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周紀二(公元前368年一公元前321年,共48年)

卷第二 周紀二(公元前368年一公元前321年,共48年)

卷第二周紀二

(公元前368年一公元前321年,共48年)

主要歷史事件

商鞅變法032

圍魏救趙038

孫臏與龐涓第二次交手043

商鞅之死047

孟子見魏惠王048

諸侯開始稱王052

蘇秦合縱053

孟嘗君散財養士060

主要學習點

成就大事業的人,不跟一大堆人商量032

誠信是人君的大寶034

齊威王的國寶論036

國君不可隨意行賞040

兵法關鍵在於掌握老套路045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047

中國價值觀大命題:孟子的“義利之辨”049

君子養士,是為了人民的福祉060

顯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1齊伐魏,佔領觀津。

2趙侵齊,佔領齊國修建的長城。

顯王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

1魏、韓兩國在宅陽會晤。

2秦國在洛陽打敗魏、韓兩國聯軍。

顯王四年(丙辰,公元前365年)

1魏伐宋。

顯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

1秦獻公在石門打敗韓、趙、魏三國聯軍,斬首六萬人。周顯王賞賜給他黼黻之服。

【華杉講透】

黼黻是天子服裝的紋樣,天子服十二章紋樣,分別為: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黼、黻最早分別表示兩種事物。黼專指斧,半黑半白的斧形圖案,天子穿它,取其殺伐決斷之意。黻專指正反兩弓相背的圖案。周顯王賞賜給秦獻公有斧和弓圖案的禮服,相當於是對他征伐的肯定了。

顯王七年(己未,公元前362年)

1魏國打敗韓、趙聯軍於澮。

2秦國與魏國在少梁會戰,魏軍敗,宰相公孫痤被俘。

3衛聲公薨,子衛速繼位,是為衛成侯。

4燕桓公薨,子燕文公繼位。

5秦獻公薨,子秦孝公繼位。秦孝公本年二十一歲。當時秦國所處的形勢,黃河、華山以東,有齊、韓、趙、魏、燕、楚六個強國,淮河、泗水之間,還有宋、魯、鄒、滕、薛等十幾個小國,楚、魏與秦接壤。魏國為了防備秦國,修築了長城,從鄭縣沿着洛河,直到上郡。楚國自漢中,經巴城,南到黔中,擁有廣袤的領土。各國都把秦國看成落後地區的蠻族部落,排斥秦國,中原地區的國際會議,都不邀請秦國參加。於是秦孝公佈德修政,發憤要把秦國建成強國。

顯王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

1秦孝公發佈全國通告:想當年,我先祖秦穆公,在岐山、雍縣之間起家,勵精圖治,修德行武,向東平定晉國之亂,協助晉文公歸國繼位,以黃河為界,修為秦晉之好;向西討伐戎翟蠻族部落,開疆千里之廣。天子封他為伯爵,統治一方,各國諸侯都來致賀,為後世開基創業,光輝燦爛。以後經過厲公、躁公、簡公、齣子相繼在位,內政不安,無暇外舉。導致三晉奪我先祖河西之地,實為國恥!到我的父親獻公繼位,鎮撫邊境,遷都櫟陽,並且準備出兵東征,收復穆公的故土,重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每當想起先君壯志未酬,常痛於心!無論是本國臣子,還是外邦賓客,能有出奇計強秦者,我就賞他高官,封他土地!

衛國公孫鞅聽到這個通告,就向西投奔秦國。公孫鞅是衛侯庶出的子孫,喜好刑名之學。

【胡三省曰】

刑名之學,就是法家學派,循名以責實,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公孫不是姓氏,他的祖先出自衛,他姓衛,叫衛鞅。如果是衛侯的兒子,就是公子鞅,因為是衛侯的孫子,所以叫公孫鞅。

【華杉講透】

後來秦孝公將商賜予他,作為他的封地,所以叫商鞅。

衛鞅開始時事奉魏相公叔痤。公叔痤知道他的才能,還沒來得及向國君推薦,就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魏惠王去探望他,說:“公叔病情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國家怎麼辦呢?”公叔痤說:“我的中庶子衛鞅,雖然年少,但有奇才,希望國君您把整個國家都交給他治理!”魏惠王默不作聲。公叔痤看魏惠王不以為然,又說:“君上如果不願意重用衛鞅,一定把他殺掉,不能讓他出境為別國效力。”魏惠王答應后離開了。

公叔痤把衛鞅找來,說:“我先君而後臣,先公而後私。所以先為君謀,然後再告訴你,你趕快逃亡吧!”衛鞅說:“國君不能聽您的話用我,他又怎麼會聽您的話殺我呢?”衛鞅安然不動。

魏惠王從公叔痤家裏出來,對左右說:“公叔病重,人都燒糊塗了,悲乎!一會兒叫我舉國來聽從衛鞅,一會兒又叫我把他殺掉,這豈不是前後矛盾嗎?”

衛鞅安然到了秦國,靠着一位得寵的近臣景監介紹,求見秦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秦孝公大悅,之後凡有國事都會和他商量。

顯王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1衛鞅想變法,秦國人不樂意。衛鞅對秦孝公說:“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

【華杉講透】

這一段,是千古名句。“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意思是說,一般人見識短淺,安於現狀,習於常態,害怕改變。你要跟他們商量,他們千顧慮、萬問題,啥都不能改。但是,你只要逼着他們幹了,他們得到了好處,自然高興。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為對於天下大道,民眾的智慧不足以知,但他的行為卻足以行。你要他行,個個都行。你要他知,就全亂了套,啥主意都來了。

我們的經驗是,只要領導者憑自己的經驗感覺,認為可以干成的事,基本上都可以干成,但是,如果你跟大家商量,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大家會眾說紛紜,告訴你這方案是不可行的,他們會用很多“您不知道的實際困難”來把你嚇退。但是,只要領導者堅持,用你的意志力去改變他們,最後事情都是可以干成的。事情成不成,取決於領導者的決心和意志力,不取決於所謂“實際困難”。所謂困難和阻力,往往就是提出困難和阻力的人製造出來的。有的人解決問題,有的人製造問題。所以衛鞅說:“論至德者不和與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德行高尚的人,講的話往往和世俗不同,成就大事業的人,只會小範圍討論決策,不跟一大堆人商量。聖人之所以能富國強兵,就是因為能改革,不墨守成規舊法。

秦孝公說:“好!”於是任命衛鞅為左庶長。

商鞅變法的內容是:讓人民五家為保,十家相連,相互監視,相互糾察舉報。一家有罪,九家糾舉;如不糾舉,則九家連坐同罪。能告密舉報奸私犯罪的,按上陣殺敵斬得敵人首級的標準賞賜。知情不報的,以投降敵國的標準處罰。有軍功的,各依照標準受上等爵賞。私自械鬥的,按情節輕重加以處罰。致力於農業生產工作,辛勤耕織而使糧食豐收,布帛高產的,給予減免稅賦勞役的優惠。從事商業的,以及因懶惰無業而貧窮的,號召群眾舉報,收錄其妻子為奴婢。只認軍功,不認貴族,宗室子弟,沒有軍功的,不得進入宗室族譜。制定尊卑爵位的等級標準,升遷順序,每一等級,配以相應的田莊、臣妾婢女和服裝器物。有軍功者顯達榮耀。沒有軍功的,再有錢也沒地位。

