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總理衙門

第327章:總理衙門

為了體驗坐輪船的滋味,劉基和全家人一起乘坐蒼龍號戰艦環島繞了一圈,都覺得很過癮。

自從來到北竿島,劉基看到了太多的新鮮事,他就萌生了去台員看看的想法。

劉瓔說:“既然祖父打算去台員看看,過幾天我陪着您去。我已經告訴那邊,在淡水城裏選擇地點建一處大宅院,祖父您此去台員正好親自看看,並指點宅院的規制。”

劉基說:“好,宅院可以建,但是咱們這一家人住在哪兒我還沒很好的思量,住在這裏也很好嘛,閑時可以去福州散散心。”

看來這老爺子還是留戀大陸,不想走的太遠,這心情劉瓔也是理解的。於是劉瓔說:“哦,既然您說了,就照您說的辦。我看台員那邊的宅子還繼續建,預備着。這北竿島上的幾處宅子再擴建修繕一番,還有福州的幾處宅院也一併擴建,住着舒適一些才好。”

劉基說:“我就順便一說,可是幾處都興建宅院,太拋費了吧?”

劉瓔微笑着說:“祖父,這不算什麼,多建幾處的房子遲早都會有用,不用擔心花費,您住着舒適就好。”

呵呵,現在的劉瓔是財大氣粗啊。

劉基要常去福州逛逛,他這麼做安全嗎?會不會出意外?

應該說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可也需要有防範。

首先,劉基作為重要人物,他的行動朝廷是會有監視的。為此劉家也是儘力掩飾,製造假象,劉謹不是還留在老家嗎?那主要的就是為了打掩護的。但是應該明確一點:朝廷是有耳目的,劉基離開老家出走的事,即便現在他們不知道,可遲早會知道,不能瞞到永久。

在古代的環境裏,凡是沒有當面見過劉基本人的都不認識他,這不像現代里影視信息那麼發達,知名度高的人大家都認識。

比如朱元璋,他是皇帝,可是平民百姓,甚至基層的官員,能有誰知道朱元璋長什麼樣呢?平常人連畫像都見不到。可以武斷地說:如果朱元璋微服私訪到民間,不會有人認出他來。從這點說,劉基在福州可以隨便逛,沒人認識他。他就是自稱劉基大名也沒人知道他是誰?除非是朝廷專門來尋找他的密探。

就算是朝廷已經知道劉基跑了,可偌大的國家,萬里山河,誰能知道他在福州?

當初劉瓔和劉詮等人來到福州,一直是刻意隱藏身份的,即便有人知道他們姓劉,也不會知道是劉基家裏的人。

所以劉基和劉家其他人經常到福州逛逛是安全的,當然還是需要防範。為此劉詮命令護衛隊派一個什的兵,換上便衣,到福州宅子裏充當家丁,每當去福州的時候再帶幾個護衛。

……

在修繕住宅的同時,在北竿島上準備建一個大宅院,仿照老家院子的規制。因為老爺子還在嘛,劉謹兄弟幾個還沒有分家,是個大家庭,所以還要按老家的規矩建設一個大院子,全家住在一起。好在島上人口稀少,空地很多,選址容易。不過新建宅院總需要幾個月。

劉誠和劉瓔都有自己的院子,劉詮的家眷都在台員,這裏只有他一個人,所以老太爺老太太就住在劉詮的宅子裏了。

劉誠的一房都來到北竿島,這讓一直困擾着劉瓔的一個問題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在台員建立省一級的衙門,劉誠是主持此事的最好人選。為此,劉瓔來見二叔劉誠。

“二叔,有件事要徵詢您的意見。”

“什麼事?你說說看。”

“是這樣,我們在台員占的範圍越來越大了,台員島的北半部已經設了四個縣治,建了四個縣衙門了,並且還會擴大,縣治也會越來越多。從政務上說,事務會日漸繁雜。現在只有我這一個執政官,這些雜務就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了,終日繁忙,可是不管又不行。就說現在吧,我離開台員一個月有餘,那裏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了。

“二叔,我的意思您懂了吧?我就是要找幫手,想建立一個總統領的衙門,統管全島各縣的政務。我想徵詢二叔您的意思,看能不能幫我。”

劉誠說:“呵呵,大侄子,你這是要建個小朝廷啊?”

劉瓔:“也算是吧,只不過沒有名號,我們也不能稱王稱霸的。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確實需要。”

劉誠思考一會說道:“你給我的這個差事就相當於宰相吧?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可是你的父親不久就會過來,這麼重要的職務還是留給他吧,否則,你父親來了怎麼辦?”

