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文字

第二節 文字

第二節文字

隋、唐、五代之世,文字無甚變遷。貴人以私意妄造字者,亦止武后嘗作十有二文,見《新唐書》本傳。後人習知其音義者,祇一后所自名之“曌”字而已。劉曾造一“”字而已。見第十四章第四節。《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注》云:隋主本襲封隨公,故國號曰隋。以周、齊不遑寧處,故去“辵”作“隋”,以“辵”訓走故也。此說出於徐鍇。《困學紀聞》云:徐楚金云:“隋文帝惡隨字為走,乃去是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隨從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豈非不學之故?”其說未知信否。或以文帝好言禨祥,後人為是附會。然此等無謂之顧忌,隋、唐之世確有之。《舊書·高宗紀》:儀鳳三年十二月,“詔停明年通乾之號,以反語不美故也”。《新書·百官志》:“武后垂拱二年(686),有魚保宗者,上書請置匭以受四方之書。乃鑄銅匭四,塗以方色,列於朝堂。以諫議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為理匭使。其後同為一匭。天寶九載(750),玄宗以匭聲近鬼,改理匭使為獻納使。”至德元年(756)復舊。又《地理志》:邠州,“邠”故作“豳”,開元十三年(725),以字類“幽”改。皆其事也。《舊書·地理志》:莫州,本瀛州之鄚縣。景雲二年(711),於縣置鄚州。開元十三年(725),以“鄚”字類“鄭”字,改為“莫”。避字形之相混,而於詁訓無亂,此則無譏焉。此等新造新改之字,惟專名不取其義者為能行,此亦文字自然之條例,足見其不能以私意造作也。

避諱時之“之”字,久之,有遂與本字相淆者。《困學紀聞》云:“成都石經,孟蜀所刻,於唐高祖、太宗之諱皆闕畫。范魯公相本朝,其戒子侄詩,曰堯舜理,曰深泉薄冰,猶不忘唐也。”《集證》引《容齋隨筆》云:“蜀本石九經,皆孟昶時所刻。其書淵、世、民三字皆闕畫,蓋為唐高祖、太宗諱也。昶父知祥,嘗為庄宗、明宗臣,然於存勖、嗣源字乃不諱。前蜀王氏已稱帝,而所立《龍興寺碑》,言及唐諸帝,亦皆半闕。乃知唐之澤遠矣。”又引《郡齋讀書志》云:“《石經尚書》十三卷,偽蜀周德真書,《論語》十卷,張德鈞書,皆闕唐諱,蓋孟氏未叛唐時所刻?《毛詩》二十卷,《禮記》二十卷,皆張紹文書,《左氏傳》三十卷,不題書人姓氏,則不闕唐諱,蓋是知祥僭位后刻石也?”何義門謂《孟蜀石經》及范質之避唐諱,乃“相承以熟,未可為不忘唐之證,厚齋特望人不遽忘宋耳。”何說自得其真。理之與治,代之與世,今人下筆,猶是相淆,不能盡復唐以前之舊,亦習熟為之也。《困學紀聞》又云:“唐有代宗,即世宗也,本朝有真宗,即玄宗也。皆因避諱而為此號。祥符中,以聖祖名,改玄武為真武,玄枵為真枵,《崇文總目》謂《太玄經》曰《太真經》。若迎真、奉真、崇真之類,在祠宮者非一。其末也,目女冠為女真,遂為亂華之兆。”《宋史》:祥符五年(1012),真宗夢神人傳玉皇之命,雲令汝祖趙玄朗授汝天書。遂尊號曰聖祖,以為趙之始祖。改玄聖曰至聖。代宗即世宗,真宗即玄宗,雖治史者亦或忘之矣。歷代避諱之字,易世后未經改正者甚多,有一望可知者,亦有因以滋疑者,殊背古人臨文不諱之義,寧非以私意亂公用之文字乎?古人之諱,重在口不重在筆。臨文不諱,則雖口誦之猶不諱也,況於筆乎?或謂司馬遷以父名談,故其書改談為同。然古同音字恆相通假,說實未必然也。

