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且盡紅裙歌一曲

第27章 且盡紅裙歌一曲

古人給風月場所想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青樓”。

“青樓”原本指豪華精緻的雅舍,也就是富貴人家大小姐住的“綉樓”,因是用青磚壘成,所以稱之為“青樓”。

那年代,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叫“教坊”,地點就設在青磚建成的豪華青樓里。它是一個藝術排演機構,也就像我們現在的歌舞團,裏面的演員不論男女,全稱“藝伎”。

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教坊因優秀藝人的流失而難以維持便開始衰落,以致於後來與鄰近周邊的妓院合併,教坊才逐漸變成了妓院,“藝伎”也變成了在青樓內賣藝的風塵女子,“小姐”也從此變成了對“妓女”的代稱。

不過,青樓里多是賣藝不賣身的“藝伎”,稱為“清倌人”;也有賣身的“藝妓”,但數量很少,檔次也比較高,接待的都是些達官貴人,風流才子,稱為“紅倌人”。純粹做皮肉生意的妓院稱為“窯子”,檔次較低。

【一】《出巴蜀赴京途》熵秋水.詩

身負躊躇志,呼朋攜遠遊。

江清挽流水,風暖送行舟。

兩岸山色轉,沿途風光悠。

當時明月在,還可歸故樓。

紀緒懷揣柳好好給他籌集的進京趕考的經費,高高興興地順長江而下,赴集慶路[今南京]而去。他準備先到金陵的好友柳遇春家,叫上他一同進京赴試。

小舟走得很悠閑,兩岸的青山好像都在圍着他轉似的,美麗的景色慢悠悠地往後飄逸。從前的那輪明月依舊還在?紀緒想再次登上閱江樓,去一覽那片壯麗山河。

【二】《桂枝香.金陵懷古-上闋》王安石.詞

登臨送目。

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

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

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夕陽西下,小舟到了金陵靠了岸。紀緒登上閱江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

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拔峭,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風帆,迅疾駛向夕陽里;江岸兩旁的酒家人來人往,斜矗的酒旗迎着西風飄拂着、抖擻着;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淡霧之中,江面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

這景色是多麼的清麗啊!即便你用最美的畫筆,也難以畫得完美。

【三】《桂枝香.金陵懷古-下闋》王安石.詞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

但寒煙、芳草凝綠。

至今商女,

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看着這景色,紀緒不由地感概:從前,達官貴人無休止地攀比着奢華淫逸的生活,而君王們連續上演着“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

他憑欄遙望:千古以來,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六朝的興衰全都消逝在煙雲之中,隨着那流水不見了蹤跡,只有郊外那寒冷煙霧裏的衰草還凝聚着一點蒼綠。

此時,遠處又飄來了悠悠的歌聲。

直到如今,那商女還是不知亡國的悲恨,還時不時地放聲高歌一曲《後庭花》。

紀緒下得樓來,徒步向柳遇春的府上走去。

【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上闋》杜甫.詩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柳遇春,字正時,年三十八歲,父母雙亡,留下一大片家業由他來經營。但他對經商不是很感興趣,他總想中士為官,為國效力。他先後熟讀了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來,下筆敏捷恰似是神來之筆。

柳遇春身下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已成家,唯獨他卻至今未婚,他的人生理念是:“先立業,后成家。”

到了柳遇春家的時候已是戌時。

柳遇春一見到紀緒滿頭的白髮,先吃了一驚,忙問原因。紀緒把自己家裏的遭難大體說了一下。

柳遇春感嘆道:“人生無常啊!不過,仁兄定能度過難關,前途無量啊!”

“正時兄,我們能否提前動身去京城?”

“這次為何動身的如此之早啊?我們往日不都是十一月才去京城的嗎?”

“我去京城還有點私事需要早點辦理一下。”

“你能不能再等一個月?等一下我省處州路的劉基。”柳遇春商議道。

“他也要去京試?”

“是的,他是第一次去京城。上個月他來省府‘秋闈’的時候,我倆約好一起去京城赴試。”

柳遇春詳細介紹起劉基的情況來——

【五】《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闋》杜甫.詩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劉基,字伯溫,浙江清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岳梅鄉武陽村]人。

劉基聰明好學,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他閱讀的速度極快,據說七行俱下。十二歲便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入郡庠[即府學,市立中學]讀書。他從師學習《春秋經》。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很難讀懂,尤其初學童生一般只是捧書誦讀,不解其意。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發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師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

泰定四年[1327年],十七歲的劉基便離開府學,到處州[今浙江麗水]去找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

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讚揚道:“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後代子孫;他的辭賦能與揚雄匹敵,他的詩篇可跟曹植相近。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劉家的門楣。”

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劉基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擱船尖],原來這裏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裏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知識。回家后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

柳遇春接著說道:“我們在這裏等他幾天,然後我們一起去京城,怎麼樣?”

