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語境下的宗教研究(2)
彼得·伯格在其經典著作《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中(1967:1078)區分了兩種類型的世俗化:“文化與社會”層面的世俗化以及“個體意識”層面的世俗化。前者指的是教會與國家在政治與法律領域中的分離以及宗教在藝術、哲學、科學、大眾文學、音樂等領域中影響力的下降。個體意識層面的世俗化指的是人們並不用宗教來理解或引導他們的生活情境。雖然伯格在1967年預言道,兩種類型的世俗化將會在美國出現。但是在1997年他宣稱自己放棄此前一直支持的觀點,並且認為世俗化命題已然死去:
我認為,我和絕大多數宗教社會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所作出的關於世俗化的斷言是錯誤的。我們潛在的論據是世俗化和現代性緊密相聯——現代化越是發達,世俗化則越嚴重。這並不是一個多麼瘋狂的理論,並且我們可以為之找到若干證據。但是我想它從根本上講是錯誤的。今日世界絕大多數地方並不是世俗化的,與之相反,其宗教性非常高。
(Berger,1997:974)
另一個舉足輕重的學者羅德尼·斯達克則走得更遠。在他看來(1990),世俗化理論從來就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據加以證明,因此應當被視為一個失敗的社會學理論而拋棄。斯達克指出,美國目前的社會氛圍還是比較虔誠的,在絕大多數充滿激情的文化辯論中,宗教論述都是一個潛在的核心要素。關於同性戀是否可以結婚這一議題存在着完全相反的觀點,反對者在很大程度上認為這在《聖經》中關於婚姻的定義里是被詛咒的。許多人反對婦女墮胎,他們以《聖經》上要求生活的聖潔為論據來為他們的行動尋找合法性。同樣,那些反對在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幹細胞的政治家和普通百姓也引用宗教觀點作為他們的論據。2005年11月8日堪薩斯教育委員會通過了一項廣受關注的法案,該法案規定在公立學校中“智慧設計論”與達爾文的進化論一併被教授,投票結果是六比四。許多“文化戰”的議題均表明現代性的興起並不會帶來信仰及其實踐被邊緣化或者私人化。許多社會學家相信社會上流行的論爭大多有其宗教根源。
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對於伊斯蘭教是原教旨主義,要求在信仰和生活上嚴格按照《古蘭經》要求,比如飲食禁忌、跪拜禮儀、朝覲要求、着裝規範、對待異教徒的態度,等等。Fundamentalism對於基督教是基要主義,其基本主張是強調恪守基督教基本信仰,反對現代主義尤其是聖經評斷學。在這裏考慮到作者常以美國基督教現象為例子進行論述,我們選擇了基要主義的譯法。——譯者注的角色
宗教在現代社會仍然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原因是,許多組織化宗教已經發生變化,它們改變了自身的傳播方式以保持其組織的靈活性。這一點對於“主流宗教”——猶太教、天主教以及許多較大的新教教派而言尤為如此。對於那些主流宗教而言,似乎存在一種趨勢,那就是為了保持宗教的活力必須求諸那些試圖讓他們的信仰變得更加具有宗教性的人,而不是從傳統轉移到現代。
然而,有一些人始終保留他們的傳統並且不斷對現代性進行批判。這些群體的言行傾向於與基要主義保持一致。新教福音派、正統猶太教以及許多新近移民都保持着他們自己傳統的宗教認同與習俗。美國有一些例子可以很好地表明這種傾向,比如無處不在的私立教會學校、一些教派繼續推行禁止婦女參加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活動以及宗教儀式、神聖的教導在他們的生活中居於不可撼動的核心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