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而《西遊記》這一時期,已經存在有神、仙、佛、妖、魔、鬼六族群的勢力。
神指的就是《封神演義》時期創立的那些榜上有名的人物。
仙的人數較《封神演義》時期則有所下降,而且仙在這個時候的都已經分散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群體,由此可見仙已不再像《封神演義》時期那樣形成組織了。
並且《西遊記》時期的佛實力最強大,人才濟濟。
妖在這期間和《封神演義》時期是一樣的,都是以吸收日月精華為生。
而魔是《封神演義》中沒有提及的新的族群,族群的主要成分是經過修鍊的人,各種生物和非生物;。
鬼雖然《封神演義》也已經提到過,但是當時鬼仍處於無序狀態,力量還很薄弱,但在《西遊記》,鬼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有組織的團體。
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之後,我國古典小說創作中,部分作品便形成了以佛、道融合思想為積澱的基本模式。
像是在因果報應、善惡輪迴、成神成仙等浸透着佛、道融合思想的情節里,以佛、道融合思想進行哲學玄思并力求探尋生活的深層底蘊。
亦或以現實主義的筆觸對人物命運、遭際進行描述,或又以佛、道融合思想詮釋造成人物特定命運的因素。
雖然在不同的作品中,佛、道融合思想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但佛、道融合思想為推行政治教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果輪迴、善惡相報等已經成為調節社會關係、調節心理平衡的工具。
在民眾中,他們所理解的輪迴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反映了中國人極為鮮的道德價值觀念、褒貶意識和審美理想。
例如羅懋登的《西洋記》前十五回寫碧峰長老出生、出家、降魔、鬥法並和鄭和等下西洋,途經三十九國的經歷,可見其對《西遊記》的模仿痕迹。
作品與《西遊記》一樣,把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事業和追求理想的願望相結合,並最終實現了願望。
永樂皇帝為答謝國師、天師、求祀事下令建碧峰禪寺和龍虎玉皇閣。
再如鄧志漠的《鐵樹記》、《咒棗記》、《飛劍記》等小說也描寫了主人公們經歷了人生的磨難,被點化而頓悟、勸善懲惡最終得道成仙的故事,其主題就在於白日飛升、靈肉合一的理想上。
此外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席方平》篇中對冥王、冥司的描寫,《王十》篇對奈河、閻王的描寫是融合佛、道兩教中地獄、冥府的觀念展開的想像。
《仙人島》、《翩翩》等故事對居住在海島和山中仙人的描寫,也是按照道教中仙人的洞府觀念進行的虛構。
即便是在一些現實主義的小說,藝術形象也有很多產生佛、道幻想的虛幻因素,佛、道融合也使的古典小說中某些形象的構成具有了玄秘性。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的佛道融合思想,為我國後世的文學創作以很大影響。
作品中所體現的不論佛教因果輪迴的人生觀,還是是道教長生不死的人生觀,都有着肉體成仙、靈魂不死的特性,這種人生觀把生活情趣、生理狀態、心理境界統一了起來。
佛道融合的思想影響了後世神魔小說作家的創作,他們借宗教性的題材表現出了一種追求靈肉合一的狀態,而當這種追求靈肉合一的理想和完成一項神聖的事業結合在一起時,便充分彰顯了作品的審美意義和美學價值。
作品中既充滿了現實生活的圖景,又瀰漫著佛、道思想融合的氣氛,而在這方面特徵發展到後世最典型例子便是《紅樓夢》。
雖然《紅樓夢》的題材與《西遊記》完全不同,但《紅樓夢》也是一部體現了佛道思想融合之作。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銜玉而生的,但他卻幾次要砸爛那“勞什子”,又須臾離不開它。
通靈寶玉便成了賈寶玉的靈魂之據,成了形象構造中的一部分部分,賈玉寶的形象便由人和物共同構成了。
那通靈寶玉原本是青埂峰下無材補天的頑石的幻化;它是是多情而多餘的。
