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導彈

第十二章 導彈

第十二章導彈

“天馬”導彈屬於野戰防空型低層中高空防禦系統,也是韓圍現役唯一的為機動都隊提供金方位防禦的系統。“天馬”導彈主要用於防禦近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低空攻擊機或直升機。整個系統由導彈和發射裝置、雷達和電子設備及火揎系統等徂成。各子系統均採用模塊化設計,結構非常緊湊。

韓國IG“天馬”導彈能打巡航導彈

說起韓國LG伊諾特公司,許多朋友大概是從家用電器或者手機上認識它的,殊不知它也是韓國一家響噹噹的軍火商。如今,它生產的精密制導武器擔負著取代美式裝備、實現“自主國防”的重任。“天馬”導彈是LG‘伊諾特公司近年推出的新產品。“天馬”導彈屬於野戰防空型低層中高空防禦系統,也是韓國現役唯一的為機動部隊提供全方位防禦的系統。“天馬”導彈主要用於防禦近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低空攻擊機或直升機。整個系統由導彈和發射裝置、雷達和電子設備及火控系統等組成。各子系統均採用模塊化設計,結構非常緊湊。“天馬”的所有設備都集中在一輛履帶式底盤上,集搜索、跟蹤、發射和火控於一車,使一輛車就成為一個火力單元,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很強的生存能力,能夠獨立作戰。專用於機場和指揮中心防空的掩護型(Shelter)“天馬”導彈系統,導彈與導彈發射器、探測系統和C3I系統均安裝在輪式拖車箱內。“天馬”導彈彈體採用常規佈局,中後部有4個三角形彈翼,尾部有4片尾翼;採用破片戰鬥部和激光近炸引信,最大馬赫數2.6,射程500~11000米,射高15~5000米。

重約4.8噸的電動炮塔是“天馬”導彈系統的一個技術亮點。電動炮塔的佈局和制導方式均類似德法合制的羅蘭德防空系統。炮塔上裝有相關的搜索雷達、目標追蹤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裝置、敵我識別系統和兩個群組各4聯裝的導彈發射器等。“天馬”導彈可選用多種探測系統,現配置的搜索雷達為TRS一2630型E波段跳頻脈衝多普勒雷達。這套雷達具有40轉/分的平面天線,具有很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和運動狀態下的搜索能力。它探測飛機和盤旋中直升機的最大距離分別為20千米和8千米,有效探測高度5000米。它可同時跟蹤8個空中目標,並進行威脅評估。“天馬”導彈還配備了跳頻式脈衝多普勒追蹤雷達。這種雷達具備多種操作模式和改進后的抗電子干擾能力,採用L波段操作,最大探測距離可達30千米。它能追蹤以馬赫數2高速飛行的空中目標,而對付貼地飛行的巡航導彈則是它的強項。

“天馬”導彈採用的被動式光電探測系統技術先進:夜間用系統中的熱成像電視攝像機,最大追蹤距離可達19千米;晝間用單視角cDD電視攝像機,最大追蹤距離15千米。“天馬”導彈系統反應快速,在5秒以內可對付射程8千米的目標。

日前,LG伊諾特公司向韓國陸軍和空軍交付了56套“天馬”自行防空導彈系統。LG伊諾特公司還計劃將“天馬”導彈系統升級到“冷發射”作戰,即通過安裝在導彈發射筒里的氣體發生器將導彈彈射出去,接着導彈推進器點火。這種技術與“天馬”導彈現在採用的“熱發射”方法相比,能減少發射筒和導彈尾焰所帶來的損失,還能很好地隱藏發射陣地。

“阿卡什”地空導彈:

印度的“愛國者”

印度的“阿卡什”地空導彈將在今年年底前裝備部隊。5月號的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披露說,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計劃增加“阿卡什”射程,並提高其速度和最大攔截高度,以充當印度戰區反導系統的第二層攔截導彈。

正當印度加快節奏完成“阿卡什”服役前射擊試驗計劃的時候,美國忽然表示要向印度出售“愛國者”2型導彈。印度沒有積極回應。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DRD0)的官員們認為,這說明印度自行研製的“阿卡什”導彈取得了成功。他們又想起印度總統卡拉姆在任職國防研究與發展局時的一句名言:美國人只會將那些你自己也會製造的武器賣給你。

“阿卡什”是印度的“愛國者”。主持“阿卡什”研製工作的普拉拉達博士說:對於窮國來講,這種導彈相當於“愛國者”l型導彈。“阿卡什”(Akash)在印度語中有“天空”的意思,故也譯作“天空”導彈。此名或許可反映印度國防科技的永無止境的追求。但“阿卡什”的開發計劃有些推遲。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至今,由初定型到改進型,歷時17年。本來,印度的整個戰區反導系統都可從俄羅斯或者以色列購買,但是在反導網的第二層攔截導彈上,印度還是選擇了自己研製的“阿卡什”防空導彈。印度國防部認為,若要成為軍事大國,必須減少對外國武器裝備的依賴,實現武器裝備的自給,避免關鍵時刻遭人“扼殺”封鎖。

“阿卡什”是在SA-6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彈長7.5米、彈徑400毫米,作戰距離27千米,作戰高度2.5萬米;採用衝壓一固體火箭組合發動機,最大馬赫數3;採用破片殺傷式戰鬥部和近炸引信,半主動雷達引導+主動雷達尋的;火控系統使用印度自行研製的相控陣雷達,具有對付多目標能力。1996年“阿卡什”進行改進。改進后的新“阿卡什”導彈最大射程將達到60千米,是原來的兩倍多。據印度國防官員透露、改進后的“阿卡什”導彈還提高了飛行速度與攔截高度,具有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繼而成為印度彈道導彈防禦計劃的重中之重。

