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結合之根:社會化規律溝通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聯繫
二、結合之根:社會化規律溝通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聯繫
從空想社會主義開始人們就認為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是不相容的,到底怎麼將兩者結合?為什麼要結合?有三種看法。第一種認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根本不能結合,比如西方資本主義就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就像油和水一樣不能融合”。這種觀點站不住腳。第二種觀點認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表層的,暫時靈很快就不太靈了。這種觀點也站不住腳。第三種是政策上的,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私有制能夠結合是因為它有單獨的利益單元,企業有單獨的利益,它的交換也需要通過計算,也需要價值。這種觀點是對的,但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講清楚它的必然性。
市場經濟為什麼能夠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這根植於生產社會化規律。照原來的邏輯說,社會化的生產關係適合社會化的生產力,正如螺絲帽扣螺絲釘,不是恰到好處嗎?然而,實踐表明,這個設想偏於簡單了。事實上,社會的生產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同社會化生產力之間的結合,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二者之間需要有一系列的聯結形式,必須有一個起聯結作用的中介系統,即大的交換系統和資源配置系統。社會化生產力越發達,社會化所有制關係同它結合就越需要龐大而複雜的中介形式來聯結,使之在運轉中吻合。這三個層次缺一不可。依照以往的觀念建立起來的經濟體制,其弊端主要來自缺少這個聯結層次,至少是殘缺不全的。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矛盾,仍然主要來源於此種組織和機制遠未健全。而抽掉或者忽視這個聯結形式,便自然在社會化生產力和社會化生產關係中人為地形成一個“隔離層”。現在,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商品—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在一般情況下二者可以通用)的屬性和根基。
商品經濟具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二重屬性。往常人們總是把商品經濟視為特定生產關係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是依賴於特定所有制關係的一種“表層”運行關係。看來這是不全面的。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交換經濟。而交換絕不只是表現生產關係。按照恩格斯的說法:“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他認為這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一條原理)。“生產和交換是兩種不同的職能”,“這兩種社會職能的每一種都處於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響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各自的特殊規律。但是另一方面,這兩種職能在每一瞬間都互相制約,並且互相影響,以致它們可以叫做經濟曲線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從原來一般意義上來說,社會經濟或社會再生產過程由四個環節組成,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而起主導作用的是生產和交換兩種社會職能相互作用的運動,其中最根本的又是(狹義的)生產過程。交換離不開生產,而生產在超出自然經濟單位的範圍內也離不開交換。只要生產發展到出現起碼的剩餘產品,出現社會分工,生產活動超出個體的狹小範圍,生產過程和產品交換過程便交織在一起。而且生產力水平越高,就越強化自身的社會化,而生產的社會性越強化,交換關係也就越深廣。可見,交換及其總體流通作為一種經濟過程,首先是社會生產的部分,不因生產關係的變更而被取消,它同社會化生產有着不解之緣。
