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監’之亂

第13章 ‘三監’之亂

衛國的先祖,是衛康叔封,周武王的同母弟弟。

武王滅紂以後,商朝的遺民成了一個大問題。殺光是不行的,太殘忍,太沒有人性,違背了仁義道德,而且會激起百姓更大的仇恨和反抗,這不符合聖人的道德觀。

另一種做法,就是安撫。

對於反抗政府的危險分子,最好辦法就是先感化,后招安,做到仁至義盡,讓他們感到皇恩浩蕩。如果還迷途不知返,那就只能武力解決——殺無赦!

商朝滅亡了,本着‘滅國不絕祀’的人道主義原則,封商紂的兒子武庚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一者管理安撫商朝遺民,以示寬宏大量;再者延續商朝的祭祀,成湯的業績不能抹殺。

當然,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隨意發展。

為了防止意外,周武王把朝歌外圍,劃分為鄘、邶、衛三個部分,把三個弟弟分封在這裏。目的很簡單,就是監督商朝遺民,防止死灰復燃,史稱‘三監’。

管叔鮮,原名姬鮮,周武王親弟弟,排行老三。因原來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鄭州),故稱管叔鮮,後來派他駐守朝歌東部的衛地,他成為管姓一支的先祖。

蔡叔度,原名姬度,周武王親弟弟,排行老五;因原來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故稱蔡叔度,派他駐守於朝歌西南的鄘地(今河南汲縣),成為今天蔡姓一支的先祖。

霍叔處,原名姬處,周武王親弟弟,排行老八。因原來的封地在霍(今山西霍州),故稱霍叔處,把他封於朝歌北部的邶地(今河南湯陰附近),成為今天霍姓一支的始祖。

當初,周武王把商朝遺民遷移到朝歌的時候,為了防止發生叛亂,決心在洛邑建造王城;名義上是為了方便諸侯進貢,實際,就是監督,對於這些商朝遺民,給他們自由的同時,必須嚴加看管。

可惜周武王病逝較早,沒有實現建立東都的願望。

為了防止商朝遺民造反,周王室在朝歌設立八個師,約兩萬人的軍隊,史稱‘殷八師’。這比保衛西都鎬京(今西安一帶)的‘六師’還多兩個。

可見,周朝對商朝的遺民,控制非常嚴格。

但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誰也沒想到,周朝最可靠的的‘三監’,會與武庚勾結,發動叛亂。

關鍵在於,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旦大權獨攬,把持朝政,難免引起猜忌。

當時,‘三監’懷疑,周公旦獨秉國政,要篡奪王位。甚至當時賢明的召公奭,也充滿疑慮,周公旦不得不多次辯解,才得到召公體諒。

但‘三監’就不這麼想了,他們不僅沒有履行監督職能,卻聯合武庚作亂。

武庚,也稱祿父,商紂王的親兒子,據說他很聰明。

一個人如果很聰明,當然是好事,但是,聰明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野心勃勃。

這類人,目光高瞻,理想遠大,往往不安分守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最終的結果,或者高高在上,萬民瞻仰,或者進入地獄,遺臭萬年。

武庚就是個不安分的聰明人,何況身體流淌着高貴的商王朝血統,對周朝充滿國讎家恨。

天下已經安定,為什麼突然要發動叛亂?武庚主要是想復國,‘三監’則想趁機奪取朝政,雙方一拍即合。就這樣,‘三監’不僅沒有起到監督作用,反而推波助瀾,被輕鬆策反。

西周早期的一次大型叛亂,就這麼發生了。對於武庚來說是復國之戰,對於‘三監’來說則是叛國之逆,對於周王室,絕對不能容忍,必須剿滅。

‘三監’與武庚聯合在東方發難,對於剛剛建立的周朝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不幸的是,他們太着急了,沒有選好時機。

因為,有一個人還活着——姜子牙。他不僅活着,由於不吸煙不酗酒似乎也不近女色,身體素質比年輕人還壯實。

當初滅紂的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了,如今估計快成為百歲壽星了。或許是真的得到神仙眷顧,吃過什麼靈丹妙藥,這樣的年紀,身體健壯的難以想像,竟然親自帶兵,幫助周公旦平叛。

姜太公什麼人物?戰爭,對於別人很殘酷,對他來說,打仗就是玩,是遊戲,是快樂,是享受。

所以,周公旦、姜太公聯手,東西夾擊,經過三年的戰爭,終於平定叛亂,殺死武庚和管叔鮮,流放蔡叔度,貶斥霍叔處,又橫掃東夷各國,使天下得以安定。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政權更迭,新朝建立,千變萬變,但這個道理不變。

武庚被殺后,為了延續商朝祭祀,周公旦選擇了商朝更加賢明的微子啟,在亳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

這一仗打了三年,可謂耗時費力。之後,周公旦把朝歌和商朝遺民全部封給衛康叔,建立了早期的衛國,並且諄諄教導,作了《康誥》勉勵他。

《康誥》的大致內容:對一般平民要寬厚;施行文王的富民政策;不要冤枉好人無辜殺戮;對掠奪財貨,不孝敬父母,不和睦兄弟的,用嚴刑誅戮。

不僅如此,周公旦主持,正式在洛邑建立王城,也稱‘成周’。

對於‘成周’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人認為是周成王所建,所以稱為‘成周’;也有人認為,‘成周’代表周朝建成統一大業的豐功偉績,眾說紛紜。

當初的‘殷八師’,改為駐守成周,後世又稱之‘成周八師’。一者可以監督商朝遺民;再者可以控制東方諸侯,威懾四夷;第三也可以作為鎬京的前沿屏障。

由於周公旦輔佐成王長期駐守鎬京,‘成周八師’的指揮權,自然就交給了衛康叔,這使衛國瞬間成為一方大諸侯,也成為保衛成周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衛康叔不錯,雖然年輕,把衛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得民心。後來被成王任命為周朝的司寇(相當於********),以表彰他的德行。

西周時期,關於衛國的史料比較少。衛康叔之後,由於長期與戎狄作戰,衛國整體實力逐漸下滑。

到了衛武公時期,重修衛康叔政令,使衛國重新強大。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犬戎攻破鎬京,衛武公率軍前去勤王;周平王東遷的時候,衛武公全力幫助,後來與鄭武公共同輔政。

不過他年紀較大,很快就退隱了。公元前719年,衛國發生‘弒君’慘劇,從此更加衰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三監’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