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麥子和稻子

第12章 麥子和稻子

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姬林登上天子寶座。

即位之初,剛剛‘崩’了爺爺,緊接着又‘崩’了父親,‘崩’的悲慘至極,憤怒至極,窩火至極。王室,太不幸了,一切,註定春秋這段時期不會太平。

周平王與太子狐的死太突然了,關鍵是發生在交換人質之後。雖然不是鄭莊公直接殺死,卻間接導致他們的殞命,這筆爛賬,被記在他的頭上。

年輕人,火氣盛,面對霸氣的鄭莊公,周桓王不甘心受到脅迫。即位后,根本沒顧忌鄭莊公的感受,正大光明地把朝政交給了虢公忌父(西虢公),也算了卻爺爺當初的心愿。

雖然奪了鄭莊公的權,但並沒有廢除他王朝卿士的資格,也算給他留點兒面子。

鄭莊公可以說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對周平王,自己是過分點兒,但自己也不願意那樣;至於太子狐,鄭國可沒虧待他,整天好酒好肉,禮遇有加,誰想到他身體那麼差;而鄭國從前迎立平王、協助遷都的功勞,瞬間被一律抹殺。

現在,這小崽子剛剛當上周王,就把我一腳踹開,一點迴旋餘地都沒有。可惱!

沒辦法,雖然他歲數小,但現在他是公認的老大,必須忍。

鄭莊公回到鄭國,心底還在生悶氣。爵位保留了下來,但是沒有實權,自己被晾在朝堂,可以說是灰溜溜的被人家趕回來,丟人丟到家了。鬱悶!

這幾件事發生的很快,加在一起,不超過一個月。

鄭莊公心中憤恨不已,他召集臣下,想要教訓教訓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至少也要噁心他一下。經過商議,立刻派遣上卿祭足,率領軍隊,在鄭國與王室的邊境轉悠。

當然不是去打仗,雖然鄭國軍事實力強大,但還不敢公然向王室開戰,那可真的成了謀反叛逆。周王,畢竟是天下共主,與他開戰,容易遭到諸侯的合力反擊,鄭莊公還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鄭國的軍人,並非穿着鎧甲,拿着武器,而是化裝成平民百姓,去王室邊境整點陰招,解解悶氣,這是他的強項。

對周王,面子上要過得去。那是一面旗幟,將來還要互利互惠,共同發展,不能完全撕破麵皮。

4月,麥子即將成熟,微風吹過,麥浪起伏,眼看又是一年的好收成。

鄭國士兵趁着夜色,揮舞鐮刀,強行收割周室溫地(今河南溫縣)的麥子。一夜之間,把附近的麥子,幾乎收割得一乾二淨,只留下光禿禿的麥田,讓人憤怒。

溫地是蘇國都城,子爵,屬於周王管轄範圍內的一個小國。雖然由蘇子管理,實則是王室的土地。

溫地的麥子,是百姓的口糧,也是王室的口糧,雖然對王室的總收入影響不大,對當地百姓卻是致命。最糟糕的是,搶劫王室財物,造成的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何方盜賊,敢在天子腳下撒野?

很快就查明,原來是鄭國人乾的。周桓王非常憤怒,這分明就是報復。但是,沒有直接證據,問罪,人家不承認;打,不一定能贏。

最後經過群臣勸解,還是忍氣吞聲吧!畢竟都是一家人,而且鄭國兩代人,對王室貢獻不小;剝奪人家的權力,心底難免有怨氣,這次原諒他,下不為例。

‘麥子’事件,就這樣不了了之,周桓王的忍功,只能算小成。

鄭莊公正在考慮,自己挑釁了那個小鬼,該如何應對他的報復,左等右等,沒有等來一兵一卒,也沒有等來問罪的使者。雖然如此,鄭莊公依然怨氣難消,總想挑點事兒。

轉眼到了9月秋收的季節,王室邊境的水稻成熟了,稻穗沉甸甸的,十里飄香,蛙聲一片,百姓們笑容滿面,談論着今年的一個好收成。

然而,還沒樂呵兩天,鄭軍又出動了。跟上次一樣,他們喬裝打扮,趁着夜色,把周室邊境的稻子掃蕩一空。而且據說只要稻穗,不要稻秧。

這次掃蕩,收穫頗豐。

麥子被盜,說起來還是蘇國的財產;但水稻被盜,那可是王室的直接財產,影響惡劣。

鄭國缺糧嗎?不缺,就是要噁心一下周桓王,有本事來打我啊!