一套“阿卡什”導彈系統由導彈發射車、指揮車和“拉金德拉(Rajendra)”相控陣雷達車組成,可採用多種模式部署。印度國產的“拉金德拉”高級雷達系統能夠在40―60千米的範圍內同時跟蹤64個目標。在經過了40多次成功的試驗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確信改進后的“阿卡什”有些技術性能優於“愛國者”1型。“阿卡什”導彈既可以在固定平台上發射也可以在移動平台上發射。“阿卡什”導彈在空中飛行的35秒全過程中一直有助推力,而“愛國者”導彈只有12秒鐘的助推力,因而導致“愛國者”1型導彈系統的精確度不如“阿卡什”導彈系統。普拉拉達博士指出,“阿卡什”性能有些不如“愛國者”2.但“愛國者”2的性能不及俄羅斯的S-300(SA-10)。“阿卡什”進一步改進可能超過“愛國者”2.何況“阿卡什”導彈的造價肯定比“愛國者”導彈便宜,在維護支援方面也不存在問題。

日本81式防空導彈

提起相控陣雷達和防空導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愛國者系統和蘇聯的S-300系統,但很少會有人知道,就在這兩種聲名顯赫的防空導彈系統研製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種隱藏在重重深帷中的型號,它也採用相控陣雷達,但豪華的配置卻只使用紅外製導近程導彈。這就是日本的81式防空導彈,一種獨特、古怪的系統。

20世紀50年代,美國為了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大力對盟友給予武器、經濟與技術援助以強化其防務和經濟實力的MSA援助(基於《相互安全保障法》的援助)。在遠東,美國人不顧日本身負的太平洋侵略戰爭重重血債,減輕了對其軍國主義罪行的清算,將其重新武裝。1953年5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訪日,聲明準備給予日本MSA援助。隨後日本陸上自衛隊從保安隊基礎上改建。很快,陸自便以美製武器為基礎建立了裝備體系並迅速完善。

雖然戰後的日本受美軍軍事思想影響很深,但他們在陸基防空領域的思想卻不盡相同,日本陸上自衛隊認為必須建立嚴密的中、近程防空體系,才能夠確保在縱深狹窄的日本本土作戰時的活動自由。因此他們先後引進或圈定了奈基、霍克等美製防空導彈和瑞士厄利孔雙35高炮等。但是,1958年Et本防衛廳要求陸自就陸上野戰防空體系進行評估,陸上自衛隊對當時的野戰防空能力進行了仔細分析,發現奈基導彈和霍克導彈之間配合較好,但在近程防空方面,己部署的35毫米雙管90式高炮(射程4千米)和霍克中程地對空導彈(射程35千米)存在一段空白。從射程上考慮,當敵機突破霍克導彈攔截線后,有20千米以上的空白無法發揚火力,而當敵機進入高炮射程后,往往又難以反應。再則,當時日本的假想敵蘇聯空軍已經裝備了射程在15千米以上的空對地導彈,僅靠高炮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難以抵擋的。從射高上考慮,35毫米高炮的射高不足4000米,而霍克導彈初期型的最佳殺傷區下限在3500~4000米,也就是說,蘇聯戰鬥機在4000米高度上下的空域內可以幾乎不受威脅的突防。所以.必須有一種射程在7―12千米、最佳殺傷區在4000米上下的近程防空導彈來填補這一空白。1960年,日本防衛廳以“機動式近程防空導彈”(ML―SAM)系統的名義展開了本文將要述說的8l式系統的初期研製工作。

由於日本在二戰中重工業受打擊十分嚴重,許多以往技術實力雄厚的大集團也剛剛從被解除武裝的狀態蘇醒過來。為了保證研製速度,日本戰後第一代武器系統的發展並沒有採用廣泛的招投標制度,而是在計劃指令基礎上給與主承包方有限的商業自主權。考慮到東芝公司當時在電子工業領域展現出很強的實力,陸上自衛隊直接將ML―SAM項目交給了東芝公司。1960年,初期方案設計展開,東芝先後拿出了8種方案,從採用光學制導到紅外製導、無線電指令制導等多種思路都進行過理論推導。由於受戰敗國地位制約,能夠投入的經費不足,因此雖然陸自中間曾經多次檢查東芝公司的研製進度,但苦於無米之炊而進展緩慢。不過由於有ML―SAM項目牽引,東芝公司和早稻田大學密切配合繼續進行理論深化,為日本的雷達技術進步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鍛煉了公司自己的科研力量,為項目研製的電子元件和生產工藝等都成功地提前運用到了東芝公司的民用大型設備中,從中獲得使用經驗再反過來推動研究。所以,從這一角度上說,在當時正處於重新起步階段的日本能夠做到這一切也實屬不易了。

1967年至1968年間,東芝公司最終確定系統的最終設計框架,決定以相控陣雷達作為搜索一火控雷達,導彈採用紅外製導,並完成了基本樣機。並和日本精工公司、日產汽車公司達成協議共同研製、生產。隨後的1970年,日本防衛廳借提出新“防衛指針”之機,重新審核了一批因為資金原因進展緩慢的項目,ML―SAM也因此受益。1971年8月正式改名為近程薩姆(TanSAM)系統,隨後,東芝公司拿到了一筆相當於以往近10年內先期研發費用3倍的資金。不過這次東芝公司卻將這筆資金的相當部分先用來改造廠房、更新設備,當時東芝公司正在研製數控機床,便藉機搭了近程薩姆項目的車。1971年。系統的原理樣彈在富士試驗場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同年8月陸自將其定名為短程薩姆系統。1972年,東芝公司開始進行發射系統的試驗和指控系統的研製工作,一年後指控系統試驗完成,1976年,第一台全樣機系統的製造完成,而由於紅外導引頭的研製遲緩,全系統各組成部分的技術試驗直到1977年才完成。從1978年開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令系統作戰模擬試驗。

