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收入影響社會地位。某一職業受到人們的青睞,收入待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讓我們先用世俗的眼光來看看教授的收入。在我國,教授曾經是令人十分羨慕的職業,不僅因為它代表着學富五車,更因為其收入十分可觀。很多資料可以佐證這一點。據史料顯示,1933年,大學教授的月薪一般在300銀元左右,以1933年天津市美國麵粉元/斤、豬肉元/斤計算,可分別買斤麵粉、斤豬肉,是當時一般勞動者收入的幾十倍。即使在建國初期工資普遍走低的大環境下,教授的相對收入還是相當高的,並且逐年上升。自1952年至1957年,高校教授最高工資與機械行業工人最高工資之比,由∶1上升至∶1,明顯超過1933年大學教授最高工資與低於助教職稱的其他教學人員最高工資的比率()。①(①《教授“身在曹營心在漢”高薪正在走進大學校園?》,陳樂一,《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9月18日。)教授待遇的變化基本上始於1957年的“反右”鬥爭,教授,包括其他腦力勞動者的收入不管是相對水平還是絕對水平,都呈下降趨勢。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腦體倒掛”、“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是當時的鮮明寫照。此後,知識的價值逐漸得到認同,但是,教授的收入水平並沒有提高。直到1999年,很多高校教授的月薪僅僅為2000多元。於是,1999年前,到處流傳着這樣的論調:“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有心愛國,無錢買肉。”“窮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九等人,是教員,海參魷魚認不全……”“有能力的去經商,有出息的去留洋,有本事的進官場,不三不四的教書匠。”“……十等人,教書匠,推銷次品(這裏‘次品’一詞是雙關語,兼指知識和商品)是榜樣。”“……八等公民是教師,上課下海全不遲……”1999年,高校教師的收入在原有基礎上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在北京和上海地區,大多數教授平均每月可拿到五六千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可以算“中等偏上”,但這是以整個中國社會為參照的,而且,這是教授的收入,並不是一個普通教師的收入。據人力資源網站中華英才網()2003年所作的第六期“英才薪資指數”調查報告,上海平均年薪49180元,深圳平均年薪47943元,北京平均年薪46611元,廣州平均年薪41377元。一般而言,在高校中,只有擁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才能拿到這樣的收入。教授們不敢與周圍相比,也不敢與過去相比。目前的收入水平相較於過去,只有四個字,“實在太低”;與“國際水準”、海外同行相比,也是四個字,“依舊很低”。“這兩年大家在說教授漲工資,好像內地高校教師的工資很高了,這是假象。”一位長江學者說。他現在的收入算是很“高”了,長江學者每年領取教育部津貼10萬元,學校津貼10萬元,另外還有較多的基金和其他配套待遇。可是有他這樣待遇的教授並不多。而在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一個普通講師每月的工資是5萬港元,每個人每年的科研經費100萬港元,而且有自己的實驗室。就平均而言,在漲工資以前,內地教授月工資相當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月工資的1%,漲工資以後,也不過百分之幾。年輕的教師不會奢求與國際水準接軌,也不敢夢想教授的待遇,他們只能務實地與周圍同齡人相比。在各高校,年輕人目前的待遇仍然很低。相當部分擁有博士學位、副教授職稱,年齡在35歲以下的教師,平均年收入不足4萬元,這尚未達到很多熱門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的起薪水平。一位長江學者告訴我,他為了讓大家心態平衡,把學校配套給他的10萬元拿了出來,作為對課題組內兩位青年教師的補貼。他說,他們幹得比我辛苦,各方面都需要錢,拿的卻比我少得太多,這樣下去積極性維持不了多久。採取這種做法的長江學者並不是個別。而有意思的是,教育部推出長江計劃,其本意是創造條件,讓正處於出成果黃金時期的年輕人能夠穩定下來,安安心心在校園裏做學術,爭取出大成果。很顯然,從物質待遇條件看,今天的大學對青年才俊還構不成強烈的吸引力。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面講述大學現狀 透視大學生態環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面講述大學現狀 透視大學生態環境
上一章下一章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