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要學會說“謝謝”
一個周六的傍晚,華華的媽媽和往常一樣在廚房忙碌,而華華正在電腦桌前敲打着鍵盤,玩着遊戲。
忽然,電話鈴響了。媽媽因忙着照看煤氣灶上燒的菜,便叫兒子接聽電話。兒子在電話機前站了大約5分鐘后把電話掛了。掛完電話,他顯出很不高興的樣子,嘴裏嘀咕着:“以後我不接電話了,這麼費勁……”媽媽立刻猜到:準是華華奶奶的來電。
華華的爺爺奶奶在外省工作。由於路途遙遠,一年中他們只回家探親一次。因此,電話就成了他們和家人溝通聯絡的紐帶。奶奶是一個心思細膩、對小輩呵護備至的人。每個周末,她都要和家裏通一次電話。而電話多半是她先打過來——她似乎總等不及孩子們的去電。一周的時間,對於她來說,太長了。每每來電,奶奶都要噓寒問暖,吃喝拉撒,她樣樣過問,事事關心。
剛才,一定是華華嫌奶奶太嘮叨了。
此刻華華撅着嘴巴向書房走去。媽媽走過去拉住了他。
“剛才是誰的電話?”媽媽壓住性子明知故問。
華華顯出不耐煩的樣子:“還會有誰?總歸是奶奶的了!羅哩羅嗦,又沒有什麼事情!”
“奶奶在電話里和你講什麼?”媽媽再一次明知故問。
“還不是每次都一樣!什麼‘早飯一定要吃好!’‘晚上要早點睡覺!’什麼‘在學校上課累不累?’‘放學后打球嗎?’‘長胖點了嗎?’……哎呀,真是煩死了,不說了!”華華越說越不耐煩,掙脫媽媽的手朝書房走去。
媽媽看到孩子的這個樣子,覺得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吃飯的時候,媽媽故意把筷子放在桌子的最邊上,華華看見了,趕忙把筷子移到了桌子正中間,孩子還特別對媽媽說:“幸虧我把筷子放好了!”
媽媽卻沒有對華華表示感謝,而是冷冷地說:“不是沒掉下來嗎?我又沒叫你幫忙!”
華華聽了媽媽的話,覺得特別委屈:“我好心好意把筷子擺好了,你怎麼說這樣的話?”
媽媽覺得這是教育華華的最佳時機了,她緩緩地說道:“你看,你剛才出於好心,我本應感激你才對。可我沒有,所以你很生氣。那你想想,剛才,奶奶出於對你的關愛,給你打了長時間的電話,可你不但不感激,竟還嫌煩。你說,你這樣對嗎?孩子,要學會說‘謝謝’呀!”
華華低下了頭,不吭聲。過了一會兒,他抬起了頭,聲音很輕但很有力:“媽媽,你別說了,我懂了!”
如華華這樣的例子在青少年中不在少數。現在的孩子很難體會到長輩的愛心,很多父母甚至嘆息道:“現在的孩子太少感激之情,連一句謝謝都不會說。”
感激之心不是先天的,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環境熏陶和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我們如果在待人接物時能常懷感激之心,那麼就可以建立和諧、融洽、溫馨的人際關係。
這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用餐,用餐時間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時機,也是溝通的好時機。父母在用餐時,可以藉此機會談談農民或廚師、服務員的辛苦,表示對他們的感激,不要讓孩子誤以為他們的勞動是理所當然的而心安理得。在日本,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用餐時,一定會雙手合十,說聲:“我領受了。”然後才動筷,吃完后,總說:“感謝媽媽,今天的飯菜真好吃。”才離開餐桌。而我們的父親常常邊看報邊吃飯,吃完飯就一聲不吭地離開。孩子看在眼裏,學在心裏,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說出一句讚美母親飯菜的話。
作為父母,不要過分屈從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滿心希望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爸媽真是太愛我了,我好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答爸媽。我真感激父母。”其實溺愛孩子,並不能讓孩子萌生感激之情。對孩子的關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人,一般是指沒有感激之心的人。不會感激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獨生子女之所以被稱為“小皇帝”,是因為他“自我膨脹”,把周圍人的過度的愛心視為天經地義,總不知道心懷感激。
父母要教會孩子真誠地對他人說:謝謝!讓孩子學會感激他人,讓孩子在謙虛和真誠中得到朋友的幫助,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專家建議
培養孩子的感激之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引導孩子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等長輩,喜歡老師和班中的同學;感激爸爸媽媽和老師們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教育和幫助。並採取一些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說,教師節給老師送張賀卡;幫助爸爸媽媽幹家務,等等。
引導孩子尊重周圍的勞動者,感謝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使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現在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已經習慣了爸爸媽媽的照顧,並且覺得這是應該的,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激他人。這樣的孩子開始在集體活動中很難和同齡夥伴和睦相處,也不懂得感謝別人為自己做的事。只有在集體活動、集體交往中碰了幾次釘子之後,才會意識到要想到他人,要感謝他人,在活動中獲得與他人相處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