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舊制度與大革命】“要求獲得自由的法國人,最終加強了專制”

用50本書構築你的商業知識圖譜。大家好,我是吳曉波,今天我們開講《舊制度與大革命》。

一、民主、自由、平等能否共存

對於30歲的托克維爾來講,他從舊大陸來到了新大陸,看到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那麼他對美國的觀察其實也是建立在對歐洲文明和法蘭西文明觀察的前提下——任何的觀察都有一個觀照物,有一個假想敵。

所有的這些觀察其實都涉及到現代文明制度的幾個重要的主題,比如:什麼是民主?作為一個制度,在既均衡、又危險、又恐怖平衡的前提下,這樣的民主制度該如何建構?同時,民主制度所倡導和承諾的平等和自由又意味着什麼?

一般我們認為,民主、平等、自由,好像是三個必然會出現在同一個話語場內的詞,但是你仔細想一下,所謂的“自由”和所謂的“平等”在很多時候是衝突的,某一些人的自由意味着另外一些人的不自由。你所建構的一種平等的模型,很可能在另外的意義上會造成一種不平等甚至絕對的不平等。

那麼所有的民主制度,當你給予了一些社群、一些人口自由的權利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因此造成新的不自由和新的不平等呢?

所以,民主、平等、自由,這不僅僅是托克維爾在100多年前所思考的問題,在今天也是我們每一個現代公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書中,托克維爾寫了非常有意思的一段話,他說:“在思想上我傾向民主制度,但是由於本能,我卻是一個貴族——這就是說,我蔑視和懼怕群眾。自由、法治、尊重、權利……對這些我極端熱愛,但我並不熱愛民主,我無比崇尚的是自由,這便是真相。”

1789年所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法國人民對自由精神的追求的一次巨大的實驗。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法國包括歐洲各國都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價。

法國的政權不斷地疊代,在幾十年的變革過程中,法國人一直想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一種理想主義的、沒有瑕疵的民主制度?在這種民主制度下,能不能夠保證每一個人的自由,能不能夠實現社會的絕對的平等?

這個理想是托克維爾這一代人用生命所換取來的種種的啟迪和種種的教訓。

二、《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主要內容

托克維爾在完成《論美國的民主》之後,迅速地成為了法國乃至歐洲一個非常著名的知識分子。

法國有一個知識分子的最高和最受到尊重的組織,叫法蘭西學院。他也是法蘭西學院最年輕的院士,後來還出任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外交部長。但是後來,隨着政權不斷的疊代,因為政見的不同,他有一段時間被驅逐,被定了叛國罪。

所以到晚年的時候,他重新回到了書齋,作為一個老牌的政治家,他開始總結法國大革命所沉澱給人類的種種的遺產和思想,所以他在晚年完成了另外一部偉大的著作,叫《舊制度與大革命》。

在這本書中,托克維爾承擔了這場大革命的總結陳詞者的角色。40年來,法國由一個貴族統治的君主國家,以鮮血和龐大的社會動蕩為代價,最終轉型為一個民主政體。

在這個過程中,法國大革命在法國的政治進步乃至歐洲和全球的政治文明進步中,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實驗?它到底留下了怎樣的遺產?這個是托克維爾試圖在這本晚年的著作中給出的答案。

1.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地位

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托克維爾首先充分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地位。

他說,法國大革命是迄今最偉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了法國青春、熱情、自豪、慷慨和真誠的時代。大革命的任務也許沒有完成,就好像一群年輕人進入到了一座城市,他們努力地摧毀了這座城市所有的舊的制度、舊的基礎,讓它變成了一片廢墟。但是讓它變成廢墟不是目的,目的是什麼?是在廢墟上重新建構一個社會大廈。

他首先認為,這場革命具有很大的爆發性,代表着人類在19世紀初面對自我命運的一種非常青春和暴力的實驗和反抗,所以他給了它一個很偉大的定義。

但是他同時也指出,雖然這些年輕人用自己的鮮血,用自己的激情摧毀了舊制度,讓它變成了一片廢墟,但是當他寫這本書的時候,廢墟上新的世界並沒有建立,或者建立起來的世界跟舊世界相比,到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幸福感,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2.革命對於專制的加強

