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觀署衙眾人稱奇品妙因黃諫留記(下

第十四章觀署衙眾人稱奇品妙因黃諫留記(下

遊覽了石屏山,大家都誇八寶川真是一塊寶地。

休息一天,黃諫意猶未盡,他對魯鑒說:“魯將軍,我仔細看了魯土司衙門和西大通地形,我有個看法,不知對不對?你們看,從小的視角來看,魯土司衙門確實由衙門、花園、妙因寺三部分組成。實際上,魯土司衙門建築有更大格局,是依據連城的地理特點大視野大氣魄來建的。依我看,這個建築師是個大家。他在建築衙門時,巧妙地把石屏山、吐魯溝、兩邊的山,如筆架山等納入到了一個整體。你們看,石屏山主峰似一巨大屏風,護衛着連城小鎮,護衛着魯府衙門。它背靠茫茫連城林海,右鄰滔滔大通河水,峻峰壁立,林木蔥鬱,泉水叮咚。八台疊嶂、削壁奇峰。八座廟宇建在八座險峰上,一峰一景,妙景天成。這樣吐魯溝就成了衙門的真正後花園。你想雲遮霧繞的吐魯溝,峰巒疊嶂,林木蒼密,曲徑通幽,吐奇納秀,群山頂部草原豐茂,山腰松柏蒼翠,山腳喬灌相間。溝中石崖壁立,曲徑道幽,清溪如玉,移步換景,真有‘華山之險、九寨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這正是魯土司平時訓練部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就是我說的魯土司衙門建造的大格局,你們說奇也不奇,妙也不妙?!”

眾人順着他的話仔細一想,也確實是這麼一會事。

黃諫說到這裏,由衷讚歎:“不出意外,多年以後,這裏必將是人們遊覽觀光的一片勝地!”

大家一片叫好聲。

這天下午,魯鑒把兒子及其他魯氏子弟着召集起來,請黃諫訓示。黃諫也不推辭,給孩子們講起為何要讀書學習的道理。

他循循善誘,讀書的第一個目的是學道,是完善自己。天下的學問無非兩大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是探究我們人跟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通古今”之變”,就是來了解我們人類社會,人事的變動、朝代的變化的規律和經驗。

《禮記·學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意思是玉不加琢磨,不能成為器物;人若不學習,也不會明白“道”。這個道,既是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又是天地的大道和至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也就是通過“推究事物的原理、規律而獲得知識。真正的次第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中間環節,學到知識根本算不得是什麼不起的事,“學而時習之”才是人間正道。這個“習”說的正是應用和實踐,是把“物之理”轉化為自身體認的過程,是“文而化之”的過程。如果沒有文而化之,那麼學習也就成為尋章摘句,工具性和機械性的表面過程。

再說《論語》,共11705字,其中有15章、66次提到“學”字。這個數據充分顯示出孔老先生對“學”的重視程度。孔夫子強調“學”,不只是知識性的各種學識,更重要的是對人的修養、德行的提升,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思考,實踐“仁”和“禮”。子夏曾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其中正是強調人要重視品德、孝和信,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可以做到這三點,就算是學習過了。以夫子的眼光看來,個人品質修養比所謂的學識淵博重要多了。

所以說讀書的第一個目的是學道,是完善自己。

完善的途徑就是讀書和學習。荀子在《勸學篇》中闡釋得非常充分,“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君子之學從耳朵里聽進去,要把它留在心裏,然後還要把它體現到行動中去,他的四肢和他的動靜,一言一行,因此他說的話他做的事,都可以成為人們的榜樣。反過來,小人之學,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這樣的學問怎麼能夠使得他的七尺之軀完美呢?所以他接着講,“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君子希望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學不過是交易用的,所以他耳朵里聽進去嘴裏就說出來了,只不過是一個販賣,對完美他的七尺之軀一點兒沒有用處的。所以為己之學就是來完善自己的,完善的途徑就是讀書和學習。

所以學習的根本目的,應該是成為“大人”,

怎樣的人才算是“大人”,孟子和學生公都子有一段對話,可以說是點明了問題的根本:公都子問曰:“均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均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學習的根本目的,應該是成為“大人”,讓人可以跟隨心的方向而不是跟隨物質慾望沉浮不定。學習,就是要“求其放心而已矣”,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根柢的人,這個根柢,就是德行。有德行的人就會要以天下為己任,要有擔當。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都覺得受益匪淺。

晚上,魯麟悄悄問魯鑒:“阿爸,人們說黃大人能考中探花是因為服了狐仙的仙丹,這是真的嗎?”