日本81式近程防空導彈

就在近程薩姆緩慢發展的同時,1979年發生了蘇聯空軍飛行員別連科叛飛事件,他駕駛低空性能並不好的米格-25偵察機成功避開了日本航空自衛隊截擊,而陸自的防空網也沒有及時掌握,別連科最後在日本北部重要基地涵館順利着陸。此事給予日本防衛廳以巨大震動,立即要求陸自和空自對防空網絡進行“徹底整肅”,並就近程防空系統研製情況做出彙報。此時,英國乘機鼓吹其正在投入裝備的輕劍導彈的低空補網作用,由於英國和美國在北約中的特殊關係,加上出於商業考慮,美國也建議日本放棄近程薩姆的研製,轉而購買或引進生產長劍系統,或者購買有美國參與的羅蘭特系統。向來受美國影響嚴重的防衛廳內部也出現了自研和引進兩種聲音。於是從1979年12月開始,防衛廳組織近程薩姆與其它導彈進行選型競爭,到1980年1月,為期2個月的對抗性招標結束,近程薩姆擊敗羅蘭德和輕劍中選。日本防衛廳在1980年3月最終做出決定,將近程薩姆作為發展對象,否定了從歐美引進同類導彈的意見。至此,近程薩姆才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82年,近程薩姆完成最後定型,被命名為81式近程防空導彈。年中,81式初步具備作戰能力,1983年開始大批量生產,第一批81式按照慣例首先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重點方向的師團:駐北海道直接和蘇聯對峙、號稱“虎子”部隊第7師團。1984年起,81式防空導彈開始陸續裝備本州的陸上自衛隊師團一級單位和航空自衛隊的各基地防空部隊。

在野戰防空體系中,研製種類、裝備數量最大的武器系統是近程防空導彈。它成為各國野戰防空的中堅。它的主力地位奠定是有歷史原因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為止,傳統的觀念還是以火炮-為主要防空力量。防空導彈只是作為補充。但一般來說,高炮的火力範圍為4千米左右,它只能對付實施臨空投彈轟炸的轟炸機和殲擊轟炸機。隨着空襲兵器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精確制導武器的問世,以火炮為主的野戰防空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對越南的攻擊充分顯示了空地導彈和反輻射導彈等精確制導武器在奪取戰鬥勝利中的強大力量。

在歐洲,隨着蘇聯戰術空軍前線強擊航空兵武器裝備的不斷進步,他們對地面機動作戰部隊(包括坦克、機械化部隊和其它軍事目標)的攻擊已從使用普通鐵炸彈臨空轟炸、機炮射擊向機載精密制導武器對地攻擊發展。由於普通炸彈對裝甲車輛無濟於事,而且由於投彈距離近,載機易受地面火炮的射擊。因此蘇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以戰鬥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為平台,廣泛裝備各類對地攻擊導彈以對付北約地面裝甲部隊。裝備空地彈和高性能探測、觀瞄儀器的新型作戰飛機成為地面機動裝甲部隊的最大空中威脅。野戰防空從以火炮為主轉變到以防空導彈為主成為20世紀70―80年代野戰防空的大趨勢。

雖然各國早就研製了多種中程防空導彈,但隨着作戰飛機、直升機的低空性能進步,戰場上的一些重要保護目標,如雷達站、空軍基地和裝甲編隊等,越來越容易受到包括從中程導彈防區外發射的空地彈到盤旋在地面雜波中的直升機等的威脅。雖然中程防空導彈系統也可以提供保護,但這些系統採購維持費用太高,無法滿足大規模配屬機械化部隊執行隨行保護的要求,從作戰方面考慮,這些系統組成龐雜,機動性相對較差。而超近程防空系統雖然機動性好,但射程卻只有1~6千米;另外其雖然成本低,但僅限於使用肩射型發射裝置時,一旦採用車載發射裝置時,性價比會迅速下降。那麼,最好的選擇是什麼呢?那就是射程6~12千米的近程防空系統。

射程為12~15千米左右、射高在6000米左右的空域是一個比較獨特又十分重要的空域。負責這一空域的近程面對空導彈,其火力覆蓋區域的上界與中遠程面空導彈主要負責的空域相重疊,下界與超近程面空導彈負責的空域相重疊。這一空域的另一個特點是正好處於熱成像儀或前視紅外裝置、電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等光電傳感器的有效作用範圍之內,可以實現多傳感器制導。該系列的導彈武器系統既可自主承擔野戰或要地的主要防空任務,又可與中遠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和超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組網,以形成完整的防空體系。因此,各國陸軍都以近程低空防空導彈系統作為隨機械化部隊一同行動,掩護在戰術地幅內前出的營級分隊或上述點目標。

要擔任此重任,首先要能夠對付先進的空中威脅,這是81式採用相控陣雷達的主要原因。要能夠進行大批量生產成本要適中,因此81式將射程選在7千米,這對於20世紀70年代的固體火箭技術來說不是難事,而且採用紅外導引頭肯定比任何形式的雷達導引頭要便宜。另外要與坦克和機械化步兵一起作戰,同時要用於保護固定的設施,系統應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因此81式選用高機動底盤,但出於日本國土狹窄,有限的系統需要經常機動考慮,沒有發展固定型.這也是結合實際的演繹。從這幾點上看,81式的射程選取和系統組成以及整體性能取捨是成功的。

由於日本自衛隊向來對81式的具體性能、參數和作戰使用情況等嚴密封鎖,外界甚至忘記了它是世界上第三種投入使用的相控陣防空導彈系統。下面我們就根據零碎的日方資料一點點揭開這種隱藏不露的暗箭的真實面貌吧。

81式系統組成為導彈、發射車和火控車,以排為火力單元,每個導彈排裝備兩輛導彈發射車和一輛火控車,總人數為15人。作戰時,發射車通常配置在離火控車周圍300米半徑範圍內,火控車用100米長的電話線與發射架相連,互相傳遞信息和通話聯絡。

導彈採用正常式氣動佈局,動力為一台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推力為8400千克。戰鬥部裝填烈性炸藥質量9.7千克,最初殺傷方式為連續桿式,後來改為破片殺傷式以提高對高速作戰飛機的殺傷概率。出於保險考慮,戰鬥部在使用近炸引信的同時,還有備份的觸發引信,近炸狀態的有效殺傷半徑為5~15米。雖然陸自和東芝公司嘴上都說導彈是自行研製的,但從彈體結構上看,明顯仿英國輕劍導彈的佈局,僅將頭錐改為圓形,以便於裝紅外導引頭。整個彈體為一細長的圓柱體,氣動佈局採用無前翼常規式,在彈體中後部裝有4個後掠角很大的彈翼,控制翼在導彈尾部。彈翼均按十字形配置,並處在同一平面上。導彈平時放在充氮氣的包裝箱內密閉保存,只有裝填導彈時才打開。按照設計指標,導彈應該在10年內不必開箱檢查。但陸自為了保險,也為了提高訓練強度,一般在導彈保存期限超過2/3之前都打掉了。因此現有的81式導彈都很“新鮮”。