紀緒高興極了:“這樣的天才,我太想結識了,就這樣定了,我們在這裏等他,不見不散。”

【六】《鶴衝天.黃金榜上-上闋》柳永.詞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此時,紀緒忽然想起了李甲,便問道:“不知這次李甲兄去不去京試了?”

“說起李甲這人,嗨~”柳遇春嘆了口氣。

紀緒不解地問:“李甲怎麼啦?”

“自從上次科考落榜后,李甲便步入了柳巷。”柳遇春搖了搖頭說道,“也不知他現在對功名還是否感興趣?過幾天吧,我們去揚州找他問問。”

“正時兄最近沒見過他嗎?沒問問他今後有何打算?”

“今年跟他見面不多,也就在春節期間見了一面,而且還帶着揚州第一名妓杜十娘來的我家。私底下我也跟他談過,你知他怎麼說——”

“怎麼說?”

“他說,既然沒有機會成為達官貴人,為什麼不隨心所欲地遊樂呢!人的一生,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亞於公卿將相。”柳遇春笑道,“他還勸起我來呢。”

紀緒也跟着笑了起來。

【七】《鶴衝天.黃金榜上-下闕》柳永.詞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

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他還跟我說,他在柳巷裏,擺放上丹青畫屏,每天在那兒寫詩作畫。”柳遇春學着李甲的自豪形態說,“幸運的是那裏住着我的意中人——杜十娘,值得我細細地追求尋訪。與她依偎,享受這風流的生活,這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歡樂。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願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紀緒說:“看來,李甲是沒救了。”

柳遇春又向紀緒介紹了杜十娘的情況——

【八】《可憐一片無暇玉》豐子愷.詞

可憐一片無暇玉,

誤落風塵花草中。

羨他村落無鹽女,

不寵無驚過一生。

杜十娘是揚州城裏紅極一時的妓女。她原名叫杜媺,在“風雅澗”排行第十,所以院中都稱為杜十娘,她長得渾身雅艷,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明眸秋水盪。

杜十娘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七八歲時被人拐賣到遠離家鄉的揚州,高價讓給“風雅澗”里的老鴇。老鴇看出這個伶俐的姑娘,日後必能掙大錢,便用心地培養起來。

當杜十娘到了十三歲那年,便被高價破瓜。十七八歲時出落成天姿國色,琴棋書畫,樣樣皆精的才女,招惹得揚州城中的王孫公子,達官貴人慕名而來。

“風雅澗”里有了這棵搖錢樹,真可謂日進斗金,老鴇更是把她視如掌上明珠。

九年之內,杜十娘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盪,破家蕩產而不惜。院中傳出四句口號來,說是:“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千觴。院中若識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杜十娘雖淪落為煙花女子,但痴情善良,不慕浮華,總想尋覓一個知心伴侶,從良成家。但每日來遊盪的豪門貴客,都不過是逢場做戲,無一能將終身相托。

六年前汪壽昌來到“風雅澗”,雖然汪壽昌年近七旬,但位高權重,才華橫溢,和杜十娘又志趣相投,杜十娘曾幾次提醒汪壽昌替她贖身,但不知汪壽昌為何,總以年齡相差懸殊而拒絕了她。

【九】《憶揚州》徐凝.詩

蕭娘臉下難勝淚,

桃葉眉頭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在揚州。

一年前,汪壽昌進京述職路過揚州,來“風雅澗”探了杜十娘一面后,杜十娘便徹底打消了汪壽昌能帶她脫離苦海的夢想。

杜十娘天天坐在青樓里,捲簾眺望,獨自垂淚。如果天下的月光分成了三份,其中的兩份都照在了她那蒼白的臉上……

【十】《嘆十聲》方知.詞黎平.曲童麗.歌

[歌曲]“煙花那女子,嘆罷那第一聲。思想起奴終身,靠呀靠何人?爹娘生下了奴,就沒有照管。為只為家貧寒,才賣了小奴身。依呀呀得喂,說給誰來聽?為只為家貧寒,才賣了小奴身。

煙花那女子,嘆罷那第二聲。思想起當年的,壞呀壞心人。花言巧語,他把那奴來騙。到頭來丟下奴,只成了一片恨。依呀呀得喂,說給誰來聽?到頭來丟下奴,只成了一片恨。

煙花那女子,嘆罷那第三聲。思想起何處有,知呀知心人?天涯漂泊,受盡了欺凌。有誰見逢人笑,暗地裏抹淚痕。依呀呀得喂,說給誰來聽?有誰見逢人笑,暗地裏抹淚痕。”

恰逢此時,李甲走進了她的視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踏鄉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踏鄉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章 且盡紅裙歌一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