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 章 漠北篇263-山坡上的新鄰居

第 268 章 漠北篇263-山坡上的新鄰居

老者他們三人,說想要在靠山村這裏住下,村民們並不反對,又都覺得“住不得”,因為村裡既沒有多餘的房子,也沒有多餘的耕地。村裡人又留老者他們借住了一宿,同時勸他們,不再雲遊,想要落腳,可以去周圍的縣城,縣城裏比起靠山村,生活環境要好得多。

老者拒絕了,說只想留在此地,把這片山水當做最後“歇息”的地方。見老者的態度堅定,又看他那白髮白眉白鬍子的樣子,知道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村民們一合計,決定陪伴這位新鄰居最後一程。

村裡人接着便安排人手去翻修那處山神廟,有些工村裡人不會做,是從卯縣請了匠人來。請來的是村民們相識的泥瓦工和木工等,聽說是給歸隱的道士翻新住處,匠人們就只收了一半工錢。

老者三人見村民們如此熱心,很是感動。老者告訴村裡人,“既是出門來,多少身邊還有些銀錢,請工匠的錢斷然不能讓鄰居們代付。”

翻建那處破敗的小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工的,老者三人繼續在村民家中借住,幾戶村民每家輪流給他們做一日三餐,田地里的農活做完,村裏的青壯年,甚至是小孩子們都去小廟那裏幫忙。

老者挨家去道謝,又說他是真心想留在此地終老,希望村民們和被打擾了的山神不要介意。

村民們告訴老者,靠山村這裏多年風調雨順,莊稼收成不錯,山上也沒有大野獸出沒,護佑這片山水的人,一定是個良善的山神。“新鄰居們”願意落戶本地,亦是緣分一場,想來山神不會介意。

老者聽了很高興,直說,該多謝山神和你們。

老者三人穿戴的都很普通,不過是麻衣草鞋,且都有着明顯的磨損痕迹。村裡人想,這個老道士帶着兩名家僕,或許已經在外雲遊了一估時間,方才來到了這裏,就算有錢,也不是什麼富裕人,更該互相幫襯幫襯。

當破敗的山神廟被翻修一新,成了一處可以住人的小小宅院時,靠山村的各家分別送給了老者他們鍋、碗等日用品和鋤頭、犁耙等用具,幫着盤了煮飯的灶,砍了山上的樹給做了櫃架等。老者他們去了一趟卯縣,置辦了床榻、座席、被褥等用品。

一來二去,山神廟改頭換面,成了個獨門小院。站在院門外觀瞧,可見四周蒼翠的群山,坡下一個小村子,炊煙裊裊,遠處,一條清泠泠的小河流過。這時看去,真有幾分清幽美好的田園風光。

自此,老者一行三人便正式在靠山村這裏住下了。

在翻建小院的過程中,老者他們時常和村裡人聊家常,每日相處,日漸熟絡。

陸星這時好奇問道,“哎,這位老者,說沒說過他姓甚名誰?”

虞紅衣噗地笑了,說道,“說是說了,跟沒說一樣。”

陸星“咦”了一聲,“這怎麼……?”

村民們自然詢問過老者的姓名,老者笑說他叫“子虛”,那對中年男女自稱姓李,是老者的家僕,讓村民們叫他們倆李老伯、李大娘便好。

靠山村的村民們都不識字,多多少少倒是知道一點儒家典故。有村民說,“至聖先師”的幾個弟子,就叫“子路”“子貢”等等,想來這老者也是讀過聖賢書的。

聽虞紅衣這麼說,陸星這時也噗地一聲笑了,“哈哈,他這是哄你們的吧。”

虞紅衣笑道,“就是啊。”

陸星道,“他分明是有心隱瞞,只講了個‘子虛烏有’。”

虞紅衣笑道,“那會兒村裡人誰也不曾懷疑,他們說什麼,我們便信什麼。”停了一停,虞紅衣嘆道,“哎,都是淳樸人,來了個路過的人,便拿人家當朋友,掏心掏肺的。”

陸星想到了他的白師父,說道,“罷了,那老者若是不願意說,隨得他,只要他和你們好好做鄰居。”

村民們叫不慣那文鄒鄒的“子虛”,就都管老者叫“老爺爺”。

老者他們是在那年的春末夏初時節,留在了靠山村裡。留下之後,那兩名家僕便在山坡上開荒,整出一小塊耕地,買來蔬菜種子種下。

見老者他們會做農活,村裡人不由跟他們更親近了。

那老者看着連眉毛都白了,腿腳卻很強健,每天上山砍柴、下河擔水,步履矯健,來去如風。村裡人都誇說老爺爺身體好,准能活到一百歲。

村民們待這家新落戶的鄰居十分友善,哪家做了好吃的,都會給“坡上的老爺爺家”送去一碗;年輕人上山砍柴總會多砍一些,下山時順路給老爺爺家送一份;孩子們摘了野菜野果,用衣襟兜了,放在老爺爺家門口。