81式導彈的導引頭為被動紅外導引頭,工作在4.1微米波長上,由於設計時美國紅眼睛超近程導彈已經問世,機載的響尾蛇正在進行“提高靈敏度改造”計劃,因此東芝公司對這些已有型號多有借鑒。其導引頭與美國毒刺導彈的類似,採用了寬視場探測器和旋轉調製盤,旋轉頻率為1~3KHz。另外還裝有噪聲抑制器,以便消除探測器接收的噪聲、調製盤自身產生的噪聲和背景噪聲對紅外導引頭的影響。導彈發射前,紅外導引頭掃描寬度由地面火控計算機進行程序控制,將掃描帶寬縮的很窄,這樣可以避免陽光干擾,81式導彈受陽光干擾的平均死角約為1.5度,這比美國的AIM-9K響尾蛇以前的型號都要高。

81式的雷達一導彈控制迴路採用了瞄準線指令制導體制,這種制導體制很適於近程低空防空導彈,其優點是彈上的制導系統構成簡單,彈道算法外推複雜程度比其他形式低,由此彈上設備量也可以下降,便於實現多傳感器複合制導。當81式導彈發射後由彈上自動駕駛儀按預定飛行程序控制先爬升飛行,同時相控陣雷達也為導彈提供目標信息,當導彈具備一定高度速度后,紅外導引頭啟動開始捕捉目標,當跟蹤上目標后,由導引頭提供信息,另外相控陣雷達的信息也輸入到自動駕駛儀中進行數據融合,最後得出目標的真實方位。

81式近程防空導彈的導彈儲藏、運輸及發射箱。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利於生產及作戰。

81式的發射裝置採用四聯裝發射架。發射裝置由兩個可同軸俯仰的矩形架組成,每個矩形架的上、下各有條導軌,每條導軌上裝一枚待發導彈。矩形架的前端各有兩個紅外導引頭護罩。發射架裝在可旋轉360度的平台上,位於導彈發射車的車體後部。發射架藉助車體兩側的液壓裝彈機進行裝彈,先由人工把導彈放在裝彈機上,然後起動液壓裝彈機將導彈裝填到位,總裝彈時間共約3分鐘。作戰時,發射架與跟蹤雷達同步。在採用光學瞄準具跟蹤目標時,發射架與主瞄準具隨動。

外軍防空導彈發展綜述

(一)第一、二代防空導彈發展

1.第一代防空導彈發展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1960年初,是第一代防空導彈發展研製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防空目標重點是採用高空、高速突防的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偵察機,研製的防空導彈類型主要是中高空和中遠程型,其代表型號是美國的“波馬克”和“奈基”Ⅰ、Ⅱ型,前蘇聯sA-1和SA-2。第一代防空導彈一般射程可達50千米左右,個別達140千米,射高也能達30千米左右,但這一代防空導彈尺寸較大,機動性較差,只能固定發射,目前大都已退役。

美國在研究了“瀑布”防空導彈后,“通用電氣”公司在其基礎上製造出一種“日爾曼人”(Tepmec―A1)試驗導彈,其外與“瀑布”導彈一樣,但發動機推力稍小一些,與此同時,美國陸軍自行研製“奈基Ⅰ”防空導彈。它是一種帶固體助推器和液體火箭巡航發動機的兩級防空導彈,其飛行距離為48千米,攔截高度為20千米。在50年代上半期開始其批量生產,總共生產了約16000枚導彈,用於美國最重要城市和工業區的防空。50年代末代替“奈基Ⅰ”研製出“奈基Ⅱ”防空導彈,能在140千米距離上攔截目標。美國空軍於152年9月裝備了“波馬克”防空導彈。

20世紀40年代,在前蘇聯第88科研所有幾個分邵都在研究防空導彈,積累經驗。E.B.西里尼什科夫c.E.拉什科夫領導下的分部對“瀑布”和“ⅢMETTEPJIMHR”防空導彈進行了完善研製,並賦予“P-101”和“P-102”的代號。這些導彈的發動機是在第88科研所H.π.魯曼斯基、A.M.伊薩耶夫領導下的分部進行的,該分部對“颱風”無控火箭進行了完善研製,並賦予P―110“小水鴨”的代號。這些砌制工作都沒有進行到底,雖然生產出一些試驗樣機,並在卡波斯金一雅爾靶場通過了飛行試驗。

1950年前,蘇聯政府決定第一設計局(KB一1)為莫斯科防空系統的主導研製單位,該防空系統被賦予的代號C-25或“貝爾庫特”(BepkyT)系統(即SA―1)。該系統的防空導彈代號為“205”,在“拉沃奇金”設計局研製。C-25系統和“205”導彈的研製周期非常短暫。獲得試驗結果之前已經開始了其部件的批量生產。50多個工廠生產發動機、導彈結構部件和組件、控制系統組合等。

1951年夏,進行了第一批防空導彈發射,1953年春對第一批空中真實目標進行了攔截,這些真實目標是“米格-15”、“圖-4”“伊爾-28”飛機,因為當時無人駕駛靶機還未研製出來。靶機上的飛行員將飛機飛行給定的航路,將控制轉給自動駕駛儀,之後他們就跳傘離開飛機。“205”導彈是按“鴨式”氣動佈局設計的,它從發射台上垂直起飛,這大大簡化了發射裝置。動力裝置採用了捆綁式四台伊沙也夫結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總推力約為88.3千牛,這保證導彈起飛時的縱向過載為2.5g。從發射台起飛后,導彈按制導控制系統的指令靠燃舵向目標方向轉彎,在燃氣舵拋開后導彈按照從地面制導站接收到的指令空氣舵進行飛行控制。“205”導彈上採用了圓柱形預製鋼破片殺傷戰鬥部,它保證在最大距離上50米半徑內殺傷目標。

在C-25防空導彈發展基礎上,在50年代中期建立了莫斯科防空系統,它具有兩個防禦環,包括工作在分米波段的遠程和近程搜索雷達系統,以及五十六個帶發射“205”導彈的固定發射裝置的防空導彈團。每個防空導彈系統能對20個空中目標進行射擊,射擊目標的最大距離為30千米,高度為3~20千米,水平內攔截扇區角為50―60度。C-25是裝備前蘇聯和俄羅斯的第一種防空導彈型號,它經歷了一系列改型,在部隊服役了約30年。

