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風暴追逐者與裂脊竹
在繁殖性物種出現的第3600年後,海水中層物種開始了進一步的演化。
原本多孔的纖維質大陸支架被繁衍的微小植株種群所佔領,這些源生的纖維成為了它們連結彼此的橋樑,更多本就適應植物纖維的生命活動順理成章地開始在其中發展起來。
沉沒于海洋之中的大陸在從前是巨樹的纖維組織,其中一部分的纖維管道本就是用於生成、運輸能源物質的組織,只不過在巨樹放棄這塊組織並將其作為一種支撐結構的時候,這些器官就衰亡了。
但是直到這些和巨樹擁有相似基因的微小生物進駐其中的時候,那些能夠影響生物基因發展變化的自由基和殘留的指定激素開始發揮作用,將它們改造成為一種更加適合統一運轉的生物群系。
在第二次大海嘯來臨的前夕,這塊大陸內部的一些組織已經被激活了。
最先被激活的還是生產型的光能生產部分,那是一塊全黑的擴張型外甲殼,在光亮稀薄的水下儘可能的收集着光能。
在能源被激活之後,距離它最近的生長組織也開始運轉了,屬於新紀元生物的纖維開始伸長,將已經被破壞的無用纖維逐步替代。
這些纖維在將原本的內部纖維替代了一部分之後,並沒有繼續沿着從前的路徑發展,而是將自己的一部分長段纖維伸展到了大陸外殼之外,于海洋之中飄動。
由於實在是缺乏巨樹生成的各種調控激素,新紀元生物所能激活的組織也就只有這些了。
伴隨着熱帶反應逐步形成的第二次大海嘯,洋流的運行速度再次因為大量冰水的湧入而陷入了遲滯,深層海水與淺層海水不再進行大規模的交互,整體表層海水溫度大幅度降低,化學反應的速率也受到了一些程度的影響。
此時的大陸已經生長成了一個巨大的毛球,無數的纖維集束和纖維管從大陸的各個縫隙之中生長而出。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隻生物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潛能是如此的巨大,那些用於生成能量的器官僅僅是像葉一般收集着能量,真正達到轉化能量的程度,還是再一次偶然的契機中產生。
在大海嘯來臨的第三年,熱帶氣旋發展到了啟航規模,更加劇烈的海水表層活動造成了一次上升水流的大規模產生,修復了一部分空腔結構並生成些許氣體的大陸生物順着海流漂浮到了海面之上。
比較不巧的是,這個枝杈從生的傢伙上浮的位置正好是風暴的熱能積蓄位置,電荷之間的流轉非常劇烈。
此時的海平面在負壓狀態下所產生的起伏高度雖然沒有到達峰值,但是依然能夠使得這塊大陸被拋起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在浪尖的位置,這顆毛乎乎、濕漉漉的傢伙成為了最好的電容器,一束從雲層中回擊而下的閃電擊中了它的外殼。
富含鹽質的海水讓每一根纖維都成為了易於導電的高能導體,充沛而過量的電荷迅速在這個植株體內部的結構中遊走了一番,最終在一個已經快要死亡的廢棄結構中停了下來。
這個微小如一塊鹽晶的核狀物質在通電之後迅速搏動着,像是一個能源充沛的引擎,牽動着大半包裹着它的的集束纖維,迅速地舞動起來。
其實原本這個電能中介組織僅僅是一個在巨樹內部的神經節和電能調控體,偶爾會協助搬運組織進行小幅度的結構調整。
但這是它第一次接收到如此巨量的電能,而且由於周圍的艙室原本是用於穩定電能所用的儲能組織,現在失去傳導迴路之後,它們的作用就像是電池一樣,持續地為這顆晶核提供着能源。
這顆由電能驅動的引擎晶核提供的強大動能將大陸生物的一半纖維體揮動了起來,雖然這些纖維只是粗糙地生長在大陸縫隙之中,但它確確實實第一次擁有了動能。
在一片紊流之中,這塊原本隨着海浪被推走的漂浮大陸第一次擁有了方向,纖維體的揮動成功將紊流改變了方向,成為了它逆流而上的動力。
隨着這顆心臟的復蘇,更多的僵死狀組織重新被激活,原本處於徹底死亡狀態的大陸碎塊也重新被清除掉,由微小生物的集合體所取代。
原本就存在的電流神經調節在纖維質的生長之下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越來越多的神經組織重新復蘇,補上的內部結構也越來越完整,在某個神經集束的發展節點之中,導航體重新復蘇。
