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成功者為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靠近一幫不知上進的人,那麼你的生活也會這樣變得不知上進,當你和積極的人一起生活時,你就會被他們的積極所感染,同時變得和他們一樣。想要看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就要看他身邊的朋友是什麼樣子的。想要成功,想要致富,就要和那些成功的人為伍,向他們討教經驗,學習他們賺錢的本領和對事物的看法,改變自己的窮思維,讓自己從根本上與成功者達到一致。古希臘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講過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城邦動物。人需要同其他人交往,沒有哪一個人可以獨自活此一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什麼人交往,就能看出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這個道理很簡單,雖然我們一直讚美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但污泥對荷花而言並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相反非常有用。對人而言,真正的道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訴我你和誰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人。”我非常喜歡這句話,因為其中蘊藏着深刻的智慧和哲理。如果你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一起,很可能因為你在工業界也很成功,或者說你將要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同一位盜竊犯混在一起,除了去別人家裏偷東西,很難想像你們還會做些什麼。我的一位醫生朋友告訴我,要拯救一個沉迷於酒精或者毒品中的人,第一步就是要切斷他們與原先那些引誘他們上癮的“朋友”的聯繫。事實上,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毫無疑問,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和誰在一起,不和誰在一起。我曾經聽一個日本學者手島佑郎做過一次演講,他演講的題目非常震撼人:“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手島佑郎不愧是先後在以色列和美國研究猶太商法已達30餘年的資深人士。他在演講的開頭先說起了兩個極短的故事:――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裏,當小孩稍稍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典,點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經書上那滴蜂蜜。――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遠跟隨着你。”說起人為何貧窮,手島佑郎對真正的窮人進行了諷刺:“有一種窮人算是窮到了家。他們寧願位列一支窮人的隊伍之首做一輩子窮人,也不願跑到一支有錢人的隊伍之尾去做一會兒有錢人。”手島佑郎的結論是:窮人羨慕有錢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有錢人通達財路的智慧。由窮到富的轉變是窮人夢寐以求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窮人只好聊以**的幻想。窮人只有站在有錢人堆里,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和一些人相處的時候,你會感到焦躁不安、疲憊不堪,但在和另外一些人相處時,你就會覺得精神百倍,身上的不適感也會慢慢消失。這種現象絕不是偶然的,而是能量交流的結果。一個積極樂觀、精神能量高的人和一個消極處事、精神能量低的人在一起,前者將受惠,而後者將損失一些能量。所以,當你在快樂的時候同一個不快樂的人交談,過不了多久,那個不快樂的人心情會好轉,而你的心情則會受到影響,即使不是馬上變糟糕,但是幾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后,你的心情就會逐漸變糟。令人遺憾的是,窮人始終認識不到這個明白的道理。他們認為自己目前的狀況是由有錢人造成的,因為有錢人佔據了更多的社會資源,而那些資源本來有可能是屬於自己的,因此窮人對有錢人不僅沒有接近並向其學習的意願,反而用一種敵意的眼光來審視有錢人。窮人大多數都是失意者,所以他們願意和那些消極處事的人聚在一起。同他們在一塊兒,窮人不用擔心自己被鄙視,因為對方大抵也是窮人,而且,彼此之間同病相憐,可以一起慨嘆不幸的人生。他們聚在一起,內容無非是發發牢騷,說些人窮志不短的話,順便像阿Q那樣從精神上蔑視一下有錢人,也算是“志同道合”。這樣做的唯一後果是窮人繼續窮下去,而且和有錢人的距離越來越遠。如果你處在一個總是與消極的人們為伍的環境裏,你就會成為他們消極情緒的犧牲品。消極的人在本能上往往用消極眼光來看待充滿可能性的觀念,他們不單不善用這種觀念,反而拚命找理由來證明它們是無法落實的。總之,他們隨意扼殺觀念,浪費了許多可利用的資源。有錢人和窮人相反,他們願意和那些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在一起,和他們在一起交談,從他們那裏獲取成功的經驗,與他們分享獲取財富后的喜悅,在窮人看來,比自己強的人必定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因而他們很難走進強者,在心理上也往往妒忌強者。而從富人看來,強者可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但強者更可以是合作的對手,是可以給自己帶來資本的對手。所以富人往往會欣賞強者,在相互競爭的關係裏向強者學習。洛克菲勒集團一項都很注重用人,他們集團內部有很多比洛克菲勒厲害的人物。他們在這個環境裏面工作,不但不會感到壓力,還隨時都受到了洛克菲勒的欣賞和重用。強者也是可以利用的,如果一味的嫉妒別人的才華比你高,而想盡辦法打擊的話你可能就陷進了無休止的鬥爭中,成為一個小人,而不能提高你的能力。