,對於兵部的權責職能,也算是耳熟能詳,值此事多繁雜的時間段,還是不宜貿然更換兵部的主官,所以李縉才出言安撫了武鄴元一番,讓其安心辦差。
就在李縉和武鄴元君臣奏對之時,坐於眾臣左前的中書令孔伯謙,卻是注意到了一個殿中諸臣都沒有注意到的情況。
這參與朝會的八人里,齊王李岳是管着宗正寺,乃是皇族宗室之代表,吳國公鄭竑,中書令孔伯謙,侍中杜莒乃是三高官官,地位如何自不用多加言說,而後便是吏部尚書盧禝,兵部尚書武鄴元,戶部尚書崔獻這三人,三人分管的吏部,戶部,兵部也是六部中最為權重的三個部衙,
可孔伯謙卻覺得,除卻了這殿中的幾位重臣外,今日這場內朝議事,卻還是少了三人沒有參加啊。此三人便是刑部尚書王承望,御史大夫趙炅,大理寺卿沈瑎!
陛下今日召集眾臣於紫宸殿中舉行內朝,商議國事,議論的是何事啊?議論的是昨日左驍衛內發生的兵亂。而這場兵亂呢,遠不是死了一位侍郎這麼簡單,更牽涉着一位將軍和數千兵卒。在這個節點上,發生了這樣的驚世駭俗的事件。便是一場驚世駭俗,舉朝震動的大案。
這樣大案,若按大周律典處置,則有明文如下:“其事有大者,則詔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亦謂此為三司推事。”也就是說,但凡遇到了牽涉廣雜的大案要案,都必須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這三個衙門,一同會審案件。
可陛下今日不僅沒有詔令這三人一同入內朝議事,反而詔令宜春侯黃敬入殿,參與到此次內朝中來。這宜春侯黃敬雖有侯爵之位在身,此回也將做為大軍副帥,領兵出證。但要論起其在朝中的影響力,卻遠不及其餘幾位朝臣。再說了,此回離營出征的兵馬,乃是左右衛、左右武衛這四支兵馬。左驍衛並不在其中。所以,陛下為何要撇開於此事關係更為緊密的刑部,御史台,大理寺。而是單獨召來了黃敬,參與到此次內朝中來的呢?莫非?!陛下不打算追究吳文宣,楊弘新和那些兵卒的罪責?!
彼時,孔伯謙的腦海中才閃過這個念頭,李縉便開口說道:“朕今日召集諸位卿家前來,乃是因為,昨日渭水大營傳來消息,言左驍衛嘩變。於是朕便令齊王叔前去大營彈壓叛亂並封鎖了這一消息,只是派人通知你們幾位卿家,於今日行內朝議事。
方才,如同齊王叔所言那般,左驍衛營寨內所發生的騷亂,乃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且不足以稱得上是舉營嘩變。此結果乃是由齊王叔多方詢問和考證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朕想這諸位卿家對此,應該還是沒有疑慮吧。
但逢此時間,國家忙於平復地方,恢復民生的緊要之時。吳文宣卻罔顧國家,貪墨軍餉,欺上瞞下,險些激起兵士嘩變。隨後,朕自會將此事交由三司會審,待三司按律審理之後,朕自會將此事公至於朝野。
不過,朕喊你們來卻不是為了,讓你們裁斷此事的。而是由另有一事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朕看了楊弘新呈上來的請罪奏摺,楊弘新在奏摺中除卻自認罪責,甘願受罰之外,倒是給朕提了一個諫言。
這楊弘新諫言,左驍衛內輪值上番的府兵,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晉州籍貫,眼下晉州爆發了民變,故而這些兵卒十分擔憂家裏,情緒浮動。又被吳文宣剋扣兵餉之事一激,這才爆發了一些騷亂。他諫言朕,不若把這些府兵,併入出征大軍中,讓這些府兵返歸晉州,剿平亂民。這些府兵本地出身,熟知地理民情,若能用這些府兵剿匪,必能事半功倍,得竟全功。
所以,朕想聽聽諸位卿家有何意見啊!”
李縉這番話說完,底下的眾臣立馬便表現截然不同的反應,眾臣中有人不為所動,有人驚詫萬分,有人神情激憤。
而孔伯謙也是立馬就站了起來,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
ps: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