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想要什麼?慾望與棄絕之路
(一)我們想要什麼?慾望與棄絕之路
一生中,我們總是不停地被自己問到:“我真正想要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你有何目標?”我想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財富、健康、成功、快樂、家庭和諧、滿足等等。其中“成功”和“幸福”是被提到的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彙,而且它們也能概括一些其他的追求。比如,一個成功的人可能會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呢?我們忙碌的一生在追求什麼呢?這的確是最基本的哲學問題。印度教給出的答案是:人們想要四樣東西。
1.享樂與成功
我們生來就備有苦—樂的反應器。對那些享樂的人,我們應該說:去追求吧——這樣做並沒有錯,這是生命四項合法的目標之一。只要遵守了基本的道德規範,你就可以盡情去追求享樂。每個人,即使不一定在今生——都會明白享樂並非所要的一切。享樂主義是個人的,而自我是太小的一個對象,無法對之有持續不斷的熱情。到了此刻,個人興趣轉到人生第二個目標:追求世俗的成功,有財富、名譽和權力這三大方向。這也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之一,而且它的滿足會持續得長久一些,因為與享樂不同,成功是一種社會成就,它所支配的範圍和重要性就不只是享樂所能表述的了。但世俗的成功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原因有:
1)財富、名譽和權力是排他性的,是競爭性的,也是不穩定的。因為別人也要它們,誰知道什麼時候成功就會轉手呢?
2)追求成功的慾望,是永遠也滿足不了的。因為人們的確得到了足夠的金錢、名譽和權力,只是他們把這些東西當作是野心的時候,他們的貪念就不能滿足了。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而人們對自己並非真正想要的東西,是永遠都覺得不夠的。用印度格言說:“想要用錢來熄滅追求財富的慾火,就像往火上倒牛油一般。”
3)世俗成功也跟享樂主義相同,它也集中在自我的意義上,不可能對它抱有永久的熱情,不論是財富還是地位都會讓人還覺得缺少了什麼,還會想得到更多的東西。
4)成就轉瞬即逝。財富、名譽和權力是及身而止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因為我們不能帶走它們,所以它們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
2.責任與解放
那麼,還有什麼更吸引人的東西呢?如果說追求享樂和世俗的成功是人的慾望之路的話,印度教認為與慾望之路上的兩件東西相比,還有兩種東西是更有吸引力的。這兩樣東西就是責任和解放,它們構成了“棄絕之路”。這裏的“棄絕”說的是犧牲小小的現在以得到更有前景的未來。就如那些回歸本性的人棄絕富足而從物質的海洋里解脫出來,就如優秀的運動員抗拒放縱自己,而為了有飽滿的體力和堅持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棄絕”的實質說的是,為了未來放棄今天,為了大家的利益,放棄自身的利益,這樣的表述在我們的文化裏面也是倡導的。
當追求享樂和世俗的成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再從自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就走上了棄絕之路。我們的思考轉向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社群,社群的重要性是沒有一個單一的生命可以支配的。那麼,且讓我們把它放在我們自己的前面來優先考慮。這樣,責任成為人們的第三大目標。無數的人從一心去取變成一心去予,從一心要贏變成一心要服務,不是要求勝利而是要盡己之力。負責地去做手上的任何工作,變成了他們的首要目標。
人性的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有能力想像那些沒有限制的東西:“無限”。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的話,人真正想要的就是“解脫”——要擺脫那些拘束我們的有限性,達到我們心靈真正欲求的無限的存在、知識和美妙。“解放”就是人們追求的第四個目標。
與印度教的“棄絕”相對的是基督教的“節制慾望”,我們相對熟悉的佛教也倡導“捨得”,大舍才能大得。貪婪是人類不滿的主要來源,中國現實的環境,要求我們放慢腳步,不能什麼都想要。“想當官,就不要想發財致富”,“做企業的就不要老想着當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大學教授就不要羨慕老闆”等等說的就是這個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