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蔡國

第23章 蔡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國民(非政府)會把本國劃分為南方、北方,劃分的方式多數由歷史習慣人為形成,並沒有明顯的天然地理分界線,南、北方生活習慣都一個樣,你跑到南方就成了南方人,你嫁到北方就是北方媳婦了,毫無違和感,南北意識比較薄弱。

但中國就不同了,中國人南北意識之強可謂有目共睹,“南人使舟,北人善騎”,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甚至連豆腐腦都分為南北兩派以至甜咸之爭,晏子也曰“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味不同。”

晏子所說的“淮”,便是劃分中國南北的天然地理標示之一的淮河。之二是秦嶺。沒有之三。

秦嶺淮河一線,把中國分成了南北兩方,其中以淮河為界甚為明顯。以我的切身體會,淮河北方有集中暖氣,冬天溫暖不凍手,而南方正在寫作的我只能開空調,還凍手。

淮河,古稱淮水,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脈,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千餘公里,是中國七大河之一。

如果以長江作為軍事防線,中原諸侯一旦跨過淮河,那麼江漢平原、洞庭湖—湘江流域、鄱陽湖地區和江蘇南部這幾部分即使不分裂,也很難協同起來,等於把江水以北拱手送人。

但是如果把防線稍微北移一點,移到淮河流域一帶,以長江流域為運輸通道,就把南方這幾大板塊盤活了,整個江漢平原視如整體。

所以說守江必守淮。

類比南陽盆地是長江中游的天然屏障而言,淮河更是北方進入長江中下游區域的重要屏障,南方政權想獨存,就要力保淮河不失,必然得用舉國之力在此死磕。

征服了南陽盆地,文王的下一個目標便是淮河。他準備了三年,準備以舉國之力,死磕淮河。

死磕的代價是高昂的,還不一定磕的有效果,所以文王很發愁。

公元前684年,急於肅清淮河流域的文王收到一封密件,密件署名是息國(今河南息縣)國君息候。

息候在密件中痛訴,蔡國(今河南上蔡縣)國君蔡季為人禽獸、行為不齒,遂邀請文王一同伐蔡。

(2018年12月25日17:00,聖誕快樂。)

文王看罷,覺得是誘敵之策,輕蔑一笑,將密件燒毀。

蔡國國君蔡季,姬姓,名獻舞,曾在“繻葛之戰”中力助周桓王(雖然桓王兵敗,肩膀中了一劍),後來又幫助陳國平定了政變,並在陳國生活了十餘年,娶了陳國國君的大女兒。

晉朝杜預註解他“內得國人之望,外得諸侯之助”,北宋劉敞贊他“智足以與權而不亂,力足以得國而不居”,是一個熱情主動、品行端方、受人稱讚之人。

此外,蔡季還有一個身份,同息候是連襟,息候的老婆是蔡季的小姨子。

連襟倆挖這麼明顯的坑,文王是不會往下跳的。

過了幾個月,息侯沒等來文王的消息,又給文王寫了一封信,把伐蔡的緣由大致闡明了下。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年初,息侯的老婆息媯同蔡侯的老婆蔡媯回娘家陳國探親,回來的時候息媯應姐姐蔡媯邀請,便在蔡國小住幾日,沒想到息媯的美麗引起了蔡侯的垂涎。

當時的婚姻制度為“娣媵制”,即國君或大夫的夫人被娶進門的時候,她的妹妹也要一同跟着陪嫁過去,稱為“娣”,而隨嫁的婢女則稱為“媵”。

蔡侯娶蔡媯的時候,息媯年紀尚幼,牙還沒換完,便沒有要求息媯一起陪嫁,沒想到女大十八變,如今出落的纖碩娉婷、玲瓏有致,想到原本可以一箭雙鵰,現在卻陰陽差錯地便宜了息侯,蔡侯便開始茶飯不思,懊悔不已,想着如何將息媯佔為己有。

想着想着,便不由自主得上前輕薄調戲。沒想到息媯柔弱,但性子卻極為剛烈,寧死不從,趁蔡侯不備,逃回息國,將此事告訴了息侯。

息侯乃是一重情之人,聽聞此事,火冒三丈,火冒完了就開始思考此事如何處理——息媯每年都要回陳國探親,每次也都要途經蔡國,萬一哪次又被蔡侯逮住,後果不堪設想。

自己實力不比蔡國,息侯又得知楚國正在積極籌備淮河一事,便想同楚國交好,利用楚國的強大實力來虎威自己,而楚國也可以以息國為據,肅清淮河兩岸。

息國,地跨淮河上游南北,東瀕閭河,與淮河、寨河相隔,南與光山為鄰,西接正陽,北毗蔡國,實力雖小,但易守難攻,地理位置絕佳,得此要地等於扼住了淮河的七寸,文王不禁大喜過望,一直苦心殫精淮河戰事而無從下手,竟被倆連襟為了一個女人而打開了。

文王色心驟起,到底是何美貌女子讓蔡候神魂顛倒,到時一定仰慕一番。

一日,被相思病折磨的蔡侯接到一份急報——楚國舉三軍之力攻打息國,危在旦夕,息國求救。

這還了得!