在第一代防空導彈發展中,C-75(即SA-2)機動式防空導彈的出現是防空導彈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在第一設計局A.A.拉斯普萊金領導下研製的,而在第二設計局(KB-2),即後來的“火炬”設計局,在Ⅱ.π.格魯森領導下為該防空系統研製出B-750導彈。

c一75防空導彈系統在部隊服役超過了30年,經歷了一系列改型,是第一代防空導彈中最先進的型號。B-750防空導彈於1960年5月1日擊落由馬烏愛爾斯駕駛的美國u一2偵察飛機。c-75在越南戰爭中和其它局部地區衝突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B-750導彈及其後續改型均是兩級導彈,帶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助推器,它能使導彈獲得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二級氣動佈局“正常式”。導彈為傾斜發射。

2.第二代防空導彈發展

第二代防空導彈是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發展的,此時期的防禦重點轉向了對付低空、超低空突防的目標,因此,所研製的第二代防空導彈機動性能好、反應速度快,導彈系統自動化程度和可靠性高,遠、中、近程,高、中、低空各型號的火力銜接,形成了全空域的火力覆蓋,不少國家參與了防空導彈的發展,同時一大批性能較好的便攜式導彈也得以迅速發展。

這一代防空導彈的代表型號有:美國研製的“霍克”中高空、中遠程,“小樹”車載機動式近程低空型,“紅眼睛”和“毒刺”單兵肩射式;前蘇聯研製的SA-3、SA-4、SA-5、SA-6、SA-7、SA-8、SA-9、SA-11,英國研製的“山貓”、“輕劍”、“吹管”和“警犬”Ⅱ;法國研製的“響尾蛇”,法德聯合研製的“羅蘭特”及瑞典研究的RBS-70等。

這一代防空導彈型號只有極少數退役,大多數目前仍在服役,並經歷次改型。

(二)第三代防空導彈發展

第三代防空導彈是由“反飛機為主”向“反飛機反導並重”發展的重大變革時期,經歷兩個明顯的突變階段,即從前“反飛機為主”向“綜合反飛機與通用、專用反導並重”發展的重大轉變。綜合反飛機是指在反飛機中突出增加了前期型號沒有或不足的反隱身飛機反預警指揮機、電子戰飛機等超遠程作戰能力;在反導中,改進前期型號增加反巡航導彈、反低層戰術彈道導彈能力,同時,新研製專門用於反中、高層戰術彈道導彈的防空導彈型號。

第一階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發展的多種型號,目前仍然各國防空導彈中的主力型號,現在仍不斷獲得完善和改進。70年代末期以來,雖然作戰飛機仍採用低空、超低空突防戰術,但地面戰術彈道導彈卻構成了新的威脅,使地面防空變得日趨複雜。由於飛機採用隱形技術,加之飛行速度已提高到兩倍音速左右,所以目標機動低空突防能力較強。戰術彈道導彈飛行彈道較高,但目標小,飛行速度快,也較易突防。為了防空反導,第三代防空導彈在重點發展防空導彈的基礎上,還十分注意發展具有初步反隱身、反導能力的其他類型防空導彈,其代表型號有:前蘇聯SA-10(C-300Ⅱ系列前期三個改型)、美國“愛國者”(前期三個改型)、“霍克”改型、“羅蘭特”改型,前蘇聯的SA-12、SA-13、SA-15、SA-16,SA-17,SA-18,SA-19,美國和瑞士聯合研製的“阿達茨”,法國的“西北風”,英國的“羅蘭特”,日本的81式和意大利的“防空衛士”等。這一代防空導彈由於採用了相控陣雷達和先進的微電子技術,使防空導彈系統可以跟蹤和攻擊多批目標,在命中精度和作戰效能方面有了較大提高,但是,反隱身、特別是反導能力還很弱。

第二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是第三代防空導彈發展的後期階段。從這個時期到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防空導彈要是對付空天一體化打擊的現實與潛在威脅。在此之前發展的防空導彈都是以反飛機為主,而這一時期的防空導彈不但要對付一般作戰飛機,還要重點對付巡航導彈、戰術導彈、隱形飛機、電子戰飛機、預警機等。其發展直接主要表現在改研現役型號以適應反導需要,新研反導專用型和反輻射專用型防空導彈。一是改進以反飛機為主的國土防空導彈,使其適應超低空反巡航導彈和反隱形飛機以及低層反戰術彈道導彈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具有三大通用性能,即反飛機、反巡航導彈與低層反戰術導彈一體化,其代表型號是美國的“愛國者”PAC-3、俄羅斯、“安泰”2500歐美聯合在研的MEADS(擴大的中程防空系統),歐洲聯合在研的“未來空族”中的陸基系列型號;二是研製“高層反戰術彈道導彈專用型防空導彈系統”,例如已裝備部隊的以美聯合研製的“箭2”和美國在研的THAAD;三是研製“防空反輻射導彈”系統,專門用於攻擊400千米距離上的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目前一些國家正在加緊開展防空反輻射導彈的預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這是防空導彈裝備革命性發展形成的三大新品種。目前,這一代防空導彈有的型號已經裝備部隊,並參加了實戰或實戰部署;有的還在研製或預研中。

(三)第四代防空導彈發展

國內外普遍為,未來防空的主要樣式是空天一體防禦,其目的是對付現實與潛在敵人從空中和太空發起的空天一體化攻擊。美國正在加緊發展空天一體化作戰系統,實施空天進攻是美國實現其戰爭目的的主要作戰形式,因此,空天防禦範圍越來越大,其任務越來越繁重。作為一個大國,不僅要防禦航空空間攻擊,同時也要防禦太空空間攻擊。所以,從20世紀80代以來,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就已經開始意識到發展空天防禦型防空導彈裝備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積極發展反導型防空導彈。美國人首先拋出了所謂的國家導彈防禦戰區導彈防禦計劃,其中的地面反導攔截裝備是核心,目前,二者已合併為導彈防禦計劃。

