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青春年華風流倜儻的蔣經國,在贛南這塊小天地里如魚得水,如蛟入海,雄心勃勃大幹了一場,施展了他的青春抱負,度過了他一生最燦爛的日子。

縱觀小蔣在贛南專員任內全部為政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收拾“爛局”,打通政令階段。這個階段從他1939年3月就職,到1940年3月第一次**大逮捕,大約用了一年的時間。

二、建設“新贛南”階段。從1940年春,召開“第四區擴大行政會議”正式制訂“新贛南三年建設計劃”起,他公開提出建設新贛南的“五有”目標,以後改為“五年計劃”。這個階段大約用了三年時間。

三、官職挂名階段。從1944年至1945年止,1945年初,贛州淪陷,1945年6月,他正式辭職。

客觀地說,小蔣在贛南為政取得的成績仍是可觀的,而且是有客觀評價的。當時的區區贛南吸引了許多中外記者和知名人士來參觀訪問。訪客對於原本十分窮困落後的贛南,與中國其他地方的情況相對照,印象格外深刻。

《紐約時報》記者艾特金森報導,蔣經國的改革計劃使得贛南地區面貌一新。抗戰之前,贛州只有3家工廠,現在已有44家工廠,包括1家酒廠、1家麵粉廠、1家火柴廠,若干紡紗廠。贛南雖是農業區,可原本糧食嚴重短缺,現在的產量卻足可供應10個月的消費,預期到1944年就可完全自給自足。在艾特金森眼裏,贛州是中國最現代化、最乾淨的城市。

當時國內的輿論說他推行的贛南新政是“中國戰時政治的一項奇迹”,為“地方建設創下了一個成功的範例”。甚至有人說:“抗戰時期,中國有兩個半天下:重慶是一個,延安是一個,贛南可算半個。”這未免言過其實,評價太高。他走了以後又有些刻意貶低他的評論,也失之偏頗。

風雲散盡,風光不再,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褒也好貶也罷,都是一時之議。扣除掉宣傳和意識形態需要的部分,沉澱后客觀地說,蔣經國在贛南的治績按照當時的環境條件說來,殊為不易。他最可觀的一項成績是推動治安,又不失地方民心。解決“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工做,人人有書讀”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一點實效。上級交付的徵兵員額,他可以如命完成,但是和中國絕大多數地區不同的是,在贛南農村徵兵,並沒有造成百姓害怕、仇恨當局的情緒。他個人清廉正直的官聲,真正與百姓同甘苦,因此得到百姓信任的故事,至今還在贛南百姓中流傳,這就不容易。鐵打的贛州流水的專員,贛州走馬燈似的換了多少專員,留下的名聲最好故事最多的恐怕還是蔣專員。

綜觀蔣經國的贛南新政,可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這個特定歷史條件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日本帝國主義已把侵略的魔爪伸進大半個中國,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險關頭;另一是蔣經國時正29歲,剛剛從蘇聯回來,他經歷了磨練,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很有前進的思想,需要有機會去求證”。而且希望在“最壞的條件下去試試”。由於兩者的相互作用,使得蔣經國贛南新政的推行出現了一些與其他人物在其他地區(如蔣介石在四川,何應欽之弟在雲南)推行新政不同的特點。由於這樣的特點,“新政”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新政的本質決定了新政的推行不能徹底,新政的最終效果也是有限的。

贛南時期作為蔣經國的從政實習期,意義重大。他在贛南確立起自己的為政風格,樹起自己的為政旗幟,成為他個人政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成功多於失敗,才幹多於平庸,從而確立起他在國民黨官場的青年才俊地位,為以後的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到江西和贛南任職后,涉及黨政軍經團等方面,通過這些任職,蔣經國對國民黨政權的中下層有所了解,對國民黨的現狀有所了解,可以說掌握了國民黨中下層工作的經驗。所以說,蔣經國與其他的軍政要員相比,多了一個中下層工作的經驗;而與中下層官員相比,又有一個他人所沒有的、權勢熏天的父親。更為重要的是,蔣介石從兒子在贛南的表現中看到了兒子的潛力。有此兩條,最後完整地從其父手中接下國民黨政軍的大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蔣經國密碼:蔣經國從政生涯與情感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蔣經國密碼:蔣經國從政生涯與情感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