【錢穆曰】

吳起在楚,商鞅在秦,都嚴行以軍功代替貴族的新法。吳起相楚,規定有封地的貴族,經歷三代,就收回他家族的爵位、封地和俸祿,用來賞賜給有軍功的軍人。商鞅在秦國,所定二十級爵位,取代之前的貴族五等封爵制。兩者的目的,都是以軍人為新貴族。

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農民軍隊之配練與井田制的廢棄,是新軍國圖謀富強的兩大抓手,也促進了宗法封建貴族制度的崩潰。

商鞅變法,戰國就進入新軍國時代。

衛鞅的法令擬定了,還沒有宣佈,怕人民不信,就在首都櫟陽城南門口,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宣稱:“誰能把這根木杆搬到北門,就賞他黃金十斤。”大家都覺得荒唐,沒人去搬。衛鞅重新提高賞格:“五十斤!”終於有人動手了,把木杆從南門搬到北門,果然得了五十斤黃金賞賜。(通過“立木取信”這件事,衛鞅得到了人民的信任。)然後他便下令頒佈新法。

新法推行了一年,數以千計的秦國人到首都櫟陽上訪,投訴新法的弊端。正在輿論洶湧時,太子嬴駟觸犯了新法。衛鞅說:“法令不能推行,都是因為在上位的人不遵守。”可是太子是儲君,不可施以刑罰,於是逮捕關押太子傅,就是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施以黥刑。(黥,又稱墨刑,就是以刀刻鑿人臉,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

【胡三省曰】

商鞅對太子傅用刑,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伏筆。

對太子傅的處罰,秦國舉國震恐,第二天就舉國都遵守新法,也沒人說新法不好了。新法推行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個個拾金不昧;山無盜賊,全都老老實實種田;人民為國家打仗,個個奮勇爭先,沒人敢私下械鬥。於是鄉邑大治。

秦國那些之前說新法不好的人,又有人來讚頌說新法好。衛鞅說:“這都是亂法之民!”將那些來讚頌的人也流放到邊境地區。從此再也沒人敢議論法令好壞。

【司馬光曰】

誠信是人君的大寶,國家靠人民保衛,而人民靠政府的誠信保衛,如果政府說了話不算數,就沒法驅使人民;沒法驅使人民,就沒法保衛國家。所以說古代王天下者不欺四海,稱霸一方者不欺四鄰,懂得統治國家的人不欺騙人民,善於當家齊家的人,不欺騙親族子弟。不懂得這誠信道理的人呢,就恰恰相反,失信於鄰國,失信於百姓,甚至失信於自己的父子兄弟。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於敗亡。靠自欺欺人得的那一點蠅頭小利,填補不了失信帶來的傷害和損失,豈不哀哉!

當年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廢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

這四位君主,他們並不是思想高潔純粹的聖人,其中商鞅尤其是刻薄之人,又處在戰國亂世,天下都以詭詐暴力為務,在這種形勢下,他們仍然不忘以誠信團結人民,更何況今天和平時代的執政者呢!

【胡三省曰】

齊魯交戰,魯國戰敗求和,齊魯兩國會盟,魯國大將曹沫,在會議上劫持了齊桓公,用匕首逼着他答應歸還侵佔的魯國土地。齊桓公許諾了。之後桓公後悔,欲殺曹沫。管仲說不行,許諾了就兌現,於是返還侵地。各國諸侯聽說后,都信任齊國而親附。

晉文公圍攻原城,下令說:“三天攻不下,就撤軍。”三天後原城還是不投降。晉文公說班師回國吧。城內間諜回來彙報說:“原城很快就投降了,再等一等!”晉文公說:“如果得了原城,失了信用,那是得不償失。”於是撤退。

2韓懿侯薨,子昭侯立。

顯王十一年(癸亥,公元前358年)

1秦國在西山打敗韓國軍隊。

顯王十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1衛國與韓國在鄗會晤。

顯王十三年(乙丑,公元前356年)

1趙國和燕國在阿會晤。

2趙、齊、宋在平陸會晤。

顯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

1齊威王、魏惠王約了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國有什麼國寶啊?”齊威王說:“沒啥國寶。”魏惠王說:“寡人的國家雖小,也有十顆直徑一寸那麼大的明珠,光澤奪目,可以前後照亮十二輛馬車。您齊國這樣的大國,怎麼能沒有寶貝呢?”

齊威王說:“寡人之寶,與您不同。我有一個臣子叫檀子,讓他守南城,楚國人就不敢來侵擾,泗上十二諸侯(就是泗水流域的十二個小國——宋、魯、衛、邾、薛、郳、滕、莒、任、郯、費、邳)都來朝見。我還有一個臣下叫盼子,讓他守高城,趙國人不敢到黃河捕魚。我還有一個官吏叫黔夫,讓他守徐州,則北邊的燕國人祭拜我們的北門,西邊的趙國人祭拜我們的西門。他們都申請移民以加入我國,最後同意他們搬來七千多戶。我還有一個臣下叫種首,讓他負責治安,則道不拾遺。這四個臣子,能照亮千里,何止照亮十二輛馬車那麼大點地方呢?”

魏惠王大為羞愧。

【張居正曰】

齊威王不以明珠為寶,與《大學》裏引用《楚書》說“惟善以為寶”的意思正好相同,這說明他知道什麼是國之重寶,也因此,他成為戰國之賢君。

【華杉講透】

《大學》:“《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楚書》說:“楚國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

楚國之寶的故事,是講春秋時晉楚兩國最強,相互攀比誇富。楚國大夫王孫圉出使晉國,晉國趙簡子問他:“你們楚國的白珩不錯呀!其他還有什麼國寶呀?”

王孫圉昂然對着簡子道:“白珩不是什麼國寶。楚國人引以為國寶的,不是金玉珠飾,而是有德之人。比如觀射父,善於辭命,出使四方,能使各諸侯敬重我國。又有左史倚相,善於祝史,使上下鬼神無有怨痛於楚國。這便是楚國之寶了。要說白珩,先王的一個小玩具也,算不上什麼寶。喧嘩之美,在楚國不算寶。”這一席話把趙簡子說得垂頭喪氣,默默無言。那王孫圉也是楚國之寶了。

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親族仁愛當作寶。”

舅犯是晉文公的母舅,名狐偃,字子犯。當初晉文公重耳避驪姬之難,逃亡在外,所以叫亡人。到了秦國時,他的父親晉獻公薨逝,秦穆公勸重耳興兵回國奪位。舅犯對晉文公說:“我們流亡在外的人,不以富貴為寶,以愛親為寶。如果親人去世,家裏都在辦喪事,咱們沒有哀傷思慕之心,卻興兵去爭國,便是不愛親了,雖得國,不足以為寶。”所以晉之所寶,不在於得國而在於仁親,這也是不外本內末的意思。

2秦孝公、魏惠王在杜平會晤。

3魯共公薨。子姬毛繼位,是為魯康公。

顯王十五年(丁卯,公元前354年)

1秦國在元里打敗魏軍,斬首七千級,佔領少梁。

【胡三省曰】

秦國法律規定,斬敵一人之首,賜爵一級,這就是“首級”這個詞的由來。

2魏惠王伐趙,包圍邯鄲,楚王派景舍帶兵救趙。

顯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353年)