第四代防空導彈的發展趨勢“地面防天反導”與“地面防空反導”型防空導彈綜合一體化發展運用,以實現空天一體化防禦為目標。“地面防天反導防空導彈”主要包括陸基反彈道導彈系統、陸基反衛星導彈系統,這是兩種特殊的專用防空導彈裝備。“地面防天反導型防空導彈”屬於專用型,只攔截戰略彈道導彈或低軌衛星。“地面防空反導型防空導彈”屬於通用型,即把攔截飛機、巡航導彈、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等多種用途綜合集成在一個武器系統中。地面防空反導和反衛導彈系統也可以各自獨立研製,如美國的“地基中程攔截導彈”、“地基反衛星導彈”,但是,在部署使用時與導彈防禦體系中的“地面防空反導防空導彈”綜合一體化使用,即融入國家的整個導彈防禦體系中,各自承擔低不同層次的反導任務。

目前,俄羅斯的C-400代表着第四代防空彈裝備的發展趨勢,也代表着國土防空導彈的發展趨。該裝備體系包括四種基本型號的防空導彈,即反導/反衛專用型以及遠、中、近程全空域四大系列(十四種型別)的防空導彈。C-400地面防天反導與防空反導兩大類防空導彈器,可以形成空天一體化的作戰應用能力。其防空導彈型號包括“防天反導專用型”、“400千米以內全空域型”、“200千米內全空域型”、“150千米內全空域型”四大系列,每個系列包括2個以上型別的防空導彈型號,它綜合集成遠、中、近程,高、中、低空各種防空導彈裝備型號為一體,是一個集地面反衛、反戰略彈道導彈、反戰術彈道導彈、反巡航導彈、反飛機、反輻射為一體的高度綜合的防空導彈武器裝備複雜巨系統,是一個防空導彈武器裝備系統族,是21世紀新一代防空導彈裝備革命性發展最具創新性的第一個型號。俄羅斯計劃於2004年在莫斯科周圍部署第一個C-400營,C-400也將融人俄羅斯的國家和戰區非戰略彈道導彈防禦體系中。

瑞典RBS70防空導彈系統

瑞典從70年代開始,獨闢蹊徑,研製出了便攜式地空導彈的新品種RBS70和RBS90兩種型號,其主要特點是:

採用激光波束制導與激光近炸引信,能夠抗各種電子干擾,且具有較好的低空性能,搜索、跟蹤目標時有專用配套雷達。

採用三通道穩定控制系統。

採用無煙發動機,作戰過程不輻射電磁波,使系統的整個作戰特徵減至最小程度,系統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具有前視紅外和電視跟蹤設備,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主要性能:

全彈長:1.32米

彈徑:0.106米

全彈質量:21.5千克

最大有效射程約:6500米

最大有效射高約:4000米。

俄羅斯“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歲斯科夫歲夫斯克“傑格佳列夫”製造廠日前開始批量生產新一代“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俄“傑格佳列夫”製造廠副總經理瓦西里魯蘇表示,“針-S”防空導彈系統剛剛獲得國家級獎金,目前許多國外訂購者對引進該型系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針-S”防空導彈系統由俄羅斯機械設計局(KBM)負責研製,屬於俄羅斯新一代防空導彈系統。“針-S”攻擊離去目標的最大射程為6000米,攻擊接近目標的最大目標速度為400米/秒,最大射高為3500米。

在組成上,新型“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作戰資源;發射管內裝有一枚導彈,發射管連接有地面電源,還有一瓶用於尋的制導頭光電探測器的散熱劑;為導彈發射準備和開火提供的多次發射機械裝置;讓於對系統作戰資源進行例行檢查的維護設施;一個移動測試站;供基地和軍械庫使用的測試裝備;系統專用教具,包括說明卡,專用部件和全尺寸模型。

與其上一代產品一樣,“針-S”也是便攜式肩射武器,但不同的是,其爆炸物填料和爆炸后產生的碎片大量增加。其戰鬥部還採用了近炸引信,其引爆算法能夠保證導彈作戰部在接近目標的最佳時刻爆炸。此外,同“針”式防空導彈系統相比,該系統的控制系統構造採用了全新的控制原理,能夠顯著增強導彈的精度。

因此,同“針”和“毒刺”防空導彈系統相比,其系統有效性已經達到了“西北風”(Mistral)重型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的水平。同時,其目標作戰範圍上升了15%,達到了6000米。

然而,這並不是該系統的主要優勢。在這樣口徑的導彈上安裝近炸引信還是第一次,與小型目標(如巡航導彈和遙控飛機)交戰的可能性因此大為增加,能夠直接命中並摧毀這些目標。“針-S”防空導彈系統的有效性通過試驗和實戰得到了確認,值得注目的是,該系統在摧毀目標時無一次失敗記錄,其成本也大大低於“針”式防空導彈系統。因此,“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是真正的可大量使用而且成本比較低廉的防空資源,能夠有效地防禦巡航導彈。

“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還裝有可移動夜視儀,使炮手能夠檢測並識別目標,對目標進行瞄準和跟蹤直至導彈發射。在夜間發動空襲已成為家常便飯的今天,夜視儀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防空導彈系統的能力,使其能夠用於夜間作戰。

通過軍事能手對該系統的測試表明,該系統秉承了所有俄制武器系統的高度易用特性。“針-S”防空導彈系統在各種惡劣條件下都顯示了極強的可靠性(包括極度惡劣溫度條件和高濕度條件、周邊溫度發生急劇變化、浸入水中和12000米高空的非承壓機艙中、長時間的任何類型地面運輸)。該系統的使用不受雨水、灰塵、沙子或太陽光線的影響。如果包裝中的武器從2米高處落到水泥地面,系統仍能用於作戰。導彈可以從任何戶外場地、塹壕、移動中的機動車輛、鐵路無蓋貨車甚至水中由炮手肩扛發射。

此外,“針-S”防空導彈系統能夠滿足地面、海上和空中運載平台的最新便攜式系統導彈需求。這些需求已經被納入輕型移動導彈系統的需求。一方面,對輕型小尺寸導彈的需求可以增加載體的彈藥負荷數量和火力;另一方面,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的性能表現使其成為能夠勝任更大範圍內任務的短距防空系統。

