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行軍篇
02
行軍篇
一單元不同地形的注意事項
行軍,包括行軍、宿營、佈陣,一是要利用地形便利,二是要注意偵察敵情。所以《行軍篇》,就是講不同地形的注意事項和觀察敵情判斷的要訣。
12山地的行軍要訣
原文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註釋
①處軍:駐軍,駐紮安營。
②相敵:觀察敵人。
③視生:向陽。
④戰隆無登:隆,高地。不要去仰攻佔據高地的敵軍。
譯文
孫子說:凡軍隊在各種地形上行軍和觀察判斷敵情時,應該注意:在通過山地時,要靠近山谷;駐紮時,要居高向陽;敵人佔據高地時,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
歷史故事
馬援撫平羌亂
自從王莽末年天下大亂,隴西的羌人就跟着亂了起來。因為隴西是馬援的發家之地,馬援對那片地區比較了解,所以漢光武帝劉秀就任命馬援為隴西太守,讓他去解決那裏的羌人問題。
為了杜絕塞外羌人的騷擾,馬援派當地的羌族富豪出塞,傳達朝廷的意思,希望他們能和當地人通婚過日子。這樣一來,那裏的羌人問題也就得以解決。
可好景不長,兩年之後,參狼羌人和塞外羌人部落聯合起來,殺死了朝廷派去的官吏,發動了叛亂。這個事情又落在了馬援的肩上。等馬援帶人趕到的時候,發現叛亂的羌人已經佔據了山頭的有利位置。馬援這次沒有強攻也沒有偷襲,他讓部隊找合適的地方駐紮以後,就把羌人的水源給切斷了,而且還派兵看守附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沒過幾天,山頂的羌人就熬不住了,又沒有勇氣與漢軍交戰,只好帶着幾十萬人逃往了塞外,有一萬多沒逃掉的,也向馬援投降了。
從此以後,隴西的羌人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
羌人
“羌”是古代人對西北游牧部落的統稱。早在殷商時期,中原就有對羌人的記載。隨着時代變遷,羌人分成很多支系。到漢代時,羌人分佈更廣,部落繁多,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華杉詳解
在前一章中,主要講了戰鬥時的各種變通之法,而懂得九地之變,才懂得行軍,所以《行軍篇》就放在了《九變篇》後面。
行軍的第一條——就是山地的行軍要訣。
其一,就是行軍通過山地時,要靠近山谷。山谷有什麼呢?曹操說,山谷有水源,又有草可以放牧。因為軍隊有馬,要吃草,炊事班還帶着豬、羊,也要吃草。宿營時,派一些兵把守住險要地方,就可以在山谷里放牧牲畜,打柴煮飯。馬援打敗羌族,就是因為他佔據山谷,奪其水草,堅守不戰,羌人水源斷絕,糧食吃盡,窮困不堪,就都投降了。
其二,是駐紮山谷時,不能在谷底紮營,而是要在高處向陽的地方。因為高處視野開闊,便於防守,如果在山谷里紮營,就容易被人包圍,居高臨下攻擊。至於為什麼強調要在陽面,是因為陽面相對乾燥、溫暖、舒適,不易生病。如果在山的陰面,士兵就很容易感冒。若流感橫行,在缺醫少葯的古代,則可能造成大規模的死亡。拿破崙說,再殘酷的戰鬥,也沒有營地不衛生對士氣的打擊大,所以瘟疫造成的減員,遠比戰鬥減員來得可怕。因為戰鬥時,我的人戰死,敵人的人也會戰死。可如果我方自己病死了,那對敵人是一點兒損傷也沒有的。
馬援在平定羌族叛亂的時候,佔據有利地形,困死了羌人。而前文講他人生的最後一戰,是在湖南討伐叛亂。那次他冒險從水路進軍,被困在山高林密的河谷里,結果部隊瘟疫流行,他自己也病死了。
其三,是敵人佔據高地時,仰攻會吃虧,不要硬上。這一點,在《軍爭篇》的“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中講過,此處不再詳講。
以上這幾條,就是孫子給出的山地作戰方法。我們現在雖然用不到這些兵法,但也要知道“方法”的重要性。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必須遵守正確的方法,比如安裝東西,要按說明書;走在馬路上,要守交通規則;觸碰電器,不能沾水等。僥倖心理,人人常有,所以決策前,一定要做“僥倖檢查”。抱着僥倖心理,那就可能會像馬援在湖南的戰鬥那樣,害人害己。
名家註解
行軍
王皙註:“行軍當據地便,察敵情也。”
張預註:“知九地之變,然後可以擇利而行軍,故次九變。”處軍、相敵。
王皙註:“處軍凡有四,相敵凡三十有一。”
絕山依谷
曹操註:“近水草便利也。”
視生處高
李筌註:“向陽曰生,在山曰高。上高之地,可居也。”
戰隆無登
杜牧註:“隆,高也。言敵人在高,我不可自下往高,迎敵人而接戰也。”
13水上用兵的方法
原文
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註釋
①絕水:絕,通過。渡過江河。
②客:文中指敵軍。
譯文
渡河之後要遠離河流;敵軍渡河來攻,不要在水上迎擊,等他們渡過一半時再打,這樣有利。想與敵軍交戰,就不要靠近江河抗擊敵方,沿河駐紮時,要駐紮在高處,使視野開闊,不要面朝水流(的方向)。這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
歷史故事
郭淮漢中拒備
三國時,劉備率領軍隊進攻漢中地區。蜀漢軍先是與魏軍爭奪定軍山,並在這一戰中成功斬殺魏軍主帥夏侯淵。隨後,蜀漢軍欲渡漢水,而夏侯淵的部下郭淮則負責迎敵。郭淮的部下認為敵眾我寡,應該靠近河流佈陣,不讓劉備渡河。郭淮卻一反常規,遠離河流佈陣。劉備在對岸看了,以為郭淮是引誘他過河,然後“半渡而擊”,所以反而不敢過來,撤兵走了。