1齊威王派田忌救趙。

當初,孫臏和龐涓是同學,一起跟師父學兵法。龐涓先離開師門,到魏國任職做了將軍,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孫臏,就把孫臏召來,給他安了一個罪名,判了砍斷雙足之刑,讓他終生殘廢而不能做官為將。齊國使者到了魏國,孫臏暗中以刑餘之人身份求見,說服齊國使者,把他藏在車裏,帶回齊國。齊國大將田忌以賓客待之,把他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問他兵法,相見恨晚,任命他為軍師。這時候齊威王要起兵救趙,想任命孫臏為主將,孫臏推辭,說刑餘之人,不可為將。於是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坐在輜重車裏,出謀劃策。

田忌要率領大軍到趙國去。孫臏說:“要排解糾紛,就不能握着拳頭硬上;要給兩個人拉架,不能拿着兵器上去搏鬥。只要擊中強梁一方必救的痛處,造成一種打不下去的形勢,他自己就解開了。現在魏國去攻打趙國,一定是輕兵銳卒都上了前線,留在家裏的,都是老弱病殘。我們不如引兵直取魏都安邑,佔領主要道路,打到他的痛處,他自己就放棄攻趙回來了。這樣,我們既解了趙的圍,又打擊了魏國。”

田忌聽從了孫臏的計策。十月,邯鄲投降魏國。魏軍得勝還朝。齊軍在桂陵設伏,大敗魏軍。

【華杉講透】

這是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兵法所謂攻其所必救,圍點打援之計。

2韓伐東周,佔領陵觀、廩丘。

3楚國任命昭奚恤做宰相。江乙對楚王說:“有個人很喜愛他的狗,有一天,狗往他們家水井裏面撒尿。他的鄰居看見了,要去告訴他。那狗呢,就擋在門口朝鄰居狂吠。現在昭奚恤常常阻擋我見您,就是這個道理。大王您呢,聽到誰說別人好,就說這說別人好話的是君子,親近他;聽到誰說別人壞話,就是那講別人壞話的是小人,疏遠他。這樣一來,您就聽不到誰說別人壞話了,以後國中出現子弒父、臣弒主的事,您也不知道。因為大家都知道您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誰也不告訴您。”

楚王說:“好的,我以後注意,兩邊的話都聽!”

【胡三省曰】

江乙籌劃詆毀昭奚恤,現在開始給楚王挖坑埋伏筆。

顯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352年)

1秦國大良造衛鞅率軍伐魏。

【華杉講透】

之前衛鞅是左庶長,秦官第十一級。現在是大良造,秦官第五級,升了六級。

2各國聯軍包圍魏國襄陵。

顯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

1秦國衛鞅率軍包圍魏國固陽,固陽投降。

2魏國將前年佔領的趙國都城邯鄲歸還趙國,兩國在漳水締結和平盟約。

3韓昭侯以申不害為宰相。

申不害本來是鄭國的基層官員,學習黃帝、老子的學問,又研究刑名之學,自薦於韓昭侯。昭侯用以為宰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間,因為申子在位,韓國國治兵強,躍升為一等強國。

申不害曾經向韓昭侯請求給他的堂兄官職,昭侯拒絕了。申不害有怨色。昭侯說:“我向先生學習治國之道,我是接受您的請求而拋棄您教給我的道理呢,還是按您教我的道理做,拒絕您的請求呢?您教會我大公無私,封賞一個人,要看他的功勞大小,現在又私下為您的堂兄請封。我該聽您哪一句呢?”

申不害趕忙離席請罪,說:“國君真是英主!”

韓昭侯有一條褲子舊了,讓近侍把它收起來,不穿了。侍者說:“國君也有點不仁愛吧,這褲子您都不穿了,不賞賜給我們,還收起來浪費呀!”昭侯說:“我聽說英明的君主不隨便皺眉,也不隨便笑。有該皺眉的事才皺眉,有可笑的事才笑。今天這條褲子,更非皺眉或微笑可比,不可隨便給人,我一定要等誰有功勞,才賞賜給他。”

【張居正曰】

賞罰是人主威福之柄,行賞一定要和對方的功勞相對應,大家才知道你倡導什麼。如果無論有功無功,隨意行賞,則得到的人不以為重,其他的人也不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昭侯把褲子收起來,不是捨不得這一條褲子。就像後世宋太祖趙匡胤,經常把自己身上的貂裘解下來,賞賜給西征將士,這就是昭侯說的,以待有功之人。

顯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350年)

1秦國商鞅在咸陽築建宮闕,秦國從櫟陽遷都咸陽。又下令禁止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個卧室。把小村鎮合併為縣,置縣令、縣丞,全國一共三十一縣。又廢井田,開阡陌,統一度量衡,斗、桶、秤、丈、尺,全都統一標準。

【胡三省曰】

秦國用西戎之俗,男女無別。父母兄弟兒媳姐妹都在一個大炕上睡覺。商鞅就教民以人倫,令男女有別,長幼有序。

【錢穆曰】

廢封地而設郡縣,廢井田而開阡陌,是戰國後期兩大社會變革。

郡縣制倒不是秦國發明的,在春秋時期晉國就有了。晉文公重耳的父親晉獻公,他繼位的時候,為了鞏固政權,誅殺了“桓庄之族”,把宗族公子全殺光,徹底地解決了“公子作亂”的問題,廢除了公族大夫制度。他自己有八個兒子,他死的時候,又有驪姬之亂,他的兒子申生、奚齊、卓子先後自殺或被殺。所以晉國沒有公族大夫,也就沒有公族封地,而國家強盛,兼并小國而得的土地越來越多,就推行了縣制。

內廢公族,外務兼并,是封建制度之破壞和郡縣制推行的兩大原因。郡縣政令受制於中央,郡守縣守不世襲,視實際服務成績任免進退,這是郡縣制與宗法封建制度絕對不同的地方。從此,貴族特權階級分割性的封建,就漸漸改變為官僚統治之政府。相應於郡縣制度而起的,就是游仕勢力取代了貴族世卿。

井田制,是把一井九百畝,按照九宮格分為九塊,每塊一百畝,居住八家人。其中,中間一塊為公田,另外八塊一家一塊。八家各耕各的地,並共同耕種公田,自己的一百畝收成歸自己,公田的收成歸公家,這就是周朝的井田制。隨着公族大夫被廢,分封貴族的采邑逐漸取消,地都歸國家了,以前貴族圈地分區小規模的井田就不合適了。於是打開格子線,剷除田岸圍牆,形成整塊的大農田,這就是“開阡陌”。阡陌,就是田間小路,小路不需要了,也成為田地,這就是盡地力,產量也因此提高了。

井田制一廢,稅收制度自然也隨之改變,以前的稅收制度叫“助”,八家一起助耕公田,把公田的收成上交了,私田的就歸自己。現在公田沒了,都是私田,就改為“履畝而稅”,按田畝的實際收成收取一定的比例。認田不認人,土地的自由買賣、轉移兼并也隨之而起。

【華杉講透】

我們解決問題的舉措,總是會製造出新的問題。晉獻公徹底解決了“公子作亂”的問題,沒有公子爭位了,但是,公族沒了,權臣爭位,埋下了後來三家分晉的亡國之禍。所以,要學會與問題共存,在問題中前進,而不是啥問題都要“徹底解決”,因為按下葫蘆會浮起瓢。

2秦、魏兩國軍隊在彤地遭遇。

3趙成侯薨。公子緤與太子爭位失敗,出奔韓國。

顯王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348年)

1秦商鞅改革賦稅法,全國推行。

【胡三省曰】

井田制廢,用計畝而稅之法。

顯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347年)

