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為川劇奮鬥到最後一息——記李致為振興川劇所做的工作

願為川劇奮鬥到最後一息——記李致為振興川劇所做的工作

願為川劇奮鬥到最後一息——記李致為振興川劇所做的工作

◎朱丹楓

李致從小喜歡文藝,50年代初迷上川劇。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他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幹得火紅的時候,於1982年底調省委宣傳部任副部長,分管文藝工作。省委、省政府在1982年7月發出“振興川劇”的號召,成立振興川劇領導小組;1983年初李致任副組長,主管日常工作。十年來,他與川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做了不少工作,得到了川劇界廣泛真誠的信任。人們連同以前的李亞群、李宗林,稱他為關心支持川劇的“三李”之一,戲稱為川劇的“三個‘李老闆’”。

反覆宣傳振興川劇的意義

川劇藝術是我國戲曲藝術的奇葩,是最能體現巴蜀文化的一種藝術形態。明末清初以來,它逐漸形成了南北一體、五腔兼備、文野交融、雅俗共賞的文化特徵。其劇目豐富,傳統深厚,劇本文學性強,音樂形態獨特,表演生動細膩,特技使人入迷,幽默風趣,貼近民眾和貼近生活,深受四川民眾的喜愛,並為戲劇界所公認。川劇的發展和繁榮,對我省精神文明建設起了積極的作用。振興川劇就是要繼承這份珍貴的遺產,根據時代的要求,不斷發展和創新,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做出貢獻。十多年來,為了弄清川劇藝術的特色,李致不斷請教,認真思考,積極宣傳,從不間歇。

黨和政府對川劇的重視,是李致經常宣傳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西南局的領導,特別是鄧小平、賀龍同志,經常舉行川劇晚會,規定有關領導同志必須觀看。外來的同志開始不習慣,就鎖着門不許溜走;有人聽了幫腔發笑,賀龍同志就站起來問笑什麼。小平和賀龍同志都強調,川劇為四川人民所喜聞樂見,要尊重老百姓的喜愛,才能取得共同語言,也才能運用這個形式去啟發教育群眾,便於做好工作。1983年9月振興川劇晉京演出,在全國劇協舉行的座談會上,李致介紹了這些情況,引起了震動。全國劇協主席曹禺頌揚小平和賀龍同志說:“這才是真正的群眾觀點,最大的群眾觀點!”周揚同志在北京看了川劇,對李致說:“川劇在國內外,遠遠超過一個地方劇種的影響。”李致回川后廣為宣傳了曹禺和周揚的評價。

李致兼任省政協秘書長時,在主席團的領導下成立了川劇室,積極依靠老同志宣傳振興川劇。這不僅增多了宣傳陣地,也增強了振興川劇的凝聚力。

隨着幹部的年輕化,有些市、縣委的宣傳部部長自己就不喜歡川劇。根據李致的彙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川在一次會上講:“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作為各級黨委的宣傳部長,如果不看川劇,能不能算為合格的宣傳部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李致大力宣傳許川的講話,鼓勵各級宣傳部長看川劇、抓川劇,促進了振興川劇工作的發展。

正確貫徹“八字方針”,鼓勵大膽探索

省委、省政府為振興川劇制定了一個正確的方針:搶救、繼承、改革、發展,川劇界簡稱為“八字方針”。它得到了川劇界一致的擁護,指導和推進了振興川劇的工作。曾經演出過《算命》的川劇表演藝術家周企何,稱讚川劇界遇到了“好八字”。

對“八字方針”的正確理解有一個過程。有的強調搶救、繼承,有的強調改革、發展,把兩者對立起來。李致則始終辯證地看待兩者的關係。他多次指出:振興川劇當然要改革發展,但必須在搶救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有人說川劇藝術豐富得很,似乎要搶救繼承完了再來改革發展。“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國”,生旦凈末丑,五種聲腔,上千種曲牌,表演技術和特技,何時才能繼承完?只能在搶救繼承的基礎上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搶救繼承。

