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大野生動物案告破?
一隻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的死體被凍在冷櫃裏;3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巨蜥分別關在鐵籠里、麻袋裏或被殺死冰凍;兩隻廣東省鳥白鷳在窗外的暗房裏哀鳴……1997年12月10日,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出現在執法人員、新聞記者面前。
這是廣東省當年偵破的數量最大的一宗非法經營野生動物案。當日下午4時多,廣東省林業廳、廣州市林業局、廣州市公安局林業分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直奔番禺市橋鎮龍美村口的龍興酒家、莫華酒家進行突擊檢查。
我隨檢查人員首先查出穿山甲死體1隻、鷹死體4隻,接着又在該酒店查出一隻竹籠子,籠里關着3隻可愛的猴面鷹,這些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接着,在相鄰100米左右的莫華酒家又有重大發現。在酒家的一間空房裏,一隻只、一團團(冰凍后結在一起)的鷹的死體被檢查人員從冷櫃裏拿出,數量甚多;兩頭巨蜥分別蜷縮在鐵籠、麻袋裏;檢查人員打開窗戶,發現窗戶外別有洞天,兩隻廣東省鳥白鷳在黑暗的鐵籠里哀鳴;檢查人員還查出了3盆煮好的鷹湯及巨蜥死體1頭;1隻猴子被宰殺后已剁成了肉塊,幾隻像小猴子手般的爪子赫然出現在我們面前……死的、活的野生動物擺滿了一個大圓桌。
經清點,莫華酒家被當場查獲一級保護動物巨蜥3頭,其中活體2頭,死體1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9隻,其中鷹死體34隻、穿山甲死活體各1隻、白鷳活體2隻、猴子碎體1隻。
廣州市林業公安分局副局長黃梓棋對我們說,這是廣東省、廣州市今年查獲的最大一宗非法經營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案。
按照國家計算標準,莫華酒家一案案值16萬元,龍興酒家案值為9000多元。
若按規定罰款,最高可罰至案值的10倍。幾天後,廣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帶着在番禺兩酒家查處的多隻野生保護動物,驅車來到番禺滴水岩自然保護區,將它們放生。
工作人員既喜悅又悲哀,喜悅的是一隻省鳥白鷳、三隻猴面鷹撲着翅膀飛向天空,一隻穿山甲離開保護者的懷抱,緩緩地鑽進草叢中,它們終於逃脫了
“惡人”的貪婪之口,重歸大自然懷抱;悲哀的是由於動物販子給動物注射了水,使得一隻巨蜥不幸早亡,工作人員懷着惋惜之情莊嚴地將這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場埋葬了,另一隻巨蜥本打算放生,但見其已奄奄一息,放出去可能也難免一死,工作人員便又將其帶回,打算養幾天讓它恢復體力再行放生,而另一隻查獲的白鷳鳥較早前就已不幸死亡了。
有專家說,販賣保護動物行為存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場需求有利可圖,目前所能採取的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建立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
廣州市現有17個養殖場,動物種類達17種,重點保護動物數量達12287隻(頭、條)。
根據保護、開發、利用的方針,廣州逐步引導養殖場開發容易養殖成功的品種提供食用。
如梅花鹿養殖成功就為廣州市場提供了78頭。廣東省省鳥白鷳的繁殖也取得進展。
白鷳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雄鳥體羽色彩華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且身體壯碩,體重可達公斤。
雌鳥所產卵大小接近家雞卵。白鷳機體富含19種人體必需的主要氨基酸,且含量高。
白鷳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人工養殖個體生長極快,半年幼鳥即可達到成鳥體重,即能肉用。
白鷳在廣東山區分佈廣泛,是南方廣大群眾傳統的重要山珍野味之一。
珍禽養殖是三高農業的組成部分。其發展快、效益高,是廣東省家副業發展的一大特點,商品化生產可供食用和在各地興建的野生動物觀賞及出口創匯。
據高育仁介紹,1989年3月,通過評選、研究決定將白鷳作為廣東省省鳥。
前些年,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及濫捕亂獵,野生資源日見枯竭,白鷳已處於瀕危狀況。
當時,在廣州的一些市場,公然有被捕獵的白鷳在銷售。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遭此厄運,引起了有關人士的焦慮。
廣東省也採取措施保護白鷳,各地的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站加大打擊力度,捕獵現象大大減少,公然出售白鷳的現象也得到了有力遏制。
在保護野生白鷳的同時,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珍貴鳥類研究組提出人工養殖。
產卵量從野生的4—8枚提高到枚(最高33枚),受精率達到。並建立起一整套規範化養殖技術和防病治病措施方法。