什麼叫社會化生產(或者生產社會化)?不是像以前所說的簡單地大規模集中勞動,規模越大,社會化程度越高(如古代和中世紀的許多大規模集中勞動,並非社會化)。按照恩格斯的說法:“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了一系列的社會行動,而產品也從個人的產品變成了社會產品。”列寧做了更明確、更詳盡的論述:“資本主義生產使勞動社會化,決不在於人們在一個場所內做工(這只是過程的一小部分),而在於隨着資本集中而來的是社會勞動的專業化,每個工業部門的資本家人數的減少,單獨的工業部門數目的增多;就是說,在於許多分散的生產過程融合成一個社會生產過程。生產者之間的社會聯繫日益加強,生產者在結成一個整體。”領會經典作家的論述,結合世界經濟的實際,可以做這樣的概括:生產社會化就是通過一定的聯繫形式使以往狹小的生產變成一個社會過程,其產品變為滿足社會需要的產品。社會化生產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分”,即越來越精細的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一個是“聯”,即越來越密切的社會聯繫,互相依賴性日益強化。二者互為條件,互相促進。社會分工越深化,承擔社會分工的生產者之間的聯繫越密切、越廣泛,而社會聯繫的強化又以新的綜合生產力及新的形式推動社會分工的深化。這種以科技進步為支柱的社會分工與社會聯繫的互動機制和趨勢,是社會化生產內在的對立統一運動,是它的本質特徵,也可以說是它的基本規律(簡稱“分聯結合規律”)。
社會分工之間通過什麼形式聯繫起來形成社會生產過程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生產單位之間的協作、聯合和集中,二是產品交換及其總體流通過程。而社會分工之間聯繫的更大量的形式,則是以產品為載體(商品)、以市場為橋樑的交換—流通過程。不僅從事專業化生產的各類勞動者實現多樣化的消費要通過交換—流通過程,而且生產要素的組合和生產過程的銜接,在多數場合也是通過市場來實現的。這也就成為資源配置的過程。正如列寧所說:“商品交換表現着各個生產者之間通過市場發生的聯繫。貨幣意味着這一聯繫愈來愈密切,把各個生產者的全部經濟生活不可分割地聯成一個整體。資本意味着這一聯繫進一步發展”。商品經濟伴隨着社會化生產的提高、擴展而發展着,同時又推進着社會化生產力的發展。從總體上看,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生產的構成要素,是實現社會化聯繫的基本形式。沒有社會化生產就沒有市場經濟;沒有市場經濟也就難以構建社會化生產。二者的不解之緣根植於生產和交換兩大經濟坐標交互作用構成的整體運動,這種運動本質上是一個自然過程。
概括起來說,商品經濟的生產力屬性(確切地說,社會化生產力的屬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交換實質上是超出個體直接生產範圍的勞動交換的一種形式,是“在生產本身中發生的各種活動和各種能力的交換”之一種高級形式,只是物化為成品,從社會範圍說也“從本質上組成生產”。(2)生產消費範圍內的交換,“實業家之間的交換”(即生產企業之間的交換),是“用來製造供直接消費的成品的手段”,並載送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在這個限度內,交換本身是包含在生產之中的行為”。“流通過程是總再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即使是消費品的交換也屬於廣義的社會生產過程,“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都是由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的”,而且是再生產的一個前提條件。這種以社會化生產為基礎的中介生產和消費的實現過程,構成其總過程的一個環節,它不因生產關係變更而消失,其自身乃是一個自然的經濟過程。(3)廣義的交換—流通過程必須包括物流、人流、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等,其載體是交通和通信,馬克思將運輸稱為“商品在空間上的流通”,“它表現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的繼續,並且為了流通而繼續”。事實上,沒有交通運輸也就沒有跨越空間的交換—流通過程。列寧早已把交通運輸等划入流通領域。而廣義流通的載體和手段正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化生產總體的要素。商品經濟賴以運行的載體交通、信息、服務等組成網絡經濟,屬於生產力範疇。所以,應當重新理解馬克思所說的“交換當然也就作為生產的要素包含在生產之內”的觀點,重新認識商品——市場經濟同社會化生產的聯繫及其生產力屬性。
商品經濟的生產關係屬性,是大家熟知的,即交換中形成的利益關係。這裏需要糾正一種觀念,即認為市場經濟的所有制基礎只有私有制。這是不全面的,只能說後來變成以私有製為主體了。事實上,公有制或共有單位作為交換主體的經濟行為就一直存在,例如,原始社會末期首先是以公社為單位發生交換的,在以後的社會形態中都有一些國有或集體單位之間的交換關係,到資本主義則有各種類型的國家資本主義、作為社會資本形式的各類股份制企業。只是那時這種公有或社會資本單位尚未成為交換經濟的主要載體。但不能得出必須是私有單位方可交換的結論。馬克思把商品交換的基礎之一視為“私人勞動”,但“私人勞動”並不等同於私有制。實質上,它的基礎在於生產者勞動利益的互相尊重(企業作為獨立的利益單元),即發生等價交換關係,並在複雜的市場關係中形成各色各樣的利益形式和利益集團。事實表明,公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主體,完全可以參與乃至主導交換關係。而這些利益關係也同所有制關係結合在一起(包括個人所有、集團所有、國家所有),既受所有制關係的制約,又影響所有制關係,進而同分配聯結起來,以至形成多種多樣的分配形式和分配手段。我們認識商品—市場經濟生產關係屬性時,應區分三個層次:一是基礎的共性層次即不同勞動單元之間的等價交換原則;二是在市場關係中派生的層次(如各種利益共同體);三是同各種所有制關係及分配關係結合、滲透中產生的特殊的分配形式和手段(市場中的再分配,如價格的功能)。事實上,市場經濟並不是獨立的生產關係形態,它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形態中運行,它所表現的聯繫屬性多半是與該形態的所有制關係及分配關係交融在一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前資本主義),它同當時的主導經濟制度(奴隸制、封建制)呈現附屬、並存和少量溶解的關係;在市場經濟達到普遍化時,它同資本主義所有制關係則成“化合”的狀態,滲透其骨髓和神經。歸根到底,這種結合程度的區別也是由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及其地位決定的。
