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領導者的心性修鍊

三、領導者的心性修鍊

三、領導者的心性修鍊近10年來,我對企業管理者和公務員(基本要求是35歲以上的)開設了一個深受他們歡迎的課程——“領導者的心性修鍊”。本人商科專業,對中國傳統哲學沒有什麼研究,剛開這個課程的時候,只知道王陽明的心學。中國的領導幹部們對王陽明的“熱”,也是2015年的事情了。之所以開發出這樣的課程是受到一生學習和實踐王陽明思想的稻盛和夫提出的“心性修鍊”的啟發。季羨林先生曾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領導者的心性修鍊”課程屬於“道”的層面,對應的是我的另一個“術”層面的系列課程“管理者職業能力訓練”。聽了“心性修鍊”這個課程,大家會問這樣的問題:“你是學什麼的?”,“這個課程屬於領導科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好像都不是!”的確,這個是個大雜燴課程(負面詞),正面詞就是屬於跨多個學科的課程。開發出這樣的課程來自我對管理的認識:管理的最高層是哲學,管理者最高的職業能力是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在課程中,“心”,指的是大腦與哲學,“性”指的是靈魂與情緒,前者對應的是“管理的最高層面是哲學”;後者對應的是“管理者最高的職業能力是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2008年黑龍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美國人寫的《寫給年輕人的哲學書》和《寫給年輕人的心理學》(美國心理學會面向年輕人學習心理學的推薦用書,譯成近2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2000萬冊)。中國教育最缺的就是“了解自己,掌握如何看待世界”的哲學觀和心理學素養,到了一定的管理崗位上的管理者們,必須要補上這一課。

1.我們追求什麼

“心”的層面包括,我是個怎樣的人,如何看待成功、幸福和權力等,也許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對管理者(幹部)們做思想工作吧。

一生中,我們總是不停地被自己問道:“我真正想要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你有何目標?”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財富、健康、成功、快樂、家庭和諧、滿足等等。其中“成功”和“幸福”是被提到的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彙,而且它們也能概括其他的一些追求。比如,一個成功的人可能會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呢?我們忙碌的一生在追求什麼呢?這的確是最基本的哲學問題。印度教給出的答案是:人們想要四樣東西。

(1)享樂與成功。我們生來就備有苦—樂的反應器。對那些享樂的人,我們應該說:去追求吧——這樣做並沒有錯,這是生命四項合法的目標之一。只要遵守了基本的道德規範,你就可以盡情去追求享樂。每個人,即使不一定在今生——都會明白享樂並非所要的一切。享樂主義是個人的,而自我是太小的一個對象,無法對之有持續不斷的熱情。到了此刻,個人興趣轉到人生第二個目標:追求世俗的成功,有財富、名譽和權力這三大方向。這也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之一,而且它的滿足會持續地長久一些,因為與享樂不同,成功是一種社會成就,它所支配的範圍和重要性就不只是享樂所能表述的了。世俗的成功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原因有:

①財富、名譽和權力是排他性的,是競爭性的,也是不穩定的。因為別人也要它們,誰知道什麼時候成功就會轉手呢?

②追求成功的慾望,是永遠也滿足不了的。因為人們的確得到了足夠的金錢、名譽和權力,只是他們把這些東西當作是野心的時候,他們的貪念就不能滿足了。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而人們對自己並非真正想要的東西,是永遠都覺得不夠的。用印度格言說:“想要用錢來熄滅追求財富的慾火,就像往火上倒牛油一般。”

③世俗成功也跟享樂主義相同,它也集中在自我的意義上,不可能對它抱有永久的熱情,不論是財富還是地位都會讓人還覺得缺少了什麼,還會想得到更多的東西。

④成就轉瞬即逝。財富、名譽和權力是及身而止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因為我們不能帶走它們,所以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

(2)責任與解放。那麼,還有什麼更吸引人的東西呢?如果說追求享樂和世俗的成功是人的慾望之路的話,印度教認為與慾望之路上的兩件東西相比,還有兩種東西是更有吸引力的。這兩樣東西就是責任和解放,它們構成了“棄絕之路”。這裏的“棄絕”說的是犧牲小小的現在以得到更有前景的未來。就如那些回歸本性的人棄絕富足而從物質的海洋里解脫出來,就如優秀的運動員抗拒放縱自己,而為了有飽滿的體力和堅持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棄絕”的實質說的是,為了未來放棄今天,為了大家的利益,放棄自身的利益,這樣的表述在我們的文化裏面也是倡導的。