郭淮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郭淮出身門閥家族,因此可以當官,並在軍中任職。他長期作為魏軍大將張郃的部下,在漢中、街亭、祁山等魏軍與蜀漢軍的戰爭,以及在西北與羌胡的戰鬥中,屢建戰功。
華杉詳解
這條水戰法,跟上一條的陸戰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要“視生處高”,佔據高地,佔據上游;都要“戰隆無登”“無迎水流”。所以孫子的水戰法就是陸戰法,當陸軍在水上打時,就是水軍了。
按孫子的辦法,我方可以放棄河岸防守陣地,引敵方渡河,等他們渡過一半的時候打。這樣,敵軍只有一半的兵力能投入戰鬥,而且他們在河灘、在低處,我們從高往低衝擊他,對我們有利。這就是前文介紹了許多次的“半渡而擊”。
因為這個方法很多人都知道,所以郭淮就利用了這一點,故意遠水而陳。劉備看見郭淮在遠處佈陣,就不敢渡河,怕被半渡而擊。但前文還有一個半渡而擊的成功例子,就是薛萬均與羅藝守幽燕。薛萬均建議以羸兵弱馬阻水背城為陣,引誘竇建德大軍渡河來戰。竇建德果然中計,被打敗。
可見,因為交戰的雙方往往都懂軍法,所以完全照搬方法,就不能保證一定會贏。郭淮本意是不跟劉備打,他知道根據兵法,不想打的話就在水邊列陣。但劉備也知道兵法,如果郭淮近水列陣,劉備就知道他是虛張聲勢。而郭淮遠水列陣,劉備認為這是郭淮實力在手,自信、想打,於是就不敢來了。
結果郭淮賭贏了,劉備判斷錯了。
這裏還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春秋時晉楚交戰,晉將陽處父與楚將子上在泜水兩邊對峙。陽處父想讓楚軍渡河,半渡而擊,於是退軍一舍。子上也想把晉軍半渡而擊,他也退軍一舍。結果大家想到一塊兒去了,相互都不中計,越退越遠,最後乾脆各自退回國內去了。
所以學習兵法的難點,就是對方也懂兵法。我想用兵法贏,對方也懂,就不容易讓我贏。還好我們在生活中,不需要用兵法打敗誰,因為我們沒那麼多敵人。我們在生活中,最好是用博弈的方法追求共贏,算出雙方共同的最優結果,互相合作。
名家註解
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張預註:“賊若引兵渡水來戰,不可迎之於水邊,待其半濟,行列未定,首尾不接,擊之必勝。”
視生處高
曹操註:“水上亦當處其高也。前向水,后當依高而處之。”
無迎水流
賈林註:“水流之地,可以溉吾軍,可以流毒藥。”
14鹽鹼沼澤地和平原地帶的用兵之法
原文
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⑤,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註釋
①亟去無留:亟,迅速。迅速離開不要停留。
②而右背高:右,古代以右為上,文中指主力或主要的側翼。
③前死後生:死,死地。生,生地。文中指前低后高的地形。
④四帝:黃帝時代四周的部落領袖。
⑤養生而處實:養生,水草豐盛,便於放牧戰馬。處實,“實”是虛實的實,駐紮在高地,就是實。
譯文
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宜停留。如果和敵人在斥澤之地遭遇,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這是在鹽鹼沼澤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在平原地,要選擇地勢開闊的地方,主力最好背靠高處,前低后高。這是平原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掌握這四種利用地形的原則,就是黃帝所以能夠戰勝四周部落的原因。
大凡駐軍,總是喜好乾燥的高地,厭惡潮濕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陽,迴避陰濕;接近水草,保持供應,駐紮高處。這樣,將士不會有各種疾病,就是制勝的保障。在丘陵堤防(駐軍),應該駐紮在向陽的一面,並且主力要背靠着它。這些對於用兵有利的措施,都是利用地形作為輔助。
歷史故事
修建長城
長城主要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傳遞信息,二是防禦外敵。這個外敵,主要就是騎兵強大的游牧民族。
其實長城不是由某一個朝代修完的,而是有一段很長的修建時期。長城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里的烽火台,就是在長城上。而到春秋戰國,修建長城進入了一個高潮,當時各諸侯國就已經有與北方游牧民族戰鬥的經歷。北方的游牧民族生產力低下,經常吃不飽,為了生存,就時常進邊關來搶掠。於是,當時和游牧民族接壤的秦、燕、趙都在邊關建造了一定規模的長城。
再後來,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在原來的基礎上把燕趙兩國的長城連接、加固和維修。就這樣,首個大規模長城就建成了。到西漢初期,因為長期的戰爭,國力非常貧乏,造成長城常年失修,對匈奴的抵抗作用大幅度降低。所以西漢就開始實行“和親政策”,直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才開始真正與匈奴戰鬥。
