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特種部隊

第二章 特種部隊

第二章特種部隊

中國特種部隊

贏得唯一國際特種兵最高榮譽的中國軍人

1992年以來,每年一屆的“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部隊偵察兵競賽,首先評比在複雜地形上和體力超常消耗下。能熟練使用手中常規武器,技術精,協同好,素質全面的優秀軍人。因此,在國際上備受關注,受到每一個國家尤其是軍事強國的矚目,是世界矚目的特種部隊高級俱樂部。本次競賽共有27個國家代表隊參賽,是歷次競賽參賽人數和國家最多的一次,中國隊由8名隊員、兩名翻譯組成。

這8名隊員全部是蘭州軍區特種兵大隊中過篩子一般精挑細選出來的頂尖人物,按學歷大專以上、個頭1.80米以上的標準,能夠熟練使用各種槍械,體能、外語口語等方面進行嚴格考核,選出80多名尖子參訓,幾番對抗,幾輪淘汰,才挑出這8名隊員。8名壯士在經過幾乎是殘酷而野蠻的集訓后,練就了不管比賽中遇到任何困難和危險都不懼、不慌、不亂、不泄氣的本領。

愛沙尼亞國際偵察兵競賽除了不致人非命,其餘完全等同於實戰的對抗賽歷時4天3夜,在72小時不問斷比賽中各國偵察兵要全副武裝,每人平均負重30多公斤,完成10個控制站上22項定點競賽,隱蔽穿行150公里的密林、沼澤、河流,同時必須躲避假設敵。比賽中,7個代表隊因被假設敵反覆抓獲,罰分太高,最終退出比賽。然而,大賽過去兩天,中國隊還沒有被假設敵抓住,罰分仍為零。主辦國國防部震驚了,這是前幾屆競賽中不曾出現的奇迹!愛沙尼亞國防部長為挽回面子,親自帶領近千名精銳之師,充當假設敵,圍追堵截中國隊8名特種偵察兵。

最後一天,“敵人”懸重賞捉拿中國隊,揚言三道封鎖線固若金湯。他們自信,三天三夜沒合眼、長途負重而來、只有一個指北針、一張行軍圖和一個小手電的中國隊將束手就擒。而中國隊跪着爬過了“敵人”控制的道路下邊的深水溝,當被“敵人”發現時,他們一口氣游到千米遠的湖岸,徹底突破第二道防線,踏進安全區。後來“敵人”傾巢出動,把中國隊逼到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這時,中國隊決定以“小代價,換取大戰果”。一小隊隊長李永剛把“敵人”引開,其他3名隊員則衝出第三道封鎖線。二小隊隊員不慎陷入沼澤地,其中3名隊員被“敵人”意外抓獲,而飛毛腿何健,藉助一根樹枝脫逃。他成為loo各國參賽隊員中,唯一沒有被“敵人”抓獲的偵察兵!

實戰中能擊退“死神”,是因為平時訓練中常常與“死神”擦肩而過。比賽中,中國隊使用的全部是國產裝備,別國隊員裝備輕巧,負重只有20公斤,中國隊員的負重卻是40多公斤;外國代表隊使用的衝鋒槍都帶紅外線瞄準儀,中國隊員沒有,靠的就是實力去拼。外國隊最感興趣的是中國隊的技能。在比賽當中,還湧現出“飛刀王”黃西山:“搏擊王”汪小鹿等明星式人物。

面對人高體壯、裝備精良的對手,他們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得全部22個競賽項目中的9個單項第一、2個第二、3個第三和外國隊組團體總分第一名,被舉辦國愛沙尼亞授予“最佳外國參賽隊獎”(卡列夫勇士獎)。

來自蘭州特種大隊的隊員們在比賽中也不放過向外國隊員學習的機會,看到外國隊員都會講英語和本國語言,而且普通士兵也會使用GPS衛星定位系統等高新裝備,中國隊員暗暗稱讚時不忘打聽他們的學習情況;外國隊搞訓練重視實戰和對抗,中國隊就請教他們的組織指揮情況;外國隊的武器裝備比較先進,中國隊就和他們討論人裝結合問題。