當追求享樂和世俗的成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再從自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就走上了棄絕之路。我們的思考轉向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大的社群,社群的重要性是沒有一個單一的生命得以支配的。那麼,且讓我們把它放在我們自己的前面來優先考慮。這樣,責任成為人們的第三大目標。無數的人從一心去取變成一心去予,從一心要贏變成一心要服務,不是要求勝利而是要盡己之力。負責地去做手上的任何工作,變成了他們的首要目標。人性的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有能力想像那些沒有限制的東西:“無限”。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的話,人真正想要的就是“解脫”——要擺脫那些拘束我們的有限性,達到我們的心靈真正欲求的無限的存在、知識和美妙。“解放”就是人們追求的第四個目標。

與印度教的“棄絕”,相對應的是基督教的“節制慾望”,我們相對熟悉的佛教也倡導“捨得”,大舍才能大得。貪婪是人類不滿的主要來源,在中國現實的環境裏,要求我們放慢腳步,不能什麼都想要。“想當官,就不要想發財致富”“做企業的就不要老想着當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大學教授就不要羨慕老闆”等等說的就是這個理吧。

2.成功之圓

印度管理學者傑克迪希·帕瑞克在其《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對自己的描述:“院長說的沒錯,MBA課程的壓力始終很大,使我無暇思考像工作、生命的意義這類基本的哲學問題。事實上,經過兩年的強化訓練,我已經變成了標準的‘哈佛產品’。獲得人人羨慕的哈佛MBA學位之後,我回到印度,雄心勃勃地進入家族企業工作。當時我深受哈佛‘壓力帶來成功’這一思想堵塞影響。最初的幾年,我始終希望做得更多,幹得更好,不斷獲得‘進步與成功’。然而,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壓力導致了一些不良的後果,使我越發的焦慮。如果我年紀輕輕就處於這樣一種身心狀態,那麼餘下的人生怎麼辦?持續的懷疑與矛盾,讓我忽然想起在哈佛的第一天。我重新問自己:真的只有壓力,才會引發最佳表現嗎?真的只要不滿,才能保持進步嗎?環顧四周,我發現大多數同事,那些能幹的、‘成功’的商界人士,都在品嘗壓力帶來的苦果。我覺得什麼被忽略了。這一回,我花時間仔細觀察,發現那些管理者將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領域內,既不健康又不快樂。即便他們是都是非常能幹的企業家,卻未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他們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者,但在我看來,他們更像是‘成功的傻瓜’。我意識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了。”

在人類所有的詞彙中,不管是形成文字還是未形成文字的,“成功”都像太陽一樣關乎着每一個人。中文裏“成”指的是成就,“功”指的是功績、貢獻,即我們取得什麼成就,這成就對社會有什麼貢獻。英文的“成功”來源於拉丁文“succed”,succed本義是接替、替代,即在時間順序上先後發生,我們的發明、設想、嘗試變成現實了,叫成功,也就是說現實接替了夢想。

美國哲學家厄爾·南丁格爾的定義正是如此:成功就是逐漸實現有價值的理想。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定義,但人是有情感和道德的,歷史上大奸大惡之人,他也認為他的理想是有價值的,但我們的價值觀並不許可他們,有必要把那些惡人從定義中排除。於是就有了田中孝顯的定義:成功就是有步驟地實現有社會價值的目標。這個定義又似乎太高貴了一點,它把太多的普通人排除在門外,所以我們再來看看居里夫人的定義:成功就是把未來變成夢想,然後把夢想變成現實。因此,成功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成真。不管是崇高理想還是小小願望,我們把它實現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我們把它做成了,都是成功。

三種定義的核心都只有一個:實現。很多人把成功看作是大把的票子、豪華的房子,某一特定的職位、職稱、頭銜,或是融入某種交際圈,這些是在成功過程中要達到的一些目標,也可能是成功的一部分,但不是成功本身。成功是能讓我們擁有這些東西的某一事實。擁有了這些東西不等於成功,我們成功了,也不一定非要去擁有這些東西,它們只不過是貼在成功之上使之更醒目的標籤。