蔡侯馬上從床上蹦將下來,盡點三軍精銳,馬上救息,再晚一點楚軍攻入息國,朝思暮想的息媯就會被楚國虜走,到時自己的一廂情願也將曲終人散、離情別緒了。

趁這次機會,擊退楚軍,揚我蔡國國威,並趁勢將大軍駐紮息國,到時息媯還不是囊中之物?想到這裏,蔡侯不免又催促馬夫揚鞭。

“我只為博你一笑,萬里山河都不要。烽火戲侯多可笑,誰人又懂紅顏俏。”

平心而論,蔡侯還是一位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多情多金男子,按現在說法叫做痴男,但是他生在亂世,亂世容不得兒女情長。

蔡師行至莘地(今河南汝南境內),遭遇楚息聯軍,大敗,蔡侯被俘。

文王對蔡侯很好奇,如此一個品行端方之人怎會對一個女人暗動情愫,連江山都置之不顧,便命人將蔡侯押至大營,好好端詳一番。

由於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蔡侯惱羞成怒,見到文王仍大罵不止,從武王篡位一直罵到文王聲色犬馬,語言犀利,表述準確,脫稿暢言,令在場將士覺得蔡侯所述有理有據,心中暗暗稱是,甚至微微相視點額,以示此事確然。

文王覺得蔡侯特別有骨氣,特別佩服其為人,決定用最特別的刑法處決蔡侯——烹殺。

蔡侯還沒過完嘴癮,一看文王架起油鼎,頓時焉了大半,跪地求饒。

文王鑒於蔡侯剛才的出色表現,不允。

關鍵時刻,被蔡侯言語感動的鬻拳出面了。

鬻拳,楚國宗室後裔,時任楚官,以忠義赤誠,敢於犯言直諫而留名青史。

此時鬻拳勸說楚王,蔡侯殺不得。

楚國剛入中原之地,大王就用這麼殘忍的手法殺害被俘虜的諸侯,實在是難以讓其他諸侯歸服。殺人容易服人難,殺一個小小的蔡侯輕而易舉,但他的死會給楚國帶來麻煩,其他諸侯很有可能在恐懼之餘,聯合起來共抵禦楚國,楚國北上中原的道路就會更加艱難。

建議文王效仿武王伐隨做法,與蔡國結盟,既得盟友,又能讓其他諸侯國信服,不是很好嗎?

但剛才蔡侯演講如此不留情面,文王無論如何都難消心頭之氣,因此,他不聽鬻拳的勸誡,執意烹殺蔡侯。

鬻拳急了,拔出腰間佩劍抵住文王脖子,要挾文王同蔡侯簽訂盟約。

文王覺得佩劍很涼,便同意了鬻拳提議。

見油鍋以撤,蔡侯獲赦,鬻拳自知死罪難逃,為保性命,操起佩劍往足踝砍去,忍痛大呼:“大王能聽臣的建議,是楚國的福。但臣者脅迫君王,罪當萬死,自刖一足謝罪。”

鬻拳此舉,驚呆在場所有人,文王回過神后,趕忙派人將鬻拳抬下去救治。後來,文王憐鬻拳忠誠,讓他掌管都城城門。

鬻拳的做法,充分顯示出文王是一個開明的君主,能從諫如流,又能給眾臣樹立下忠君的榜樣,並將鬻拳斬下的一足供奉於太廟,作為自己不納諫的警示。

而文王讓鬻拳掌管都城城門,看似因人而用,實則太因人而用——鬻拳遇事死板,情商不足,按照現在的說法是死扣條款,上下同尊,是個不折不扣的一根筋。

就是這一根筋,讓文王馬革裹屍。

過了幾日,等蔡侯恢復狀態,文王便拉上蔡侯簽訂盟約,期間,文王問蔡侯,朕聽聞蔡侯剛直不阿、一身正氣,如今卻為一女色以至於此,可惜不?

蔡侯聞之,嘆曰,文王有所不知,臣一生閱女無數,從未因女色而改變初衷,但息媯實屬人間絕物。

遇見息媯之前,我不知道一個女人會如此絕美而獨立——她的眼睛回眸百魅,她的臉龐如開蓮凝脂,她的身材窈窕絕傲,她的姿態顧盼神飛,她的氣質讓人見之忘俗,一顧傾城,再顧傾國。

然後,蔡侯面仰天邊,做遐想狀,天邊幾朵殘雲漸漸化作息媯嬌容。未幾,回過頭來,猛吃一驚——文王也面朝天邊,做遐想狀。

蔡侯心道:“完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楚二三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楚二三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章 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