在四川省川劇音樂改革研討會上,李致說:“振興川劇要遵循搶救、繼承、改革、發展的方針。前四個字講的是保持川劇的特色,后四個字講的是體現時代精神。前四個字和后四個字是對立的統一,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時期針對不同的問題,強調前者和後者,最後達到兩者的統一,絕不可以把兩者完全對立,甚至割裂開來。”

劇作家徐棻出版《探索集》,李致為書作序。他又強調:“大膽探索符合振興川劇的搶救、繼承、改革、發展的八字方針。搶救的工作要抓緊做。繼承是戲曲改革的基礎,也是各種戲曲劇種的藝術特質和藝術生命之所在,必須十分強調。但是,繼承不僅僅是保存。只有在改革中繼承,才會發展傳統,才會使戲曲藝術不致因為停滯不前、凝固僵化而脫離時代,脫離群眾。改革的任務既艱巨又重大,而改革沒有現成的良方(如果有了,也就無所謂改革了)。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某種探索,就必須有所探索。改革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經驗積累與實踐的檢驗過程。徐棻的探索是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的創造與革新。當然,這只是她個人所選擇的一種改革試驗。探索的方式和方法應多種多樣,改革試驗也應不拘一格。我們支持徐棻、魏明倫和別的劇作家大膽探索,絕不把某一種探索說成是改革的方向或樣板,更不會強行推廣。”

李致的這些講話和文字,無疑對人們理解“八字”方針有所幫助。

因為探索,曾多次引起爭論。李致強調對爭論的態度必須客觀冷靜,他主張只要不違反四項基本原則(后改為不違反《憲法》),不搞格調低下的東西,都允許存在。至於是否姓“川”,可以不斷討論,反覆加工,逐漸完善,千萬不要互扣大帽子。他說,這一不死人,二不擾亂治安,不要把它看得過於嚴重。1986年春,女高音歌唱家李存璉配樂演唱川戲,李致表示支持,並在講話中對那一段期間爭論較大的三齣戲,談了自己的看法:

《紅梅贈君家》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這是粉碎“四人幫”以後第一次大膽的試驗,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問題是爭論中有同志動了一點氣。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注意一下就行了。我剛到宣傳部不久,電視台請示是否可以播放,我回答說:“從沒有人禁止。”不要再糾纏在這個問題上,要向前看。今年4月我去上海時,到沙梅同志家去看望他,請他繼續關心和幫助川劇改革。他也很高興。

新都的《芙蓉花仙》,改革的步子邁得比較大,有些地方合適,有的地方過了一些,當然會有不同看法。新都縣川劇團認真聽取意見,不斷加工,現已演出一千二百場(創最高紀錄),還拍了電影。省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對《芙蓉花仙》是支持的,1983年第一次會演時,由嚴福昌同志執筆的《簡報》即予以肯定,並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議。有人說省上不讓副總理張愛萍去看,張老只好悄悄到郊區一個廠去看演出。哪有這回事?是我請張老去工廠看的,因為金牛壩的舞台太小。陪張老去看的,還有啟龍和許川同志。

對《潘金蓮》的爭論較大。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和文化廳把它調到成都演出。其目的,一是支持自貢市川劇團的探索和試驗精神,二是活躍川劇舞台——當時川劇舞台相當不景氣。有人說調它來演出本身就是“荒誕”的。有那麼嚴重么?有意見可以充分開展討論,但要允許探索和試驗,這才能繁榮川劇舞台演出,有利於“百花齊放”方針的貫徹執行。

李致這些態度,有助於消除在劇改上的顧慮。

出人、齣戲、贏得觀眾

振興川劇,要求出人、齣戲、贏得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

有一段時間,曾經對振興川劇的要求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振興川劇要把所有的縣川劇團保留和振興起來,所有劇團都要經常演出,觀眾人次要恢復到50年代的上座水平,否則,就大失所望,責備川劇沒有振興。有些人甚至說不是振興,而是“振朽兒”了。