原來,庄浪流傳,黃諫小時,喜歡玩耍,疏於讀書。一天傍晚,一小女孩敲響黃諫家的門,黃諫開門,女孩說到庄浪尋親,迷失了方向,看能不能借宿。黃諫家就收留了這位女孩。女孩很勤快,第二天早早起來,就將黃諫家的院子掃乾淨了。她自己說,姓胡,在黃須溝一帶居住,母親在城裏給人家當傭人,她來尋母,不料卻失了聯繫。這女孩不僅勤快,而且聰明,在她的影響下,黃諫一改往日的疏懶,勤奮讀書,進步很快。不過幾個月後,黃諫又故態復萌,讀書不見進步。原來,小女孩的媽媽找到女孩,將她帶走了。

時光飛逝,匆匆就是幾年,黃諫父母為他找了一位名師,但黃諫嬉戲之心不改。一天,趁老師不在,黃諫跑到城東的青龍山玩耍,這一跑就是好幾里地。卻看見路邊一大戶人家有一個非常精緻的花園,黃諫按捺不住好奇,走了進去,景色果然不同尋常。誰知,就在小園拐彎處,卻遇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黃諫大為驚奇,細看竟然是當年收留的胡姓女子。兩人分訴別後情形,互訴相思。女子說,將當夜來訪。果然,女子經常半夜來訪,看了黃諫詩文,女子大為失望,說這樣讀書難有成果。於是,悄悄吐出一紅丸,讓黃諫服用。此後,黃諫讀書進步飛速。由此,黃諫步步成名,最終高中探花。

魯鑒笑了:“哪有這樣的事!這隻不過是說黃編修少時聰慧,勤學苦讀,學業日有所成而已。”

次日,魯鑒請黃諫寫《敕賜大通寺記》,魯麟研磨,黃諫胸中腹稿早成,下筆如走龍蛇,一氣呵成:

自佛教未入中國,而斯理已具人心。蓋自惟皇降衷,而人莫不有斯理,奈氣察習俗之所移,而皆不知是理之在人心者耳。迨尼父明聖道以詔後世,子輿言仁義以淑人心,當時學者翕然宗之,而佛之教未顯也。去聖人愈遠,人心不古,而於此理宜然不知所從向。至漢魏以降,佛氏之教興,人多棄彼而事此矣。

然佛之教,以空虛寂滅為宗,以戒定慧覺為本,以不殺不淫不盜不妄不飲之戒為用,蓋欲導人去此不善而行乎善,是亦造理之捷徑,而宜世人摩然而爭趨之也。是教流傳自西域,故西域之人事之尤篤。聖朝有天下以來,以釋道二教不可偏廢,故既設官以領其事,而又創建寺觀以崇事之。而西土之寺宇,比之他郡尤盛。庄浪大通河橋驛,乃土僉右軍都督府事魯賢之故里也。公之弟刺干羅祝思,自稚年萌善心,早成教戒,行甚謹,而人多敬慕之。比以茲土災旱相繼,遂於所居之旁建寺,以為修禳之所。其工匠之值,木料之具,與凡費用之所需,皆取給於都督公,而公亦任之不辭。越一載完工,是以大殿、山門、堂廡、庫院、垣墉、階闥、庖溷、圊,靡不具備;而木石瓦甓,丹堊塗,輝煥堅緻,莫可比倫。正統壬戌冬,始請於朝,得賜為“大通寺”,且命番僧達爾藏住持,領眾焚修之。昆季既沐寵異,遂專怦來求書五大字揭于山門。今年夏五復具始末,求記其事。余謂庄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甚遠。雖王化所漸被,而能明聖人之道者鮮,使不興茲較以範圍之,則強戾之心斯盛,烏能望其化於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聖教以復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歸於善,亦可尚也,故書之碑,刻於石,庶幾知公之用心焉。

眾人讚嘆不已。

之後,魯鑒請牟倫書刻,製成一通高2.5米,寬1.2米的“敕賜大通寺”石碑,立於鷹王殿正中。石碑前面刻“敕賜大通寺”,後面刻黃諫所撰碑文,后書:“賜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文林郎金城黃諫撰,賜進士出身前監察御史青城牟倫書。大明景泰元年歲次庚午冬十月十五日乙酉,庄浪衛土官指揮使魯鑒立”。

從連城回來,黃諫悄悄問魯鑒“仁壽山前面卧牛山是你的地盤吧?有沒有主?”

“對呀!沒有啊。大人有什麼想法?”

“沒有就好!沒有就好!我打算百年後到此處安息。”

“什麼?大人您這考慮的太長遠了吧?”

“沒有!沒有!人都有百年的時候,這有什麼可怕的?我覺得這兒陽光,清凈,心裏特別喜歡,你就給我留着。”黃諫真誠地說。

“如果這樣,我一定替您保管好!”魯鑒答應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篤忠貞魯土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世篤忠貞魯土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觀署衙眾人稱奇品妙因黃諫留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