KH-555型巡航導彈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近日報道,俄軍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大將透露,一種射程可達美國各地的新式巡航導彈已經投入批量生產。這種新式巡航導彈叫KH-555型遠程巡航導彈。它的戰術技術性能全面超過久負盛名的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如果美國一旦攻俄,這種導彈會發起“致命反擊”。

KH-555型巡航導彈屬於俄羅斯“彩虹”設計局的新秀。KH-555巡航導彈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99年試射第一枚KH-555樣彈,2001年實彈射擊獲得成功,不過由於經費短缺的原因,始終無法投入批量生產。美國權威的《外交》雜誌大概沒有料到,由於其近期刊載挑釁性文章“美國目前已具備一次性摧毀俄羅斯所有遠程核力量的能力”,強烈刺激了俄羅斯人。對此“一次摧毀論”,不僅俄羅斯媒體紛紛予以抨擊,還促使KH-555投產了。俄軍方底氣十足地向世界宣佈,俄美之間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互相確保摧毀”的核平衡。

KH-555導彈的研發始於俄羅斯“回聲”計劃。1993年,俄軍方委託航空武器研究所“回聲”小組對未來戰略空射武器發展進行廣泛的系統研究。這個小組的研究成果直接影響到俄羅斯乃至俄羅斯空射武器的發展方向。經過詳細的科學論證,“回聲”小組認為,擺在俄軍方面前有發展超音速巡航導彈和發展亞音速巡航導彈兩條路。超音速巡航導彈固然是未來導彈發展的趨勢,但其體積大,質量重,價格昂貴,俄羅斯的財政能力很難負擔,只能小批量地裝備;亞音速巡航導彈雖然易遭攔截,但只要具備優良的掠地飛行能力,反而更能有效地突破敵方的空中防線。而且亞音速巡航導彈價格便宜,可以大量裝備,形成飽和攻擊的能力。所以,“回聲”小組最後建議:俄羅斯應大力發展精確的亞音速巡航導彈,輔之以少量超音速導彈。這個結論直接催生出KH-555巡航導彈。

KH-555,北約稱為“肯特”-C,是在KH-55(北約稱之為AS-15“肯特”)基礎上發展成的低可探測性戰略空射巡航導彈。KH-555導彈採用先進的複合材料製作彈體,使用了雷達吸波塗層和吸波材料等新的隱形技術,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0.01平方米。彈體前段有附加油箱,使彈長達到7.45米,彈徑514毫米,最大發射重量2.2噸。其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兩片長直矩形彈翼。當處於巡航狀態時,兩片展開的彈翼翼展達到3.1米。導彈攜帶一個20萬噸當量的熱核彈頭,巡航時高度為40~110米,最大射程為5500千米。導彈在巡航中採用地形匹配導航系統,能夠接收來自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數據,而在攻擊目標的末端使用一個光學電子尋的頭。根據俄羅斯自身的說法,KH一555的命中圓概率偏差為150米,但美軍方一直認為只有45米。俄羅斯之所以極力掩飾這種導彈的命中精度,目的是為了迷惑西方軍界。

就威力、射程乃至打擊精度而言,KH一555的性能都完全超越了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俄軍目前能攜帶KH-555導彈的飛機屈指可數。俄羅斯戰略空軍僅有少量專門用來攜帶KH-555導彈的圖一95MS“熊”-H和圖-160轟炸機。經過改進的圖-95MS“熊”-H轟炸機能在內置的MKU6―5U旋轉發射裝置上攜帶6枚KH-555,另外還以5枚一組的形式將導彈掛載在機翼下。俄軍即將從新西伯利亞製造廠獲得的蘇一32FN前線殲擊轟炸機也要部署KH-555導彈,但單機掛載量不會超過3枚,這與“戰斧”巡航導彈遍佈美軍各個軍種的局面大相逕庭,限制了KH-555導彈威力的發揮。

KH-555型巡航導彈的大批量生產有效加強了俄羅斯“三位一體”的核反擊體系。另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報道,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在近日舉行的國防部會議上說,俄羅斯不會去追求核武器的數量,而是追求核武器的“質量、有效性和軌道不可預測性”。俄羅斯一點都不缺有效的核武器。最先進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攻擊核潛艇已裝備部隊,它們都裝備“圓錘”戰略導彈。今年,機動式“白楊”-M導彈將裝備部隊,而更多KH-555型巡航導彈服役加強了俄羅斯“三位一體”的核反擊力量。在這樣的強大打擊系統面前,不知道美國發展導彈防禦系統還有什麼用途?

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在剛剛結束的“2005印度航空展”上,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多達5種不同發射規格的樣式出現在參觀者面前,強烈地吸引着無數的眼球。而印度講解員很有些自豪地向人們介紹,新展示的“布拉莫斯”採用了很多印度自己的設備和技術。這種集多種高新技術於一身的“布拉莫斯”導彈具有遠程對地攻擊和不易攔截的特性,尤其是它能夠攜帶核彈頭,對提高印度核威懾能力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無比自信的印度參觀者把展台上的“布拉莫斯”當鏡子,從那裏好像看到印度已經坐到新的世界導彈大國和軍事強國的位置上。

印俄聯合研製“布拉莫斯”導彈始於1995年12月。當時印度海軍正大力推行“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的海上強軍政策,既耗費巨資引進航母和其他艦艇,又組織國內各種力量研製先進反艦導彈。但印度由於技術儲備不足,不得不尋求國際合作。在印俄雙方戰略性夥伴關係的大背景下,1998年2月,印度和俄羅斯簽訂一項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致力於一種新型反艦導彈的開發,設計代號為PJ-10。導彈取名為“布拉莫斯”(brahmos),那是兩國各自著名的河流――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和俄羅斯莫斯科河的河名縮寫。用這一新造的單詞來命名新導彈,其寓意不言而明。經過俄羅斯方面的細心指導,印度DR.DO組織熟悉了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設計研製過程,並鍛煉了國內軍工隊伍,在“布拉莫斯”導彈生產本地化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在航展上露面的新“布拉莫斯”導彈全長8.1米,導彈發射/儲存器全長9米,彈徑670毫米,發射重量3噸。它可攜帶重達200千克的常規彈頭,也可攜帶核彈頭,加上其飛行產生的動能和剩餘燃料,“布拉莫斯”對艦艇乃至地面目標都具有強大的破壞性。它採用梭鏢式氣動佈局,導彈表層塗抹有印度自行研製的雷達吸波塗料,可在最大程度上躲避警戒雷達的搜索探測,降低了被提前發現的可能性。新導彈採用印度HAL公司研製的新式小型整體式衝壓發動機,飛行馬赫數為2.5~2.8最大彈道高度1.5萬米,在飛行末段可下降為10―15米高度並且作蛇形機動以躲避敵方攔截。新“布拉莫斯”導彈的射程從原來的50―290千米提高到350千米,但因違反俄羅斯制定的導彈技術控制制度,所以不能在印度以外的國家銷售。