1趙國公子范起事,偷襲邯鄲,兵敗被殺。

顯王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346年)

1齊國誅殺大夫田牟。

2魯康公薨,子姬偃繼位,是為魯景公。

3衛國國君自貶爵位為侯,成為韓趙魏的附屬國。

【胡三省曰】

周朝開國時,周成王封康叔為衛侯。所以衛國本來就是侯國,後來進位為公。現在國小勢弱,又自己給自己貶一級。

顯王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344年)

1諸侯各國在周朝首都洛陽會晤。

顯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343年)

1周天子封秦國為諸侯之長,各國都祝賀秦國。秦孝公派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於逢澤,一起朝見周天子。

顯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341年)

1魏國龐涓率師伐韓。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群臣會議,問:“咱們是早救還是晚救呢?”當時的齊國宰相鄒忌,被封為成侯,他說:“不如不救。”田忌說:“不救,韓國就投降魏國了,不如早救。”孫臏說:“現在韓魏兩國,都還沒有受什麼損失,現在去救,相當於咱們替韓國去跟魏國打仗,成了咱們聽命於韓國了。魏國有吞併韓國的決心,一定全力攻打,韓國頂不住,自然向我們求救。等到那時候咱們再出手,就可深結韓國的感恩之心,又可晚一點承受魏國的兵鋒。讓他們兩家先相互消耗吧!”

齊威王說:“好主意!”於是暗中承諾韓國使臣,送他回去,又不發兵,坐山觀虎鬥。

韓國有了齊國托底,就全力抵抗,結果五戰五敗,再次向齊國呼救。

齊國起兵救韓,派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臏為軍師,還是圍魏救趙的老套路,直奔魏國首都安邑而去。龐涓收到軍情,只得撤兵,班師回國作戰。魏國國內,也再次動員,以太子申為大將,迎擊齊軍。

孫臏對田忌說:“他們三晉之兵,素來悍勇,輕視齊國,認為我們齊國人膽怯,咱們就給他表演一個膽怯,迷惑他們。兵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我們就給他演一齣戲!”

於是就讓齊軍剛進入魏國國境的第一天,挖十萬個灶做飯,第二天五萬,第三天兩萬。龐涓一路追蹤而來,看見灶越來越少,大喜:“我一向知道齊軍膽怯,但也沒想到到這種程度!進入我國國境才三天,一大半士卒已經當了逃兵,趕緊追!”於是舉其輕兵銳卒,一天趕兩天的路,一路狂追而來。

【華杉講透】

司馬光這一段引用《孫子兵法》有誤,百里而趣利,不是蹶上將軍,是蹶三將軍,上、中、下三軍的將軍全都得栽。我們學習一下這段《孫子兵法》,才能理解孫臏的計策。這段話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齊魏兩軍爭利,正是軍爭篇的教科書式戰例,我們先讀一讀原文:

“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就是一天的正常行軍速度,是走三十里。倍道兼行,翻一倍,行軍六十里。日夜不處,晚上通宵接着走,加四十里,百里而趨利,是一天一夜急行軍一百里。士卒的體能不一樣,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如果你帶了十萬大軍,正常行軍速度,行軍一天,晚上宿營,還做不到十萬人都到,總有掉隊的,其法三分之二至,只能到六萬多人。如果一天走一百里強行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晚上就只有一萬人抵達宿營地。要是卷甲而趨(把盔甲捲起來,輕裝前進),日夜不處(晝夜兼行不休息),急行軍一百里去爭利,那左中右三軍將領都要被人俘虜。為什麼呢?急行軍一百里不休息的話,身體強壯的趕到了,體力差的掉隊在後面。趕到的時候,大概十分之一的士兵能先到,那大部隊變成小部隊,到那兒就被敵人吃掉了。敵人還可以以逸待勞,等在那裏,我們的疲兵疲將陸陸續續喂上去,他就一口一口地吃。

所以,孫臏的計策,就是要把龐涓的大軍,變成小部隊,一口一口把他吃掉。

孫臏都計算好了,龐涓有多少兵,一路追過來還能剩多少,然後選擇陣地,在什麼地方打他,這個兵法上也有,叫“知戰之日,知戰之地,則可千里而會戰”。龐涓本來在韓國作戰,孫臏卻能給他安排好,讓他拋棄輜重和大部隊,輕兵小隊來孫臏選擇的時間地點送死,這就是兵法。

孫臏計算好龐涓行程,某天傍晚應該抵達馬陵,就選擇馬陵為戰場,構築陣地,以逸待勞。馬陵道路狹窄,旁邊有很多斷壁險阻,可以伏兵。孫臏安排齊軍埋伏妥當,又在路上選擇一棵大樹,把樹皮剝了,上書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告訴弓箭手夾道埋伏,說:“見到火光就射!”龐涓果然晚上抵達,看見樹上有字,喊人點火把來看,字還沒看清,齊軍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智窮兵敗,抹脖子自殺,臨死還不服,說:“遂成豎子之名!”成全你小子的名聲吧!

齊軍乘勝打破魏軍,魏太子申也被俘虜了。

【華杉講透】

孫臏和龐涓兩次交手,孫臏都是一個套路,招兒都沒換過,就是攻其所必救,圍點打援,然後知戰之日,知戰之地,選擇好時間地點,佔好有利地形,構築陣地,設好埋伏,以逸待勞,以多勝少,等他來送死。可見兵法的關鍵,不在於學習新套路,而在功力。套路要老,功力要深。套路要夠老,才可靠,功力要夠深,才起效。不要學新招,要知行合一,真正掌握老套路。龐涓也對這種套路滾瓜爛熟,但是沒有真學會。

2齊國成侯鄒忌和田忌交惡,要陷害他,就派人拿十斤黃金,到街上找算命先生,說:“我是田忌的手下,我家將軍三戰三勝,想舉大事,您算一算看能不能成功。”等那算命的出門,鄒忌派人把他抓住,告發此事。田忌有口莫辯,逼上梁山,率領他的家丁攻打臨淄城,要抓鄒忌。未能攻克,田忌無法,便流亡楚國。

顯王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340年)

1衛鞅對秦孝公說:“秦國對於魏國來說,就像人有腹心之疾,不是魏國吞併秦國,就是秦國吞併魏國,勢不兩立。為什麼呢?因為魏國處於險厄山嶺的西邊,建都安邑,與秦國以黃河為界,獨享中條山以東的利益。國勢強盛時,可以向西侵略秦國;國勢衰微時,也可向東收兵保土。如今憑藉國君您的賢德聖明,我秦國正值強盛時期,而魏國呢,往年被齊國打敗,各國諸侯都不跟他團結,正是我們東伐魏國的戰略機遇期。魏國頂不住我們的進攻,一定遷都向東。這樣,黃河天險,成為我們的內河,中條山之巍峨,成為我們的屏障。背靠黃河和中條山,我們正可東向而遏制天下諸侯,這是帝王的事業啊!”

秦孝公同意衛鞅的戰略,派衛鞅將兵伐魏。魏國派公子卯為將,領兵抵抗。

兩軍相拒,衛鞅為公子卯送去一封信,說:“我之前和公子您也是好朋友!如今各自為兩軍大將,我不忍心相互攻殺,不如咱倆見個面,締結盟約,高高興興喝個酒,然後各自休兵,讓秦、魏兩國人民安享和平,公子以為如何呢?”

