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不是人嗎
“新聞發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種機制”。這句話,現在廣為流傳。其實,這句話不完全對。說它是對的,是說發言人確實代表的是一個機制,發言人就是一個代言人。他是對外發佈消息、表明政府立場、解答政策疑問的一個渠道。他所說的話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政府。從這個意義上說,發言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這一概念。外交部一發言人有一次在外地出差。晚餐時,他和主人同時從電視上得知他又就某問題發表談話了。主人們都感到很困惑。不知這是怎麼回事?。其實,也不難理解。發言人雖然不在北京,但發言人機制在。機制仍可利用他的名字表態。當然,工作人員最好在用他的名字表態之前通報他一下,以免讓他本人都不知情。
說它不對,是因為它說得不完整。發言人不光是一種機制,他同時又是活生生的具體的人。如果僅強調發言人不是“人”,容易理解為發言人僅是一個被動念稿的機器,忘記了發言人還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面。其實,每個發言人都有不同的風格,水平有高低不同,魅力也有不同。有的發言人習慣照本宣科。有的發言人願意在政策允許的框框之內,盡量自己發揮。外交部長李肇星在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說:外交部發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這一說法很完整。發言人代表一種機制的同時又是活生生的、具體的個人。如果只說它是一個機制,否認他是具體的人,那就否定了發言人有個性和個人魅力,也就否定了發言人的個人素質修養和水平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