那麼在書中,他給出的第二個有啟發性的結論是:“在法國,對自由的要求晚於對平等的要求,而對自由的要求又首先消失,結果要求獲得自由的法國人,最終加強了專制。”

他在書中用非常多的細節來描述了一個場景,就是在大革命期間,人們一次次地以民主的名義推翻了獨裁者,但是迅速建立起更為專制的政權。

法國大革命似乎要摧毀一切舊制度,然而革命卻不知不覺中從舊制度繼承了大部分的情感習慣和思想,一些原以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實是舊制度的繼承和發展。

托克維爾非常無奈地說:“連這些制度的弊端本身也成為了它的力量。”

他說,“看到中央集權制如此輕易地在法國重建起來,我們絲毫不必感到驚異。1789年的勇士們曾經推翻了這座建築”——也就是當年7月14號的時候,巴黎人民勇敢地推翻了巴士底獄,但是,托克維爾說,“在後來的幾十年中,巴士底獄的基礎卻在這些摧毀者的心靈里,在這基礎上它才能突然間重新崛起,而且比以往更為堅固。”

所以任何一場革命,當它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摧毀舊制度的時候,那麼在這些革命者的心中,他所想建立起來的那個新的天堂和新的建築,在建構過程中有沒有可能成為跟舊制度非常類似的建築物?

三、托克維爾思想的現實價值

在將近200年後,我們閱讀托克維爾所寫的《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之所以還會產生新鮮感,那就是思想的新鮮。

雖然他描述的是19世紀初的美國的商業實踐、政治實踐,雖然他總結陳詞的是法國大革命,但是每一個閱讀者都能夠從托克維爾的思想中產生巨大的當代感。

任何一部偉大的著作都能夠穿越時間的隧道,讓當時的思想和今天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產生共鳴——我們對政治的理解,我們對社會的理解,我們對民主、自由、平等的理解,都能夠在將近200年前,那個法國政治家托克維爾的文字中得到極大的呼應。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幾千年來,我們所追求的是什麼?就是我們一群人在一起,然後我們能夠平等地對話,能夠共同地分享眼前的食物。這是我們對生活、對世界的最原始的熱愛。

但你會發覺,2000多年來,我們一次一次地通過暴力革命,通過鮮血的方式來推翻了一個個的王朝,一個個的國家,一個個的制度,一個個的城市,但是當這些舊的制度、舊的土壤、舊的城池被推翻以後,有沒有真正地建立一個新的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會?直到今天,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我想,這個問題不僅托克維爾曾經思考過,在中國過去的100多年的現代化進程中,每一個年輕人在面對社會、面對這個國家進步的時候,我們的內心都有一種衝動和狂熱:希望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能夠建立一個新的制度,這個制度有別於我們的父輩建立的舊制度,它能夠更加平等,能夠更加自由,能夠讓陽光照射到目力所及的每一塊土地上。

但是托克維爾在他的書中提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當一些理想主義者推翻舊制度的,一個殺龍少年,當你把惡龍殺死以後,你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條惡龍?

所以在書中,托克維爾很無奈地說:“任何試圖建立一個天堂的理想和主義的人,最終都將不可避免地奔向它的反面。物理意義上的巴士底獄會一次一次地被推翻。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心底的那個巴士底獄卻會更加頑強地、一再地重建。”

托克維爾對美國的民主和對法國大革命的思考,在100多年後,之所以能夠仍然得到我們的呼應,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經歷了工業革命、信息化革命的時期,到今天,什麼是民主,如何建立一個相對均衡的民主制度,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平等,這些母命題到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仍然充滿了懸念,仍然充滿了挑戰。

關於《舊制度與大革命》的解讀就講到這裏了。我是吳曉波,我們下一本書再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上一章下一章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