公子卯輕信了衛鞅,驅車去與衛鞅會盟。盟約簽訂,把酒言歡,衛鞅埋伏的甲士衝上來,襲擊俘虜了公子卯,然後發動進攻,大破魏軍。

魏惠王害怕了,派使者割黃河以西之地以求和。黃河天險沒有了,安邑不能安全,於是遷都大梁。他悔恨說:“我恨自己當初沒有聽公叔痤的話!”

衛鞅立了大功,秦孝公封賞他商於十五座城邑,號為商君。

2齊、趙聯軍伐魏。

3楚宣王薨,子羋商繼位,是為楚威王。

顯王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338年)

1秦孝公去世,他的兒子惠文王繼位,當初被商鞅處以刑罰的太子傅公子虔的門徒告發說商鞅要造反,派官吏去抓他。商鞅逃往魏國,但是魏國不讓他進關。商鞅只好折返秦國,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發兵向北攻打秦國國都所在的鄭縣,結果兵敗被殺,他被車裂,五馬分屍以示眾,全家也被滅族。

當初,商君擔任秦國宰相,用法嚴酷,曾經在渭水河邊處決死囚,河水都染紅了。為相十年,結怨甚多。趙良見商鞅,商鞅覺得自己有振興秦國之功,要和當初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宰相百里奚比一比,就問趙良:“你覺得我比五羖大夫如何?”

【胡三省曰】

百里奚被稱為五羖大夫,因為當初他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羖就是黑羊)羊皮換來的。百里奚本是虞國大夫,晉獻公滅了虞國,俘虜了百里奚。晉獻公的女兒嫁到秦國,百里奚作為陪嫁家奴跟到秦國。百里奚逃往楚國,被楚國邊境的人抓住。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有治國之才,本想重金向楚國贖回,又怕給錢太多,反而讓楚王懷疑,就派人對楚王說:“我家的陪嫁奴隸百里奚逃到了您這兒,用五張羊皮換回來,行不?”楚王一聽,這點小事,有何不可,就把百里奚送回來,秦穆公委任他為上大夫,秦國人就給他取了五羖大夫的綽號。

趙良說:“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一千個人唯唯諾諾,不如有一個人敢說真話)。說真話可以免死不?”

商鞅說:“好的,你說吧!”

趙良說:“五羖大夫,一個楚國鄉下人,秦穆公把他從一個放牛的低賤地位,抬舉到萬人之上,秦國人無人可以望其項背。他擔任秦國宰相六七年,有攻伐鄭國的戰功,又三次幫助晉國立新君,一次救了楚國的國難。他雖然做了宰相,但到哪兒都自己步行,也不坐車;大太陽天,車上也不要遮蓋。在都城中巡行,沒有車隊隨從,也沒有武裝保衛。五羖大夫去世的時候,秦國男女痛哭流涕,小孩子都傷心而不歌唱,一起舂米的人,本來習慣是一起唱着號子勞動的,他們也默不作聲。而如今先生您呢,靠一個國君的寵臣介紹,爬上高位,這種發跡的路徑,已經不讓人尊重,不像五羖大夫那樣高潔和傳奇。您執政之後呢,凌虐公族,殘傷百姓。公子虔被您用刑,已經八年不出門了。您又殺祝懽,對公孫賈施以黥刑,把臉給人毀容了。《詩經》上說:‘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您做這些事,沒有一件算得上是得人的。您出動的時候,後面都跟着武裝車輛,勇武的甲士左右保衛,車隊兩旁還有持矛操戟的士兵跑步跟隨。這一套警衛排場,少一件,您都不敢出門。《尚書》上說:‘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您這套排場,可算不得是恃德!您可以說是危如朝露!您的權勢富貴,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霎時間就會化為烏有。可是,您不但不醒悟,反而貪圖商於的富貴,專擅秦國的政權,積蓄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去世,秦國想收拾您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吧!”

商鞅聽了這些話,不以為然。僅僅五個月後,商鞅就大難臨頭了。

顯王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337年)

1韓國宰相申不害去世。

顯王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336年)

1宋國設在太丘的神社崩塌。

2鄒國人孟軻見魏惠王。魏惠王說:“老人家!不遠千里而來,有什麼有利於我們國家的建議呢?”孟軻說:“大王何必開口就要利呢?我這裏,只有仁義而已。國君如果成天念叨什麼對我國家有利,大夫就會念叨什麼對我家族有利,士庶百姓就會念叨什麼對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都為利益而爭奪,國家就危險了。我從來沒有聽說一個仁德的人,會拋棄他的父母;也從沒聽說一個守義的人,會不顧他的君王。”

魏惠王說:“說得好!”

當初,孟子師事子思。他曾經問子思,牧民之道,何者為先。子思說:“先利之。”為人民謀福利。孟子說:“君子要教給人民的,唯有仁義而已,何必說利!”子思說:“君王的仁義,就是給人民謀福利。君上不仁,則百姓不得其所;君上不義,則百姓也崇尚欺詐,這就是最大的不利。《易經》說:‘利者,義之和也。’義是因,利是果。又說:‘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利可以用來安身,以崇其德。這些都是最大的利益啊!”

【司馬光曰】

子思、孟子的話雖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唯有仁者知道仁義就是利益,不仁者不知道。孟子對梁王,只講仁義,不講利益,是因為說話的對象不同。

【華杉講透】

義利之辨,是中國價值觀的大命題,也可以說是“孟子第一命題”,因為在《孟子》書中第一章就是。司馬光又將子思的話拿來比對。咱們要在這兒掰開了,揉碎了,講透學透。

《孟子》第一章里講道: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魏惠王和梁惠王,是同一個人。前面說了,魏國原來都城在安邑,因秦國的壓力,魏惠王遷都大梁,故魏也被稱為梁,魏惠王就成了梁惠王。

兩人見面,梁惠王問:“老人家!不遠千里而來,您一定能給我的國家帶來很大利益吧?”

孟子一句話就頂回去了:“大王何必說利益,我這裏只有仁義而已!您也只需要仁義,不需要利益。如果大王說‘怎樣才對我的國家有利’,大夫也會說‘怎樣才對我的家族有利’,一般士子老百姓也會說‘怎樣對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你想從我這兒取利,我想從你那兒取利,那國家就危險了。

“在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殺掉國君的,必然是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小國,殺掉國君的,必然是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

“一萬輛兵車的國家,那大夫就有一千輛;一千輛兵車的國家,那大夫就有一百輛;這都不算少了吧!但如果先利后義,那大夫不把國君的產業全奪去,他是不會滿足的!

“從來沒有仁者遺棄他的父母的,也從來沒有講‘義’的人卻對他的君主怠慢的。大王只講仁義就行了,為什麼要講利益呢!”

孟子講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非常清楚。你琢磨別人的利,你手下的人也琢磨你的利。在《論語·季氏篇》裏,季孫氏圖謀要攻打顓臾,冉有和季路來告訴老師。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他想得到顓臾城,找個理由說顓臾對他有威脅,擔心顓臾以後會對他不利,我看他要擔心的,不是顓臾,而是他自己的那些所謂心腹!後來呢,果然被孔子說中,季孫氏家臣陽虎作亂,脅迫季孫氏,攫取了魯國攝政權力。當然,陽虎的權勢也沒能保持下去,他很快也倒台流亡了。

不管幹什麼事,你一個人幹不了,總得有人跟你干。如果你仁義,跟你的人也仁義。如果你逐利,跟你的人也逐你的利。所以你的所謂心腹,也不可靠。你選的接班人,正是顛覆你,殺得你的後人片甲不留的人。所以逐利者最重要的,是防着蕭牆之內的自己人。

防不防得住呢?

