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飛” 人走政息(2)
駕駛員理解蔣經國此時的心情,騰空後座機盤旋機場上空一周后,方向北飛去,剎那消失在浩淼無垠又黑暗無邊的夜空。據他的親信衛士陳梅山回憶,蔣經國進了機艙就失聲痛哭,哭得十分傷心,引發得所有隨行人員都陪着痛哭了一番。
他不願意離開贛南,不願意放棄他在贛南正在推行的新政,不甘心他在贛南6年的艱苦努力因他的離去而付之流水。
守城的國民黨軍政當局,立即爆破機場黃金機場跑道,這是他們預先部署的城防第一步。次日,又將水東浮橋解纜,徹底火焚。凡是城廓與近郊之間的通過要隘,一律設置障礙,並破壞橋樑和公路路面。從蔣經國走後,預定的城防措施並未按計劃進行。劉多荃軍長承擔佈防任務之後,也東返寧都去了,贛南警備司令部也就自然流產。那位被指定守城的團長不見蹤影,也沒有看到地方保安團隊的一兵一卒和上街值勤的憲警。那時贛州己成了一座不設防的“真空城”。當時城內至少有兩萬以上居民未及疏散。
2月5日晨,日軍自五雲橋分二路進攻贛州城,一路從西門入城,另一路從南門入城,贛州城已是十室九空。日軍幾乎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贛州城,輕而易舉地達到了其打通贛粵兩省交通運輸線的目的。
1945年6月初,蔣經國向國民黨政府辭去了贛南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的職務。遺缺由他保薦的信豐縣長楊明(曾任蔣的秘書)繼任,從此,結束了蔣經國在贛州的任職。
“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在人治為主的舊社會,這是不可避免循環往複的悲劇。蔣專員也難逃這種命運。1944年底,小蔣的屁股就主要坐在重慶了,他兼了一段專員,便推薦自己的部屬和親信、信豐縣長楊明接任專員兼保安司令,囑託他把他留下的的事業繼續辦下去。可楊明沒法辦下去,身份聲望能力都差得太遠。楊明是浙江臨安人,原在臨安經商,當過臨安商會會長,到贛州后,先當交易公店經理,搞得不錯,取得小蔣信任,便官運亨通,一路陞官成了蔣專員的接班人。但他畢竟是商人,非政治人才,當了官后專以做官為能事,幹不了事也幹不成事,蔣經國留下的主要事業——土地改革、兒童新村、正氣中學、正氣日報、新人學校,他都一一荒蕪和停辦了;三年計劃、五年計劃,他更是無法“計劃”,一概束之高閣,“五有目標”連講都沒人講了。蔣專員的新政,到了楊專員手裏,一概完蛋,統統壽終正寢。
於是,古城贛州的牆壁上,赫然的“五有”標語上,有好事者加了註釋:
“人人有工做-修路,人人有飯吃-吃粥,人人有衣穿-軍衣,人人有屋住-茅屋,人人有書讀-《中國之命運》。”
這諷刺有點兒以偏概全,不太公平。蔣經國的贛南新政改革雖因日軍入侵未能貫徹到底,他挑選的接班人也不得力,但他本人的思想和行為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他的良苦用心,他的親民作風,他的可觀治績,贛南老百姓還是給予客觀評價的。他離開之後,贛南地方的關帝廟、岳王廟這些祭祀由清官成神的廟宇,有人為他樹立神像,以表示對他的懷念和尊敬。這在歷代為官贛南的官吏中,享受這種特殊待遇的角色為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