此後,晉、北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以至“千古胡兵屈仰止,萬重血肉鑄安寧”。
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現存的長城遺址主要是明朝時修建的,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等十五個省區市都有分佈。它西起甘肅省嘉峪關,東到河北省的山海關,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華杉詳解
所謂鹽鹼地,主要有四種危害:不生五穀,沒有食物,軍隊得不到補給;水草薄惡,難以宿營;地勢寬廣而低下,防守無所依靠,難以構築工事;地氣濕潤,容易生病。
如果沼澤地太大,一天走不完,那宿營和備戰就一定要尋找有水有樹的地方。近水草,就代表有水源,士兵和戰馬有水喝;背靠樹木,就不至於四面對敵。紅軍過草地時就碰到過沼澤地,走着走着就可能突然陷進水中。由於這種地形特殊又惡劣,所以歷史上,很少在這種地域打仗。
平原地帶則是最常見的戰場地形之一,尤其便於騎兵作戰。所以軍隊在平原駐紮,要選擇平坦的地方,沒有溝溝坎坎,這樣便於車騎奔馳往來。但也不能四面都平坦,否則我方就四面受敵了。最好首先是“右背高”——右邊背靠着高地,左邊平坦,這樣我們後有屏障,前可殺敵。其次,“前死後生”——前面是戰場,後面有靠山,這樣我們打起仗來就便利了。
那如果是在平原上防守,就要想方設法給敵人製造障礙了,比如修建城池、挖護城河等。其中,長城就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軍事工程。此外,中原王朝還在平原地帶大量種樹,用樹林來減緩北方騎兵的速度,盡量不讓他們長驅直入。
“凡此四軍之利……”這段和“凡軍好高而惡下……”這段是對山、水、斥澤、平陸的處軍之法的概括。山陸之戰,不要仰攻高處;水上之戰,不要逆流而上;草澤之戰,不可深入;平地之戰,要背靠實地。
這裏的黃帝,是炎黃部落中的部落酋長黃帝。據說,天下兵法始於黃帝,黃帝兵法由他的大將風后所做。例如“以正合,以奇勝”這樣的方法,就出自風后兵法的《握奇文》。所以孫子的兵法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和孔子一樣,說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敘述,不是創作,是從古人那裏學來的。
但直到今天,《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還在時代的最前沿。英國著名戰略家李德哈特評論說:“世上只有兩部軍事戰略書籍,超越其他兵書戰策,就是《孫子兵法》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而《戰爭論》比起《孫子兵法》來,還是過時了。”
可見,智慧的思想結晶是永遠不會沒用的。我們雖然不用拿《孫子兵法》來打戰,但它仍可以在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很多規律和方法的指導、啟迪。
名家註解
絕斥澤,惟亟去無留
張預註:“以其地氣濕潤,水草薄惡,故宜急過。”
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
李筌註:“急過不得,戰必依水背樹。夫有水樹,其地無陷溺也。”
平陸處易
杜牧註:“言於平陸,必擇其中坦易平穩之處以處軍,使我軍車騎得以馳突。”
而右背高,前死後生
賈林註:“崗阜曰生,戰地曰死。后崗阜,處軍穩;前臨地,用兵便;高在右,迴轉順。”
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
王皙註:“處陽則人舒以和,器健以利也。”
15六種危險地形
原文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註釋
①天井:天然的大井,指四周陡峭、中間低洼的地形。
②天牢:指三面環繞、易進難出的地形。
③天羅:指草木茂密、行動困難的地形。
④天陷:指地勢低洼、泥濘易陷的地形。
⑤天隙:指多溝坑、既深且長的地形。
⑥潢井:潢,積水池。泛指沼澤水網地帶。
⑦蘙薈:草木茂盛的地方。
譯文
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來,要渡河的,要等水勢平穩以後再渡。
凡是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地形,必須迅速避開,不要靠近。我們應遠離這些地形,讓敵軍去接近它;我們應面向這些地形,讓敵軍去背靠它。
軍隊在懸崖削壁的隘路、湖沼、水網、蘆葦和草木繁茂的山林行動,必須仔細反覆地搜索,這些都是容易隱藏伏兵和隱秘偵察的地方。
歷史故事
沙苑之戰
沙苑之戰是南北朝時期東魏和西魏的一場戰爭。當時,兩軍在渭水北岸的沙苑相遇,東魏統帥高歡以二十萬大軍對西魏不滿萬人的軍隊。高歡的部下認為沙苑一帶葦深土濘,可能有伏兵,不如一邊與西魏軍相持,再另派一部分軍隊直取西魏都城長安,可高歡不聽。還有部下獻計火燒蘆葦盪,以絕後患,高歡也沒有採納。