文字之學,斯時尚無甚足稱。自來治小學者,流別有二:一主於博,一主於精。務博者但求所知之多,求精者則必明於文字演變之原,深知古今訓釋之異。二者固各有所長,然搜采所得,亦必以謹嚴之法治之,乃能有真知灼見而克盡其用。則求精者實尤難能可貴也。隋、唐間之小學,偏於求博。其時負盛名者為曹憲。《舊書·儒學傳》云:憲精諸家文字之書。自漢代杜林、衛宏之後,古文泯絕,由憲此學復興。大業中,煬帝令與諸學者撰《桂苑珠叢》一百卷,時人稱其該博。憲又訓注張揖所撰《博雅》,分為十卷。煬帝令藏於秘閣。太宗嘗讀書,有難字,字書所闕者,錄以問憲。憲為之音訓,證引明白。太宗甚奇之。所撰《文選音義》,甚為當時所重。初江淮間為文選學者,本之於憲。又有許淹、李善、公孫羅,復相繼以《文選》教授,由是其學大興於代。淹等三人事迹,即次憲后。《淹傳》云:尤精詁訓。撰《文選音》十卷。《善傳》云:註解《文選》,分為六十卷,表上之。

《羅傳》云:撰《文選音義》,行於代。案文字愈古,單言愈多,愈后復言愈多。《新書·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傳》:初太常加謐后曰大昭成。或言法宜引聖貞冠謐,而曰大昭成,非也。以單言配之,應曰聖昭若睿成,以復言配之,應曰大聖昭成、聖真昭成。單言即今所謂單音字,復言則今所謂複音之辭也。單音字之用,隨世而減,故後人多不之識。惟博覽者為能知之。此等罕見之字,尤多存於辭賦中,故憲等皆以小學而兼選學。然讀他種古書,亦不能舍此。故顏師古長於《漢書》,史亦稱其博覽、精故訓學,所注《急就章》,與其《漢書注》俱顯於時。《新書·儒學傳》。而李善亦嘗撰《漢書辨惑》三十卷也。《舊書》本傳。《桂海珠叢》一百卷,而其《要略》僅二十卷,可見其所載者,初非日用所急。其後武后又有《字海》一百卷。卷帙與之相埒。《新書·藝文志注》云:“凡武后所著書,皆元萬頃、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賓、衛業等撰。”諸人固亦多文士,足見此風之未變也。求精者必於較古之書,《說文解字》則其選。故顏之推甚好之。見《兩晉南北朝史》。此學人之所以異於文人者。《新書·藝文志·小學類》有李騰《說文字源》一卷。《注》云:“陽冰從子。”陽冰長於篆書,蓋因此而治《說文》?騰蓋承其緒?此未必足語於小學,治此書而求精者,則五代時南唐之二徐也。其學入宋而後顯。

小學未精,則於文字異同,攸關訓釋,知之不審,故於改易古字,不甚介意。《新書·藝文志》書類。《今文尚書》十三卷。《注》云:開元十四年(725),玄宗以洪範“無偏無頗”聲不協,詔改為“無偏無陂”。天寶三載(744),又詔集賢學士衛包改古文從今文。此所謂今文者,非漢世之今文,乃唐時通行之字耳。漢世所謂古文經者,本無其物,而為其時之人據所知之古字偽造,《秦漢史》已具言之。故所謂古文經者,本不足貴。然傳至唐世,則又為前人之製作,不宜妄改以失其真。玄宗以當時通行之字易之,其所為,若與前此造古文者相反,而實則相同也。《經典釋文·序錄》云:“《尚書》之字,本為隸古,既是隸寫古文,則不全為古字。今宋、齊舊本及徐、李等音,徐邈、李軌。所有古字,蓋亦無幾。穿鑿之徒,務欲立異,依傍字部,改變經文。”可見其無知妄作之狀。玄宗、衛包,亦此等風氣中之人物耳。