防不勝防。

三千年歷史的結論很清楚——防不住!

再說這梁惠王,他的先祖,魏國的建立,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三個大夫聯手滅了他們的主君,把晉國分了。

所以梁惠王和孟子,不是一個邏輯的人,遵守的遊戲規則也不一樣,雞同鴨講,說不到一塊兒去。戰國七雄,都是謀利,而最終獲勝的,是謀利最能出極端、最無底線的秦國。但秦國的勝利很短暫,二世而亡。人人逐利,天下就這麼來回折騰。

程頤把義利之辨邏輯說得很清楚:“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唯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當是之時,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復知有仁義。故孟子言仁義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君子未嘗不想得到利益。但是如果你一心想着利益,眼裏只盯着利益,那就對你有害。行仁義,不求利,未嘗不得利。在當時,天下之人都利欲熏心,所以孟子只講仁義,不講利益,拔本塞源,以救時弊,這是孟子的聖賢之心。

總結一下就是,義利之辨,不是義和利兩個東西擺在面前讓你挑,非此即彼。義和利,不是並列關係,是先後關係,因果關係。《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也。”義是本,利是末;義是先,利是后;義是因,利是果。理解這個先後次序,就接近得道了。還有一句類似的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耕耘和收穫也不是並列關係,是先後關係。很多人不理解,怎麼能不要收穫呢?不是不要收穫,是問收穫沒用,那問不來,你問它幹嗎?只有問耕耘,才有收穫。

那麼,行仁義是不是就一定得利益呢?不一定!得不到怎麼辦呢?孔子說了:“求仁得仁,何所怨。”你不要有所期待,不要翹首以盼,要埋頭苦幹,只憑着自己的良知,憑着大是大非去做。

子思對孟子說的話,和孟子對魏惠王說的話有所不同,但是王陽明說過,你不可把聖人說的不同的話,拿到一塊兒比對,說“哎呀他們說得不一樣,到底聽誰的?!”因為語境不同,說話對象不同,都是“因病發葯”。子思看到孟子病在心裏只有仁義,沒有福利,就提醒他利。孟子看見魏惠王一心逐利,心中沒有仁義,就告訴他只有義,沒有利。你讀這書要學到什麼呢?就是要切己體察,觀照自己,事上琢磨,放到自己的事情上,知行合一。

顯王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335年)

1秦伐趙,攻佔宜陽。

顯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年)

1齊王、魏王在徐州會晤,彼此互尊為王。

【柏楊曰】

司馬光認為三家分晉是一大巨變,但他們仍然都在周王統御之下,只是要求周天子封自己為諸侯而已。到本年,齊魏兩國國君忽然宣稱自己成了國王,跟周國王一般高,平起平坐,這種當國王的風氣,使其他封國紛紛跟進,戰國時代,就加速進入了跑道。

2韓昭侯要建一個高大的宮門。屈宜臼說:“您一定不能從此門出入,因為不是時候,不是良辰吉日。人有走運的時候,也有倒霉的時候。以前國君您曾經很順風順水,那時候沒有修建高門。前年秦國攻佔了我們的宜陽城,今天國內又遭旱災,國君不在此時體恤百姓,而急於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就是所謂的‘時詘舉贏’,時勢很窘迫,舉措卻好像很寬裕一樣,這真不是時候啊!”

3越國國王無疆發兵攻打齊國,齊王派人去遊說他,說伐齊不如伐楚有利。越王就伐楚,被楚國人打得大敗,楚國乘勝佔領了以前吳國的土地,向東一直到浙江,越國因此離散,諸公子爭立,有的自立為王,有的自立為君,流散在海濱一帶,分別向楚稱臣。

顯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

1楚王伐齊,包圍徐州。

2前面韓昭侯要修的那個高門建成了,韓昭侯也在這一年去世了,他的兒子宣惠王繼位。

3當初,洛陽人蘇秦遊說秦王以兼并天下之術,秦王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蘇秦於是離開秦國,又去燕國,遊說燕文公。蘇秦說:“燕國之所以沒有被捲入戰爭,是因為趙國在南方,成為燕國屏障。如果秦國要攻打燕國,那他是在千里之外發動。而如果趙國要攻打燕國呢,那是在百里之內。不擔心百里之內的禍患,而重視千里之外的關係,沒有這樣制定戰略的。我建議大王與趙國聯姻,燕趙一體,那就不用擔心什麼禍患了。”

燕文公採納了蘇秦的建議,於是給蘇秦車馬盤纏,去遊說趙肅侯。蘇秦對趙肅侯說:“當今之世,太行山以東,以趙國為最強。秦國最視為腹心之患的,也是趙國。但是秦國為什麼不敢攻打趙國呢?是怕韓國、魏國抄他的後路。如果秦國攻打韓國和魏國,兩國沒有大山大河,無險可守,稍微推進一下,就可直抵兩國首都城下。如果韓魏兩國不能抵擋,投降秦國,那麼秦國沒有韓、魏的牽制,就一定會來攻打趙國。我觀察天下的地圖,諸侯的土地五倍於秦國,算下來總兵力應該是秦國的十倍。如果六國合縱為一,向西攻打秦國,秦國必破。那些主張連橫的人,割諸侯之地給秦國以換取暫時的和平,秦國越來越強,獻計的人得到榮華富貴,一點也不操心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侵略的危險。所以,那些主張連橫的人,成天用秦國的強大來恐嚇諸侯,要求割地,希望大王您要深思熟慮!我為大王制定一個戰略,不如使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合縱以抗秦,讓六國將相盟會於洹水之上,交換人質,締結盟約如下:‘秦攻一國,五國各出銳師,有的騷擾秦軍後路,有的救援被攻打的城鎮,如果有背盟不來的,五國共伐之!’諸侯如果能這樣合縱抗秦,秦國必不敢出函谷關一步,就不能危害山東諸國了。”

趙肅侯聞計大喜,把蘇秦奉為上賓,尊寵厚賞,委派他聯絡諸侯。

正在這個時候,秦國派犀首為大將伐魏,大敗魏軍四萬多人,生擒魏將龍賈,佔領雕陰。蘇秦擔心秦軍攻打趙國,破壞合縱盟約,就琢磨要用什麼計策對付秦國。他想起了張儀這張牌,就用激將法,激怒張儀,讓他去秦國。

張儀是魏國人,當初和蘇秦是師兄弟,都在鬼谷子門下學縱橫術,蘇秦自以為本事不如張儀。張儀遊說諸侯,一個也沒能成功,在國外窮困潦倒。蘇秦把他召來,故意羞辱他。張儀既憤怒又害怕,想想諸侯各國中,只有秦國能危害趙國,就到秦國去。

蘇秦暗中派人用錢資助張儀,讓張儀得以進見秦王。秦王很喜歡他,任他為客卿。資助張儀的恩人對張儀說:“我其實是蘇秦先生派來的,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盟約,認為只有您有能力掌握秦國的權柄,所以用激將法激怒您,又派我給您供奉活動經費,這都是蘇先生的安排啊!”張儀說:“哎呀!我身在蘇秦計中還不知道!看來我是趕不上蘇先生哪!請您替我謝謝蘇先生,只要蘇先生還在,我就不會提連橫之計。”

於是蘇秦遊說韓宣惠王說:“韓國地方九百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都是韓國出產的。韓國士兵發射勁弩,坐在地上,腳踏弩材,手引湊機,連射一百發也不停止,這是何等勇力!以韓國士卒之勇猛,身披堅甲,腳踏勁弩,手持利劍,以一當百,那是不消說的!但是,大王如果臣服於秦國,秦國一定要求您割讓宜陽、成皋。今年給了他,明年又要求割別的地。給吧,實在沒有地給他了;不給吧,之前給的白給了,棄前功,受后禍,還得被他打。何況大王您的地有限,而秦國的欲求無限,以有限的地去滿足無限的欲求,這正是市怨結禍,都是自找的,還沒開戰,地已經割給人家了。俗話說得好:‘寧為雞頭,不做牛後。’以大王您這樣的賢德,又有韓國強大的軍隊,卻得了個牛後的名聲,我真是為大王您感到羞恥呢!”