後來,東魏軍見西魏軍兵少,未等列好陣就爭相進擊。而西魏軍隊果真埋伏在蘆葦之中。於是西魏伏兵驟起,奮勇衝殺,打得東魏軍隊渙散,潰敗而逃。
宇文泰
南北朝時期西魏傑出的軍事家、改革家。北魏末年,朝廷的統治瀕臨崩潰,許多擁有軍事力量的豪族紛紛起義,宇文泰就是其中一支的首領。他殺死北魏孝武帝,另立傀儡皇帝,定長安為都城。北魏從此分裂成高歡掌權的東魏和宇文泰掌權的西魏。
華杉詳解
這六種地形,我們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實際例子。
“絕澗”,就是一條深溝,前面水還不小,我過不去。“天井”,是四面都高,下面還有水,是個天然的大井。“天牢”,是三面環絕,有一面可以進去,但進得去出不來,那就是天然牢獄。
這三種地形經常出現在峽谷里,比如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浙西峽谷、長江三峽、太行山峽谷等。所以古代在峽谷行軍,危險性很大,因為我軍在低洼處行走,敵人可以在高處設埋伏,或在兩頭堵截。前文“絕山依谷、視生處高”,就是要防止這種不利。
“天羅”,是草木深密,行動困難。許多茂密的森林都是這樣,在這裏,刀槍施展不開,弓也拉不開,箭也射不出來,騎兵也不能奔跑。
“天陷”,是地勢低洼,道路泥濘,車馬過不去,是天然的陷阱。這種地形在生活中很常見,如果一條馬路排水不好,我們就可以觀察一下。一旦下雨,這條路上一定泥濘積水,很難行走。
“天隙”,就是我們經常在旅遊景區碰上的“一線天”,大家都喜歡去看。不過旅遊是好玩,如果是打仗、行軍在一線天裏面,就凶多吉少了。
所以用兵的關鍵,就是搶先佔據有利地形。若碰見六害絕地,我們離得遠遠的,面向它,等敵人來,把他擠進去。並且,既然在進軍路上會遇到各種地形,當然也有必要仔細搜索,防止敵人有伏兵或斥候(偵察兵)。
孫子對這些地形的分析,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出門旅遊的時候,也非常有用。比如“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這句,對旅行者就很有用。在水邊宿營時,如果看見水開始渾濁並有水沫,那就是上游有雨,水勢隨時會暴漲,我們就要儘早往地勢高的地方轉移。
名家註解
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註:“用兵常遠六害,令敵近背之,則我利敵凶。”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曹操註:“險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葭葦者,眾草所聚;山林者,眾木所居也;蘙薈者,可屏蔽之處也。”
二單元三十二種敵情觀察法
既然進軍的路上會遇到湖泊沼澤、蘆葦、山林等容易隱蔽的地方,那自然要仔細搜索,防止敵人有伏兵或斥候。所以在講過地形之後,孫子又講了三十二種敵情觀察法。
16三十二種敵情觀察法(一)
原文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註釋
①散而條達:條達,縱橫斷絕的樣子。飛起的塵土散亂錯綜。
②樵採:文中指敵軍砍柴伐木。
譯文
敵人離我們很近,卻安靜,那是佔據了險要的地形;敵人離我們很遠,又派部隊來挑戰,那是要引誘我們前進;敵人佔據了開闊地帶,那是有利於他們與我們決戰。
看見樹木搖動,那就是敵人隱秘地來了;如果在草叢中有障礙,那是敵人布下疑陣;鳥兒突然飛起,是下面有伏兵;走獸受驚猛跑,是敵人隱秘來襲;塵土高而尖的,是戰車來了;塵土低而寬廣的,是步兵來了;塵土分散飛揚的,是敵人在砍柴;塵土少而時起時落的,是敵軍正在設營。
歷史故事
張飛據水斷橋
曹操南下攻打荊州時,荊州牧劉琮投降。劉備知道后,就想向南撤退,但因為隨軍隊一起行動的百姓太多,以致行軍很慢,在新野被魏軍追上。劉備只好扔下妻兒倉皇而逃,由張飛殿後。
張飛雖然粗魯,但粗中有細。他讓手下在馬尾巴上綁上樹枝,不停地在樹林裏亂跑,迷惑魏軍。魏軍追擊的前鋒部隊只有幾千人,看到只有張飛一人站在橋頭,且絲毫不懼,就擔心有詐,所以不敢貿然追擊,結果放了張飛一馬。
張飛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和關羽都是在劉備起義時最早加入的部下,三人情同手足,衍生出《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故事。張飛勇武過人,隨劉備輾轉各地,對蜀漢政權的建立功不可沒。但他性格暴烈,不體恤士卒,最終被部下所殺。
華杉詳解
既然在進軍或打仗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地形,孫子就列舉了不同的敵情觀察法,供將領隨機應變。
下面,我們就依次介紹一下這些方法。
1.“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靜”,是靜止不動,不一定是安靜不出聲。敵人離我們很近,卻不動,那是他們佔據了險要、有利地形,有恃無恐。第二條相反,敵軍相距遠而來挑戰,是要誘我前進。這時,若敵人先佔了險地,我們不要與他作戰。若敵人隔得遠又來挑戰,我們也不要全力擊之,留一手,先打一下看看。
2.“其所居易者,利也”
