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佈會為何又恢復翻譯
外交部新聞發佈會從96年9月1日不再提供翻譯。停止提供翻譯后,國內反應良好,許多人寫文章讚揚這一做法,認為此舉對提高中文地位、弘揚中華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外國記者、駐華使團總的來說對我這一決定表示尊重和理解。會中文的外國記者開始用中文提問。但不少記者由於語言不過關,難以適應這一變化,對我這一做法非常不滿。於是出現了下面一幕:
一英國記者利用提問的機會,發泄了心中的不滿。他說:“外交部決定取消新聞發佈會的英文翻譯,當然中國方面有權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在中國宣稱正在對外開放的時候,這樣做是不是有悖於開放的精神呢?這麼做是不是某種形式的倒退呢?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上看,保留英文翻譯來說,不是能使發言人更好地、更加自如地回答問題嗎?若非如此,你們在國際場合被記者用英文提問,不就像掉進“獅子窩”一樣嗎?從文學方面講,漢語像中國文化一樣在世界上受到了廣泛的尊重,它是孔子、李白和杜甫的語言。那麼,一周兩次地將他們的語言翻譯成莎士比亞和彌爾頓的語言就一定是一件糟糕的事嗎?為了所有參加外交部新聞發佈會的人着想,做出這一決定的決策者們還有可能改變決定嗎?”
當時,外交部發言人的回答也非常絕。他對這位記者說,你剛才幾乎作了一篇講演。我們已經做出了這一決定。這一決定是與中國的開放政策完全相符的。因為中國的開放的目的之一就是不僅要讓中國更加了解世界,也要讓世界其它國家更加了解中國。我們這樣做正是為了把中文推向世界。各位記者都生活在北京,一定發現中國人民對學習國外好的東西有很大熱情。但是我要問,是不是世界其它國家的人,尤其是發達國家的人,對於學習發展中國家的文化也有着同樣的熱情?比方說,對於西方文明已經有所了解的人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東方文明,是不是也應該了解一下2000多年前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老子和莊子呢?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中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和杜甫呢?
取消翻譯一段時間后,外交部發現這一做法效果不是很好,並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許多記者不能準確理解和翻譯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外國記者中會中文的不少,但真正過關的不多。有時由於關鍵的幾個字聽不懂,而誤解了中方立場。由於記者和中文秘書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外電對發言人表態的報道措辭不一,有時甚至出現錯譯的情況。例如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丹麥搞**提案損害了雙邊關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一外國通訊社電卻譯成中國要搬起石頭砸丹麥人的腦袋。外交部發言人對美進行“次臨界試驗”進行了評論。由於記者大多聽不懂“次臨界”的意思,有的記者將外交部發言人表態報道成中國譴責美方進行地下核試驗。有時由於需在譯文上花時間斟酌,影響了報道的時效性。
二、由於語言障礙,外國記者及駐華使館新聞官的出席人數有所減少,中文秘書的人數明顯增加,出現了香港和台灣記者提問多,問題集中於港澳台問題,國際問題少人問的局面。
三、取消翻譯后,發佈會效果明顯不如過去,外國主要新聞機構對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報道量下降。
考慮到外交部新大樓新聞發佈廳設有同聲傳譯設備,為準確及時地宣傳中國外交政策,最後外交部決定在新發佈廳為那些中文水平尚不能適應發言人新聞發佈會的外國記者提供同聲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