李致注意到這些問題,並和席明真、張仲炎、魏明倫、徐棻等許多同志交換意見。針對振興川劇的要求,他多次在不同的會議上講了他和振興川劇領導小組的思考。他說,50年代初期,偌大一個成都市,電影院不到十家,沒有電視,自娛性的活動場所也很少,川劇的觀眾當然很多。現在,電影院增加很多,電視基本普及,舞會、音樂茶座、電子遊戲等各種場所到處可見,通俗歌曲和現代舞盛行。文化生活中這樣大的選擇餘地,川劇能天天上演座無虛席么?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用這種要求來衡量振興川劇的成果,不合乎客觀實際,必然會大失所望,甚至灰心喪氣。

正確的要求是什麼?

李致說,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是“出人、齣戲、贏得觀眾”,這是符合實際的。但齣戲並不是所有劇團天天演出,贏得觀眾並不是必須恢復到50年代的觀眾人次。能否這樣理解:川劇,這個優秀的地方劇種,是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儘管目前遇到很多困難,處境不佳,決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枯萎、消亡,而要上下一致群策群力,下大力氣澆灌它,讓它在百花園中佔有應有的位置,演出質量必須超過50年代。不僅在省內、國內有它的觀眾,還要把它介紹到國外去。

“出人、齣戲、贏得觀眾”,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做許多工作。

會演,是出人、齣戲的一項重要措施。振興川劇領導小組、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多次組織會演,既出了人(劇作家、導演、演員、音樂和舞美設計等),又出了許多好戲。為保證演出質量,李致和文化廳主管廳長、專家一起到市、地、縣看戲,對擬參加會演的戲開展討論,提出修改的建議。重點戲還請領導小組的藝術指導席明真給予幫助提高。會演時,組織演職員觀摩,對每一個戲都要組織評論。儘管會演的成績應該肯定,但整個會演花費大,有的地方花了錢,戲的質量不高,會演后束之高閣,變成為會演而演出。李致和文化廳領導總結經驗以後,改會演為調演。一字之差不是文字遊戲。調演,是調質量高的戲來,先要在當地演出一定數量的場次,經過觀眾初步認可。調演時再聽取觀眾意見,組織專家討論,廣為宣傳,擴大影響。

贏得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關鍵當然在劇本和演出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工作要做。傳統戲曲節奏太慢。張愛萍副總理多次指出,節奏慢,幫了又唱,唱了又幫,跑龍套的出來一走就是半天,很不適合青年人的審美情趣。李致非常擁護張老的意見,一再強調改革先抓加快節奏。青年觀眾不熟悉劇目,除要求演員吐詞清楚外,一定要打字幕。字也要看得清楚,要懂戲的人打字幕,字幕與唱詞同步進行。為此會演還設了字幕獎。

李致積極支持組織大學生看川劇的倡議。1983年第一屆振興川劇會演時,組織了三百多個成都市的大學生看《巴山秀才》,接受他們的檢驗。這些學生絕大多數不願看或沒有看過川劇,但戲一開始便把他們抓住了,使他們興緻勃勃地看到底。在第二天的座談會上,他們紛紛表示喜歡川劇,希望把川劇送到學校演出,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前文化部副部長吳雪稱讚李致,說這種做法是“有遠見、有深遠意義的”。北京一大報也專為此發了短評。

許多地方舉行川劇唱腔音樂欣賞會、川劇折子戲片段演出。成都市和其他一些地方成立了川劇玩友協會,圍鼓坐唱在城鄉較普遍開展。四川大學中文系師生成立了戲曲愛好者協會,重慶市和成都市在一些小學校里進行教唱川劇試點。這些活動有利於普及川劇和贏得觀眾,李致都大力支持。

有質量才有生命力,才能在競爭中取勝

1983年,省顧委主任譚啟龍為振興川劇題詞:“振興川劇,務求實效,千錘百鍊,精益求精。”李致對此理解較深,他說,務求實效是期望我們不搞形式主義,不滿足於表面的轟轟烈烈;千錘百鍊,精益求精,是要求我們抓質量(即現在說的精品意識),這十分重要和確切。李致始終把譚老的題詞當成振興川劇的座右銘。