王室邊境的莊稼,接連被不明身份者盜搶,太可惡了。這世道,太亂了,也不睜眼看看,這是誰的地盤?是誰的天下?搶奪,也要找個理由,即使是最齷齪的理由,這比強盜還強盜。

雖然鄭國人做了偽裝,顯得人不知鬼不覺,實則漏洞百出。大隊人馬行動,即使派個沒有查案經驗的,根據蛛絲馬跡,都能找到真正的盜賊。所以,鄭國從疑犯,很快就成為真兇。

地球人都知道,這兩次搶劫,就是針對周王室,針對周桓王,就是要教訓教訓這個黃口孺子。

周桓王年輕,聽說水稻又被搶走了,立刻火冒三丈。先是麥子,現在是水稻,將來還不攻打我的洛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這點糧食,白白送給了鄭國,越來越過分。

他當時就要號召諸侯,討伐鄭國,且要徹底罷免鄭莊公卿士的職務。

輔政的虢公忌父心底明鏡一樣,他和周公黑肩極力勸阻:鄭國是王室的屏障,現在攻打鄭國,別的諸侯人人自危,將來誰還會聽從;而且鄭國上下和睦,實力強大,戰端一開,後患無窮;糧食嘛,損失點是小事,就當救災扶貧了。

這一番勸阻,終於讓周桓王冷靜下來,但心裏卻異常氣憤。這是藐視王權,藐視我這個新即位的周天子。

周王室與鄭國的關係,從此一落千丈。

麥稻事件后,周桓王有心徹底取消鄭莊公卿士的資格,被大臣極力勸阻,最後還是忍了。

幾個月之內,連續盜取王室百姓的麥子和稻子,鄭莊公也提心弔膽,生怕周桓王號召諸侯,發兵討伐,故而時刻準備禦敵。

公元前720年冬季12月的某一天,齊國與鄭國在石門舉行會盟,雙方重溫舊好。之後沒多久,鄭莊公的車子,在濟水邊翻車,還好人沒事。或許,這是上天對他的一次警告。

過了兩年,王室一點動靜也沒有,就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也沒有派人來興師問罪。

這讓鄭莊公覺得很慚愧。回頭想一想,自己也有過錯,不能全怪周桓王。如今王室沒有派人來問罪,自己不能不知好歹,必須有所表示,至少緩和一下與王室的關係,對自己也有利。

公元前717年冬,京師發生了飢荒,請魯國輸送些糧食,解決眼前的困境。

由於周公旦的緣故,魯國與王室關係非同一般,所以有什麼困難,常常請魯國幫助。

當時,魯國也不好過,因為頭一年,魯國發生了螟蟲災害。據說,這種蟲子專吃苗心,魯國糧食減產,也是艱難度日。

面對王室的請求,魯隱公不好推辭,那是天子,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先滿足王室的需求。但是,魯國無力單獨承擔王室的糧食援助,於是,向宋、衛、齊、鄭請求先借貸些糧食,以支援周王。

王室有難,諸侯支援,天經地義。

藉著這個機會,鄭莊公去了趟京城洛邑。這是第一次正式朝拜周桓王,同時希望能取得他的諒解,解開雙方的心結。

原本很好的一次和解機會,但是,對三年前鄭國偷割麥稻之事,周桓王耿耿於懷。對於鄭莊公的到來,他表現的十分冷淡,甚至冷嘲熱諷,沒有一絲歡迎的表情,也沒有安排宴會,為鄭莊公接風洗塵。

輔政的周公黑肩勸諫周桓王:“我們周室東遷,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友好地對待鄭國,用以鼓勵後來人,還擔心人家不來,何況不以禮接待呢?鄭國恐怕不會來了。”

周桓王根本聽不進去,那麼多諸侯,何必就依靠鄭國?所以,他對鄭莊公表現的十分冷淡。

看來,他的忍功還沒到火候。

原本是到洛邑朝拜的,沒想到那小鬼對昔日的事情耿耿於懷,反而自討沒趣,這讓鄭莊公很受傷。

從此以後,鄭國與王室的矛盾,越來越深,從暗中較勁,至刀兵相見,終於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先是鄭莊公不顧周王的權力,強勢與魯國交換土地;接着王室奪取了鄭國四座城邑;鄭莊公則打着天子卿士的旗號,四處招搖撞騙,開啟自己的‘小霸’局面。

十年以後,雙方終於爆發了春秋早期的一場大戰,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戰。

麥子和稻子,也成為春秋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麥子和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