“南國利劍”――廣州軍區特種兵大隊

廣州軍區特種兵大隊成立於1988年,是解放軍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種部隊。特種兵大隊的成員本來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處開放省份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廣州軍區特種兵大隊的個人素質和高科技裝備含量都比其他軍區的高。

越野、攀登、泅渡和射擊是他們的基礎課目,此外還需掌握GPS全球定位儀、微光夜視儀、照相偵察、傳感等15種高科技特種偵察裝備的操作使用。這些特種兵登天、人海,神出鬼沒,裝備的偵察器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他們發明的連貫階梯爆破技術,在部隊推廣后爆破作業能力成倍增長。他們還開創了特種部隊運用直升機降攜帶重武器單環節下降的先河。

近年來,為了未來跨海作戰的要求,他們還苦練搶灘登陸和直升機城市機降訓練,多次參加聯合戰役演習,次次打頭陣,出色完成任務。他們的座右銘是:“拖不垮、打不爛的優秀特戰隊員在戰火中造就。”

這支出色的特種部隊自組建以來,在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的建設和發展以及探索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過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碩果,部隊在貫徹“一切為打贏”的戰略方針,苦練在未來高科技戰爭條件下執行特種偵察作戰任務的各項技能,他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為祖國而戰。

“西南獵鷹”――成都軍區特種大隊

成都軍區特種大隊是一支用高科技裝備進行特種偵察作戰的新型偵察隊伍。自1992年組建以來,他們克服了一無教材、二無模式、三無經驗等困難,努力探索現代條件、特別是高科技條件下特種部隊訓練作戰規律,不斷深化戰法研究和訓練改革,在偵察引導、空中切入、破襲作戰、緊急撤離這四個戰場課目上取得了豐碩的訓練成果。

這支部隊現駐守在成都市,電視劇《突出重圍》中的數碼化小分隊,機降作戰,戰場信息電視傳輸,紅、藍雙方的前沿偵察等很多鏡頭就是從這個大隊平常的訓練資料中剪輯出來的。還有劇中真槍實彈對着士兵搞射擊訓練,預防高技術戰爭中的電子炸彈,藍色雪狐小分隊等都是導演從該大隊平日訓練中得到的靈感。

他們5次獲得特種訓練成果一等獎,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被總部和軍區稱讚為“西南獵鷹”。

“能偵善打一代精兵”――北京軍區特種大隊

他們裝備有GPS/GLoNASS交聯衛星定位系統,精度可達3~5米,地面監視雷達、無人駕駛偵察機等先進偵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時間內“透視”方圓近百公里範圍內的“敵”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控制中心等戰略目標。

他們還有一支動力飛行傘分隊,可遠距離飛躍數十千米的複雜地理障礙,隱蔽接敵。每位偵察兵還必須利用攜帶的追擊炮、火箭筒和噴火器等多種武器,以迅雷之勢,將“敵”直升機平台、導彈陣地和偵察雷達預警系統等要害部位,盡數摧毀。

拜地理和資源所賜,北京軍區的這支特種兵分隊在資源分配和人員選拔上有超越其他軍區的優勢。例如,其他軍區大都只有一個甲類集團軍,地處偏遠地區的軍區就是在這一個甲類集團軍中一下子挑選幾百兵“能文能一武”的精兵強將都往往捉襟見肘,而北京軍區的這支部隊兵源卻可以在38軍和27軍兩個甲類集團軍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裝備方面,他們也是全軍最先發配新型作戰頭盔和95式自動步槍的單位。他們在近期又是首先裝備具有“強大爆炸力”單兵爆破器和便攜式激光致盲器等先進裝備的特種兵單位。

自組建以來,他們先後完成中央軍委、總部、軍區賦予的40餘項重大軍事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被總部機關譽為“能偵善打的一代精兵”。

“東北猛虎”――瀋陽軍區特種大隊

他們着眼特戰隊員在執行特戰任務時大都使用高科技隨行工具和特種武器裝備的特點,探索衣食住行保障向高科技轉換方法,適應執行任務“快節奏”需要。如今,昔日背的“乾糧”改成了攜帶高集成、高熱量、高蛋白的“高能食品”;過去的“埋鍋造飯”變成了使用快速多能加熱杯加熱、燒湯;以往靠挖貓耳洞睡覺變成了睡輕便保暖睡袋。他們還在科研部門的協助下,在穿鞋戴帽、恢復體能、防衛防病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探索。

