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5)

第八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5)

那部法典以大寶為名,叫《大寶律令》。

《大寶律令》于大寶元年編纂完畢,大寶二年正式出版發行,所以叫《大寶律令》。

《大寶律令》以《唐律》為藍本,計有律六卷,令十一卷,律相當於刑法,令相當於是民法、訴訟法等諸多法律法規的綜合。

《大寶律令》是日本法制化建設極為重要的成果。它明確了日本的各項政治制度和組織原則,進一步將大化改新以來的改革成果制度化,同時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法的形式進行規範。

《大寶律令》的頒佈,標誌着日本社會進入了法制較為完備的封建制社會。

在公元718年的時候,《大寶律令》有過一次修訂升級,升級版的《大寶律令》根據當時的年號定名,叫做《養老律令》。

很有必要簡單說下《大寶律令》的具體內容,以下的內容比較枯燥,還請各位讀者耐心觀看,因為這對各位讀者理解本書中所涉及的日本官制、軍事體制等內容有很大的用處。

《大寶律令》模仿中國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設置二官八省一台和五衛府。

二官是主管祭祀的神祇官及最高行政機關太政官。神祇官要高於太政官。

神祇官主要分管與神的交流相關工作,即祭祀工作。

太政官相當於內閣,最高級別是太政大臣,以下按職務高低排序是左大臣、右大臣和內大臣,其下還有大、中、少三級納言,統轄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八省。

太政官中的高級官吏稱為公卿。公卿這個詞彙使用頻率很高,往往是與“武家”這個詞對應使用。

下面介紹各省的具體職能分工:

中務省主要工作是侍奉天皇,代天皇擬稿寫材料加發佈命令等宮中一切政務,相當於秘書處。

式部省相當於吏部,主要掌管人事任免和官員的績效考核,權力很大。

民部省相當於是戶部,管理地方戶籍、收稅、交通、建設等工作的部門。

治部省相當於是外交部和禮部的綜合,管理處理外交事務、高級官員的戶籍管理、監督宗教界人士的禮儀,也裁判一般老百姓的婚姻訴訟。

兵部省是管理日本武裝力量的部門,這個不用多說,天皇看誰不順眼,要派人扁他,就歸兵部管。

刑部省,看名字就知道其職能範圍,管理訴訟的審理、判決、刑罰執行。

大藏省有點複雜,大體相當於財政部,管理各政府機構收支、地方特產稅(租庸調製中的調)、貨幣、金銀、物價的部門。

宮內省相當於是內務府,主要工作是管理皇室的私房錢以及地方敬獻的各種貢品,另外皇宮內的門衛、廚房、保潔等工作也由宮內省管。這個工作在中國一般是由太監來干。

一台指主管紀檢監察事務的彈正台,相當於中國的御史台,亂說話、生活作風不檢點,就可能被彈正台請去喝咖啡。

五衛府指警衛宮廷的衛門府、左右衛士府和左右兵衛府,衛府兵可說是日本的中央直屬部隊,相當於中國王朝中的禁衛軍。

日本的官員品級也模仿中國,設一到九位品級,每位分正、從兩級(九位則分大初位和小初位),三位以下各級還分上、下。六位以上官員可以上殿參加朝議,稱殿上人,六位以下則稱殿下人。

最初正一位的太政大臣僅授予皇族,並且經常由天皇法定繼承人兼任,總攝朝政。作為人臣,能夠當的最高官是左大臣,其次為右大臣,都為正二位。

在行政區劃上,全國劃分畿內、七道,下設國、郡、里(后改為鄉),分別由國司、郡司、里長治理。國司由中央派遣,郡司則任命當地豪族,里長由里內的居民中選擇。

所謂“畿內”,指統治中心的五個國(大和、河內、山城、攝津、和泉),所謂“七道”,指東山道、東海道、北陸道、山**、山陽道、南海道和西海道,每道下轄數國。

畿內五國(五畿):大和、山城、攝津、河內、和泉,東海道十五國:伊賀、伊勢、志摩、尾張、三河、遠江、駿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總、下總、安房、常陸,東山道八國:近江、美濃、飛驛、信濃、上野、下野、陸奧、出羽,北陸道七國:若狹、越前、加賀、能登、越中、越后、佐渡,山**八國:丹波、丹后、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山陽道八國: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后、安藝、周防、長門,南海道六國:紀伊、淡路、阿波、贊岐、伊豫、土佐,西海道九國二島:筑前、筑後、豐前、豐后、肥前、肥后、日向、薩摩、大隅、壹岐島、對馬島。

軍事組織上,採取的是中央設立五衛府,地方上由各國國司掌控地方部隊。此外在九州設太宰府管轄下的防人司,以防異國入侵,在東北方的陸奧設鎮守府,主要是防備蝦夷。

所謂蝦夷,是日本東北部地區的土著居民。大和王朝與蝦夷族發生過長期的戰爭,通過血腥的征伐,最終將蝦夷族的土地收入版圖。日本武家最為重要的官職——征夷大將軍,其來歷就是源於與蝦夷的戰爭。

《大寶律令》重新規定了國民的身份等級,全部日本人都被劃分為良民和賤民兩個等級。所謂良民,也稱公民,包括皇族、貴族和廣大自由平民,也包括半自由的農奴;而賤民則指改新以後仍未被解放的奴隸,包括世代守衛皇陵者,以及公私奴婢等。良民和賤民不能通婚,一旦通婚生下子女,也都歸為賤民一列。

文武天皇雖然因為《大寶律令》的頒佈,在日本歷史上的知名度很高,但他在位時間卻不長。

707年,文武天皇駕崩,皇子很小,無法真正料理國政,於是文武天皇之母即位,是為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上台後,估計是認為原來的都城風水不好,因此立即安排人另選風水寶地營建新的都城。新都叫平城京,位於今天的奈良市。

710年大和王朝正式遷都平城京,也標誌着日本歷史邁入了奈良時代。公元710年至784年,歷史上稱之為奈良時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新認識日本:這才是日本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