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權利更迭

第二章 權利更迭

?大明朝堂之上,滿朝文武重臣此時已經全部失去了理智,場面一片混亂。這個大明最高的權力場此時局面即將失控,一發不可收拾

“好了!”

朱祁鈺大喝一聲,讓被怒火沖昏了頭腦的一眾文武百官們逐漸恢復一絲冷靜,所有人都不在說話,瞪着有些猩紅的眼睛,靜靜的看着朱祁鈺,即便是皇帝無法達成他們此時的訴求,他們也是不能答應的。況且,如今的朱祁鈺還沒有登基成為大明的新皇帝。

對於這個,端坐在龍椅上的心裏也是一清二楚。沒做過多沉思,他便做出了決定,和大明此時的處境和安危比起來,冤殺一些人實在是無足輕重。況且,王振黨羽即便是親屬也算不上是冤枉他們。

有了決定,朱祁鈺神色肅然的開口,下達了他來到這個世上,登基為大明皇帝之前的第一道聖旨,一道充滿了殺戮血腥的聖旨:“王振倒行逆施、仗勢欺人,禍國殃民,陷國家於危難,致皇帝於險境,實在是罪大惡極,罪不容恕,傳旨大理寺連同刑部等專屬部衙誅其九族,及其黨羽一個不留。”

頓了頓,他繼續道:“所有涉案人員全部抄家滅族,其抄家所得所有錢糧全部歸於兵部,用於防衛京師所需。”

“殿下英明、、、、、、!”朱祁鈺話剛剛說完,下面大臣便跪了一地,個個淚流滿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原本有些瘋癲的滿朝文武此時真的是喜極而泣,抱頭痛哭不止。多少年了,一直被閹黨欺壓,鬧得大明天下雞犬不寧,江河日下。如今,總算是清除了朝堂上這顆最大的毒瘤了。

看着朝堂上哭作一團的文武百官,坐在龍椅上的朱祁鈺則是另一番感慨,難怪歷史上土木堡之後大明朝堂上文官勢大,直至最後霸佔了整個朝堂,成為大明實際上的操控者。

武將損失和被壓制是一方面,但凡有些軟弱的人,面對文官的集體發難也讓人膽戰心驚啊!就入眼前這般。

況且,大明的皇帝培養系統爛的可憐的,長於宮中太監和婦人手中的皇帝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面對如此情況而保持強勢和冷靜的。

文武的失衡,讓這些文官沒了相互制衡的對手,皇帝又管不了,甚至是不敢管,時間一長,文官心中便會滋生出本不該有的貪念慾望,黨羽林立,爭權奪利,貪污成俗,導致了明朝的加速滅亡。

、、、、、、

一場由王振黨羽,或者說是正邪相抗從而引發的危機得以解除,讓朱祁鈺稍稍鬆了口氣。

他卻不知道,歷史上由此引發的大明歷史上第一次朝堂大暴動可是流了血,鬧出了人命的。那些被暴怒沖昏了腦子的大臣可是不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了,而是變成了暴民,活活打死了王振提拔的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和兩個宮中的大太監,其血腥程度,讓人膽寒。

不過隨着朱祁鈺這道旨意的下達,原本本該在朝堂上被情緒失控的大臣活活打死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等同樣在劫難逃,只不過下場好了一些,不是被活活圍毆致死,而是被一刀砍了腦袋,也算是死之前少受了罪了

隨着這誅殺王振親族及其黨羽的旨意下達,京師之內立刻開始了清洗王振黨羽的工作。

由於王振死在土木堡的亂軍之中,加之土木堡一役的悲慘結果,清繳王振黨羽的工作沒有絲毫的阻礙,進展的異常順利。

本就已經顯得岌岌可危的京師,經由此事更是鬧得人心惶惶,整個京師風聲鶴唳,無數原本風光無限的官宦人家頃刻間不但傾家蕩產,就連命都被拿了去。

對待政敵所有人都是異常鐵血無情的。三司負責辨別拿人,只要是和王振有牽連的,無論官職大小,無需審判,直接斬立決,抄其家,滅其族。

一時間午門之前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除了京師內外,象徵著最高權利和地位的大明皇宮之內自然也免不了展開了一場大清洗,目標對象自然都是原本王振提拔起來的心腹黨羽。

