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寨大唐(3)

第九章 山寨大唐(3)

在唐朝任職后,阿倍仲麻呂工作認真,兢兢業業,其能力得到大唐王朝最高領導——唐玄宗的高度肯定。他還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晁衡。

晁衡漢文水平較高,他本來就是一個文學青年,在日本的時候就長於和歌,到唐朝後瘋狂地愛上了唐詩,並且表現出了非凡的創作與鑒賞詩歌的能力。

大詩人王維、李白等唐朝詩協領頭人比較欣賞這個外籍人員,將其吸收入大唐詩協。晁衡得以經常出席大唐詩歌文化沙龍,與王維、李白等詩人以詩歌唱和往來。

733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到達中國,依例要求帶上已經結業的留學生和學問僧回國。

此時晁衡已經在中國待了16年,他有些想家了。

同時,吉備真備、大和長岡等知名留學生都要回國了,仲麻呂想與他們一同回去。

但他是唐朝的公職人員,要遵守組織的紀律,不能說走就走,要打報告,要請示。

領導沒有同意他的請求,所以走不成。

又過了很多年,到了752年的時候,第十批遣唐使藤原清河來到中國,晁衡再次向玄宗提出了回日本的要求。

玄宗開始堅決反對,不同意放人。

但此時仲麻呂已過天命之年,歸心甚切,反覆請求,情辭懇切。

玄宗考慮再三,終於同意,並體貼地任命他為唐朝的使臣護送日本遣唐使回國,讓他衣錦還鄉。

天寶十二年(753)11月,晁衡與藤原清河共乘一船,由揚州出發,向闊別多年的故鄉前進。

不料,對於晁衡的請求,老天爺不同意。

他們出海即遇狂風,被風直接吹到了安南(今越南)。安南土人見船上有不少財物,便兼職當了一把強盜,搶錢順道殺人滅口,同船之人多數被殺。晁衡和藤原清河運氣好些,僥倖逃脫。

當時通訊不暢,長安方面得知船隊失事,以為他已葬身海底。

兩年後,晁衡和藤原清河歷盡艱險,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盲流,終於回到長安。

又過了兩年,唐玄宗駕崩,唐肅宗即位。

晁衡往日曾在肅宗的領導下干過工作,給肅宗留下的印象不錯。晁衡生前的最高職位是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文化部副部長兼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其爵位為正二品的開國郡公,是級別很高的大領導。

770年,晁衡以72歲的高齡,卒於長安,被追封為潞州大都督。潞州大都督是從二品的實職官位,是當時天下五大都督之一,雖是追封,晁衡卻也算是位高爵顯,榮耀非常了。

日本朝廷獲知晁衡辭世后,也立即下詔哀悼,並追賜正一品冠位,稱讚他“身涉鯨波,業成麟角。詞峰聳峻,學海揚漪。顯位斯升,英聲已播”。

遣唐使中另一個傑出的代表就是吉備真備。

吉備真備與阿倍仲麻呂一樣,也是出身於中下層貴族家庭,並與阿倍仲麻呂等同期赴唐。但他成就的事業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國內。

到達長安后,吉備真備也是先入國子監。離開國子監后,他並沒有考公務員,而是繼續在長安學習各種專業技術,廣泛涉獵天文、地理、音樂、兵法,無所不包,走的是全能路線。

吉備真備回國后,任勞任怨,從基層做起,有起有落,一步一步做到了右大臣的高位,也達到他一生政治生涯的頂峰。

775年,吉備真備以81歲高齡辭世。

之所以選擇吉備真備作為遣唐使的優秀代表,是因為作為中下貴族,在當時日本大貴族把持政治的時代,吉備真備能夠成功進入政治核心圈,實屬罕見。

鑒真東渡的內幕

日本除了派人,還要挖人。

大唐方面被挖走的人,最為著名的就是高僧鑒真。

鑒真和尚受日本留學僧邀請,前後五次,歷時十餘年,終於東渡日本,弘揚佛法的事迹在中國已是廣為人知,這裏就不再多說了。

然而鮮為人知的事情也有。

鑒真之所以東渡日本困難重重,渡了五次才去成,一個重要原因是,鑒真要東渡日本的事情未取得大唐官方同意,屬於偷渡性質。他凈是通過野路子找船,加上運氣又不好,自然是困難重重了,

還需要提一下的是,日本方面花大力氣挖鑒真和尚的目的。除了促進本國宗教事業的發展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稅收問題。

日本國內的寺廟是免稅單位,只要是和尚,其收入就可以不交稅,加之日本在宗教事業方面的管理很混亂,導致了假冒偽劣和尚遍地都是。日本政府的稅源大幅度減少。

收的錢少了,天皇就不幹了,就打算找個懂管理的專業人才來管理宗教事務,開展和尚打假專項整治行動。

鑒真和尚恰恰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他的專業是和尚管理,是研究戒律的權威,是受過具足戒的。具足戒是佛教戒律的最高等級,表示已通曉了佛教的所有戒律。所以鑒真和尚到了日本后,接待規格很高,受到了日本天皇的親切接見並被任命為大僧都,以最高僧官身份管理日本的佛教事務。

以天皇為首的日本領導班子成員均是在鑒真和尚手中受戒,鑒真和尚在日本地位非常尊崇,也為日本的宗教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的來說,經過多年的山寨工作,唐風已經充斥了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整個日本,基本上就是唐朝的翻版,元明天皇建立的平城京完全按照唐朝都城長安的建築形式修建,只不過規模小得多而已,各項規章制度也大都以唐朝為藍本。

任何事物均是有榮就有衰。遣唐使也是一樣,也有它歷史使命終結的那一天。

到了宇多天皇寬平六年(894年),日本任命的遣唐使菅原道真對任命有意見,於是上表請求停止派出遣唐使,理由是當時唐朝政局動蕩(安史之亂后的大唐已一蹶不振,此時,正爆發黃巢起義,國內打得不可開交),遣唐使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路上喂王八的比到達的人還多。

經過開會,徵求了各方的意見,大家都覺得能夠山寨的都山寨得差不多了,可以不去了,天皇於是作出了停止遣派遣唐使的決定。

這樣,長達260餘年的遣唐使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也表示了日本的山寨大唐行動已經從簡單山寨發展到了消化創新山寨階段,開始結合本地實際,向自主研發的道路邁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山寨大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