韓王聽從了蘇秦的話。

蘇秦又去遊說魏王:“魏國地方千里,幅員似乎不算太大,但是,村落棋布,農田稠密,連割草放牧的荒野都沒有,人口之眾,車馬之多,日夜來往,好像部隊行軍一樣熱鬧。我私下衡量大王的國力,不在楚國之下。我聽說大王的軍隊,有國家正規軍二十萬,各貴族首領旗下蒼頭軍二十萬,先鋒軍二十萬,後勤部隊十萬,兵車六百乘,戰馬五千匹,您的實力可不小!以這樣的實力,卻聽從群臣的話,想要臣服於秦國!所以趙王派我來向您獻計,合縱抗秦,現在我向您奉上合縱盟約,謹聽大王指示!”

魏王也聽從了蘇秦。

蘇秦再遊說齊王:“齊國是一個四面險要的國家,地方兩千里,帶甲數十萬,糧食多得堆成山,軍隊之強,士卒之健,進如射箭,戰如雷霆,退如飄風,即便有戰事,敵國軍隊從來未能越泰山,渡清河,涉渤海。首都臨淄七萬戶人家,按一戶人家三個壯丁來計算,如果要戰爭動員,不用遠縣,光是首都就能動員二十一萬兵力。臨淄市民富裕殷實,成天鬥雞、賽狗、下棋、闒鞠。臨淄街道上,車輛多得車軸互相剮蹭,人們摩肩接踵,舉起袖子,都能連成帷幕;一人揮一把汗,都像下雨。韓國、魏國畏懼秦國,那是因為他們與秦國接壤,雙方衝突,動員開戰,十天之內,勝負存亡就見分曉了。就算韓魏戰勝了秦國,那也得自損一半兵力,無法再守衛四方邊境;如果戰敗呢,那亡國就在眼前,所以韓魏兩國,不敢得罪秦國,寧願臣服,委曲求全。但是秦國要想攻打齊國,就不一樣了,他得跨越韓、魏兩國的國境,穿過衛國晉陽要道,經過亢父的險隘,車輛不能并行,戰馬不能並馳。用一百人把守,他一千人也過不來。秦國雖然想深入,但是又顧盼猜疑,怕韓魏兩國抄他後路,所以他只有虛聲恫嚇,驕矜謾罵,就是不敢進攻。如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秦國根本不敢拿齊國怎樣,但是您的臣下,卻建議您向西臣屬於秦國,這實在是有點過了,希望大王您稍加留意。”

齊王聽從了。

下一站,向南遊說楚王:“楚是天下強國,地方六千餘里,帶甲百萬,戰車一千乘,戰馬一萬匹,糧食儲備夠用十年,這是霸王之資啊!秦國最忌憚的就是楚國,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勢不兩立。所以我替大王設計,不如與五國合縱,孤立秦國。我可以號召太行山以東的國家,按春夏秋冬四時的奉獻,來聽大王您的號令,以他們的宗廟社稷,強師勁旅,都聽大王指揮。合縱,則諸侯割地以事奉楚國;連橫,則諸侯割地以事奉秦國。這兩計相差甚遠,大王以為如何呢?”

楚王也同意了。

於是以蘇秦為從約長,掛六國相印,兼任六國的宰相,北上向趙王彙報盟約成果。當時,蘇秦車馬排場之大,可比於六國的君王。

4齊威王薨,兒子田辟疆繼位,是為齊宣王。齊宣王知道成侯鄒忌誣陷田忌,就召回田忌,給他恢複名譽和官職。

5燕文公薨,兒子燕易王繼位。

6衛成侯薨,兒子衛平侯繼位。

顯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332年)

1秦惠王派犀首欺騙引誘齊、魏一起攻打趙國,以破壞合縱盟約。趙肅侯責怪蘇秦:“你跟我吹噓的外交成果呢?”蘇秦害怕被清算,請求出使燕國,聯絡處罰齊國。蘇秦離開趙國,整個合縱盟約就瓦解了。趙國人破壞黃河堤防,引洪水灌齊、魏聯軍,齊、魏兩國軍隊才撤去。

2魏國將陰晉割讓給秦國以求和,華陰得以充實。

3齊王伐燕,佔領十座城市,後來又歸還給燕國。

顯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1秦伐魏,包圍焦城、曲沃。魏國把少梁、河西兩地割讓給秦國,換取和平。

【柏楊曰】

十年前魏國已經派使臣獻河西地給秦國,可能是一直拖着沒交接,現在才實質割讓。

顯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329年)

1秦伐魏,渡過黃河,佔領汾陰、皮氏,又攻陷焦城。

2楚威王薨,子楚懷王繼位。

3宋國國君剔成的弟弟宋偃發動兵變,進攻剔成。剔成逃奔齊國。宋偃自立為君。

顯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

1秦國公子嬴華和張儀率師攻佔魏國蒲陽。張儀說服秦王,把蒲陽歸還魏國,並派公子嬴繇到魏國做人質。然後張儀遊說魏王說:“秦王對魏國是相當厚待了,魏國不可對秦王無禮啊!”魏國於是把上郡十五個縣,全部割讓給秦國。張儀回到秦國,秦王任命他做宰相。

顯王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1秦滅西戎,設義渠縣,義渠國君成為秦國臣民。

2秦國歸還焦城、曲沃給魏國。

【胡三省曰】

一會兒取,一會兒還,秦國把魏國像嬰兒一樣,玩弄於股掌之上。

顯王四十三年(乙未,公元前326年)

1趙肅侯薨,兒子趙武靈王繼位。設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問候先君貴臣肥義,增加他的俸祿。

顯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325年)

1這一年夏天四月,戊午日(初四),秦國開始正式稱王。

2衛平侯薨,兒子衛嗣君繼位。衛國有一個受輕刑的囚犯逃亡到魏國,因為精通醫術,為魏王王后治病,得到魏國收留。衛嗣君聽說了此事,派人用五十斤黃金買回他。使者往返五次,魏國都不放人。於是就以一個左氏城來交換。左右進諫說:“為了一個輕刑犯人,用一座城去換,這值得嗎?”衛嗣君說:“這道理不是你們所能理解的,治無小,亂無大,如果國家治理得好,國土小一點也沒什麼,如果國家亂了,大有什麼用?如果法律不能確實建立,刑罰得不到徹底執行,就算有十座左氏城,又有什麼用呢?法令能立,違法必究,就算失去十座左氏城,也是值得的!”魏王聽到這番話后,說:“人主之欲,不聽之不祥。”於是不要任何交換條件,把那逃犯押解回衛國。