綜上所述,商品經濟既有生產力的屬性,又有生產關係的屬性。前者是自然的屬性,後者是社會的屬性。兩重屬性的矛盾統一,構成商品經濟的本質,也是它的巨大活力所在。
實事求是地看,關於商品—市場經濟同生產社會化(分聯結合)的內在聯繫和由此派生的二重性的觀點,符合歷史和現狀的實際,可以說是認識許多近現代經濟範疇特別是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一把鑰匙。諸如市場、計劃、貨幣、資本、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經濟核算、信貸與銀行、國際分工與國際經濟合作等,都具有二重性,皆源於生產社會化的複雜運行體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可以而且必須運用,並非資本主義制度的專利。簡言之,只要存在着社會化生產和利益單元,就必然存在市場經濟,這是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根基所在。
歷史表明,交換方式(市場經濟是交換關係的總和,屬於交換方式的高級形式)同生產方式同屬於社會經濟的基礎,並且緊隨生產方式轉換,其社會屬性取決於生產方式。因此,對於社會的基本矛盾應做新的概括。
現在用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相互關係的觀點來觀察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也應當加上交換方式的內容,即為社會化生產力與社會化生產關係以及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的對立統一是基本矛盾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環節。
有人說,市場經濟是從西方學來的。對此應加以澄清。我國在改革開放中實行的不是一般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是特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即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社會主義制度利用“市場經濟”手段發展經濟。人們還記得,在當年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西方經濟學界一片嘩然,認定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根本不相容,甚至說像油和水一樣不能溶合,連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都站出來反對。時至今日,新自由主義者仍然頑固地堅持中國的市場經濟必須以私有製為基礎,以市場化作為私有化的突破口,“化”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按西方模式全面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這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確實水火不容。恩格斯曾經多次闡明生產和交換猶如互相作用的兩大坐標,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是社會經濟的基礎。生產方式的性質決定交換方式的性質。市場經濟正是交換方式的總和,它的性質取決於生產方式,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特別指出這一點。列寧曾嘗試運用市場方式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鄧小平進一步總結國內外經驗,提出計劃與市場都是手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可以利用。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觀點,並非來自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而且恰好“市場經濟”這個概念最早也是列寧提出的。即使在運作方法上,我們與新自由主義也有根本的區別:新自由主義膜拜的是市場萬能論,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則運用計劃(政府)與市場兩隻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即微觀上放開,宏觀上管住,而不是片面地只要一隻手。這充分表明,我們改革開放的主流經濟學根本不是什麼新自由主義,而是在當代發展了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