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寨大唐(2)

第九章 山寨大唐(2)

遣唐使船隊初期只有一條船,百餘人,後來逐漸增加,在文武天皇時期和孝謙天皇時期(749~758)達到鼎盛,有四條船,五六百人的規模。

一般來講,遣唐使團常設的正副領導職位為四個,即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稱為遣唐四官。有時還在大使之上另設執節使或押使為最高領導。他們全權負責對唐的外交、貿易,管理代表團的日常事務。

日本對遣唐使團領導的選拔非常嚴格,其中一個硬性指標就是要帥,要玉樹臨風,風流倜儻。還有就是要有才,要懂外語,漢語說得比日語還溜,張口漢語,閉口日語,日漢互譯,毫無困難。

因為他們代表着日本的國家形象,要知道中國是禮儀之邦、詩書之鄉,派去的如果都是歪瓜裂棗,豈不丟了大和王朝的面子。

遣唐使團的隨員,一多半是有經驗的水手,另一半是日本國內各行各業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基本上都是學術帶頭人,有音樂家、畫師、歷史學家、翻譯家,他們的正式稱謂叫留學生。此外,還有宗教界人士,他們也有個正式的稱謂,叫留學僧。之所以全部派遣國內優秀人才,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吸收大唐先進的文明成果。

遣唐使團到達唐朝的港口后,先要向當地政府報告,不然就會被當做盲流嚴厲打擊。

緊接着,當地政府會迅速派人向朝廷報告使團到達的消息,然後朝廷出一個文件,表示同意使團進京。這樣,遣唐使團就可以出發到長安去了。

但是少則百十人,多則幾百人的使團,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去長安的,寶貴的進京指標只有50個,多數人都只能待在遣唐使返迴路線上的城市裏等待,一般要等上幾個月甚至一年。

將山寨進行到底

有進京指標的留學生到長安后,先進入國子監學習。

國子監可了不得,是當時唐朝的最高學府,相當於今天的北大、清華,並且是一所國際化的學校,各國的留學生都可以在這裏進修。

國子監分為東西兩監,下設六學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其中律、書、算三學館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知識是學習的重點。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主要學習儒家經典,主要培養方向是培養大唐國家公職人員。

日本留學生一般進入太學學習,食宿全部由唐朝政府包干。

國子監學生每年進行考試,考試及格即為“及第”,如果通過吏部的公職人員資格考試——“釋褐試”的話,就能出去當官了。

如果連續9年都考不中,就要強迫退學。外邦留學生也有考試的資格,所以,有不少外邦留學生通過在國子監的學習,最後考取了大唐的公職人員。日本的阿倍仲麻呂和新羅的崔致遠就是這樣進入大唐公職人員序列的。

在歷次遣唐使團中,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這兩人堪稱傑出代表,日本史書稱頌最能“播名唐國者”,唯有他們二人而已。

阿倍仲麻呂是在唐玄宗開元四年,即716年,隨第八批日本遣唐使到的大唐,當時的仲麻呂年僅17歲。

仲麻呂先是進入國子監學習,幾年後畢業,成績相當的優異。因為他還考中了進士,一下子就當了唐朝的公職人員。作為日本留學生,能夠過五關斬六將,擠上獨木橋,通過中國的官員選拔考試,相當的不簡單,必須有兩把刷子才行。

要知道,前前後後這麼多日本留學生,能夠通過唐朝公職人員資格考試的,僅有阿倍仲麻呂一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山寨大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