這可是有點矯情了,官職大小?管事多少?與親疏遠近有關係嗎?

劉瓔說道:“二叔,政務不等人啊!我父親還不知道哪天能來?我想,我父親到來后,只要他願意忙這些雜務,總能找到合適的事情做,他要是願意干,我這個執政官的職務也可以給他嘛。說句玩笑,就算他什麼事都沒有不還可以自稱‘太上皇’嗎?哈哈哈。”

劉瓔說著自己也笑起來了。他這一笑倒是讓談話氣氛輕鬆不少。

劉誠還很年輕,今年32歲,在現代屬於青年,古代也是中年人。他來到海外,對於明朝廷來說,他就是流亡者了,從此斷了功名利祿。如果他不做事,那就只能賦閑在家,說養老還太早了點。所以做些事情對於他的誘惑力還是蠻大的。

劉誠說:“既然你這麼說,那就勉為其難吧,我試試看,做不好可要埋怨二叔啊?”

劉瓔鬆了一口氣,這就算談妥了。

“二叔,總得給您一個官稱啊?叫什麼呢?與大陸相比,咱們這兒就像是一個行省,行省的官叫布政使對吧?但是我覺得不大合適,叫宰相對明朝廷來說又像是另立天下,他們會當我們是造反的。所以叫宰相也不好。我還想出一個名字,叫總理怎麼樣?”

劉誠也在想,他說:“你說的有道理,我也覺得覺總理這個官稱還行。總理就是總管家的意思吧?”

按現代詞彙解釋,“總理”是政府的最高首腦,與宰相的意思差不多,可古代則不同,古代也有這個名稱,但它的意思相當於現代的外交大臣,當然古代沒什麼外交,是管理周邊蠻夷民族事務的,叫總理衙門。所以這個官銜不犯朝廷的忌諱。

劉誠問:“大侄子,這個總理衙門都管那些事情呢?衙門裏邊都設那些官房呢?你可有什麼規劃?是不是像朝廷的中書省那樣?”

明朝初年沿用元朝制度,設有中書省管理六部,首腦叫丞相。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改為內閣,設輔臣,首腦叫首輔。

劉瓔回答說:“對,總理衙門也算是中央政府了,所以跟中書省差不多的意思。朝廷里有六部,咱們也要有,但是咱們不能跟朝廷的六部重名,應該有避諱,二叔您看呢?”

劉誠:“朝廷有六部,吏部、戶部等,這個格局是合理的,我看咱們也要沿用,但是名稱上可以變一變,也是避諱的意思。”

劉瓔:“好,就按您說的,我們同樣設六部好了,把名字改一改。比如朝廷叫吏部,我們可以叫吏員部,其他各部也都加一個字,這就與大明的朝廷不一樣了。部之下‘司’和‘房’,凡是有獨立性的就叫‘房’,比如我們現在的專利房。”

朝廷的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古代里就這幾個部,雖然簡單,可是把所有的事務都管起來了。到了現代,國家管的事情多了,於是就有幾十個部,劉瓔可是不想搞得那麼複雜。

這一來,在台員也有了劉部,他們是:吏員部、戶財部、禮儀部、兵防部、刑名部和工商部,功能對應着朝廷的劉部,只是名稱不同。

劉誠問:“總理衙門裏需要的官員眾多,你可準備了這麼多的官員?”

劉瓔說:“我手下有幾個幫我處理政務的人,這些人可以推薦給您選擇。當然衙門初建,缺員很多,這就要煩勞二叔廣為選擇賢才了。”

總理衙門的官員應該由總理去選,當然也要上報批准。

劉誠又問:“記得制定律法的時候說過,台員也要有科舉,這才是選拔官員的正道,台員還沒有辦科舉考試吧?”

劉瓔:“有準備,還沒辦,這也要煩勞二叔辦起來,明年我們就開科考試。您看怎麼樣?”

……

有了總理衙門劉瓔就輕鬆了,可以從繁雜的政務中脫身。他與總理衙門之間的關係還需要時間慢慢地磨合,要分清各自的職責。

全家人都安置好了之後,劉瓔、劉詮就要回台員了,劉誠也要過去組建總理衙門。劉基也同行,他去台員只是隨便看看的。

現在劉基是不方便擔任什麼職位的,因為他畢竟是朝廷的命官,辭官了也是官身,所以他只能賦閑,將來如何不好說,眼下他只能做個閑人。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7章:總理衙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