新“布拉莫斯”不單是反艦導彈,而且已變成各軍種通用巡航導彈,但均為垂直發射方式。它的艦載發射台有兩個發射管,內裝8枚導彈。地面機動發射台只有一個發射管,內裝3枚導彈。它完全實現了從艦艇、潛艇、飛機乃至地面車輛上發射的“全方位作戰”的設計意圖。印度空軍官員稱,計劃從蘇一30MKJ戰鬥機上試射“布拉莫斯”導彈,希望能在每架蘇-30mKJ機上掛載3枚“布拉莫斯”導彈進行多任務作戰。它的制導系統已進行更新。複合式導引頭可幫助導彈在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方式,在飛行末段則採用雷達制導,具有“發射后不用管”能力。雷達導引頭具有雙重導引模式,一般多工作在被動制導方式,這樣可以降低被發現的幾率。印方參展人員稱,印度制導引頭的靈敏度比俄式產品要好得多。

3月1日的法國《航宇防務》引述了生產商布拉莫斯航宇公司印方行政總裁皮來的話:公司已進行了6次導彈試射,其中2次為艦上發射,很快將進行“布拉莫斯”導彈的潛射試驗。皮來還透露,在今後的5~lO年內,有望在國內外銷售2000枚“布拉莫斯”導彈,布拉莫斯航宇公司也有望在2007年成為亞洲最大的導彈生產廠家,預計今後每年的銷售額將達10億美元。

由“鵪鶉”變來的巡航導彈

還在今年夏天,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就披露說,以色列新研製的巡航導彈“代立拉”GL(“delila”GL)已經完成了試驗。它是以色列軍事技術的最新成果,有可能不久推向國際市場。於是,“代立拉”GL進入了國際傳媒的視點。

“代立拉”GL巡航導彈是“代立拉”的陸射型。GL是英文陸射的縮寫。其實,嚴格地講,“代立拉”巡航導彈算不上以色列的原創。不過,它該是以色列巧借他山石進行再創造的又一個典型事例。

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從美國引進了幾架“鵪鶉”無人誘餌靶機,用於戰術欺騙。在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時,以軍曾試放“鵪鶉”,讓其誘使敵方防空火力點暴露,只是效果並不理想。以色列人不會白買“鵪鶉”。他們通過剖析“鵪鶉”掌握了無人機製造技術,1988年造出了以色列“鵪鶉”,另起名為“代立拉”無人機,接着開發出具有反輻射攻擊能力的“代立拉”-AR無人機。“代立拉”-AR外觀上與巡航導彈相似,馬赫數0.8,最遠飛行距離達400千米。在1995年巴黎航展上,“代立拉”-AR成了搶眼的新產品。有意思的是次年,美國空軍購買了“代立拉”-AR,讓這種改頭換面的“鵪鶉”重回故里。

以色列人沒有在“代立拉”-AR上止步。他們又將它改造成空射對地巡航導彈。以色列原來是想訂購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但當時美國政府擔心惡化中東局勢沒有答應。以色列還是用自己的拿手招――改造,將空射“迦伯列”導彈、潛射“魚叉”導彈和“代立拉”-AR無人機改造成巡航導彈。“代立拉”系列巡航導彈開發速度最快。

“代立拉”GL巡航導彈是在“代立拉”空射巡航導彈基礎上開發的。它是以色列第一種地對地巡航導彈,外觀已經很難看到“鵪鶉”的影子。它採用模塊化設計,縮短了開發周期。它使用可互換的前視紅外、彩色CCD和光電尋的器。根據作戰任務,它可選擇不同殺傷力的戰鬥部,戰鬥部重30千克。它裝置了助推發動機,增大了起飛動力。

由於血緣來自“鵪鶉”無人機,“代立拉”GL巡航導彈本來就有一定的智能化基礎,加上注入新的技術,它的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它採用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實現自主導航,可以亞音速自適應飛行。不管是原固定目標,還是高速移動目標,抑或重新部署目標,它都能捕捉並精確攻擊,最大射程達到300千米。

令人驚異的是,美國“戰術戰斧”巡航導彈最新採用的一些先進技術在“代立拉”GL巡航導彈上也能看到。它能像“戰術戰斧”一樣,在發現目標前在戰場上空徘徊待機。它通過自身數據鏈將目標情況報告指揮部,聽從指揮官指揮。在導彈飛向目標的末段實行。

“人在迴路”控制方式能確保攻擊精度的實現。假若目標情況有變或傳輸中斷,它會繞原目標飛行等待發現新目標,等待指揮官新的命令。如果沒有人指揮,它也可由自身計算機決定攻擊。它的尋的器具有自動跟蹤目標能力,哪怕目標移動了也能追蹤攻擊。它能像“戰術戰斧”一樣,在導彈爆炸前由數據鏈將即時信息傳給指揮部,提供導彈攻擊毀傷評估的有效手段。指揮官據此判斷導彈擊中目標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第二次攻擊。

“代立拉”GL已是先進的陸射巡航導彈了,然而如有必要,它仍能再變作無人機。這是因它的高容量的數據鏈,可以把傳感系統獲取的大量信息傳送給作戰指揮中心。如果把戰鬥部換作偵察雷達或光學攝像機,它立馬就變成無人偵察機了。當然,它肯定不會再變回“鵪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軍事常識大百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軍事常識大百科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