每個人都夢想成功,但不同的人對成功的定義和描述是不同的。無論你怎樣定義自己成功,我們的建議都是:別在你的成功的籃子裏只放一樣東西。當一個25歲的年輕人給自己成功的標籤是:30歲前當上高管。那麼,這個實現的過程會給他帶來許多的壓力,到時如沒有實現就只有“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他在自己階段性成功的籃子裏放得是:30歲時住在自己的兩房一廳里、與自己心愛的人結婚、拿律師資格證書、晉陞到主管的職位。那麼,屆時只要有一個實現了,他就會有一定的滿足和成功的體驗。

我們來畫一個成功的圓:

圖6-5成功之圓

保持健康。這是支撐我們一輩子的物質和能量資源。有句話說,五十歲前用健康換金錢,五十歲後用金錢換健康,這是有道理的。只有健康資源的連續可用,我們的成功才有保證。考察成功人士,一個顯要特徵就是精力充沛,他們把健康資源優勢發揮到最大程度。而還有一些人,終因健康資源的短缺而成為悲劇英雄。如今,健康的標準不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了,更是包括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句話說“一個女性不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了才美麗”。心理的健康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對自我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提升自己的情緒智商。當然,在今天這樣的時代環境中,我們還需要對自身的行為舉止言談、着裝、形象進行一定的職業化的訓練,使自己更加的“美麗”。

智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我們這裏的智力絕不只是指一個人的智商,我們指的是智慧和魅力。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並不能保證其成為成功人士,智商對個人的社會成就只起到20%的作用,對個人成功更為重要的是他的由品質、情商決定的“個人魅力”,也就是對他人的影響力。一個具有高智慧和魅力的人,不僅有很高的完成任務的能力,還具有創新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調動一切人員和資源來完成任務和激發他人潛能的能力。智慧與魅力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成就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財富水平。

感情——情有所歸。成功的最高層面應是個人的心靈的解放和滿足,對個人的感情的追求和尊重是西方現代社會的最高價值觀之一。我們這裏的“情有所歸”指的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對家庭的、對自己所喜愛的工作與事業的情有獨鍾。你愛一個人,而他不愛你;你熱愛一種職業,而陰差陽錯地做了另一份工作;你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那個職位,可上級就是不給你這個機會。這份“情無所歸”帶來的痛苦、挫折會使我們感到離幸福是那麼的遙遠。

在多年的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和各類公務員的課堂培訓中,涉及“成功”的主題時,我都會設計這樣的內容:請兩位不同性別、年齡段、崗位的人同時在兩塊不同的白板上畫出自己成功的籃子裏裝了些什麼東西。其中會呈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不同的人對成功的認識有所不同,男性更多認為得到社會的認可、事業的成就是必要的;女性更多地會涉及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成功是自身成功的元素。非常打動我的一個成功的圓是這樣的:

圖6-6一位女士畫的成功之圓

這個成功之圓出自一位38歲的上市公司總經理助理,女性。她在黑板上畫完走回座位時,其他的學員(學員均為她的同事)就有人說:“怪不得結婚十年才生孩子呢,是先享受了。(這位女士剛休好產假,我趕忙從上到下打量了她一番,的確是穿戴精緻考究的,是挺會“享受的”)。聽到這話,女助理回身走到黑板前解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值,而這個期望值是不同的,我認為只要達到了自己的期望值,並且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是自己感到享受的,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我的眼睛一亮,這不就是我的“心性修鍊”嗎?!“期望”是心的修鍊,我們每個人總是要弄明白“我要到哪兒去?”“期望”不就是我們內心的那個要去的“彼岸”嗎?一個社會越是文明,那個“彼岸”也就是多元化之地。如果說“期望”是目標、結果的話,那麼“享受”說的就是我們實現目標、達到結果的過程。這正是“性的修鍊”,唯有一個有明確的目標並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帶着自願、享受和快樂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快樂、幸福的成功者!我們的毛病是總是想把自己的價值判斷強加在別人的頭上,其實,每個人心中的那個成功的“彼岸”本身就是不一樣的。