文字本於言語,言語有方俗之異,則誦讀隨之,此自然之勢也。《隋志》有《河洛語音》一卷。《舊書·王叔文傳》,譏王伾吳語,《新書·經傳》作楚語。又《舊書·武元衡傳》:元衡被害,京師大恐。城門加衛兵察其出入,物色伺之。其偉狀異制,燕、趙之音者,多執訊之。皆可見隋、唐時方音之異。誦讀之殊,非聲即韻,而古人之留意於韻,過於其留意於聲,故韻學之興較早。隋陸法言作《切韻》。唐天寶中,孫愐廣之為《唐韻》,至宋世猶沿用焉。《隋志》有《婆羅門書》一卷。《注》云:梁有《扶南胡書》一卷。云:自後漢佛法行於中國,又得西域胡書,能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而義廣,謂之《婆羅門書》。則兼及聲韻二者矣。然中國人雖知此法,初未能神其用。至唐末,僧守溫撰三十六字,取佛書之名,名之曰字母,守溫《三十六字母圖》一卷,見《通志·藝文略》。而聲紐之道,始大明焉。後人謂孫叔然已知反語,《釋文·序錄》云:“孫炎始為反語。”叔然,炎字也。不仞其學自外來。然反切本出天籟,不容一無所知,所爭者能否神其用耳。以用論,則三十六字母雖出,治小學者猶未能盡之也。此由中國文字異於胡、梵,原不足為中國病。然必如後世之言韻學者,取《切韻》中切音之上一字,為之分類,而目為中土師師相傳之舊,則似可以不必。夫果知留意聲紐,則何不撰取數十字為母,以求其簡,而必繁其數,至於四百五十邪?《新書·隱逸·陸羽傳》: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答曰:“終鮮兄弟,而絕後嗣,得為孝乎?”師怒,使執糞除圬塓以苦之。此旁行書當即《婆羅門書》。則至唐世,僧徒仍有習之者。

文字書寫必求其捷速,觀覽則求其清晰,捷速利用行草,清晰莫如楷則,二者相反,然不可偏廢也。《舊書·柳公綽傳》言:其子仲郢,抄書甚多,“小楷精謹,無一字肆筆”,此楷則之便於自覽也。又《文苑·席豫傳》,言其性尤謹,雖與子弟書及吏曹簿領,未嘗草書。謂人曰:“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新書·李玄道傳》:附《褚亮傳》。為幽州長史,佐都督王君廓,專持府事。君廓入朝,玄道寓書房玄齡。玄齡本甥也,君廓發其書,不識草字,疑其謀己,遂反。坐是流巂州。則與人書亦以楷正為善。然下筆必求楷正,未免太難,時或不足應務,則必求其雖簡易而仍可辨識者。此行書之所以可貴。草書務求美觀,美觀貴多變化,遂至去真太遠,害於其事矣。

印刷者,書寫之支流余裔也。然其難易,較諸書寫,殆不可以道里計。故自印刷術興后,書之存者,較諸印刷術未興以前,亦不可以道里計焉。此誠人類社會之一大事也。中國之印刷術,以發明最早豪於世。夷考其朔,則近人多取明陸深之說。深作《河汾燕閑錄》,云: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廢像遺經,悉令雕版,此印書之始也。明末胡應麟作《少室山房筆叢》從之,謂雕版始於隋。近世葉德輝非之。其所作《書林清話》云:“陸氏此語,本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其文本曰廢像遺經,悉令雕撰。意謂廢像則重雕,遺經則重撰耳。阮吾山《茶餘客話》,亦誤以雕像為雕版。而島田翰必欲傅合陸說,遂謂明人逮見舊本,必以雕撰為雕版。不思經可雕版,廢像亦可雕版乎?”島田翰,日本人,著有《雕版淵源考》。日本桑原騭藏又非之,曰:“撰、造、作可通用。陸深等解雕撰為雕造,自非無理。與謂雕廢像、撰遺經,無寧解作雕造遺經為當。據此文,謂當時已印行佛經,固失之早計,謂決未嘗印行佛經,亦未免武斷也。”見《史林》第十一卷第一號。據鄧嗣禹《中國印刷術之發明及其西傳》轉引。鄧文見《圖書評論》第二卷第十一號。此說殊屬游移。《隋書·高祖紀》:開皇二十年(600),禁毀壞偷盜佛天尊像詔曰:“佛法深妙,道教虛融,咸降大慈,濟渡群品。凡在含識,皆蒙覆護。所以雕鑄靈相,圖寫真形,率土瞻仰,用申誠敬。”以雕鑄與圖寫對舉,可證雕指廢像,撰指遺經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漢文教授卡德氏,嘗撰《中國印刷術源流》,劉麟生譯,商務印書館本。採摭頗博。據其說,則吾國印刷物,見存而最古者,為得自敦煌石室之《金剛經》,今在倫敦博物院。經凡六葉,別有畫一葉。