相比於外庭,皇宮裏王振培植的黨羽屬下更是不少。

不過,處理起來也方便很多。

當然了,宮內的清洗自然輪不到外臣來處置。

沉魚落雁原本就是負責朱祁鈺生活起居以及安全的貼身人員,這種事情自然便是由她們二人負責。

而且,不日之後朱祁鈺就要登基稱帝,自然是要住進這皇宮之中的,剛好趁着這個時候大肆清洗一番,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機會。

二人不要看都是弱女子,殺起人來也絲毫不見手軟。

無數的太監宮女以及宮中禁衛軍都有大量被拿下。

外外庭的所有涉案人員全部抄家滅族相比,內宮的太監宮女們抄家是一定的,滅族卻沒有,但是當事人卻也全部都被砍了腦袋。

京師內外,在土木堡之後,大肆黨同伐異之事愈演愈烈,短短几天時間,因為涉及王振黨羽而被株連的滿朝文武,宗室勛貴就超過了萬人之多。

宮外的朱祁鈺懶得去管,況且,現在他也沒有這個能力去管。

皇宮裏的大清洗雖然同樣血腥味十足,卻沒有濫殺無辜的意思。對於那些沒有牽扯到王振黨羽身上的宮女太監們,都被趕到了孫太后居住的西宮之中。

至此,皇宮裏的大清洗算是徹底結束了。

太監和宮女大部分被殺,少部分都被從東六宮趕到了西六宮。

除此之外,原本居住在後宮也就是東後宮的妃子,皇子,公主等,也都被攆了出來,同樣送到了西六宮之中。

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有幾個妃子也被砍了腦袋,理由自然是王振黨羽。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屠殺太監,宮女和禁衛軍,孫太后雖然有些不喜,倒也沒有說什麼,錢皇后除了哭泣和想念她的夫君之外,其他事情也是不管不問,倒是讓沉魚落雁輕鬆不少。

她們施展起來也是更無顧忌。

很快,宮中便煥然一新,除了西後宮人滿為患之外,整個東六宮竟是一個人都沒有,宮女太監一個不留,皇宮禁衛軍也同樣如此。

而不久后,一批約莫千人的隊伍便進駐了東後宮之中,他們有男有女,年級都不大,各個沉穩老練,自此後將負責整個東後宮的一切事宜。

當然,這其中沒有一個身體不全的。

朱祁鈺是不喜歡太監的,除了爭權奪利,身上的那股味道也讓人受不了。而且,太太不人道。

所以,當他還是王爺的時候就不曾用過一個太監,哪怕是皇帝非要派個太監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以及處理王府事宜,都被他給打跑了。

如今即將當了皇帝,太監自然也不要的。他早已為此做了準備,秘書,護衛等都已經培養好了。

當然了,太監暫時也不會全部都被取消,畢竟整個皇宮之中太監的數量不少,都打法了出去,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甚至會被餓死。況且,皇宮之中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他們的存在。

所以,很多太監都被安排到了前宮以及西後宮。

當然,這個時候負責收進太監,並給太監凈身的地方早已經被朱祁鈺直接下旨給關了,日後再也不會有新的太監進入皇宮了。

至此,大明皇宮之內也在大肆清洗一番后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一方是以孫太后,錢皇后等為首的西六宮。一邊則是以朱祁鈺這個即將登基為帝的新皇帝日後居住的東六宮。

按照規矩,這是不合規矩的。

不過,朱祁鈺堅持如此,孫太后和錢皇后沒有人出來反對,事情便就這樣默認的下來。

、、、、、、、

皇宮內的處置清洗,殺了不少人,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的位置。雖說東後宮插不上手,西後宮以及前宮還是需要人手的,這個時候,原本在宮中不得志,被王振排擠的那些太監卻是趕上了好時機,紛紛上位。

金英,成敬,興安分別成了權力最大的三個大太監。

由皇帝直接掌控的天子親軍錦衣衛以及東廠,朱祁鈺自然也不會放過,但是他如今尚未登記稱帝,想要掌控清洗自然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但是,以他如今的情勢局面,掌控這兩個暴力機構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想要徹底的收為己有,安排自己人掌控,還需要時間。