為適應執行特種作戰任務時陸路、鐵路、水路、航空多種交通工具交叉使用,吃、喝、拉、撤、睡居無定所的特點,他們還拓展社會化保障渠道;圍繞立體交通保障需要,與戰區內的地方陸、海、空交通部門建立了密切聯繫,他們把一些訓練內容搬到火車上、輪船上、飛機上進行。

該特種大隊針對開展機降、傘降、潛水等課目訓練,需要動用飛機、艦船等自身難以解決的難題,積極爭取軍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主動與空軍某運輸團、某直升機大隊、某海軍試驗基地展開協作訓練,打破了制約戰鬥力提高的“瓶頸”。在近日一次演練中,他們首次同時採取“海、空、鐵、路”四種輸送方式組織部隊進行遠程立體機動,取得成功。

“中國飛龍”――南京軍區“飛龍”特種大隊

1992年歲尾,中國的東南某地,一支擔負特種作戰任務的部隊誕生了。這就是南京軍區“飛龍”特種大隊。“飛龍”特種大隊組建之初,其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就明顯高於一般部隊。大隊的武器裝備,涉及陸地、海上、空中共21大類500多種。僅高新技術裝備就有十餘類數十種,有戰場電視、無人機、雷達、傘具、潛水具等。各營、連,甚至一個排里,戰士們的專業也都不盡相同。

傳統的偵察兵,活動範圍往往僅限於陸地與淡水江湖。而“飛龍”特種大隊卻要能進行陸、海、空三棲作戰。“陸上猛虎、海上蛟龍、空中獵鷹”,是人們送給他們的美譽。

“黑色貝雷帽”――濟南軍區“雄鷹”特種大隊

“雄鷹”特種大隊是一支集特種偵察、特種作戰於一體,編製精幹,裝備精良,可進行陸地、海上、空中三棲作戰任務的新型部隊。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特種兵,“雄鷹”隊員個個經歷了超常的殘酷訓練。

如今,特戰隊員不但個個具有上天乘機傘降機降,下海萬米泅渡海底潛行,陸地駕駛各種裝備車輛的“三棲”本領,而且從大隊長到普通士兵,計算機、電工學、電子電路、遙感氣象等高新學科列入了每一名官兵的學習日程。“入伍即人學”,戰士們入伍一年所學的知識相當於普通大學半年的學習內容。每個特戰隊員要學會駕駛裝甲車、坦克、汽車等機動車輛;掌握8種以上的輕武器,完成在雨、雪、霧、風,沙漠、叢林等特種氣候和地域下的射擊訓練,還要會識別國外十種以上武器的分解結合和使用方法;會簡單英語對話;能掌握3種以上地方方言。一些部隊高科技練兵學微機只是打字,在“雄鷹”大隊是實實在在的應用,因為80Z的新裝備都是微機控制,作戰指令、訓練信息通過網絡傳輸,並與軍區局域網相連。在“雄鷹”大隊,戰士們把黑色貝雷帽和利劍閃電臂章看做像清華、北大的校徽一樣譽高於世。

美國陸軍遊騎兵部隊

在美國眾多的特種部隊中,遊騎兵(又稱突擊兵或特攻隊)是一支歷史悠久、武力強悍的精銳部隊。擁有光榮歷史與優秀傳統的遊騎兵,憑着不畏不懼的精神和毅力在各地執行世界警察的角色,並獲得國際上的認同與讚揚。基本上遊騎兵屬於輕型步兵,它可以運用各式交通工具迅速進入戰區執行任務,因此往往在其他特種部隊抵達之前,遊騎兵就已經完成了任務。就如同代表遊騎兵精神的座右銘“遊騎兵,做前鋒”(Rangers,leadtheway)和綉着RANGER字樣的黑色貝雷帽及飄帶型臂章,一直是遊騎兵榮耀與尊嚴的象徵。