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字樣。而日本所存印刷物之最古者,為孝謙天皇所刻《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咒》。凡百萬紙,分藏百萬小木塔中。日本僧寺,至今猶有寶藏者。其事成於大曆五年(770),先於咸通九年(868)者九十八年。日本之印刷術,傳自中國,無人置疑。卡德氏謂敦煌所得《金剛經》,刻印之工,遠在日本所制《陀羅尼經》之上。授受之跡,自可微窺。然又謂日制《陀羅尼經》,亦非印刷初興時物。卡德氏不取緣起於隋之說,乃謂其當在開元時。詰其故,則但謂其時國勢盛昌而已,此實未免牽強。自開元之初,下逮大曆,不及六十年,尚須越海傳至日本,果其為時如是之短,日刻《陀羅尼經》,安得已頗工緻,而可斷為非初興時物乎?卡德氏又謂奈良存有古印花絲織物。其上印有年歲,一當開元二十二年(734),一當其二十八年(740)。《續日本記》所謂摺衣者,則成於天寶二年(743)。又有軍人所服革帶,亦皆印花,其年份早者,亦系開元二十八年(740)。

其花卡德氏信為木版所印。然則雕版在開元時已盛行於日本矣,安得在中國乃初發軔乎?卡德氏不信陸深之說,自為有識,然其所自擬之說,則殊不足取也。鄧嗣禹嘗撰文以評卡德氏之書,題曰《中國印刷術之發明及西傳》。其所採摭亦頗博。今錄所臚舉,為卡德氏所遺之證凡九事,以資參考。九事者,唐僧貫休《禪月集》,有其門人曇域《後序》,云:“尋檢藁草,及暗記憶,約一千首,乃雕刻版印,題號《禪月集》。時大蜀乾德五年癸未十二月十五日。”蜀乾德五年(923),後唐庄宗同光元年也。此書雕刻之地,為婺州蘭溪。一事也。日僧宗叡,書寫《請來法門》等目錄,中有“西川印子《唐韻》一部,五卷。同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云:“大唐咸通六年(865),從六月迄於十月,於長安城右街西明寺日本留學僧圓載法師院求寫法門等目錄,具如右也。”印子者,版印本也。二事也。《司空表聖文集》卷九,有《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礭化募雕刻碑疏》。元《注》云:“印本共八百紙。”其文有云:“自洛城罔遇時交,乃焚印本。漸虞散失,欲更雕鎪。”洛城焚本,似指武宗會昌五年(845)之事。此所印至八百紙,又范攄《雲溪友議》有雲“紇干尚書臮作《劉弘傳》,雕印數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則所及已普。

三事也。《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有馮宿請禁印曆日疏,雲“准敕禁斷印曆日版。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曆日鬻於市。每歲司天台未奏頒下新曆,其印歷已滿天下,案據此,則兩川、淮南所印曆日,且運銷各地矣。唐人詩云:“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則非僻陋之地,咸有曆日。有乖敬授之道”。據《太平御覽》卷百六十,宿為東川節度使,此疏上於大和九年十二月。《舊書·文宗紀》,亦書是月丁丑,“敕禁諸道府不得私置曆日版”。玩此,則私印者或尚不止兩川與淮南。四事也。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云:“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炫賣於市井。”此序末署大曆四年(769)。五事也。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灌沐尊儀》條云:“造泥制底及拓模泥像,或印絹紙,隨處供餐。”義凈卒於先天二年(713)。六事也。唐馮贊《雲仙散錄印普賢像》條引《僧園逸錄》云:“玄奘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於四眾。每歲五馱無餘。”