不管外面局勢如何,朝堂之上以及皇宮之內,因為大清洗過後,大家如今也算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弟兄了。

此時,最起碼,大明最高的權力機構朝堂和皇宮已經剔除了毒瘤,正等待着新生。

其他地方不說,在一些現如今上位的太監看來,當今監國,未來的皇帝朱祁鈺還是比較奇怪的。甚至,在他們看來絕對是怪異之極,不但一直不納王妃,就連以前王府中都沒有一個太監,全部都是一些收養的乞丐。

當初因為這個還曾多次被大臣彈劾,那時候太皇太后尚在,正統皇帝也頗多照顧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事宜便隨了他去。

不然,這皇宮之中二十四監大太監的位置也輪不到他們。

唯一可惜的是,近身伺候的事情卻落不到他們身上了,就連大太監金英也近不了身,只能遠遠地吊著。沒看到由兩男兩女四個年歲不大,但卻都極為沉穩靚麗的侍從一步也不離的跟在王爺身邊嗎。

看着郕王殿下,未來的皇帝陛下此時正兢兢業業的批改奏摺,遠處,幾個剛剛手握大權的太監都不由的暗自點頭。

新君相比於正統皇帝單在勤政上,是尤為讓人稱讚了。如此長時間的批閱奏章換做正統皇帝,恐怕早就不耐煩的扔給了大太監王振了吧。

看來大明中興有望了!

想想當前段時間的惶恐,他們就恍如夢中一般。

當土木堡兵敗,皇帝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師的時候、、、、、、

所有人都感覺眼前一黑,原本萬無一失,頃刻間就能大勝的大軍轉眼間竟然敗的一套糊塗,所有人都震撼萬分,萬萬想不到是這個結果。

天塌地陷!絕對是天塌地陷。

誰也不曾想過皇帝御駕親征竟然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無數文官武將戰死,最為精銳的京師三大營全軍覆沒,靖南遺留損失殆盡,無數糧草武器更是損失慘重。

國家群龍無首,還要面對隨時都有可能進攻京師,以十萬戰勝二十萬的大明精銳的瓦剌鐵騎,京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寧靜祥和,所有人都驚惶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皇宮中孫太后和錢皇后哭成一團,大臣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跳腳卻又沒有辦法。

最終,還是監國郕王朱祁鈺怒喝重臣,陳處利弊,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共議對策,並派遣禁軍全城大鎖造謠生事之徒,大開殺戒之後,恩威並施之下,京師方才逐漸安定下來。

朝中眾臣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各個衙門也都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轉起來。

朱祁鈺的表現讓人吃驚,這個原本名聲並不好,一直也沒有被眾人看上眼,甚至一直被人忽視,不曾外放鎮藩的王爺的表現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正統皇帝雖然被浮,但是並沒有歸天,理應救回,但是如今朝局動蕩,社稷不穩,而且被浮皇帝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威脅國家安危,社稷崩裂的罪魁禍首。所以,廢君立新刻不容緩。

這也是解決大明眼下巨大危機的根本。畢竟群龍無首之下,一切都無法正常運轉。

於是,經過一番暗中商議之後,以四朝元老王直為首的一批文官武將提議放棄被俘的正統皇帝,另立新君,以應對眼前大明所遇到的危機,扶大廈於將傾。

對此,所有人都一件極為一致。

確定了要放棄正統皇帝朱祁鎮,那麼這個在危急時刻登基為帝的皇帝人選則成了眾人爭執的問題了。

按照大明祖制,新帝應由上一任皇帝的皇子繼位。可是皇子年少,才三歲。換做平日的話,繼位為帝滿朝文武大臣自然是沒有意見的。

可是,如今適逢國難,大明朝廷正面臨前所未有之危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斷送大明江山社稷。現在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帶領眾人共赴國難,打贏這場硬仗的皇帝,而不是一個少不更事的稚子皇帝。