這個和搏動晶核差不多大小的結構原本是巨樹中用於傳達信息的“代腦”,在失去了上級指揮之後,它擁有再次調節植株體生命活動的權力,雖然僅僅只是簡單的反射活動,但這已經足以促使這些生物集團形成另外一個個體。
一個全新的生物。
從此刻開始,這艘木質的小破船已經徹底脫胎換骨了,從只能順流飄動的木筏子進化成了有引擎驅動的現代化船隻。
於是我給它取了個新名字,因為它一直都在追逐着風暴和其中的電流,所以我覺得“風暴追逐者”這個名字很適合它。
風暴總是能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變化,那種高能的閃電和熱能反應讓我很着迷。
在這場風暴之中受益的不僅僅有風暴追逐者們,其實還有一群一直在忙於繁殖的傢伙們。
在不算太遠的東面,那裏的位置距離這次風暴的發源地很遠,遠到第一波風暴的影響只是增加了一些雨水而已。
東邊的那塊大陸以及周圍已經在這些年間被曾經的聯合植株所霸佔了,它們獨創的根系繁殖手段使得它們的數量爆炸式地增長起來,在洋流的運送之下鋪滿了半個星球。
每到一處陽光充足的水域,這些小傢伙就會開始伸展自己的硬殼,像一個個氣球般膨脹起來,吸收着光能。
而那些原本只能算得上是水分吸收器官的根部則具有了另外一種特性——浮漂。
就像是魚鉤線的浮漂一樣,附着在根部的軟質外殼在接近空氣的時候迅速膨大,形成一個足以托起整個植株體的浮力區段,將整棵植株托舉到陽光更為充足的海洋表面。
潮汐的陽光還是比較暴戾的,熱能和射線含量很高,植株體的硬質外殼在經歷一天的陽光暴晒之後基本上都會開裂。
這些開裂的外殼很大一部分都被植株體拋棄了,只剩下較軟質的根部和生長端被繼承了下來,那些墨綠色的外殼在被水浸透之後就此沉沒于海洋之中。
相當巨大的一部分植株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進行生殖之後,它們的根部和硬質外殼組織會產生很大程度的缺乏,如果沒有適當的陽光強度照射的話,這些植株基本上活不過兩天。
在這些植株中,有那麼幾個所生成的硬質外殼沒那麼硬,外殼含水量更多,顏色也更淺,對於陽光造成的破壞減輕了不少。
它們的硬質外殼能夠經歷三次乃至以上的陽光暴晒,和它們進行繁殖產生的植株軟殼比例也會更多,死亡的可能性會降低很多。
於是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之中,植株體的上端外殼由開始的硬殼植株轉化成了軟殼,這些軟殼仍然會吸收氣體,然後進行膨脹。
隨着每一個個體之間的硬殼比例越來越少,這些植株的繁殖活動也開始出現了變化,原本根部含量就可以滿足的新生硬殼形成已經逐漸向上轉移了,它們原本只負責合成能源的硬質外殼已經複合成了繁殖器官。
每當它們的外殼快要破裂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進行繁殖活動,兩個植株體的膨脹外殼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比原來更緻密但更細瘦的柱狀物體。
其中一個個體的根部會完全融合到另外一個個體之上,將足夠的營養和硬質殼組成物質提供給分裂的另一個對象,然後在這種快速的融合之中,進行繁殖的兩個植株就會在海面上等待着陽光。
主動抽干外殼水分的植株體會變得更加容易開裂,當太陽照射到薄脆而乾癟的外殼上之時,膨脹的氣體在其中施加着另外一份壓力,直到這個外殼徹底破碎。
它碎裂開的一瞬間,其中完成融合複製的幼體植株會被這股強大的衝擊力拋飛,散落在海面之上,迅速展開它們的根系與漂浮氣囊,吸收着陽光。
作為這一切繁殖的母體和父體,兩個植株體的參與部分還能夠存活下來,不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它們的融合植株才能恢復原本的規模。
這是第一種擁有主動繁殖行為的生物,而且它發展的速度出乎意料地完美。
我決定稱呼它們為裂脊竹,根據中立的命名規則,這算得上是一種比較規範的名字了。
裂脊竹。
也不是那麼難聽,對吧。
我的本命是另外一個智慧生命群體所創建的,到現在我還耿耿於懷。
好像正式的合同文件還沒有出來,但是聲明已經有了誒,感覺新合同人道了不少,得,開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