川劇的觀眾減少,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老戲多,新戲少,特別是演出的質量不高。有些同志怕電視普及,恨經費不足,怨觀眾水平不高,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不檢查戲的質量。李瑞環同志曾說,戲曲的問題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李致經常用這個判斷來提醒大家,不要走“曲低和寡”這條路,這是死胡同,進去了就出不來。若干年後,合江縣川劇團劉俊明在川劇理論研究會上,提出“若要人迷戲,除非戲迷人”。李致十分欣賞這句話,認為它深刻而又通俗地說明了戲曲與觀眾的關係,到處宣傳。他比喻說,好像講戀愛,你人品不好,長得又難看,卻非要對方愛你。這辦得到么?

川劇是綜合藝術,提高質量涉及各方面。

劇本是一劇之本,在提高質量上佔有重要位置。魏明倫、徐棻等劇作家,創作態度認真,所寫劇本質量高。儘管如此,魏明倫的《巴山秀才》曾十易其稿。李致經常宣傳這種創作態度,他說魏明倫善於聽取各種意見,但無論什麼意見他都得消化,擇其善者而從之;改出來的地方,常比提意見人的期望還好。李致主張凡有一定基礎的戲,一要聽取觀眾意見,二要組織專家討論,儘可能先寫好劇本,不要匆匆投入排練。

川劇長期不重視導演。振興川劇以來,許多專家要求恢復或建立導演制。李致贊同這個意見,他尊重夏陽、熊正堃等老一代導演,又重視劉忠義、邱明瑞、任庭芳、謝平安等這一代取得成就的導演。由於各方面重視導演,在提高川劇質量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對於演員,李致強調基本功。提倡堅持練功,不要偷懶,臨時抱佛腳。主張演員要提高文化素質,多讀幾本書,多接觸其他藝術門類,采各家之長。演員要認真研究劇本和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否則演出時很難進入角色。針對某些演員上台前還在說說笑笑的情況,李致多次介紹周企何老先生,他每次上台前化了裝,總是坐在一個角落,閉目默戲,一上台就運用自如。群角既不能隨意亂動,也不能呆若木雞,要烘托氣氛,起到應有的作用。

音樂一定要設計好。李致主張,力爭每個戲、每場戲有幾句能給觀眾留下較深的印象。最有特色的高腔,要真正把幫、打、唱融為一體。現在有不少劇團,不重視幫腔,或只有領腔沒有合腔。李致很不滿意這種狀況。自貢市的領腔陳世芬,不僅音色好,感情與劇情融和一起,既好聽又感人。李致稱讚她是川劇第一流幫腔,每去自貢都要看望和鼓勵她。關於為高腔配樂,李致認為可以探索,但不宜太滿;除西洋樂器外,還可試用民樂。唱和音樂靠音響傳播,李致主張,在可能條件下,劇團要有好的音響設備。演出前要試音,演出時要根據情況調整音量,切實改變或聽不見、或聲音太大、或發怪音等現象。

必須重視舞台美術設計。觀眾早不滿足於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的道具和舞台美術了,必須根據劇情作恰當的設計。李致強調適應形勢,加強舞美設計。但他建議:戲曲畢竟不同於話劇;舞美最好是着重寫意,不要太實;道具宜少,不宜多。否則,會影響演員表演,換景和搬運都不方便。

字幕一定要打好。

李致主張,劇場秩序和服務設施,也應包括在演出質量之內。小孩不能在場內跑鬧。攝影、攝像不要影響觀眾看戲。劇場要清潔衛生,洗手間不能有臭氣。錦江劇場的廁所離劇場太近,污染空氣,李致多次呼籲,省市文化部門出錢支持,終於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為了提高川劇質量,李致重視和關心川劇理論研究工作。他認為川劇評論家是振興川劇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隊伍,為振興川劇做出了貢獻。他希望評論家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加強對川劇現狀和工作決策的研究。有段時間川劇演出處於低谷,評論家的情緒受到影響,李致與張仲炎邀請部分評論家聚會,既慰問又鼓勵,希望評論家一如既往,滿腔熱情地幫助川劇界振奮精神,拿出“迷人”的戲來。由於得到廣大川劇評論工作者的信任,不久前李致還被推選為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名譽會長。