如果敵人佔據開闊地帶,那表示地形肯定對他有利,他想誘我們過去決戰。因為比起開闊地帶,險要地形對取勝更有利,而敵人放着險要地形不佔,要在平坦開闊的地方佈陣,那是他根本不怕我們,就等我們去決戰,我們就要謹慎了。前面《軍爭篇》說的“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3.“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
大部隊開來,要一路伐木開道,或伐木製作兵器,搭建營盤。總之看見樹木搖動,就是敵軍來了。但如果敵人營壘工事還未完成,或者已經拔營撤退,往往就會把草結成一堆,假裝好像藏了人一樣,嚇唬我們,不讓我們襲擊或追擊。
4.“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
鳥本來飛得挺正常,到某處突然高高飛起,那就說明下面有伏兵。“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伏兵藏在林木之中,偷襲過來了;還有種解釋是,兵相當多,攻擊面相當大,傾覆式掩殺。
所以對伏兵來說,能隱蔽得神不知鬼不覺,是異常關鍵的。否則打草驚蛇,就影響了全盤作戰。
5.“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這條全是講各種揚塵對應的敵情的。塵土高而尖的,是戰車來了,戰車是排成一行前後走,所以揚塵比較窄。步兵列隊比較寬,所以揚塵也寬,但人步行揚起的塵土,沒有車揚得那麼高。
砍柴是到處去砍,所以是分散的;砍完后,一根根地被拖回去,所以煙塵呈條狀。
而紮營時,一定會派輕騎四面觀察地形敵情,所以灰塵少,疏疏落落。
所以古代交兵,專門有人負責望敵塵。春秋時,晉軍就用了和張飛類似的騙術,他們把柴火拖着行軍,揚起大塵。齊軍看了,以為晉軍人很多,就嚇跑了。後來張飛在馬尾巴上拖樹枝的做法,也是學了前人的計謀。
名家註解
其所居易者,利也
張預註:“敵人舍險而居易者,必有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
張預註:“凡軍,必遣善視者登高觀敵,若見林木動搖者,是斬木除道而來也。或曰,不只除道,亦將為兵器也。”
眾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註:“結草為障,欲使我疑也。”
塵高而銳者,車來也
張預註:“車馬行疾而勢眾,又轍跡相次而進,故塵埃高起而銳直也。”
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張預註:“凡分柵營者,必遣輕騎四面近視其地,欲周知險易廣狹之形,故塵微而來。”
17三十二種敵情觀察法(二)
原文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
註釋
①辭強而進驅:敵人使者言辭強硬,軍隊裝作前進。
②期:文中指期待與我方決戰。
③杖而立者:杖,兵器。敵軍依靠着武器站着,指疲憊。
譯文
敵方使者言辭謙卑卻加緊戰備的,是要向我方進攻;言辭強硬而軍隊裝作進逼而來的,是準備撤退;敵戰車先出並部署在側翼的,是布列陣勢;沒有預先約定而突然來議和的,必有陰謀;敵方急速奔走並展開兵車列陣的,是想與我方決戰;敵軍半進半退的,是引誘我方出擊。
敵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飢餓缺糧;敵兵打水后急於先飲的,是乾渴缺水;敵人見到有利卻不前進的,是疲勞過度。(敵方營寨上)有飛鳥停落的,說明營寨已空虛無人;敵營夜間有人驚呼的,說明軍心恐懼;敵營紛亂驚擾,是將帥不持重;敵營旌旗亂動的,是隊伍混亂;敵方官吏急躁易怒的,是敵軍睏倦。
歷史故事
平涼劫盟
平涼劫盟,又叫平涼會盟,是指吐蕃借會盟的機會,企圖劫持併除掉唐朝守邊將領的事件。
平涼劫盟的起因,是吐蕃首領尚結贊在侵掠河曲時,遭遇瘟疫,人馬死傷過半。他怕唐軍知道消息後會乘機攻擊他,便打算先下手為強,遣使向唐軍請求會盟議和。
當時,有臣子覺得吐蕃的和談請求莫名其妙,懷疑有陰謀。可唐德宗不聽,派出以渾瑊為主使的使團前往平涼和談。結果和談時,預先埋伏的數萬吐蕃騎兵一起殺出。渾瑊見勢不妙,迅速跳上身邊一匹馬逃走,才躲過一劫,而其他會盟人員全部被擒獲。吐蕃和唐朝多年的會盟關係就此破裂,直到三十多年後才再次修復。
渾瑊
唐朝中期名將。渾瑊曾多次與吐蕃交戰,取得過以數百騎兵大破二十萬吐蕃軍的戰績。他後來成為河中節度使,鎮守西北,因此是尚結贊想要除掉的心腹之患。
華杉詳解
6.“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敵軍使者來,言辭謙卑,很可能是敵人在麻痹我們,他準備進攻了。反而來使措辭激烈、擺出前進架勢的,才是色厲內荏,要跑了。
前者,比如趙國大將趙奢,他離開邯鄲才三十里,就紮營不進了。秦軍使者來,他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讓秦將以為趙奢不敢進攻。結果秦使一走,趙奢急行軍,大敗秦軍。後者是吳王夫差,他正和晉國爭霸時,越王勾踐乘虛伐吳。夫差急着要撤軍,但又怕晉國追擊,於是先去挑戰晉軍,振奮人心,然後才跑了。
其實騙人的招就那幾招,書上都寫着,但是人們還是會上當,為什麼?西方有諺語說:“人們相信一些事情,只是因為他們希望那是真的。”別人製造的假象,如果符合我的期望,我就會信心滿滿,甚至得意揚揚地認為:“果然不出我所料!”