遊騎兵的歷史起源較美國建國還早:第一批遊騎兵部隊是非正規軍,曾在18世紀的法國與印第安人戰爭期間作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其部隊指揮官為名的羅傑遊騎兵。在整個20世紀,美國陸軍不斷在戰時期間成立遊騎兵營,但都在其後不久的時間內又解散他們――只有在下一次的衝突中才會發現又需要他們。現今的遊騎兵是在1973年的以阿戰爭之後組合而成。美國陸軍認識到在未來,為能快速部署至中東地區或其他戰略要地,需要一種特別行動部隊。這樣的一支部隊必須有能力將營級空降突擊的所有裝備,全部空降至敵線後方。第75步兵團(遊騎兵)之第一營(遊騎兵)在1974年1月於班寧堡成立,第二營則於lO月份在華盛頓州的路易士堡成立。

在美國特種指揮部(SOCOM)的統籌之下,遊騎兵常常與陸軍特種部隊,第82空降師,三角洲部隊,海軍海豹特種隊,空軍特種部隊,甚至非SO―COM編製的海軍陸戰隊武力偵搜隊等單位聯合作戰。以特種部隊先鋒自許的遊騎兵深得美國政府信任,因此除了執行特種任務外,遊騎兵也時常進行一般輕裝步兵任務。在未來21世紀的國際問仍然持續爆發各種恐怖行動與種族衝突,身為國際警察先鋒的遊騎兵,依然隨時準備遠赴異邦作戰。不論戰爭的是非成敗,“Rangers,leadtheway!”這句話將永遠深藏在每一位遊騎兵隊員的心中。

美國“三角洲”部隊

“三角洲”部隊(DeltaForce)創立者美國陸軍上校查爾斯貝克韋斯(Charles-Beckwith)曾在1962年至1963年於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中服役,當他回到美國陸軍后一直企求成立一個單位,其組織、構想和功能要與空降特勤隊同樣。在數年的長期爭取后,這個新部隊――名為第一特種部隊作戰分遣隊(縮寫為Delta)――在1977年11月19日獲正式認可。

“三角洲”部隊基地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美陸軍大型軍事基地布拉格堡,大約有360名成員,分成A、B、C三個中隊,然後再分成若干小隊。各小隊中還進一步分工,但五角大樓對此嚴守秘密。三角洲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影響到美國利益的恐怖活動,按照當時隨處發生的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適時的需求,在其正式成立后,“三角洲”部隊開始着手挑選與訓練其人員,並順利完成了幾項任務。

海豹特種部隊

凡舉世界上著名的特種部隊中,美國海豹特種部隊的名氣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在媒體的宣染與優秀的戰績下,海豹特種部隊的知名度可以超越世界上任何國家特種部隊,尤其在訓練方式與戰術運用方面更成為多國特種部隊的標杆。也是各國特種部隊中戰爭成功機率最高的,在越戰、格林納達、海地、巴拿馬、沙漠風暴中都有其身影。

“海豹”特種部隊(SEAI。)是英文中的海(Sea)、空(Air)、陸(Land)的縮寫,其全稱為美國海軍三棲部隊。這意味着“海豹”特種部隊的隊員不僅要能執行水下偵察任務和陸上特種作戰任務,還能以空降形式迅速前往戰區、滲透敵後,往往在敵人察覺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任務。此外除了擁有先進的配備外,其嚴格訓練亦是其他特種部隊所無法相比的。因此每位通過嚴格訓練的海豹蚌人,都會將胸前的海豹隊徽視為畢生最高的榮耀。

“海豹”特種部隊成立於1962年,其前身是二戰中的海軍水下爆破隊,但此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搞水中偵察。越戰是“海豹”特種部隊迅速發展壯大的年代,其間“海豹”特種部隊執行過包括突襲、偵察、暗殺等多種任務。近些年來“海豹”特種部隊行動方式更加多變,如1991年海灣戰爭中為轉移伊軍視線進行迷惑性的兩棲登陸;1993年索馬里摩加迪沙街道上的市區作戰;以及2002年阿富汗山地中追蹤塔利班政權武裝分子“基地”恐怖分子組織等行動。