這個時候皇長子朱見深可就不是最佳人選了。

加上朱祁鈺在土木堡之後的種種表現,於是,一些大臣便將目光瞄向了這段時間臨危不懼,沉穩處置朝中大小事務,穩定朝局人心的監國郕王朱祁鈺。

拿定了主意,也確定了新君人選,接下來便是要說服其他大臣,以及雖然沒有什麼權勢,但卻可一言廢立皇帝的太后孫太後點頭答應才行。

、、、、、、

早在皇帝朱祁鎮聽信大太監王振的話,率軍親征之前,就已經安排待他親征之後,國家大事由郕王監國負責處理,而關係到宗廟社稷的事情,則由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母親孫太后負責拿主意,可以一言而決。

這也是為了限制朱祁鈺的權利,防止他做大,到時候尾大不掉的原因。

因此,只要孫太後點頭,皇帝的廢立便會很快的進行下去。

這也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的,搬起石頭砸的確實自己、、、、、、

孫太后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哪怕如今他歸為皇太后,權傾天下,眼界認知都發生了巨大得變化,很多東西也是沒有改變的,野心以及對權利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出現在她的身上,垂簾親政這種事情她也並不想做,只希望過平靜安逸的生活。

呂后,慈禧這個的女強人,甚至武則天這種掌控天下人生死的帝王都不是她想要的。不然,九歲登基的朱祁鎮這個時候能不能親政都是一個問題。

所以,當土木堡打敗,皇帝被俘,需要另立新君的時候,孫太后雖然心中百般不願,也不得不考慮江山社稷的問題,面對眾大臣廢立君王的請求,孫太后也是贊同的。

但是,關於新君這個問題上,孫太后的想法和以王直於謙為首的眾多大臣出現了偏差。

不止孫太后,錢皇后以及很多大臣都希望擁力被俘的正統皇帝嫡子,三歲的皇子朱見深成為新君,繼承大統。

因為根據祖制朱見深乃是朱祁鎮長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

但是以于謙,王直為主的一些主戰派大臣自然並不認同,他們已經認可了監國郕王,理由自然也是很充分的。

郕王朱祁鈺的年歲和正統皇帝相差不多,已經成年,且還是皇帝欽旨的監國,處置國事井井有條,很有章法。在此危難關頭,繼承大統,更有利於讓國家儘快的平穩度過難關。

支持朱見深繼位的大臣們自是一力反對,就連孫太后也不認同,認為此意違背祖宗定製,不合祖規。

況且皇帝雖然被俘,皇帝長子尚在。至於說朱見深年少,眾大臣輔佐,如同正統皇帝繼位時一般,同樣可行。

“值此主少國疑,至此危機時刻,郕王繼承大位乃是民心所向,若是皇子繼位不能服眾,一些需要皇帝出面的事情未必能夠做好。”

“且當也先脅迫太上皇時,新君面對太上皇時又該如何自處?是顧忌父子之情,拱手葬送我大明江山基業。還是背上不孝之名,被人口誅筆伐,傳講出去,豈非讓我大明難堪?!!!!!”

面對眾人的責問,反對,于謙排眾而出,怒視眾人,口出如刀,陳明利害,讓眾人無言以對。

最終,太后無奈點頭,認同於謙等人的提議,讓朱祁鈺繼承大位,登基為大明新帝。

但是這一個前提,孫太后不顧哭泣的錢皇后,以及眾多大臣的苦苦哀求,衝著于謙等喜怒不可控的眾大臣道:“郕王登基,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祖宗基業,哀家可以認同。但是郕王登基之後必須立刻下旨立見深為皇太子,日後還政於見深!不然,哀家絕不同意郕王登基為帝。”

對此,眾人雖然有心拒絕,卻也知道這是太后的唯一條件。不答應,則新君不能立,社稷動蕩就不能儘快改變。權衡利弊之下,兵部侍郎于謙大膽應允,直接待監國郕王朱祁鈺答應了下來。

至於如何給朱祁鈺解釋,還是等度過眼前的危局之後再說吧。

這算是雙方眾人的妥協。

、、、、、、

於是,在此危難時刻,監國郕王朱祁鈺被擁力成為新君,繼承大統,統御大明江山社稷。

所以,在監國不久,土木堡一役傳入京師后的第五天,監國郕王朱祁鈺便直接成了大明儲君。

而這一切,他雖然不曾插手,卻心知肚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天子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天子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權利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