玄奘東歸,在貞觀十九年(645),卒於麟德元年(664)。七事也。羅振玉《莫高窟石室秘錄》云:“予於日本三井聽冰許見所藏永徽六年(655)《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卷百四十四。其紙背有木刻楷書朱記,文曰大唐蘇內侍寫真定本,與《宋藏經》紙后之金粟山藏經紙朱記同。”八事也。日本所印之《國華》第三十二編第七冊,有敦煌所出大業三年(607)佛畫。元《注》:“雕版色摺。”上畫大佛像一,兩旁小佛像二,下有字四十有二,畫著紅、黃、綠、黑四色。依照片觀之,字體宛如唐人寫經,不類雕刻。九事也。今案以敦煌所出大業三年(607)佛畫為印本,則印刷術起隋無疑。即謂不然,而玄奘能印普賢像以施四眾,印刷之盛行,亦必在唐初矣。凡事至於盛行,必非初起,有隋運祚甚促,以事理度之,印刷之興,尚當在隋以前也。

卡德氏以印章為印刷之原,引《抱朴子·登陟篇》云:“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往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不只避虎狼,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卡德氏曰:古之印章以印封泥,改用朱墨,即幾於印刷矣。鄧嗣禹謂《抱朴子》此篇又繪一符,雲“此是老君所載符,以棗心木方二寸刻之”。《封氏見聞記》言魏太武登嶧山,仆秦始皇所刻碑,“然歷代摹拓,以為楷則。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有縣宰,取舊文勒於石碑之上,須則拓取”。然杜甫詩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竇臮《述書賦》自注云:“嶧山碑,其石毀,土人刻木代之。”則以棗木供雕刻,由來甚久,尤可見道家符印與印刷關係之切也。卡德氏謂敦煌發見佛像模印,上有小柄,蓋手持而印之,如印章然。吐魯番、土耳其斯單亦有之。模印所成之佛像,見於寫本每葉之端;有全卷如是者。手印力薄,故其像較小雲。然則印刷盛行后,其從印章蛻化而來之跡,猶未盡泯也。

石拓為印刷之原,事更明白。《隋志》有《秦皇東巡會稽刻石文》一卷。《一字石經周易》一卷。《注》云:梁有三卷。《一字石經尚書》六卷。《注》云:梁有《今字石經鄭氏尚書》八卷,亡。《一字石經魯詩》六卷。《注》云:梁有《毛詩》二卷,亡。《一字石經儀禮》九卷。《一字石經春秋》一卷。《注》云:梁有一卷。《一字石經公羊傳》九卷。《一字石經論語》一卷。《注》云:梁有二卷。《一字石經典論》一卷。《三字石經尚書》九卷。《注》云: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經尚書》五卷。《三字石經春秋》三卷。《注》云:梁有十二卷。云:“後漢鐫刻石經,著於石碑,皆蔡邕所書。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經。相承以為七經正字,後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洛陽徙於鄴都。行至河陽,直岸崩,遂沒於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大半。至隋開皇六年(586),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於秘書內省。議欲補緝,立於國學。尋屬隋亂,事遂寢廢。營造之司,因用為柱礎。貞觀初,秘書監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並秦帝刻石,附於此篇,以備小學。”此拓本之最早者,不知其在何時,然亦必甚早也。卡德氏言敦煌所得《金剛經》,木刻外又有石刻一種,系柳公權書。則雕版之外,並曾刻石以事印刷矣。

銅版之作,世以為起自高麗。卡德氏云:《高麗史·百官志》:恭讓王四年(1392),置書籍院,掌鑄字印書,為高麗銅製活字見於記載之始。恭讓王四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也。至孝宗弘治間,其術乃傳入中國,無錫華燧用以印書。鄧嗣禹云:“《經義考》卷二百九十三載陽守陳之言曰:魏太和中有石經,晉天福有銅版九經。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亦曾及天福銅版本。”則其術亦出中國矣。或鑄為活字,始於高麗耳。印章本兼用金石,雕版外既可刻石以事印刷,自亦不難及於銅也。特其為用,皆遠不能如雕版之普遍耳。