就這個成功的圓,我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的孩子高中三年(有的人甚至從小學開始)心中的那個彼岸是“復旦大學”,那麼每年新生入學的那天我們在復旦大學的門口,問問拿着入學通知書的新生:“這一路實現目標的過程是享受的嗎?”,比例會是多少呢?幾十次的回答基本不超過15%(回答者包括50后、60后、70后和80后),也有人乾脆地說:“沒有”。面對各類公務員,在此問題的基礎上,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許多碩士學位者(大約25歲)考入公務員后的心中的彼岸是“正處級”,對達到彼岸的人還是那個問題:“這一路實現目標的過程是享受的嗎?”,回答的不是很痛快和直接。我轉問:“這一比例會高於那個復旦大學嗎?”,一陣沉默后的回答是:“不會!”。

那麼,我們即使達到了世俗的成功標準,而內心卻是累的、是不快樂的、是沒有得到滋養的,甚至是被扭曲的,這樣的成功又有何意呢?

3.幸福到底是什麼?

世上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為人生最高目標。我們不僅為擁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們追求其他目標——健康、美貌、金錢、權力,無非也是因為我們以為擁有這些就能得到幸福。

——亞里士多德

蘇格拉底年輕的時候曾經學習過各種人類知識,他最終把所有的問題給歸攏到一個問題就是叫做幸福論,他認為人生的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使自己幸福。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一個經濟學家到海邊散心,看到一個漁夫悠閑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好奇地走過去,於是便有了下面的一段對話。

經濟學家:“你沒有出海打魚嗎?”

漁夫:“已經打回來了。”

經濟學家:“為什麼不乘天氣好多打一些呢?”

漁夫:“多打一些幹什麼,吃不了也浪費。”

經濟學家:“多打一些你可以去賣錢呀。”

漁夫:“賣了錢幹什麼?”

經濟學家:“賣了錢你可買大船啊。”

漁夫:“買大船幹什麼?”

經濟學家:“買了大船你可以打更多的魚。”

漁夫:“打更多的魚乾什麼?”

經濟學家:“打更多的魚你可以賣更多的錢。”

漁夫:“有更多的錢又幹什麼?”

經濟學家:“有了更多的錢你可以買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魚。”

漁夫:“買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魚乾什麼?”

經濟學家:“你買了更大的船,打了更多的魚,就可以賣更多的錢。有了更多的錢,你就可以蓋漂亮的房子。”

漁夫:“我出海打魚,蓋漂亮的房子幹什麼?”

經濟學家:“有了很多很多的錢,你就不用出海打魚了。”

漁夫:“那我做什麼?”

經濟學家:“到時候你什麼也不用做了,就可以天天曬太陽享清福了。”

漁夫:“我現在不是已經在曬太陽,享清福了嗎?”

經濟學家:“……”

對於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繫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儘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因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衝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第二,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併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係,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千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在2011年到2013年的時間段,“幸福指數”一詞在中國是個特別熱的詞彙,“你幸福嗎?”是一個很流行的打招呼語。到處都是“建設幸福社區”的橫幅標語,舉辦各種關於幸福主題的論壇。政府官員、經濟學家、心理學家、企業家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一位企業家認為,幸福就是:

有事做;

有奔頭;

有人愛。

在課堂里,我會請幾位學員,分別就這三個指標,權重各佔三分一來對自己目前的幸福指數打分。對於公務員來說,無論60后,70后,還是80后,失分最多的那一項都是“有奔頭”。60后們說:混退休吧;70后們說:對於提拔來說,年齡已到天花板;80后們說:上面的位子已滿,等的人太多。一些民營女老闆失分多的那項是“有人愛”。她們中一些人說:“我們每天都很忙,有做不完的事情;公司的行業挺好的,我們要奔創業板(或新三板);但是忙得沒有時間談戀愛,沒有精力顧及家庭,弄得老公也跑了”。

理查·萊亞徳《不幸福的經濟學》提出了關於幸福的12個真相:

(1)幸福是人所有經驗之中一個客觀的層面;

(2)我們生而為了追求幸福;

(3)最幸福的社會就是最好的社會,這一點不正自明;

(4)除非人們同意,幸福是所有人心之所向,否則我們的社會不太可能變得更幸福;

(5)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6)身為社會性的個體,我們想要彼此信賴;

(7)人們也深深地依賴現狀;

(8)人也很在意地位;

(9)人類也很容易適應;

(10)在任何情況下,當人們變得更富有時,額外收入能增加的幸福就會越來越少;