好戲要廣泛上演,發揚“爬地草”精神

若干年來,許多劇團都搞出了一些有基礎的戲,但沒有千錘百鍊,不是抓住不放,精益求精,而是半途而廢。有的戲雖然較好,演幾場就放在那兒,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針對這種現象,李致主張各劇團要有自己的保留劇目,好戲要廣泛上演。《芙蓉花仙》在80年代共演出一千五百場以上,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1984年拍成電影,1988年赴香港參加“中國地方戲曲展”,1990年又應邀赴日本作一個月的演出。李致從《芙蓉花仙》現象得到啟示,於1990年春就這個問題表示了意見。

李致說,任何劇團都應該有自己的保留劇目。有保留劇目,才能形成劇團獨特的風格和擁有自己的優勢。《芙蓉花仙》是芙蓉花川劇團(即新都縣川劇團)的保留劇目,它經受了各種困難和衝擊,歷久不衰,觀眾達一百六十萬人次,並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這與某些劇團東拼西湊、得過且過、觀眾銳減、經濟虧損迥然不同。有些好戲為什麼不能廣泛上演?因為這些劇團是為參加藝術節或會演、為晉京或出國而演出的。如果目的不能達到,或目的已經達到,再好的戲也會被束之高閣。後有人諷刺芙蓉花川劇團是“養花專業戶”,省川劇院是“養蛇專業戶”,李致說這有什麼不好?所幸這個“養花專業戶”堅持下來了,以後到了朝鮮、蒙古演出,還拍了電視劇。

劇團要贏得觀眾,需要巡迴演出,特別需要深入基層演出。劇團要移動一下,確有很多實際困難,但也是大有學問的。李致根據《芙蓉花仙》演出的經驗指出,有些劇團巡迴演出,眼睛就盯着幾個大中城市。劇目質量不高,隊伍卻很龐大,千里迢迢地跑來跑去,賣不了幾張票,甚至出現拿錢取人的情況。另一種情況是,拿出有質量的戲,眼睛向下,由近及遠,送戲上門,觀眾多,負擔小,效益好。這是大家讚揚的“爬地草”精神。芙蓉花川劇團就是具有這種精神的劇團之一。

李致還說,要做到這一點,既有方法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狀態問題。搞藝術需要獻身精神。芙蓉花川劇團繼承了50年代藝術團體為人民服務,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以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

演出要加強宣傳工作。李致認為這方面做得很不夠。他說,40年代放映電影《出水芙蓉》,要吹洋號、打洋鼓,拿着片名遊行。現在賣耗子葯的,旁邊放一個錄音機,招徠顧客;最近還編些詞(如“耗子葯耗子葯,耗子吃了跑不脫”),沿街叫賣。我們不作宣傳行嗎?

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擴大川劇影響

川劇當然要在舞台演出,但舞台的觀眾有限,還得依靠現代傳媒,擴大川劇的影響。李致多次強調這一點,並對這種努力給予鼓勵和支持。

在電影還擁有較多觀眾時,振興川劇第一次會演后,李致即代表領導小組與峨眉電影製片廠商量,廠長杜天文給了很大的支持,拍攝了《巴山奇冤》。

原成都“太空音響製作中心”,錄製了幾百盒川劇音帶,在傳播川劇藝術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李致曾代表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到“中心”表示感謝。省、市電台經常播放川劇,保留了大量的川劇藝術資料。成都市通過廣播電台,把現代戲《火紅的雲霞》改為廣播劇,並獲獎。李致也給予肯定。

