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走出“完美主義”的誤區

帶孩子走出“完美主義”的誤區

帶孩子走出“完美主義”的誤區

莎莎寫作業非常慢,她一邊寫一邊擦,別的小朋友用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她需要兩三個小時。這不是因為她不會做,也不是因為她寫字慢,而是因為她寫的字稍微讓自己有一點點不滿意,她就會全部擦掉重新寫。所以花的時間就要比別人長很多。

壯壯也有類似的情況,自己寫作業時要求特別乾淨,如果有一點點不滿意,就會把整篇作業擦掉重新寫。

追求完美的孩子對規則有着與生俱來的嗅覺,他們的是非觀念特彆強烈,有自己對於對錯的判斷標準,這是他們的強項。規則意識對個體的發展至關重要,它與人的個性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會影響個性發展的方向和空間。在社會集體生活中,按規矩辦事,就是對個體最有力的保護,它能使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並且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多種潛能。

追求完美的孩子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長處,那就是有一套明確的自我監督體系。在這套自我監督體系的監控下,他們總是努力實現自身對完美的要求,他們經常會感到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自己變得更好。這種強大的力量不僅有利於自我發展,還有利於維持周圍的秩序。

除此之外,對細節的關注也是追求完美的孩子的一個優勢,注重細節是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所缺少的制勝關鍵之一,而追求完美的孩子的家長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不過,凡事要一分為二地看,有的時候,追求完美的孩子由於太過強調規則、過分執着於對錯,而在做事的時候顯得有些呆板,對自己和他人過分苛刻。什麼事情都要求盡善盡美,要求非常細緻,對事情經常不滿意,經常反覆做一件事情。這是他們顯得拖延和沒有效率的根本原因。

追求完美過於嚴重的孩子,長大以後會為實現不切實際的高目標而竭盡全力,以至於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他們嚴格判斷自己是否達到設定的標準並評價自己的總體價值,這樣的孩子若是達不到自己設定的標準,則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此,他們像是背負着沉重的“包袱”,時常表現出沮喪困惑。

過於追求完美的孩子也經常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標準做事情。一旦發現自己或別人做得不對或是不夠好,他們就會變成一個尖刻的批評家,會立即指出當中的不足之處。這種太過嚴苛的性格,不僅令自己顯得過於刻板,還會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

那麼,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否在合理的範疇之內呢?有嚴重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徵,爸爸媽媽們來參照一下,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被完美主義所困擾了:

1.拒絕參加某一活動,因為無法得到第一;

2.因為考試成績得了99分,而沒有得到100,鬱鬱寡歡,非常自責;

3.害怕某件事不能做完美,把應該做的事情一推再推;

4.因為家長或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是“良好”而焦慮憂鬱,內心裏需要得到十足的肯定;

5.堅決拒絕和與自己水平不相當的孩子共同完成小組任務;

6.由於害怕不完美,做事時,過分糾纏在一件事上,不然就表現出完全放棄的極端態度;

7.即使有些事情在老師和家長看來以他們的年紀而論已經很成功了,他們也完全不滿意,嚴厲苛刻地要求自己,導致深陷痛苦而不能自拔。

8.為達成自己所願而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為此他們花費了很多時間,並且十分討厭他的世界中的秩序被破壞。

9.一部分孩子有攝食障礙、神經性食欲不振或腹痛的癥狀,也有的孩子酗酒、有藥物依賴,更有甚者,患上了憂鬱症。

造成孩子完美主義傾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害怕失誤的恐懼心理,為自己設定高標準,父母的期待和嘮叨,講究整潔和秩序等,在這些因素中,父母的態度影響最為重大。因此,父母進行自我檢討是很重要的。請認真想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有多高,如何養育孩子,自己的人生有何成就。若父母有完美主義傾向抑或過分地要求孩子,那麼在糾正孩子的問題之前,父母應先正己身。

誠然,作為父母,要我們承認自己有不好的一面,的確不是件容易事。但請明白,父母做這樣的努力可以影響孩子,使孩子的一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在做如下努力的同時,慢慢改善孩子的狀態。

1.爸爸媽媽不要太焦慮

如果爸爸媽媽時時刻刻都在盯着孩子,過分關注他們的錯誤,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使他們很緊張。所以他們小心翼翼盡量讓對方滿意,就很容易形成完美主義性格。所以爸爸媽媽本身心理要放鬆,不要跟着孩子一起焦慮。只要孩子做得還可以,就不要把標準提高。通過增強孩子的自信,使孩子能對自己有信心。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強迫症。

2.多鼓勵孩子

父母應該通過鼓勵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因為這種類型的孩子不自信。多鼓勵他,不要給孩子定過高目標,目的是使孩子能夠自信起來。讓孩子正視自己,“我可以做好這件事情”、“我完全能夠勝任這種事情”。“其實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不擦掉也是非常好的。”多用鼓勵的語氣與孩子說話。當然不只是寫作業。

3.引導孩子宣洩不良情緒

追求完美的孩子內心情緒很大,但很難表達出來。當產生懷疑或不滿等不良情緒時,他們會選擇將這些情緒深深地壓抑在心裏,表面上依然風平浪靜。這些不良情緒很難被消化掉,當它們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或是突然如火山般爆發,或是進入更深層次的自抑,以致某些嚴重的精神疾病的出現。因此,追求完美的孩子的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及時宣洩他們的不良情緒,允許他們偶爾鬧鬧小脾氣,以利於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環境。

4.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旦面對挫折和困難就陷入強烈的自我批評是追求完美的孩子的通病,因此追求完美的孩子的家長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教給他們正確面對困難的態度,告訴他們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難題,在遇到困難時不必太過自責,只要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調整自己的做事方式,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難。

5.適當淡化孩子的競爭意識

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都具有非常強烈的競爭意識,他們絕不能容忍自己落在人後,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孩子不可能在所有的競爭中都遙遙領先,更不可能強過所有人,倘若他們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崩潰。如果你的孩子的競爭意識過於強烈,就應該試着幫他去淡化一些,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參加“毫無競爭性質的活動”。與孩子一起散步、郊遊、畫畫、寫故事等,遠離分勝負的棋牌遊戲。

6.多說能改變孩子內在認識的話語

“如果你所有的科目成績都是‘優’,我可能會更開心,但這並不是成為優秀人才所必需的。”或者說“能拿‘優’更好,但其實你拿‘良’我也同樣開心。”諸如此類,指導孩子與自己進行肯定的對話。把“一定”“不可以這樣做”這樣的話語,變成類似於“你很努力,這就夠了”“我永遠為你驕傲”這樣的話語。

總而言之,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明白,充滿自信地堅持自我才是每個人必須擁有的素質。讓孩子知道,其實大家做事都是為自己而做,自己滿意就可以了,或者能讓一些人滿意就夠了。沒有必要太苛求自己,只要儘力,不管是否成功,自己能感到快樂、幸福就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不打罵、不寵溺,剛剛好的教養力
上一章下一章

帶孩子走出“完美主義”的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