印刷初興時,手寫之事,仍不能廢。《舊書·令狐德棻傳》:“武德五年(622),遷秘書丞。時承喪亂之餘,經籍亡逸。德棻奏請購募遺書,重加錢帛,增置楷書令繕寫。數年間,群書略備。”《新書·藝文志》云:貞觀中,購天下書,選五品以上子孫工書者為書手繕寫。《舊書·文苑傳》云:太宗命秘書監魏徵寫四部群書,將進內貯庫。別置讎校二十人,書手一百人。徵改職之後,令虞世南、顏師古等續其事。高宗初,其功未畢。顯慶中,罷讎校及御書手,令工書人繕寫,計直酬庸。擇散官隨番讎校。《職官志》:門下省、秘書省、史館、著作局、司天台、弘文館、崇文館、集賢院,多有楷書手、拓書手、書直、裝書直、裝潢直、造筆直、熟紙匠等人。《陽城傳》云:家貧不能得書,乃求為集賢寫書吏,竊官書讀之。足見繕寫為用之廣。私家藏書亦然。《李襲志傳》:弟襲譽,凡獲俸祿,必散之宗親,其餘資多寫書而已。及從揚州罷職,經、史遂盈數車。《李大亮傳》:在越州寫書百卷,及徙職,皆委之廨宇,其事也。《蕭銑傳》:少孤貧,傭書自給。《王琚傳》:琚與王同皎善。同皎敗,變姓名詣江都,傭書於富商家。主人後悟其非佣者,以女嫁之。《儒學·王紹宗傳》:家貧,當佣力寫佛經以自給。每月自支錢足即止。雖高價盈倍,亦即拒之。皆貧生之傭書自給者也。不徒藏庋,即流通者亦多出手寫。《新書·楊瑒傳》:從父兄晏。精《孝經》學。嘗手寫數十篇,可教者輒遺之。《舊書·白居易傳》:居易嘗寫其文集,送江州東西二林寺、洛城香山、聖善等寺,如佛書、雜傳例流行之是也。歐《史·和凝傳》,言其為文章,以多為富。有集百餘卷,嘗自鏤版以行於世。識者多非之。蓋自刻文集之事,其時尚屬罕見也。

屍刻書之大名者為馮道,則以印刷術未興時,藏書事甚艱難,名著巨籍,惟公家若大有力者為能致之,而道首以官力印賣九經故也。薛《史·唐明宗紀》:長興三年二月,中書奏請依石經文字刻九經印板,從之。《道傳》云:唐明宗時,以諸經舛繆,與同列李愚委學官田敏等取西京鄭覃所刻石經,雕為印板。後進賴之。《冊府元龜》云:“後唐宰相馮道、李愚重經學。因言漢時崇儒,有三字石經,唐朝亦於國學刊刻。今朝廷日不暇給,無能別有刊立。嘗見吳、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類絕多,終不及經典。如經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於文教矣。乃奏聞。敕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經注。”事至周廣順三年(953)而後成。《通鑒》記其事云:長興三年二月,初令國子監校定九經,雕印賣之。《注》云:“印賣九經始此。”廣順三年六月,初唐明宗之世,宰相馮道、李愚請令判國子監田敏校正九經,刻板印賣,朝廷從之。丁巳,板成,獻之。由是雖亂世,九經傳布甚廣。時人重視此事之故,可以概見。《石林燕語》引柳玭《家訓序》曰:李洣《書林清話校補》云:《唐書·藝文志》:《柳氏訓序》一卷,柳玭撰。《郡齋讀書志》:《柳氏序訓》一卷,唐柳玭序其祖公綽已下內外事迹,以訓其子孫。並與此書名不合。