7.“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沒有實質性的謀約就請和的,一定是有陰謀。
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包圍時,劉邦給項羽送了降書,說漢王今天晚上出降,項羽大喜。到了半夜,先是大批婦女陸陸續續從東門湧出,楚軍都等着劉邦出來。婦女走完,天已經亮了,這時一輛乘龍車施施然出來,楚軍都以為是劉邦。結果這個“劉邦”是別人假冒的,真劉邦早已從西門跑遠了。
項羽就沒想一想,劉邦怎會什麼條件也不談,送封信來就說今晚出降?這不科學呀!但是他太驕傲了,認為劉邦就該無條件向他投降。而平涼結盟時的唐德宗,幾乎也是一模一樣的心理。
8.“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這三條都是敵軍從行動上暴露出了意圖。
輕車先出來,到兩邊定下列陣的邊界,車定好位,插上旗,各個部隊在自己旗下集結,這是要列陣作戰,準備開戰了。敵軍士兵奔走,擺開兵車列陣的,是期待着和我們交戰。敵軍進退不一,隊形雜亂不整,那就是要引誘我們前進。他進,是怕我們跑了;退,是怕我們不追,所以半退半進,往往預示着前方有埋伏,我們要小心。
9.“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
這幾點,都是從敵軍士兵的狀態上,察覺出敵軍的情況。
如果遠遠看見敵軍都倚仗矛戟而立的,證明他們飢餓疲憊,軍糧沒了。如果看見敵軍出來打水的人,打了水自己先咕咚咕咚喝一通的,證明敵軍營中沒水了,都渴得不行了。敵軍來,見我有利可圖而不能進攻,證明他們士卒疲勞,沒有戰鬥力了。鳥兒看見營中沒人,必鳴集其上。所以看見鳥兒在敵營聚集,就知道那已是一座空營了,敵人已經偷偷撤退,只留下營帳在那兒虛張聲勢。
10.“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
這四點,主要是觀察敵方將領的能力,從而判斷敵情。
士兵夜間驚叫,肯定是大將自己不勇敢,壓不住,軍隊沒有主心骨,草木皆驚。如果軍中擾亂,那也是將領沒有威望,不穩重。如果旌旗亂動,那就證明已經沒有指揮系統了,部伍亂了。如果軍吏無故發怒,表明敵人已經厭倦了。因為統帥無方、政令不一,或賞罰不均、人人怨憤,軍吏才會拿下面的人出氣。這樣的隊伍,軍心已失,很多人反而會希望己方失敗,藉以報復主帥。
名家註解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
曹操註:“其使來辭卑,使間視之,敵人增備也。”
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
杜牧註:“出輕車,先定戰陳疆界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張預註:“無故請和,必有奸謀。”
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
張預註:“立旗為表,與民期於下,故奔走以赴之。”
夜呼者,恐也
陳皞註:“十人中一人有勇,雖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可自安。今軍士夜呼,蓋是將無勇。”
軍擾者,將不重也
杜牧註:“言進退舉止輕佻率易,無威重,軍士亦擾亂也。”
旌旗動者,亂也
張預註:“旌旗所以齊眾也,而動搖無定,是部伍雜亂也。”
吏怒者,倦也
張預註:“政令不一,則人情倦,故吏多怒也。”
18三十二種敵情觀察法(三)
原文
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註釋
①軍無懸缻:缻,泛指飲具。軍中的飲具都沒有了。
②諄諄翕翕:諄諄,很懇切的樣子。翕翕,嘴巴翕動。文中指敵軍長官低聲下氣對士卒講話。
譯文
(敵人)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營寨的,是(準備突圍或逃跑的)窮寇;將領低聲下氣地與下屬談話,是將領不得人心;再三犒賞士卒的,說明敵軍已沒有辦法;一再重罰部屬的,說明敵軍陷於困境;將帥先對士卒凶暴,后又畏懼士卒的,說明他太不精明了;敵人派使者來委婉謙虛談判的,是想休兵息戰;敵軍盛怒前進,但既不接戰又不離去,必須謹慎觀察他的企圖。
歷史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許多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又紛紛自立,趙國就是其中之一。但趙國很快被秦朝大將章邯打敗,於是向楚國求援,楚國便派項羽援趙。
在即將與秦軍交戰前,項羽下令士兵只能帶三天的口糧,然後又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等楚軍渡過漳河之後,項羽還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時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戰士們一看退路沒了,只能奮勇拼殺。最後,經過多次交鋒,楚軍以少勝多,大敗秦軍。
章邯
秦朝著名將領。秦朝末年朝政混亂,四處起義,而章邯是朝廷的軍事支柱,也是秦末最後一位名將。他帶領秦軍四處平叛,幾乎百戰百勝,直到巨鹿之戰中才被項羽打敗。秦朝滅亡后,章邯投奔項羽,最後在楚漢之爭中兵敗自殺。
華杉詳解
11.“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把人吃的糧食拿來喂馬,把運糧的牛殺來吃了,把煮飯的陶鍋砸了,不回軍營。這就是破釜沉舟,準備與我方以死決戰了。《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遇到這樣破釜沉舟的窮寇,怎麼辦?孫子的方法就是避其鋒芒,堅守不戰,熬他一熬,等他所有家當糧食都沒了,餓也把他餓死了。