這點滴質樸的情誼,老者他們自然能感受得到,相處間,也在儘力回報着這份善意。

虞紅衣回憶着,“初見時,他們三人都穿得很樸素,我們便認定了他們都是普通的窮苦人。之後在靠山村住下來,他們也盡量自給自足,怎麼看都不覺得是什麼富裕人。”

老者他們住下之後,和靠山村的村民們過着一樣的日子。一起種地,采野菜,一起上山打獵,下河捉魚,一起坐牛車去卯縣趕集。在縣城裏,拾到被丟棄的舊傢具,高興得哈哈大笑,帶回村裡,修補一番,愉快地用起來。

到了秋天,村裡一戶人家的孩子生了急病,村裡人連忙套了牛車送往卯縣求醫,老者也跟着去了。醫館裏,治療的丸藥要二兩銀子一丸,村民們連銅錢都沒幾個,哪兒有銀錢,急得團團轉,老者毫不猶豫地掏出錢來,付診金,買葯。孩子吃了葯,康復了,家人去拜謝,老者只笑說“應該的”。

老者留在靠山村的第一個冬天,快過年時,村民們送來蒸餅、乾菜、臘肉等物給新鄰居,而老者的回禮,是給村裡每個人買了新鞋新襪,孩子們的鞋襪還特地買的大了一號,另外還送給每家兩匹細布,說是給孩子們做新衣裳穿。

村裡人窮,衣裳都是補丁摞補丁的粗麻布衣,捨不得在鞋腳上花費,一年四季都是草鞋,很多時候都打赤腳。孩子們得了新鞋襪穿,又見有細布,個個高興得不得了,都跑到山坡上的小院那裏,去“謝謝老爺爺”。

虞紅衣微笑着道,“那還是我第一次穿布衣裳,我記得很清楚。知道我家有女兒,老爺爺送的布里有一匹紅布。穿上我娘給做的嶄新的紅棉襖,我高興得在村裡跑來跑去,跑來跑去,真開心啊!”

虞紅衣又向陸星道,“我原本沒有名兒,因在家裏排行第三,家裏人都叫我‘三妹’,村裡人也這麼囫圇着叫。就是那一年,穿上了老爺爺送的紅襖,我去謝他,他問我喜不喜歡紅顏色,我說最喜歡紅顏色了,他說,那便依此起個名兒,叫‘紅衣’,你覺得可好?虞紅衣,虞紅衣,從此,我就有了名字。”

陸星說道,“你們都很喜歡那老者吧。”

虞紅衣微笑道,“他走路很快,說話卻慢,一字一句,不急不徐,語氣溫和。數年相處下來,他把村裡諸人都當做子侄輩那般關愛有加,他是我們村裡所有人的‘老爺爺’。”

日子一天天過去,“新鄰居”越來越適應在靠山村的生活。m.

有那兩名家僕照料日常起居,老者閑不住,開始思謀着找點其他的事做做。他盯上了村裏的孩子們。

起初,老者提議教導村中的孩子們識字讀書,這件事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進行不下去了,原因有很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村裏的孩子們小小年紀就開始跟着父母下地幹活、上山砍柴打獵,家裏也指望着孩子們早日成為一份勞力,便沒有多少時間去坐下來習字;有的孩子也坐不下來,習不進字、念不進書;再者,筆墨紙硯都是錢,這裏家家戶戶哪有這份余錢支出。

村民們告訴老者,沒指望靠山村裡能出個秀才,且有的孩子也笨拙,“不強求了,只要能踏實學一門手藝,有一技之長,憑本事掙飯吃,也不算孩子們懶怠了。”

老者張羅了一段時間,見事不成,也就不勉強了。

這之後,老者見村裡孩子們經常上山去,便又提出,可以教孩子們幾手拳腳功夫,“既可強身健體,又能防身,遇着事能護一護自己,豈不是好。”

當初老者自稱是雲遊到此,村裡人都把他當成是修道之人,便想着既是道士,會幾手劍法也屬平常。老者的新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熱情響應,不僅是小孩子,連青壯年也說要學學,這樣進山打獵時遇着野獸便不慌了。

吃過晚飯,在傍晚時分,一群村民們齊聚到半山坡上的小院門前,從打座凝神、扎馬步這樣的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先是學習一點基本的拳術,之後便每人手裏拿着一根樹枝,跟着同樣舉着樹枝的老者,以樹枝做劍,學習劍術。

不是每個人都是習武的材料。

一部分青壯年,學了點皮毛拳術之後,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來了;一部分人學了半套拳法招式,覺得夠用了,就忙自家的事去了;有的孩子把練劍術當成遊戲,玩過一陣沒了興趣、失了耐心,就找別的玩兒去了;還有的孩子學而不通,練着練着就練不下去了,便也不來了。

大半年過去之後,每天傍晚還堅持到山坡上的小院這裏來的,就只剩下虞紅衣一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定星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定星辰
上一章下一章

第 268 章 漠北篇263-山坡上的新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