見《文瀾學報》第二卷第二期。“中和三年(883)癸卯夏,鑾輿在蜀之三年也。予為中書舍人。旬休,閱書於重城之東南。其書多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又有字書、小學,率雕板印。”可為道言吳、蜀印板不及經典之證。蓋經典校定甚難,而其書為世所重,同異之間,慮遭攻擊,故非承敕命由學官主其事,則莫敢為之也。若謂資本不足,自可逐漸雕刻。一經之字數,未必逾於字書。當時學者無不讀經,其銷路亦必不劣於字書也。《揮麈錄》云:“毋昭裔貧賤時,嘗借《文選》於交遊間。其人有難色,發憤異日若貴,當板以鏤之遺學者。后仕王蜀為宰相,遂踐其言。印行書籍,創見於此。事載陶岳《五代史補》。後唐平蜀,明宗命大學博士李鍔書五經,放其製作,刊板於國子監,為監中印書之始。”王國維《五代監本考》辨之云:“昭裔相蜀,在孟昶明德二年(935)。後唐清泰二年。至廣政十六七年,尚在相位。仲言謂其相王蜀,已非事實。其刊《文選》在相蜀后,自不得在長興之前。刊九經則更在其後。《孔平仲珩璜新論》云:周廣順中,蜀毋昭裔請刊印板九經。《通鑒》載昭裔開學館,刻九經,在廣政十六年(953),即周廣順三年(953),正田敏九經板成之歲,昭裔所作,當放其制。元《注》:“此即蜀本大字九經,非蜀石經。晁子正說《蜀石經尚書》若網在綱,並作綱字,與田敏本合。蜀石本之刻在木本之先,已同監本,木本刊於監本成后,當放監本無疑。”

按《宋史·儒林·敏傳》云:“敏雖篤於經學,亦好為穿鑿。所校九經,頗以獨見自任。如改尚書若網在綱為若綱在綱。又《爾雅》椴木槿,注曰日及,改為白及。如此之類甚眾,世頗非之。”近人或廣仲言之說,謂蜀本九經,先於監本,尤乖事實。”然則印賣九經,果當以道為首矣。王國維又云:“唐石經專刊經文,監本則兼經注。監本是非,世無定論,與《開成石經》略同。然寫本岐誤,究甚於刻本。《封氏見聞記》謂經籍年代浸久,傳寫不同。開元以來,省司將試舉人,皆先納所習之本。文字差訛,輒以習本為正。義或可通,雖與官本不合,上司務於收獎,即行放過。至天寶十年(751)頒字樣,始停納習本。元《注》:“此條在卷二石經條前,馮已蒼鈔本有之,刻本所無。”知唐時寫本經傳,致不畫一。今日所傳唐寫本,足以證之。自《開成石經》出,而經文始有定本,自五代監本出,而注文始有定本。雖文字不無差訛,然比之民間俗本,固有優無絀。田敏等校訂之勤,與整齊劃一之功,究未可盡非也。”開成僅刻經文,而長興能刊經注,亦刻木易於刻石為之也。

紙與印刷,相關最密,非有紙,印刷術無由行,亦且無由興,卡德氏考中國印刷源流,首詳及紙。非無由也。造紙之術,亦自中國傳於西方。大食史家記其事云:突厥兩可汗相爭,一求援於中國,一求援於大食。中國援兵,為大食援兵所敗。俘虜中有嫻造紙者,於撒馬兒干以其術教人,遂傳入大食屬地。時當天寶十年(751)雲。所云中國與大食之戰,實指開元九年(721)高仙芝怛邏斯之役,其事信而有徵。大食人既擅此術,傳諸西班牙,終乃及於全歐洲。時則敘利亞有市鎮日曼比集(Mambij),亦曰班比茲(Bambyx),亦產紙。歐人稱其紙為班比茲紙(Chartabambycina)。后訛為綿料紙(Chartabombycina)。遂以敝布造紙,為十五六世紀時日耳曼、意大利人所發明。