12.“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
這“諄諄翕翕,徐與人言”,可能是上司對下屬講話,也可能是士卒之間講話。總之,若探子看見敵營中總是有人站着談心,就是敵將已經失去眾心了。如果是將領找人談,那是軍心不穩,他在勸說;如果是士卒之間相互談,那是他們在非議他們的主將。
13.“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這些都說明將領對軍隊已經失去了掌控力。
拚命地賞賜將士,那是非常窘迫了,大家都不願干,對主帥也沒有什麼敬畏。主帥喊誰也喊不動,只有把家底拿出來,期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賞得多是問題,罰得多也是問題。如果士兵都疲了,寧願被處罰也不願幹了,就只能加大處罰來脅迫他。最後,如果先是粗暴嚴厲,之後又害怕部下,這是最不精明的將領了。
現實中,這樣的領導者其實不少。首先,他沒有負起領導的責任。當上上下下能力都不夠時,他不是精心規劃,也不能帶領大家解決問題,只是態度很強硬地要求部下,做不到就處罰部下。遇到這種領導者,部下自然不服,他一看手下不聽他的,壓不住陣,又害怕了。這就是最懦弱的將領了。
14.“來委謝者,欲休息也”
前一篇講“辭卑而益備者,進也”,委謝不就是辭卑嗎?怎麼前者是要戰,後者是要和呢?這是因為“辭卑”后還有個“益備”,敵方實際上是在加緊戰備。
那麼對方來“委謝”時,我們怎麼知道他背後沒有“益備”呢?所以對“委謝”還有一個解釋,是送人質。敵方把他最親愛的人都送來做人質,那就是窮極無路了。
15.“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敵軍盛怒出陣,但搞了半天,既不接戰,又不退去,必有蹊蹺,一定要仔細偵察。
關於觀察敵情的方法,孫子列得真是非常細緻繁多,可以說,前文中他從沒有把哪個方法分得這麼細。但還是那句話,軍法人人都學,人人都會用,我們不能照本宣科,否則對方反其道而行,我們不又要被騙了?無論使用何種方法,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變通,隨機應變,才是關鍵。
名家註解
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張預註:“敵如此者,當堅守以待其弊也。”
數賞者,窘也
李筌註:“窘則數賞以勸進。”
數罰者,困也
杜牧註:“人力困弊,不畏刑罰,故數罰以懼之。”
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賈林註:“教令不能分明,士卒又非精練,如此之將,先欲強暴伐人,眾悖則懼也,至懦之極也。”
來委謝者,欲休息也
張預註:“以所親愛委質來謝,是勢力窮極,欲休兵息戰也。”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張預註:“勇怒而來,既不合戰,又不引退,當密伺之,必有奇伏也。”
三單元統兵之法
很多人花時間研究兵法,就是希望取得勝利。其實,將領要有時間,不如多花一些在士兵身上。在士兵身上投資的時間不夠,才是將領們戰略投資的重大錯誤。
19兵不在多,在於選人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①,足以并力、料敵②、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註釋
①惟無武進:不能恃武冒進。
②并力、料敵:集中兵力,察明敵情。
譯文
兵力不在於越多越好,而在於不盲目冒進,又能集中力量,判明敵情,選拔人才,這就夠了。那種沒有深思熟慮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
歷史故事
河曲之戰
春秋時,秦國征伐晉國。晉將趙盾領軍拒敵,採取堅決不交戰的方針,打算把秦軍耗走。秦軍遠征而來,不能久耗,主帥就向部下尋求意見。謀士士會就獻計:引誘晉軍中的趙穿出擊。趙穿是趙盾的堂侄,又是晉君的女婿,他雖然出身高貴,卻不懂軍事,最容易上當。
秦軍依計而行,騷擾趙穿。趙穿大怒道:“裹糧坐甲,就是為了殺敵。敵人來了不打,那還幹什麼?”於是也不聽勸,率本部出戰。趙盾聽說趙穿衝出去了,拿他沒辦法,還得救他,只得三軍一併出動,提前攻擊秦軍,疲秦之計就此落空。
趙盾
春秋時期晉國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趙盾是晉國名將趙衰之子,因為父親的名望,他也很快成為晉國的重臣。後來,趙盾憑藉晉襄公老師的推薦,積極地維護了晉文公開創的霸業。
華杉詳解
韓信說他帶兵是多多益善,十萬、百萬,他都能駕馭,但劉邦就只能帶十萬兵。對於劉邦的帶兵才能來說,十萬就是臨界點,超過十萬,就駕馭不了了。不過韓信說劉邦不善將兵,但善於將將,所以他就被駕馭了。
在兵不多的情況下,想要“并力、料敵”,關鍵就在於選拔人才。人才從哪兒選拔呢?曹操說,不假外求,在我自己養的兵裏面選——這就是自己的子弟兵。
依靠自己內部的力量,從內部選拔人才,不依靠外援,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和組織觀念。因為兵本來就不貴多,又要權力均,能團結兵力,能駕馭指揮,所以不靠別人。
秦滅六國,就是這情況。秦軍就是秦軍,為秦國而戰,打贏了是自己的,打輸了也是自己的。而六國聯軍,誰也不想先戰,因為打輸了是自己的;打贏了,讓其他幾國獲利,可能自己還是輸家。所以,凡是友軍來支援的,來之前,君主往往都會對將領諄諄教誨:咱們別打頭陣啊,讓他們先打!