四川電視台在這方面做的工作更多。1998年全省中青年演員“金鷹杯”電視大獎賽,採取現場直播。據保守的估計,僅四場直播的觀眾在千萬人次以上。並先後拍攝了《王熙鳳》《四川好人》《逼侄赴科》等川劇折子戲和《芙蓉花仙》。《四川好人》曾榮獲全國多項大獎。歷屆台長陳傑、盧子貴、王岳軍、曹培俊等,都很支持這項工作。電視劇導演倪紹鍾為此做出很大貢獻。倪紹鐘的工作較多,李致建議電視台把倪紹鐘的主要精力放在拍川劇上。

但李致總覺得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做得不夠,比黃梅戲做得差。

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川劇晉京演出,引起了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的注意。1985年西柏林“地平線藝術節”邀請中國派團參加,對外演出公司推薦了川劇。藝術節秘書長西格榮到成都來看川劇,選中了省川劇院的《白蛇傳》。《白蛇傳》在藝術節以及在荷蘭、聯邦德國、瑞士、意大利等國的演出,觀眾反響強烈,各國報紙發表了許多評論,讚揚川劇是“跨越國界的藝術”,許多地方出現“川劇熱”。隨團出訪的對外演出公司副總經理胡樹山稱讚:川劇飲譽歐洲。

《白蛇傳》在1987年、《芙蓉花仙》在1990年,相繼到日本演出,也獲得巨大成功。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對這兩次演出給了很高的評價,上報文化部和中宣部。大使館全體工作人員寫慰問信、送水果給《芙蓉花仙》所有的演職人員。

去歐洲演出是半商業性的,兩次去日本是商業性演出,收入可觀。

李致作為團長參與了這三次演出。團長可虛可實,但李致絕不離團單獨遊玩,從頭到尾認真全面履行團長的職責。他主要抓演出質量:出國前認真抓排練,在外演出每場必看,了解觀眾反應,找問題,與演員商量提高演出質量,並及時解決臨時發生的各種問題,回國后還要總結經驗教訓。在整個過程中,結合實際,加強外事紀律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動員大家為國爭光。日本文化財團董事長山脅龜夫在宴會上公開讚揚:“李致先生是我接待過的演出團體中最好的團長。”

此外,李致每到一個地方,總要擠出時間去做對外友好工作。既包括當地的友協,與四川結為友好城市的省(縣),又有文藝界、出版界的名流,許多友好關係一直維持到現在。

每次演出歸來,李致還要做許多工作。

向省委彙報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次省委書記楊汝岱聽到了彙報,指出對外演出有三個好處:一是進行了文化交流,二是加強了川劇隊伍的建設,三是賺取外匯,獲得經濟效益。他主張川劇每年爭取出國演出一次。李致認為這幾條意見很好,立即請文藝處整理出來,刊登在宣傳部的《情況反映》上,上報下發,澄清了一些不正確的認識,促進川劇對外文化交流。

有些人不相信川劇在國外有這樣大的影響。根據李致建議,省文化廳把收集到的歐洲報紙對川劇的介紹和評論,印了兩本小冊子,廣為散送。《四川日報》也選刊了大半版。終於使人相信這不是自己吹的,增強了自信心。

在外學習到的東西,李致把它當作一筆財富,廣為介紹。日本文化財團,選節目一般要來看兩三次,絕不“隔口袋買貓兒”。選定以後,與《朝日新聞》和NHK電視台聯辦,大造聲勢。選最好的劇場,印各種海報,半年前開始售票。發售有圖片和中日兩種文字劇本的《說明書》,看戲時用耳機同步介紹劇情。每到一個劇場,樂隊和演員要試音,主要演員還得在每個表演區試音,尊重藝術家。把《白蛇傳》《芙蓉花仙》作為“世界文化優秀課”,組織上萬的中學生觀看,等等。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正確估計形勢,堅持不懈地振興川劇

