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寨大唐(1)

第九章 山寨大唐(1)

全面學習唐朝的原因

奈良時代,是一個山寨風盛行的年代,山寨的對象,正是大唐王朝。從政治制度、律法、到建築等等,凡此種種,無所不山寨。

之所以日本要不遺餘力地山寨大唐,是因為真正認識到了大唐的強盛,尤其是白村江之戰,更是讓日本舉國上下的頭腦清醒了許多。

日本民族有臣服強者的傳統,在認識到大唐的強盛后,便開始積極修復與大唐的外交關係。如唐朝滅掉高句麗后,日本就任命河內鯨為賀大唐平高麗使專程前來拍唐朝的馬屁,渾然忘記自己曾經同高句麗使勁把大腿往一條褲子裏面蹬。

由於外交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日本和唐朝的外交關係逐步恢復。

修復了外交關係后,日本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想要像大唐一樣強大。

怎樣達到這個目的呢?

那就是將山寨進行到底,全面模仿,山寨大唐。

山寨的主要方式就是派遣官派留學生——遣唐使,到大唐去考察,系統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全面山寨大唐。

唐朝對日本派遣唐使來開展山寨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不過,接納遣唐使,對唐朝來說,完全是個形象工程,根本沒有經濟效益。日本的遣唐使每次都會獻上朝貢的貢品,但他們的貢品價值相對於唐朝給予的賞賜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接待遣唐使,在經濟上對唐朝而言,是個賠錢的買賣。

唐朝看重的,只不過是四方蠻夷來朝的盛世氣象罷了。

日本派遣唐使,好處很多,一是可以系統地學習唐朝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以達到山寨的目的;二是可以獲得大量的賞賜;三是遣唐使及其隨員還可以當國際倒爺做跨國貿易賺外快,所以態度一直很積極。

遣唐使

但是,儘管好處多多,當遣唐使還是一個危險係數很高的職業。主要的危險來自浩瀚的大海。

那個時候,海運事業還不發達,海上航行很危險,經常出現翻船事故。加之日本太窮,提供給遣唐使的飲食條件非常差,尤其是走南路航線的時候,基本上是豬仔待遇。

所以,失事的船隻很多。改走南路后,更是事故不斷,基本上每次都要出事,只有第八次遣唐使人品最好,來去平安。

據日本學者估計,日本遣唐使船隊的失事率在25%左右,風險可算是相當大了。

從日本到中國的航線,當時主要有三條。

第一條是北路,又稱新羅道,這是一條傳統的航線,由來已久。即沿着朝鮮半島西海岸航行,然後穿越黃海,在山東半島登陸;或繼續沿遼東半島東岸航行,然後橫渡渤海灣口,再從山東半島登陸。船隻都是在海岸線附近航行,補給方便,比較安全,不過花費的時間最長,每次航行都需要四五十天。

第二條是南路,又稱南島路。這是沿海島鏈航行的線路,從九州逐島南下,在根據洋流和風向情況在適當地方橫渡東海直到長江口一帶。這條線路風險較高,操作難度較大,需要很豐富的航海經驗才能走這條線路。

第三條是大洋路。這條線路不沿着島鏈南下,而是從值嘉島一帶直接橫渡東海到達長江口附近。大洋路的最大優點是距離近、時間短,但是補給困難,是一條有點賭運氣的航線。一旦離開值嘉島,中間沒有任何島嶼可以停靠,必須一鼓作氣橫渡東海。

從630年(舒明天皇二年,唐貞觀四年)日本開始派出第一批遣唐使算起,到894年(宇多天皇寬平六年,唐乾寧元年)停派為止,在兩百六十多年的時間裏,日本總共派過19次遣唐使。其中真正留學生性質的遣唐使有13次,其餘的6次,有的沒有成行,有的只負責迎來送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山寨大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