但是自己的子弟兵沒選好,那也可能因為一點兒小問題就讓我們滅亡。所以如果有勇無謀,輕敵大意,就一定會為敵所擒。趙盾是一個例子,華元也是一個例子。
春秋時宋楚交戰,宋軍主將華元煮了一鍋羊湯,跟部下們一起其樂融融分着吃了,但是忘了分給他的車夫。結果第二天上戰場,華元還沒有下令出戰,這車夫二話不說,突然駕着車猛衝,一直衝進楚軍陣里,華元就被俘虜了。這就是因為華元的一點兒小疏忽,讓自己的車夫心生不滿。
我們在生活中,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可以幫我們,我們卻不能事事指望朋友。因為朋友願意幫忙,是他的好意,可幫我不是朋友的義務。分清好意和義務的界限,對我們的人際交往大有用處。
名家註解
兵非益多也
王皙註:“權力均足矣,不以多為善。”
惟無武進
王皙註:“不可但恃武也,當以計智料敵而行。”
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
曹操註:“廝養足也。”
20令行禁止,上下協調
原文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註釋
①親附:親近歸服。
②與眾相得:相處融洽。
譯文
在士卒尚未親近依附時,就處罰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不服的就難以使用(他們去打仗)。如果士卒已經親近依附,軍紀軍法卻不嚴格執行,(這樣的軍隊)也是不能用來打仗的。所以,要用懷柔的手段管理士卒,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調,這樣才是必勝之軍。平時能認真執行命令、管理士卒,士卒就會服從;平時不認真執行命令、管理士卒,士卒就不會服從。平時能認真執行命令,就說明將帥與士卒相處得來。
歷史故事
“大功”將軍
徐達是明朝開國功臣。他一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因為他除了戰功卓著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忠誠正直,號令嚴明。朱元璋在確定功臣名次時,認為徐達治軍嚴整,戰功顯赫,應該名列第一,於是親自書寫“大功”二字,刻在徐達家門前的牌坊上。
徐達究竟怎樣軍紀嚴明呢?有這樣一件事,徐達率軍北伐、攻佔了元朝都城大都后,就立刻派兵守衛了皇宮大門,並讓宮內宦官負責照顧宮女、妃嬪和公主。他一再申明軍紀,嚴禁士兵入宮騷擾,使得大都城內的百姓依舊安居樂業。
關於徐達,還有一則故事。相傳,朱元璋軍隊的軍紀最初並不是很好,很多士兵就像流寇一樣,不僅散漫,還很沒戰鬥力。為了殺雞儆猴,朱元璋就和徐達演了一出苦肉計:讓徐達故意違反軍紀,而朱元璋就藉此“殺”他。雖然徐達最後並沒有被殺,但大家一看,連徐達這樣的大將若違反了軍紀,都能被殺,那誰還能例外呢?從此,朱元璋軍隊的紀律就出奇的好,戰鬥力也大大增強了。
徐達
著名軍事家、明朝開國功臣。元朝末年,農民軍四起,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並逐步顯露出領兵才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中,徐達領導過東征、北伐,還成功追擊了逃往蒙古的北元殘餘勢力,最終位列明朝開國功臣第一。
華杉詳解
這段講的是軍隊的馴養之道。
馴養和豢養差不多。豢養有點兒貶義,罵人時,就會說誰是誰豢養的走狗。但反過來想,如果自己帶的兵都跟自己豢養的犬一樣,對自己死心塌地,那不是挺好的嗎?不過豢養這個詞還是有點兒不好聽,所以我們換一個中性的詞,叫“馴養”。
有一本影響深遠的世界文學名著,被稱為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叫《小王子》。其中有一段故事,是小王子遇到一隻狐狸,狐狸要求小王子馴養它,並說出了馴養關係的本質:愛與責任。
將領對士兵的馴養,就是愛與責任。
說回《孫子兵法》,要想讓士卒服從將領,將領一定要先對大家有恩德,他的處罰才是令人信服的。要先讓人們敬愛他,人們才會敬畏他;反之,只有恩沒有威,只有愛沒有罰,則驕兵惰將,也不可用。徐達在軍中素有威信,所以他的苦肉計才能起作用。如果他平日不得士兵愛戴,那朱元璋懲罰他時,恐怕不僅不能嚴肅軍紀,還會有不少士兵幸災樂禍吧。
另外,馴養不是廝混。將領可以受士兵喜歡,甚至與士兵打成一片,但紀律該嚴格時絕不能含糊。因為紀律不是上了陣才開始執行,而是平時就嚴格執行,讓大家養成服從的習慣。否則平時很放鬆,等上戰場了才開始嚴格,那大家就會不服,嫌將領忽然變了規矩,讓人不踏實。
馴養是很踏實的,一切都規定得很明白。就像馬戲團訓練海豚頂球,頂一次一定會得到一條小魚,絕不會落空,如果有一次落空,這馬戲就演不起來了。諸葛亮和魏軍作戰時,有一批士兵的服役時間到了,按法令應該回家。可這時蜀漢軍人少,正是用兵之際,但諸葛亮還是說:“信不可失。”照樣到時間就放這群士兵回去。結果人人都願意留下一戰,上下相得,士氣暴漲,大敗魏軍。
馴養關係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想我們自己的家庭關係,其實也是這樣。父母如果溺愛子女,就容易養出任性驕縱的孩子;父母如果一味嚴肅,讓孩子怕自己,又容易養出懦弱孤僻的孩子。只有愛和威嚴取得平衡,才能構建穩固的家庭關係。
名家註解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
杜牧註:“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罰齊之。”
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
曹操註:“恩信已洽,若無刑罰,則驕惰難用也。”
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
曹操註:“文,仁也。武,法也。”
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杜牧註:“居常無事之日,需恩信威令先著於人,然後對敵之時,行令立法,人人信伏。”
《行軍篇》全文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