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振興川劇經歷了不少坎坷。

怎樣評估振興川劇?時有不同看法。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時情緒高漲,有時情緒低落。李致在1988年連續召開了七次座談會,與老中青演員、有關同志、專家商量,認為經過六年的實踐,證明省委、省政府關於“振興川劇”的號召,“八字方針”,“出人、齣戲、贏得觀眾”的宗旨,以及“長期任務的觀點與制定近期目標相結合”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切實可行的。對振興川劇形勢的估計,李致提出兩句話:成績顯著,大有希望;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他認為,實事求是地講清成績和問題,有利於調動積極性,戰勝各種困難。針對某些過高要求和急躁情緒,他提出振興川劇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任重道遠,絕非短時間就能完成任務,需要幾代人為之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不懈地振興川劇。為此,李致寫了《堅持不懈地振興川劇》,先與袁玉堃、徐棻在省政協全體會上作了聯合發言,后經宣傳部討論認可,上報省委、省政府,作為正式文件下發。

張愛萍副總理十分重視川劇界的團結工作。他希望改過去的“文人相輕”為“文人相親”。還分別贈予省川劇院的兩位著名旦角張巧鳳、左清飛單條:雙鳳齊飛。李致廣為轉達張老的期望,並提出:“團結存,川劇興;內耗多,川劇衰。”省、市川劇團體原有此問題,經李致不斷做工作,矛盾大為緩解。李致和川劇界廣交朋友。他開玩笑說:“諧劇中的王大爺都曉得,天大的事,一擺龍門陣,那氣就消了。”他關心老藝人的健康。陽友鶴、周裕祥、競華、張光茹等生病,他常去看望。笑非有次腿不好,李致和張仲炎擔心他腦有問題,幫助他立即轉院確診治療。笑非到處對人說:“宣傳部救了我的命,硬是腦溢血引起的。”陳書舫逝世后,李致為老藝術家的保健問題給省委領導寫信,提出建議。對那些在台上頂梁唱戲的(包括領腔的)中年演員,李致公開表示在評職稱時要給予照顧,並支持他們奪取梅花獎。他幾次給芙蓉花川劇團和川劇學校的少年班送書,鼓勵小演員學習文化知識。這種事例不勝枚舉。

李致主張各級宣傳、文化部門的有關領導,要以抓藝術生產為主,經常深入到劇團,關鍵時刻要在第一線指揮。他向黃啟璪同志(曾任振興川劇領導小組組長)學習,努力這樣去做。省上重點抓的劇團,他去過的次數難以統計。前幾次會演,他和啟璪同志、郝超(文化廳副廳長)等同志一起到下面看戲。為不要觀眾等候,有時跑了一天,先看戲后吃飯。李致有午睡習慣,碰上中午看戲,他就站着看,以免睡着。看演出時,一發現問題,立即帶話給後台,以便改正。他經常鼓勵大家學習嚴永潔同志對藝術一絲不苟的精神。

劇團演出,困難的確很多。經費短缺,“不演不賠,少演少賠,多演多賠”是普遍現象。上乘劇本不多,演員青黃不接。“戲未演,心已亂;演完戲,心更散。”問題是如何對待這些困難:是唉聲嘆氣,埋怨指責?幻想“第二個春天”,期待“神仙皇帝”的靈丹妙藥?意志消沉,成天打麻將?李致說,哀莫大於心死,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振奮精神,認清形勢,拿出高質量的戲,以質量參與競爭,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和求繁榮。

李致於1991年因年逾花甲,不再任宣傳部副部長和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副組長,僅任領導小組顧問,但他仍關心支持振興川劇的工作。早在1989年初李致兼任省政協秘書長時,記者問他是否仍關心振興川劇的工作,李致說,套用電影《夜半歌聲》的一句歌詞:“我只要一息尚在,願為振興川劇奮鬥到底!”很多生動的事例證明了他的諾言。

1994年3月7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李致文存:我與川劇(第四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李致文存:我與川劇(第四卷)
上一章下一章

願為川劇奮鬥到最後一息——記李致為振興川劇所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