【胡三省曰】

此學申、韓者為之悅耳。

【華杉講透】

胡三省注了一句話,說衛嗣君這個故事,那些學法家申子、韓非子的人,聽了很喜歡吧!顯然胡三省的態度是不以為然。衛嗣君剛剛繼位,他可能也是想搞點事情吧!他這種做派,已經達到儒家批判的“索隱行怪”的怪行,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難者以為學,搞一些特立獨行之事,聳人聽聞,不是中庸之道。

顯王四十五年(丁酉,公元前324年)

1秦相張儀率師伐魏,佔領陝。

2蘇秦在燕國,和燕國前任國君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知道了。蘇秦很害怕,對易王說:“我在燕國,不能提高燕國地位;如果派我到齊國,我就可以提高燕國地位。”易王同意了。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逃奔齊國。齊王任他為客卿。蘇秦遊說齊王大築宮室,擴大王室花園和獵場,以壯大其聲威,想以此來腐化消耗齊國,使之無暇對燕國有不利之舉。

【胡三省曰】

此處交代,為後來齊大夫殺蘇秦埋下伏筆。

【華杉講透】

蘇秦此計,《孫子兵法》裏也有,叫“役諸侯以業”。業,就是事,找點事來折騰他,消耗他,讓他疲憊。

顯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323年)

1秦國張儀與齊、楚兩國宰相在嚙桑會晤。

2韓、燕皆稱王。趙武靈王卻不肯,他說:“名不副實,配得上嗎?”便讓國人還是稱自己為君,不要稱王。

【胡三省曰】

趙武靈王此時不肯稱王,不是他老實,要守君臣之分,也不是他謙虛。而是他胸懷大志大欲,還沒稱心如意。

【華杉講透】

他這也是瞧不起韓、燕的虛名,不願意跟他們一起瞎起鬨。

顯王四十七年(己亥,公元前322年)

1張儀從嚙桑回國后,就被免去了秦國宰相職務,改而到魏國任宰相,實際上還是為秦國利益服務,要魏國做個表率,事奉秦國,讓其他諸侯也仿效。魏王不聽。秦王伐魏,佔領曲沃、平周。秦王暗中更加厚待張儀。

顯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

1周顯王崩。子姬定繼位,是為慎靚王。

2燕易王薨。兒子噲繼位。

3齊王封田嬰於薛,號曰靖郭君。靖郭君對齊王說:“對各大夫的建議表章,應該每天都聽取彙報,反覆閱讀考慮。”齊王說:“好!”但是,搞了一陣子,厭煩了,不想理事,全都委託給靖郭君:“你去弄吧,都你自己定!”於是靖郭君得以專擅齊國的權柄。

靖郭君想修建薛城的城牆城防。一位門客對他說:“您聽說過海里的大魚嗎?漁網網不住它,魚鉤釣不起它,但一旦離開了水,小螞蟻也能把它給啃了。如今齊國就是您的水,如果齊國沒了,一個薛城,就是城牆高到天上,又有什麼用呢?”於是放棄了築城牆的計劃。

靖郭君有四十個兒子,其中田文,是一個地位低下的賤妾生的。田文建議靖郭君散財養士。靖郭君就委任田文負責當家,招待賓客。賓客爭相向靖郭君誇讚田文,請靖郭君立田文為嗣子。靖郭君死,田文嗣位為薛公,號孟嘗君。

【司馬光曰】

君子養士,是為了人民的福祉。《易經》說:“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什麼是賢呢?就是他的德行足以敦化人民,匡正風俗;他的才幹足以整頓朝綱,嚴明紀律;他的明睿足以燭微慮遠,既洞察細微,又深謀遠慮;他的剛強足以結仁固義,凝聚仁人,堅固正義。往大了說,他能有利於天下;往小了說,至少也能有利於一國。所以君子用豐厚的利祿來富裕他,用尊貴的爵位來尊崇他,這就是養一人而及萬人的養賢之道。如今這孟嘗君養士呢,不分智愚,不擇好壞,盜用國君給他的俸祿,來養自己的私黨,圖自己的虛名。上以欺騙君王,下以侵佔民財,這是奸人之雄,不值得提倡!《尚書》說:“受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商紂是天下逃犯的窩藏家,壞人的俱樂部)。”這就是田文的寫照!

4孟嘗君曾經訪問楚國,楚王送他一張象牙床,派登徒直護送。登徒直不想去,對孟嘗君的門徒公孫戍說:“象牙床價值千金,我負責護送,要是碰壞一隻角,我把老婆孩子賣了也賠不起。您要是能去幫我說說,把這差事給我推掉,我有一把祖傳的寶劍,送給您做酬謝!”公孫戍應諾,進去對孟嘗君說:“小國之君,之所以把宰相之印都交給先生,把整個國家都託付給您,是因為覺得先生能振貧窮,存亡國,繼絕世,所以莫不喜悅於您的仁義,愛慕您的清廉。如今您到了楚國,就接受象牙床這樣貴重的禮物,別的小國都交不起您這個朋友了呀!”

孟嘗君說:“好!”於是推辭,不接受楚王的厚禮。

公孫戍轉身退出,走到中門,孟嘗君又把他喊回來,問:“你走路怎麼這麼趾高氣揚,興高采烈呢?”公孫戍老老實實以實情相告,說因為可以得到登徒直的祖傳寶劍,心裏高興。孟嘗君就讓人在門板上寫一個告示:“有能發揚我的美名,制止我的過失者,即使他的建議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處,也沒有關係,趕快向我進諫!”

【司馬光曰】

孟嘗君可以說是能用諫的人了。只要別人說的話是對的,哪怕他別有用心,我還是要採納他的意見,更何況那些一片忠心的人呢?《詩經》說:“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葑,是蕪菁,菲,是土瓜,這兩種菜,根和葉都可以吃,但是葉子好吃,根有時好吃,有時難吃。采這兩種菜,就不要管它的根好根壞,即使根是壞的,葉子還是一樣可以採摘。)孟嘗君之用諫,就是采葑采菲的道理。

5韓宣惠王想把國政大權,分別授予公仲和公叔二人,問繆留的意見。繆留說:“不可!晉國用六卿,最後國家分裂。齊簡公用陳成子和闞止,最後導致自己被殺。魏國用犀首和張儀,丟了河西之地。您同時用兩個人,那勢力大的就在國內廣樹黨羽,勢力小的呢,就要和境外結盟。那群臣分為兩群,一群對內結黨營私,一群對外賣國求榮,您的國家就危險了!”

【胡三省注】

晉國六卿,智氏、范氏、中行氏、趙氏、韓氏、魏氏,從晉文公、晉襄公以來,輪流秉持國政,又相互傾軋兼并,最終導致韓趙魏三家分晉。

齊簡公分別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闞止為左、右相。闞止得寵於齊簡公,田成子嫉妒。最終田成子殺死闞止,又一不做,二不休,連齊簡公也殺了。

魏國的犀首和張儀呢,以犀首為相,就倒向韓國;以張儀為相,就倒向秦國。因為這兩人都是與境外勢力勾結,在國內爭權奪利。所以魏國就被他們不斷地削弱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戰國到三國·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戰國到三國·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卷第二 周紀二(公元前368年一公元前321年,共4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