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文件,不上講台就下崗(1)
“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水平都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教育觀念、培養模式乃至於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都存在着許多的問題。”①(①《周濟立下奮鬥目標: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謝湘、劉萬永,《中國青年報》,2003年3月28日。)這是我國教育部對當前教育領域教學質量問題的認識。從2001年起,教育部採取了諸多措施,推進高校加強教學質量建設,下發了《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12條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和意見,又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規定55歲以下的教授、副教授一學年必須給本科生至少開設一門課,就是這些政策中的一條。這條政策的內容在很多社會人士眼裏實行起來實在簡單,他們天真地認為,教授不就是教書的嗎?不教書怎麼也能叫教授呢?可是這樣簡單的事實卻要由教育部發紅頭文件規定,由此讓人想到這背後存在問題的嚴重性。作為“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2003年教師節,教育部表彰了100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這是自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其目的就是促進教授上講台,鼓勵名師為本科生開設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值得注意的是,關於教學名師的待遇是“有關待遇等同於同級同類科技獎”。復旦大學副校長孫萊祥說,復旦大學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基礎課,有很多都是由著名教授講授。“我當時是數學系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有蘇步青教授、谷超豪教授等,當時他們已經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如今,我還記得他們給我們上課的情景,講解一個定理,他們先不去推導公式,得出結論,而是分析研究這一定理的背景和意義,引導大家去想問題,在思想性、方法性上給大家很多啟發。定理、公式他們也會推導,但最多在關鍵的地方點一點,不像現在有的老師,追求的只是不出差錯地推導公式,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的課堂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①(①《名師上講台,一道世界性難題》,冰啟,《上海教育》,2002年第1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通訊專家王楚教授已近70高齡,他強烈贊同教授給本科學生授課,而且身體力行地為本科生上起了基礎實驗課,這是連大學一般講師都不願意上的課。王楚教授不但親自給學生講解實驗技巧,而且讓自己的博士生作實驗課的助教,這位博士生由於長期在理論中浸泡着,連本科生的實驗也很生疏,結果被王教授狠批一通。這件事在同行中傳開了,很多教授在佩服王教授之餘,卻“不敢苟同”王教授的做法: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再說大教授去教本科生實驗,不是小題大做嘛。大教授憑什麼就不能做小題目呢?這個爭論暫且放到一邊,不過據有關教育專家介紹,中國學生與國外學生相比,最缺的是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最大的鍛煉便來源於第一線的實踐。很多高校教師都認為,名師上講台,得益的將不僅僅是上課的學生,還有一大批青年教師,因為通過名師與青年教師的配對傳幫帶,年輕人將得到系統的訓練。李遠哲教授的博士生趙新生目前在北大任教,他從帶輔導課、習題課一步步做起,再給學生上大課,每一步都做得很紮實,上課極受學生歡迎。而像趙新生這樣的青年教師在全國高校中並不多見,很多青年教師初上講台給學生上的就是大課。對於很多教授而言,他們為本科學生上課,不可能用“小班化”形式,也不可能在課後有大量的時間與學生交流溝通,一次為200名甚至300名以上學生講課,那是常有的事,也是最為可行的模式。怎樣才能既發揮教授的教學作用,又不影響教授對科研的精力投入,還能保證這種“大班化”教學的效果呢?用博士生當助教,應該是一種可行的方式。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國外大學也是給學生開200人的大課,但是針對這一班級,共有10個博士生做助教,每個博士生負責與20個左右本科生在課後進行對話。在2000年10月於北京舉行的大型學術報告會上,楊振寧認為,培養富於創新精神的科學人才,需要良師,還需要一段密切的師生共同研究過程。他還在多種場合講述了他與他的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一起研究課題的情景。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則在北京大學推出一項針對低年級本科同學的研究計劃。北京大學校領導認為,這些諾貝爾獎大師的課,結合了他們自身進行科研的經驗教訓,給學生的啟迪也許比一些平庸的教師上幾年課還管用。因此一定要倡導名師上講台這一風尚。名師們即使再忙,也至少要上講台講個一兩課,也要給學生們做做講座。科學知識也許很快就會過時,但科學的方法、做學問的方法、做學問的態度、老師的品格卻會影響人的一生,名師給學生講的,正是他們最有體會的方法。名師是大學最寶貴的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去教育、引導學生。讓名師走上講台,將是功德無量之舉。要讓教授上講台,當然並非給他們講一番道理,讓他們意識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就可以了,學校更應該有切實的舉措。例如復旦大學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鼓勵“名師上講台”,曾制訂了一系列措施,不但在各種場合進行宣傳,而且給予為本科生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主幹基礎課的博導每個月300~400元的津貼。當初推出的這些政策和制度,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第一年便有17名博導給本科生開課,第二年增至23名,後來一直在陸陸續續增加。直到2000年學校實行新的崗位聘任制度,這一特殊津貼政策才被取消。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