它有着補天的願望,卻又被棄而不用,它的進入規定了賈寶玉多情的性格和封建社會中多餘者的本質。
賈寶玉本是下凡造緣歷劫的赤瑕宮神瑛侍者,他與通靈寶玉暫時的合二為一,但終究都要復歸本體。
佛教的“因緣生法”、“無常”、“無我”的主張和道教的玄秘色彩構成了賈寶玉這一形象。
此外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劉鶚的《老殘遊記》也都有佛道思想融合的明顯痕迹。
總之,明清時期的神魔小說群體龐雜,作為明朝風靡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是對社會歷史清醒的一種投影,而這種文化本身也一定程度的滿足了當時觀眾們對文化的訴求。
看似不經意情節篇章,卻藏着佛道兩教的融合趨勢,也反映了作者對佛道兩教的認識和態度。
這兩部作品都藉助了神魔精怪的爭鬥和神奇的想像力塑造了很多鮮明的經典藝術形象,也隱蔽的表達了做的理想寄託和喻世之情。
還需要說明的是,這兩部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是在民間文學的基礎上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的。
兩書在神話體系的傳承、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聯繫。
比如人們普遍以《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和《西遊記》中的二本郎神為同一人。
這點已無較大爭議,我們這裏則統一稱作楊戩。
目前學界對兩書創作時間的先後問題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不過考慮到其故事分別發生於商周易代之際和唐朝貞觀滹年間。
因此在我們可以將《封神演義》臵於《西遊記》之前展開論述。
像是《洎封神演義》中楊戩的出場相對平淡卻貫穿撤了全書的大部分章節。
如第四十回,姜子牙酡受困於魔家四將而固守西岐將近一年,楊鐒戩尊奉師命前來帳下聽候調用。
他自稱“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墜戩”、“姜丞相師侄”~是昆崙山玉虛宮怕闡教教主元始天尊門下第三代弟子。
楊戩,不在封神榜名單上,後來與李靖、哪吒、屑雷震子等人“俱是肉身成聖”其封號為軔“清源妙道真君”。
《西遊記》中楊戩的ㄎ出場則相對集中並被加以濃墨重彩進行渲儕染。
第六回,觀音菩薩向玉皇大帝推薦楊戩前去擒拿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稱他“乃娛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孫悟空則點明楊戩“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的身世。
楊戩在天兵、天將、孫悟空面前分別自稱“二郎顯聖真君”、“小聖”痕、“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鉗與下文贊詩“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贄號二郎”相印證。
兩書在明確楊戩封號的同時,又分別交代了其姓名與師門、姓氏濘和身世,但《封神演義》通篇未提“二郎神”三字。
《西遊記》全文也無“楊戩”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二郎神楊戩和另一神話故事“寶蓮燈”的主人公沉香都有““劈山救母”事迹。
而沉香所遇的艱難險阻坷正是來源於其舅父楊戩,可見中國古代神磺話流傳過程中的分歧。
《封神演義》第四十回,楊戩受師命前來效力時穿着樸素“帶扇雲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彥登麻鞋”。
在魔家四將的眼中則是“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帶扇雲冠道服絲絛”。
姜子牙卻見楊戩“超群出類”。
敵方陣設營中的聞太師見楊戩“相貌非俗”而“大途驚”、“駭然”慨嘆楊戩“真乃道德之炬士”十天君見楊戩“道氣昂然”。
蘇侯坨見楊戩“氣概軒昂”均以他人印象襯托楊出楊戩的超凡風度。