美國海軍的“海豹”特種部隊由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他們分成8個分隊,總兵力約2000人。總的來說,每支分隊各有其固定的作戰區域。比如,基地設在美國西海岸的一、三、五分隊分別負責亞洲、中東及韓國的作戰任務。東部沿海的二、四、八分隊則將歐洲、南美及非洲作為其作戰區域。其他的“海豹”分隊也有各自負責的重點區域,如執行國內反恐任務等。目前“海豹”特種部隊的任務包括偵察、協防、非常規戰爭、直接行動和反恐怖5項。

海豹隊徽是由一隻老鷹兩腳各抓一支槍與魚叉圍繞着海錨所組成。由於隊徽很像某啤酒廠牌的標籤,所以海豹隊員都戲稱它為“百威徽章”。海錨代表美國海軍,老鷹則代表美國自由的精神,槍象徵著捍衛美國的堅定信念,魚叉則代表海豹蚌人在海上戰鬥的本能。

英國特種部隊

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目前的組織包括3個團,每團都將近有600至。700人。一個團(22SAS)是全正規部隊,而其他兩個團(21SAS和23SAS)皆隸.屬於地方自衛隊。22SAS中有個正規通訊中隊而另一個(63SAS通訊中隊)屬於地方自衛隊。這些單位皆受SAS指導群的控制。現今的正規團(22SAS)和地方團(21SAS和23SAS)之間當然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兩個地方團也同樣經過正規部隊的基本訓練,以確保其專業水準。

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SAS)成立於二次大戰初期,在那同時許多的“特殊”單位也相繼興起。最早成立的是“L分隊”。直到1942年10月該單位才增至390人,並且更名為第一空降特勤團。在多次的重組和一段時間的擴充后,一個SAS旅在1944年1月於蘇格蘭成立,包含兩個英國團(1SAS和2SAS)、兩個法國團(.3SAS和4SAS)、一個比利時中隊(後來的5SAS)和一個通訊中隊。SAS經歷了所有的沙漠戰役,在意大利和歐洲西北部,因以訓練精良的小隊深入敵後獨立作戰,而建立良好聲譽。

俄羅斯特種部隊

“阿爾法”特種部隊是前蘇聯於20世紀70年代為反恐而建立的。

1974年7月14日,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下達命令,在克格勃系統內組建一支專門的特種小分隊,專門擔負反恐任務,這支反恐怖突擊隊最初被命名為A小組,它就是“阿爾法”特種部隊的前身。組建之初,“阿爾法”特種部隊只有30名成員,他們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年輕軍官,且全部是通過了嚴格考試后才躋身這支精銳特種突擊隊的。

經過長達5年的艱苦訓練,“阿爾法”特種部隊首次執行任務。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裝置,潛入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要求美方外交人員護送他離境,否則就要引爆炸彈同歸於盡。“阿爾法”特種部隊奉命出擊,迅速制伏了恐怖分子,而且沒有發生任何傷亡。“阿爾法”特種部隊首次行動就乾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務,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俄羅斯獨立后,葉利欽將“阿爾法”特種部隊編人聯邦安全局。1993年10月,以副總統魯茨科伊和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反對派聚集在議會大廈,與葉利欽分庭抗爭。“阿爾法”特種部隊被指派進攻議會大廈,但他們這次未發動攻擊,而是力盡自己所長與白宮保衛者們展開了談判,為他們提供了個人安全保障,促使幾百名議員和普通公民主動撤出,避免了事態惡化和進一步流血。

以色列特種部隊

1953年,以色列開始着手組建了自己的特種作戰部隊,它的兵力都是從陸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訓練尖子,然後將這支新成立的部隊命名為以色列第101部隊。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慮戰爭和應付國內突發事件,制止內亂的需要,決定將第10l部隊與傘兵旅合併,改為第202傘兵旅。該旅主要由旅部和4個營以及其他支援部隊編成。1967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第202傘兵旅又改稱第55傘兵旅。1960年以後,以色列使用特種部隊作戰頗為頻繁,由應急作戰轉換為執行反恐怖任務。目前,以色列的特種作戰部隊作為一個特殊的兵種,是一般任務部隊的加強和補充,它在應付突發事件、敵後偵察、實施心理戰、特工破壞、反恐怖等方面近年來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軍事常識大百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軍事常識大百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特種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