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少帝 高貴鄉公 論難
第一百二十一章三少帝高貴鄉公論難
曹髦登上皇位后,為暫時穩定司馬師的心,下了一紙詔書,對齊王芳在位期間,所做的一切,進行了否定,並對自己即將肩負的責任,有了一個清晰地認識。他立志自我加壓,時時保持謹慎的態度,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大魏的子民一起努力,共享太平。
曹髦立刻從自身做起。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用度,以節省開支,減輕國家的負擔。節儉,不僅僅只是珍惜民力,為百姓分憂,更是要重新聚齊民眾的決心,讓大家看到,新上任的皇帝,有信心,也有決心,重新點燃大魏的希望。
曹髦派出特使,分別到各個地方,體察民情,考察吏治,順帶搜集一些重要信息。這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但程度一定要控制妥當,要不然,得罪了司馬氏集團,可就不好收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是要燒的,但怎麼燒,要燒誰,燒成什麼程度,可是個不小的難題。特別是對司馬師,不能來得太絕,要不,就會惹火燒身,反而毀了自己,那日後的大魏,日子就更難過了。
司馬家族,就像一個毒瘤,依附在大魏的身上,一時間,剷除不掉。要是操之過急,極有可能造成意外。
曹髦沒有忘記給司馬師來些實惠的,假黃鉞,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劍履上殿。
接着,曹髦又論功行賞,讓相關的部門,商討在這次帝位的廢立定策中,立功人員的具體封賞事宜。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過河就拆橋,也不能只重用長期追隨自己的人員。
曹髦由於在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在成為皇帝后,更是在身邊,召集了一般文臣,經常討論事典。
曹髦在太極東殿,宴請了群臣,並和與侍中荀?、尚書崔贊、袁亮、鍾毓、給事中
中書令虞松等人,講述《禮記》,說著說著,就談到了歷代帝王的賢愚與能力的高下。
曹髦以前,就很欣賞夏朝的少康帝。在大家的討論下,曹髦的觀點,得到認可,那就是少康的歷史功績,應該大於漢高祖劉邦。
曹髦的觀點,出乎大家的意料,但真的有道理。這是曹髦難能可貴的一面,在當時的環境下,想改變現狀,就得有不尋常的思路,才能成就不尋常的功業。
曹髦欣賞少康,有着不尋常的意味。現在的大魏,已經淪落到極度危險的境況了。曹髦就像以少康自居,做一個中興之君,找回大魏的尊嚴。曹髦的這個觀點,實際上也是向大家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
鍾會說曹髦文如曹植,還真的不無道理。不過,曹髦在前輩面前,還是保持着謙虛,該爭論的爭論,該謙讓的謙讓。
曹髦說,我的學問不深,見聞膚淺,擔心自己的觀點,不合時宜。假使說對了,也是碰巧碰上的,不值得稀罕。這會不會因此傳出去,被後來的賢人笑話,說我很無知呢。
看來,曹髦不僅有才智,還有德行。
沒過多久,曹髦又到了太學,與當時學校里的儒士,討論了許多事情。從《易經》說道《尚書》,接着,又討論起《禮記》。曹睿的思路和口才,都很了得,讓那些講師們,都難以解答,自慚形穢。
在學習討論中,曹髦與很多大臣,都建立了不錯的關係。曹髦稱裴秀為儒林丈人,王沈為文籍先生,司馬望和鍾會等人,也各有名號,大家在一起,也還挺開心。
曹髦畢竟年輕,有些急性子,特別是一來興緻,就要召集這些文臣。好在裴秀等人,在宮內任職,能隨叫隨到。但司馬望就不同了,在外任職,來去不便。
曹髦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特事特辦,為司馬望定製了一輛快車,號稱“追鋒車”,並配備了五名年輕力壯的武士。曹髦一有集會,就立即通知司馬望,讓他趕快乘車過來。
司馬師死後,他的弟弟,又接管了大魏的兵權,曹髦依舊沒有擺脫司馬氏的控制。
不過,在曹髦的身上,已經湧起了滿腔熱血,他面對司馬氏的專權,決不願做第二位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