還有第五十五回,楊戩追趕妖精進入洞穴后發現“閃閃灼灼一口三偈尖兩刃刀”和“一件淡黃袍”。
贊曰:“歡淡鵝黃~銅錢厚~骨突雲~霞光透~屬戊桐己~按中央~黃鄧鄧~大花袍~渾身上下金光照。”黃袍“不長不短”~似為楊戩櫪量身裁製~標誌其在裝扮上由人至神的過渡。
楊戩在戰場上時常“彈弓在手~發出孥金丸”、“取彈弓在手~隨手發出金丸”說明三尖刀、彈弓、金丸是他的主要武器。
《西遊記》第六回,孫悟空眼中的楊茵戩相貌清奇、打扮秀氣~“儀容清俊貌堂雋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梟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外貌描寫較《封神演簿義》更為具體詳細。
在武器方面,楊戩“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擎舉三尖兩刃神鋒”、“撇了神鋒~卸下彈巒弓”、“取過彈弓拽滿”、“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三尖饅兩刃槍”、“金弓”、“銀彈”與《封神每演義》的描述相近。
此外,《封神演義》恩說楊戩“即運神光~定睛觀看”,《西遊次記》說“急睜鳳眼~仔細看之”都未明確交代楊戩是否有第三隻眼,這點與民間神話傳說略有不同。
此外哮天犬是楊戩形象的重要標誌之一~經常能夠在戰鬥中出其擅不意、克敵制勝。
《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楊戩暗地裏將“銅頭鐵頸難招架~遭箸遇凶鋒骨亦消”的哮天犬放出~咬傷了毫恩無防備的趙公明而使其失利。
此後的戰鬥刈中~哮天犬還咬傷過碧霄娘娘、辛環、鄧匠嬋玉、周信、畢環、余元、呂岳、余化龍、戴禮、九頭雉雞精。
此外還有土行孫、苡場張奎、常昊、袁洪因畏懼哮天犬的鋒芒而譏提前施法躲避。
《西遊記》第六回~孫悟空“被二郎爺爺的細犬趕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之後被擒獲,第六十毋三回~九頭蟲“被那頭細犬~攛上去~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之後負嫠痛逃跑
。
《封神演義》明確了楊戩的“仙犬”以“哮天”為名、以“細腰”為號、犢以“白象”為形~《西遊記》則僅稱其為“細,犬”~二者都對哮天犬出奇制勝的關裙鍵作用予以肯定。
而《封神演義》中多次提到楊戩七十二變的本領~說其玄功變化“或山或水”、“或金或寶”、“或鸞或眩筲鳳”、“或龍或虎”、“正是先天秘術~峽道妙無窮”、“有無限騰挪變化”、“八九玄功自異常”、“八九玄功~變化騰挪恨之妙”、“八九玄功~迎風變化”、“有袼八九玄功~善能變化”、“有七十二變~俗隨化一道金光”~還以詩句“修成八九玄衢中妙~任你縱橫在世間”、“悟到功成道屣始精~玄中玄妙有無生”來稱讚楊戩的玄功變化之妙。
《西遊記》第六回~楊戩挑今戰孫悟空之前就放言“必須與他斗個變化媼”~二人“斗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戽楊戩“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
之後孫氧悟空變麻雀、鶿老、魚兒、水蛇~楊戩就蘊變餓鷹、海鶴、魚鷹、灰鶴~可見其本領辭不在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之下~甚至一直占架據上風。
《封神演義》對楊戩的才能和》功績評價頗高。
楊戩變聞太師奪回箭書~姜子牙獎諭他“智勇雙全~奇功萬古”,汐姜子牙決戰聞太師~“楊戩似萬仞山前爭跏食虎”,楊戩“催糧”、“運糧”、“督船糧”能夠“不誤限期”~姜子牙稱讚他“蛹督糧有功~乃是為國”,機智巧妙應答呂報岳~“眾門人齊贊楊戩利齒伶牙”,萬仙陣大戰時~“楊戩刀猶如閃電”。
《西遊記》說楊戩曾經“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醑梅山七聖行”,孫悟空亦知其“斧劈桃山頷曾救母”的英勇事迹,觀音在玉帝面前贊梳揚他“神通廣大”~在太上老君面前誇獎他“果有神通”。
《西遊記》中楊戩出場ㄓ次數較少~其形象感染力卻絲毫不減於《嫦封神演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