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不久,一些黑衣人開始從京城出行。

最早出行的兩個黑衣人,現身在南下的大船上。大船是《四庫全書》編纂完成後,送幾位南方學者回家的。反正大書編完了,學者們在船上心情放鬆,就與那兩個黑衣人天天神聊,以解旅途之悶。那兩個黑衣人,一個中年人,姓何,自報名字為“何求”,學者們一聽,直誇名字起得好,有人生哲思;另一個是年輕人,姓李,自報的名字大家都沒有聽清楚,也就沒有追問。

兩個黑衣人自稱此行是陪送學者,卻又說順帶辦點別的事。何求說是到揚州查核一筆漕運稅銀,姓李的說是老父有病,順道省親,但他們卻又都客氣地說,陪送是“此行主旨”。

神聊到第四天,明朝倭寇,成了主要話題。

兩個黑衣人慢慢聽出來了,王直的事,在徽州、浙江流傳很廣,但最重要的內容卻最含糊。例如,像王直這麼聰明的人,對家產一定早就有隱秘的安排。安排的核心,必然是照顧宗族血緣,代代相傳。那就是說,追查遺產,應該尋找一份可靠的家譜,然後順藤摸瓜。但是,這份家譜在哪裏?

黑衣人何求問:“王直既然都已經在日本九州立國了,任命高官不分國籍,哪裏還在乎家譜?”

一位年長的學者說:“那他為什麼還會回國而被擒?照他的狡詐閱歷,不會不懂得朝廷的誘降之計,但他還是冒着九死一生的風險回來了,為什麼?最終丟不下桑梓血親。因此我敢斷言,家譜還是修了。”

黑衣人何求誠懇地點頭,卻又小聲追問:“家族已經分崩離析,秘藏一份家譜在哪個後代手裏,極可能毀損,現在大概早就不在了。”

那位年長的學者說:“如果遺產還在,按慣例,那就一定還會有一個家譜抄本,在一家藏書樓收藏着。這樣,可以避免譜系流失,為後代分配遺產留下了依據。浙江的天一閣、嘉業堂都收了很多家譜,但那太容易被旁人發現了。王直的後代懂事,不會藏在這麼有名的藏書樓。應該是在二流小藏書樓,而且是在不會倒閉的藏書樓。”

“不會倒閉的藏書樓?”黑衣人何求帶着巨大的好奇追問。

年長的學者含蓄地一笑,說:“是啊,只有不倒閉,家譜才存得下去。但是,一家小藏書樓為什麼能曆數代而不倒閉?如果沒有特殊理由,那隻能是因為有一筆非常可觀的預先贊助。王直如果要在哪家藏書樓暗藏家譜,那麼,一定會提供這種預先資助的。”

黑衣人何求睜大雙眼看着這位學者,然後閉住了眼睛。想了一會兒,他又把眼睛睜開了,說:“對這件事,我可以歸納幾點了。第一,王直如果真有大筆遺產,應該還留有一本家譜;第二,這本家譜應該藏在一家不大卻又不會倒閉的藏書樓里;第三,這家藏書樓財源神秘,無人知道。”

他的歸納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一位年紀稍輕的學者說:“我們不想絲毫沾染王直遺產,但對那種說不清財源的小藏書樓卻充滿了好奇。真有嗎?會是哪一家?”

黑衣人何求說:“有疑點,就有線索。不怕麻煩追尋下去,說不定巧上加巧,萬中遇一,撞上了。”

以後幾天,幾個人在船上無聊,就爬梳着江淮流域各種藏書樓的一個個屋頂,一堵堵高牆。爬梳不到的,就想像着。

終於,揚州到了。黑衣人何求離船上岸了,說是要急着去查核漕運稅銀。姓李的黑衣人還要坐原船去池州,然後走陸路到徽州。幾位學者,也分別到揚州和徽州。於是,大家就在揚州碼頭分手了。畢竟同船相處了那麼久,互相頻頻作揖,依依惜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空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空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