欣賞你的對手,看到你不如人家的地方,提升自己,找克服對方弱點的辦法,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以鍛煉自己的人品,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成功者無處不在,與一個註定要成為億萬富翁的人交往,你怎麼可能成為一個窮人呢?你與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來,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擦亮我們的雙眼,善於發現那些優秀的人,並積極主動的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艾倫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同時對天文學也充滿興趣,他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樂里,就是對着天空發獃。因此,在同學們的眼中,艾倫不是一個善交際的人。不過,他也不是一個朋友都沒有,有位金髮男孩,比他低兩個年級,就經常到班裏來找他。因為艾倫的父親是圖書管理員,金髮男孩要通過他借一些最新的電腦書籍。在借書還書的過程中,艾倫喜歡上了這個金髮男孩,並經常跟他出入於學校的計算機房,一起玩編程遊戲。從“三連棋”一直玩到“登月”,臨畢業時,他成為了一個僅次於金髮男孩的計算機高手。1971年春天,艾倫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學習航天;第二年,金髮男孩進入哈佛,學習法律。兩人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經常聯繫,金髮男孩繼續跟他借書,他繼續跟他探討編程問題。1974年寒假,艾倫在《流行電子》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紹世界第一台微型計算機的。艾倫拿着那本雜誌去了哈佛,見到那位金髮男孩,將“放在家裏的計算機問世”的消息告訴了他。當時的金髮男孩正陷入在“是繼續學法律,還是搞計算機”的苦惱中。當《流行電子》雜誌上的那台所謂的家用電腦畫面展現在他面前後,他斬釘截鐵地對艾倫說:“你不要走了,我們一起干點正經事。”於是,艾倫就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頓住了下來,並且一住就長達8個星期之久。在這段時間裏,艾倫和金髮男孩夜以繼日忙於Basic語言程序的編寫,這套程序可以裝進那台名為Altair8008的家用電腦里,並且能像汽車製造廠的大型計算機一樣工作。當他們二人帶着這套程序走進那家微型計算機生產廠家時,竟然獲得了3000美元的基價,並答應他們以後每出一份程序拷貝,付30美元的版稅。自此艾倫和金髮男孩再也沒有回到學校。3個月後,一家名為微軟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在波士頓誕生,總經理為金髮男孩――比爾?蓋茨,副總經理是保羅?艾倫。通往財富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靠己埋頭苦幹,學習,實踐、總結;另一條是向已經成功的人去學習,像成功者那樣思考和行事。前一種方法節省了向成功者學習的成本,但卻極有可能走彎路,在時間與花費上得不償失。而且,當一個人僅僅依賴於自己的知識、經驗、資金、資源進行奮鬥的時候,這條致富之路將緩慢無比。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資源耗盡,信心喪失。有錢人走的是后一條路,通過向成功人士取經,從而踏上獲取財富的捷徑。行銷大師賴茲說,“很少人能單憑一己之力,迅速名利雙收;真正成功的騎士,通常都是因為他騎的是最好的馬,才能成為常勝將軍。”在有錢人的眼裏,成功人士如同登山的嚮導,他們知道哪裏有曲折,哪裏有陷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成功人士的經驗會幫助有錢人免除別人常犯的錯誤。巴菲特並不是一開始就會購買翻番10多倍的可口可樂股票。他最初的投資經歷和所有沒有取得成功的投資者一樣:打聽內幕消息,泡在交易所看走勢圖表和找小道消息。但是如果巴菲特一直這樣做下去,或許現在還只是一名散戶,或者早已破產。巴菲特始終沒有忘記向已成功人士求取真經。他先是跟隨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學習,后又向知名投資專家費雪求教,並且在好友芒格的幫助下,開始形成了自己投資風格,經過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終於成為一代投資大師和世界巨富。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有錢人都曾經向成功人士學習過。他們善於吸收有關信息,不僅學習他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會像他們那樣去思考,以便取得他們已經取得的財富。在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我所說的成功人士並不僅僅局限於擁有金錢這樣的東西。會賺錢當然是衡量成功人士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但在其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也應當是成功人士。例如,美國總統布殊應該是公認的成功人士,但他卻並不是因為會賺錢而入選這一行列的。因此向不同的成功人士學習,應該根據他們的成就各有側重。具體地說:向賺錢專家求救,你當然應當向他們請教致富的良方。他們可以給你有益的啟示,而且他們自己也喜歡別人對他們的成功感興趣,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到受人尊重。向他們虛心求教,是你所能給他們的最大恭維。對於那些生活態度積極,精神富有的人,你需要學習的是這些成功人士對待人生的達觀心態,當你在前進的道路遇到挫折,他們的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還有一些成功人士,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良好的習慣,這會讓你更快地走向富有。你的一切行為、想法,以及無意識中的反應,都受着習慣的束縛。習慣往往壓制人的思維,使人無法適應外在世界的變化。因此,當你認識到你有一些不良習慣,卻苦於無法迅速改變時,可以找一個與你習慣相反的人,多接觸,一起做事,一起研究問題,如果他善於影響引導別人,那就更好了。你會很快發現,你正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