(11)事實上,幸福取決於你的內在生活,與你的外在環境一樣重要;

(12)公共政策對於去除不幸比增加幸福要來得輕易。

在現實中,有些人認為一旦擁有了大量的財富就會感到幸福,可卻有那麼多的人在實現夢想后終日的焦慮與不安。有些人斷定馬路上的乞討者是可憐的,卻不知在他們眼裏自己是自由與快樂的,而他們卻在可憐你匆忙的腳步。說到底,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有的政治家或者宗教家,認為能夠控制自我與別人,能夠控制自己的生命就是一種幸福。有一些發明家、創造家,當他們把自己的意識提升到正常人以上的時候,就是所謂產生超越意識的時候,他能發現某種現象的時候,他們認為那就是幸福。

目前心理學家們對“主觀的幸福”的研究已日漸推翻許多人對其所抱有的神秘性。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驚人的新發現,例如:幸福不分性別,幸福不依賴於年齡,財富不能創造幸福。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說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種“沉醉”的狀態中,即完全投入一種活動,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他注意到藝術家們常常在工作中忘記了一切。最後,他研究了“沉醉”的性質。他以工作不同領域的至少8000人,其中包括科學家、學生、機械師、舞蹈家、醫生等為研究對象。他發現在“沉醉”狀態下能動用我們的全部或大部分技能。但克塞克警告人們說,對幸福最大的威脅就是技能運用得太少,以至產生煩惱和焦慮。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窮年累月研究出的最新成果表明:幸福只是一種情緒,不能被持久擁有。它是一種能來能去的狀態。事實上,你沒有一直都感到幸福不是一個問題,所有當問題根本就不存在的時候,不要去尋求解決辦法。回到你自己的生活,問問什麼讓你最快樂。幸福主要來自人際關係,而不是物質。

影響幸福的七大因素:

●家庭關係;

●財務狀況;

●工作;

●社區和朋友;

●健康;

●個人自由;

●個人價值觀。

表6-1影響幸福的因素

續表

為了更加健康生活而作的改變,能夠帶來一種被稱為主觀幸福感的良好感受,年輕人們說的“小確幸”(小小的確定的幸福)應該就是這樣的感受。主觀幸福感包括以下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對於目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主觀幸福感水平高的人喜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對當下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他們對自己有信心,身體健康,對人友善。

第二,積極情緒相對更多。主觀幸福感高的人更加頻繁地體驗到愉悅的正面情緒,因為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方式來看待周圍的事物。他們雖也會體驗到負面情緒,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能以積極的態度控制自己的情緒與生活。

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與快樂呢?有研究表明,幸福感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研究發現,在缺少社會支持的時候,在被迫實現別人所設定的目標時,自己的成就很少能得到積極反饋時,人們就會感到不幸福。

大量的研究發現,性別、外表、智商、教育等要素與幸福沒有直接的關聯度。我們可以斷定的是:

幸福狀態與年齡關聯度不大。退休以後的老年人會對年輕人說:“你們多幸福,年輕,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而20多歲的年輕人會說:“還是退休的人幸福,不用早起上班,還得看領導的臉色”。小學生會說:“還是爺爺奶奶幸福,不用寫作業。”我們無法用某人的年齡來測量他的幸福程度。雖然,促使不同年齡段幸福的因素不同,但是,幸福水平並不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

幸福快樂的種族差異微小。美國黑人與白人的幸福水平基本相當,在抵禦抑鬱方面,黑人還略勝一籌。主要原因在於,處於不利地位的種群看來總體上更加樂觀,他們善於自己跟自己的過去比較,而且更傾向於把問題歸為不公平的外部環境,而不是自身。

幸福要靠個人的修持。幸福是可以培養與維護的。只有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會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相當於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當下中國最幸福的職業群體

作者:蔡蘊琦(揚子晚報2015.11.09)

什麼樣的工作能夠既確保獲得自己滿意的收入來源,同時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呢?今年登上了職業幸福感“頂峰”的就是——自由職業者。

金錢與幸福程度之間有關聯嗎?在由《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並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而進行的“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2.5%)認為“沒有必然關係”,不過也有三成受訪者(35.1%)覺得“錢越多、越幸福”,只有12.4%的受訪者覺得“錢越少、越幸福”。