至近世,在中亞多得古紙,皆為敝布所制,乃知其確由中國西傳雲。卡德氏云:歐洲人初以敝布造紙,乃德、意兩國所發明。千八百八十五年至千八百八十七年間,用顯微鏡化驗八百年至千三百八十八年埃及所造之紙,強半以破布為料。歐洲早年所造之紙亦然。當時推論,以為破布造紙,實為居於撒馬兒干之大食人所發明。至千九百有四年,斯坦因在土耳其斯單發見古紙,化驗之,多以桑皮為料,而雜以破布。時則謂破布造紙,非居撒馬兒干之大食人所發明,而全用破布造紙,則出大食人。千九百十一年,斯坦因又在長城碉樓得古紙,化驗全用破布為料,乃知其術確出自中國雲。此亦中國文化裨益世界之一大端也。卡德氏又謂中國之墨,宜於印刷木版,而不宜於銅版。此亦銅版不能盛行之一因歟?

然斯時中國之紙,尚遠較後世為貴。《舊書·經籍志》言開元時四部庫書,兩京各一本,皆以益州麻紙寫。《新書·藝文志》言:其時太府月給蜀郡麻紙五千番,季給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歲給河間、景城、清河、博平兔千五百皮為筆材。此蓋各地方之名產,非公家之力不易辦。吳兢遷起居郎,以母喪去官,服除,自陳修史有緒,家貧不能具紙筆,願得少祿以終余功,蓋非妄為陳乞也。韋陟以五采箋為書記,使侍妾主裁答,則史譏其侈。杜暹補婺州參軍,秩滿歸,吏以紙萬番贐,暹為受百番,則眾嘆其廉。入官者不能輸朱膠紙軸錢,則不能得告身,已見第二十一章第六節。歐《史·何澤傳》云:五代之際,民苦於兵,往往因親疾而割股,或既喪而割乳廬墓,以規免州縣賦役。戶部歲給蠲符,不可勝數。而課州縣出紙,號為蠲紙。澤上書言其敝,明宗下詔悉廢蠲紙。皆可見紙之難得。《新書·文藝傳》:鄭虔好書。嘗苦無紙。於是慈恩寺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肆書。《五代史補》云:宋齊邱,素落魄。姚洞天為淮南騎將,素好士,欲謁之。囊空無備紙筆之費,計無所出,但於逆旅杜門而坐。鄰房有散樂女,尚幼,問曰:“秀才何以數日不出?”齊邱以實告。女嘆曰:“此事甚小,秀才何吝一言相示耶?”

乃惠以數緡。齊邱用市紙筆,為詩詠以投洞天。洞天怒其言大,不即接見。齊邱窘急,更其啟。始閔之,漸加拯救。徐溫聞其名,召之門下。及昪之有江南也,齊邱以佐命功,遂至將相。乃上表以散樂女為妻,以報宿惠。許之。貧士得紙之艱,有如此者。歐《史·彭玕傳》:附《鍾傳傳》。言玕通《左氏春秋》。嘗募求西京《石經》,厚賜以金。揚州人至相語曰:“十金易一筆,百金償一篇,況得士乎?”故士人多往依之。然則筆價亦不菲矣。古代紙極厚韌,故不必別以紙襯托,即可裝為捲軸。後世紙日脆薄,故其價日趨於廉,然其普及大眾之功,不可誣也。紙價之日趨於廉,儻亦印刷術興,用之日多使之然歟。《舊書·回紇傳》:東京之平,朔方及郭英父、魚朝恩等軍不能禁暴,與回紇縱掠坊市,及汝、鄭等州。比屋盪盡。人悉以紙為衣。《周智光傳》: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覲,次潼關。聞智光阻兵,駐所部,將往御之。及智光死,忠臣進兵入華州,大掠。自赤水至潼關,二百裏間,畜產、財物殆盡,官吏至有着紙衣,或數日不食者。《新書·徐有功傳》:五世孫商。突厥殘眾保特峨山,以千帳度河自歸。詔商綏定。商表處山東寬鄉。置備征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是以紙為衣,唐人習為恆事。清季京官貧者,亦或以紙為朝衣,然必取諸朝鮮矣,謂之高麗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節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