雖然大部分受訪者對於“錢多”表現得還算“超脫”,但在收入面前卻顯得有些“計較”。在“影響國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榜單上,收入排在首位。

四成受訪者坦承,“提高工資水平”對幸福感的提升幫助最大;收入的高低與職業幸福感則有着更為密切的聯繫。(綜合中經網央廣網《小康雜誌》等)

A.收入和閑暇時間是幸福感的保證

在“影響職業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上,收入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再次是個人發展空間,職場人際關係和個人興趣的實現分列第四、五位,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福利、工作為自己帶來的社會聲望、領導對自己的看法、職位高低、單位實力。

與收入“高高在上”的地位相應的是,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最能提升自己幸福感的待遇、福利是年終獎。此外,帶薪年假、旅遊度假、健康體檢、績效加薪等待遇、福利,也都能夠對職場人的幸福感提升起到較大作用。

由此可見,可觀的收入和一定的閑暇時間,都是獲得較高的職業幸福感的保證。在2015年10月1日由《小康》雜誌社發佈的“2015中國休閑小康指數”調查中,多達91.8%的受訪者表示,希望適當減少工作量,從而增加與家人、朋友一起休閑的時間。

什麼樣的工作能夠既確保獲得自己滿意的收入來源,同時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呢?如果一時間想不出答案的話,不妨先看看“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排行榜。

B.自由職業者為何能排第一?

在2015年的榜單上,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自由職業者、教師、政府官員、藝術工作者、普通公務員、導遊、民營企業家、健身教練、演員、創業者。

自由職業者,不正是那種讓錢和時間都“兩全其美”的幸福職業嗎?在收入方面,國內一家大型網站發佈的《2014年O2O自由職業者分析報告》顯示,稅前月收入高於5000元的O2O自由職業者佔到68%,9%的人超過1萬元,而低於3000元的僅佔14%。在幾個熱門的自由職業中,汽車評估師的平均月薪甚至達到了16623元,按摩師的月平均薪資達到12244元,足療師達到9823元,美甲師達到8014元;在時間方面,自由職業者可以免去日常奔波的勞碌,同時還免去了人際關係的摩擦。因此,不少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都辭去工作投身到了自由職業者的圈子之中。

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自由職業者第一次排在“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排行榜首位。

C.2012年以後,公務員跌下榜首

在2014年的榜單上,自由職業者排在政府官員、高管、教師之後,位列第四;在2013年的榜單上,自由職業者排在教師、政府官員、高管、藝術工作者、普通公務員之後,位列第六;在2012年的榜單上,自由職業者排在普通公務員、政府官員、教師、藝術家、高管之後,同樣位列第六。

近幾年前三名對比如下:

2012年

1.普通公務員2.政府官員3.教師

2013年

1.教師2.政府官員3.高管

2014年

1.政府官員2.高管3.教師

2015年

1.自由職業者2.教師3.政府官員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職業幸福感變化因大環境變了。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張晶晶老師認為,自由職業者幸福感指數上升,總體上是個好的現象,有其積極的一面。這說明社會大眾開始轉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傳統中把職業劃分三六九等的現象在逐漸淡化,只要是自立、獨立,能養活自己的職業都能慢慢被認可。

調查數據顯示,自由職業者幸福感指數首次超過了公務員、教師等傳統意義上的穩定職業。張晶晶老師分析,出現這樣的變化首先是受到大背景的影響。大家原本以為很穩定的職業沒有過去那麼穩定了。“即便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也開始探索市場化,職業壓力高於過往。”在這一背景下,從業者與過去相比,工作壓力增加,滿意度和幸福感自然下降了。其次,傳統觀念中的穩定職業其求職成本也比較高,比如公務員、教師,其學歷和學習背景要求高,求職的成本也高,“獲得這樣一份穩定工作后,從業者會想到求職時投入的經濟和精力成本,反思投入與產出的合理性,可能會有一定不平衡感,降低幸福指數。”而自由職業者和公務員不一樣,投入和產出不會有強烈的不平衡感。第三,從事自由職業者的人往往帶有傾向的,“願意選擇自由職業者的人,性格上會偏好自由,喜歡輕鬆的人際關係。”當他在工作中得到自由、輕鬆的同時,收入還不低,幸福感自然會提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上一章下一章

三、領導者的心性修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