至今共繁殖出4000餘只個體,達到八代。在南雄市建立了存欄1700多隻的國內外最大養殖場。
省內引種至9市1縣,省外至北京、雲南、江蘇等地。種源供不應求,正向著使我省成為白鷳養殖基地的既定目標順利發展。
經權威專家組審議,本成果居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桂花雀的繁殖工作也取得進展,人們用它來取代保護動物禾花雀。
素有
“寧食天上一兩,不食地下三斤”之說的禾花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保護的候鳥。
在非狩獵期內,應全面禁止獵捕。然而,在廣州及其相鄰的地區,亂捕濫食禾花雀的情況相當嚴重,許多酒店公開掛出
“禾花雀美食節”等各種招牌吸引顧客。廣州市場上的禾花雀多來源於三水市,而據不完全統計,三水市僅去年的交易數就達數百萬隻。
人們的大快朵頤不僅使禾花雀及其形態相近的鳥類資源遭受嚴重破壞,而且直接影響到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國際形象。
根據這種情況,廣東省決定今後一律不準舉辦禾花雀美食節和設置禾花雀專業市場,已經舉辦和設置的要立即取締。
對禾花雀的獵捕要報省林業廳批准后實行年度限額,並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狩獵證。
而持有狩獵證的單位和個人需要出售依法獲得的禾花雀時,應按照狩獵證規定的數量向經工商部門核准登記的單位和個人出售。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經過1年多的人工繁殖,飼養,用桂花雀替代禾花雀,從而走上人們的餐桌及酒家。
據華南涉危動物研究所負責人介紹,該所在長期考察、研究、比較的基礎上,決定將桂花雀作為全新珍餚品種予以重點開發,並列入了
“所長項目”,獲得了省科學院高新技術項目發展基金的支持,成立了經濟鳥類繁殖場,並有少量產品進入賓館酒家試銷,反應良好。
據介紹,桂花雀肉質細嫩、味鮮、營養豐富、個體適中(約45-60g),干樣品蛋白質含量高達85%以上,含有人體的必需多種氨基酸。
在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我們也品嘗了各式各樣的桂花雀,不少人說好吃。
說心裏話,我對吃小鳥向來不感興趣,覺得將那麼小、那麼可愛的鳥兒做成盤中餐終究是件殘忍的事,不管它是不是保護動物,吃它違不違法。
經過大力打擊和宣傳,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廣州的天空漸漸可以看到鳥了。在1998年3月
“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我采寫了《嘆無可奈何花落去去矣看似曾相識燕歸來來矣廣州漸多鶯燕語》的通訊:長時間,廣州天空難覓鳥蹤。
現在,在廣東省
“愛鳥周”將到之際,市民們驚喜地發現:小鳥又飛回來了。一隻在廣州郊區也難見到的猛禽紅隼,劃破長空,追擊着倉皇而逃的小鳥;近百隻小鳥陸續飛往一棵葉榕樹……這是3月10日傍晚,華燈初上時,記者在海珠區車輛如潮的中山大學附近親眼目睹的動人一幕。
據一同觀看的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鳥類組組長、研究員高育仁掐表計算,當夜共有近600隻小鳥往這棵樹棲息,其它樹上也有數量不等的小鳥在棲息。
“很久沒有這麼好的現象!”高育仁興奮地對記者說。據他介紹,自前年7月公安機關大規模收繳黑槍以來,鳥類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目前,廣東除有的家燕、烏鴉、小白腰雨燕、大山雀、暗綠秀眼、八聲杜鵑、黃眉柳鶯、白胸苦惡鳥、珠頸斑鳩等,現在又有白胸翡翠、紅嘴藍雀、池鴛、畫眉、鸚鵡、黑尾蠟嘴雀、暗冕柳鶯、金翅雀、紅胸啄木鳥、紅嘴相思鳥等近20種珍稀鳥類出現。
去年底,高育仁及助手在廣東發現了罕見的紫水雞。1968年,英國人SWINHOE曾在廣州、廈門發現過紫水雞后,100多年來,它再也沒有出現過。
在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及相鄰的中山大學內,由於樹木參天,環境優雅,鳥兒紛紛飛回。
中大至怡樂路口一帶,公路兩旁的大樹也成了鳥兒夜宿的地方。一些平素稀少的鳥也漸漸出現;在流花湖公園、黃埔區,鷺鳥也常可見到;在風景秀麗的蓮花山一帶,雨燕振翅飛翔……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鳥兒為什麼會有所增多?高育仁認為,民間的大量槍支包括獵槍、汽槍被收繳是首要原因。
其次,群眾保護鳥類的意識不斷加強,很多人主動制止捕殺鳥類。各級職能部門加強了環保工作,從槍口、刀口下救出不少鳥兒。
如廣州開展整治汽車尾氣、禁鳴喇叭、植樹造林綠化等工作,為鳥類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環境。
一些對鳥類有害的東西如農藥、有毒蚊香等得以改進。此外,很重要的是鳥類漸漸適應了城市的生活環境。
在中大附近樹上的鳥對車來車往人流如鯽沒半點反應,只是一有人停在樹下,它們警覺了,馬上飛走。
人為的傷害已在小鳥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那幾年,我陸續為保護野生動物鼓與呼,見證着廣州生態環境的發展、變化。
我覺得保護野生動物,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提高人們的素質,做到人人不吃野生動物,這才是正本清源。
素質與文化、職位、金錢是沒有多少關係的,而是與道德、品質、禮節等關係密切。
一個具備人文精神、高尚品質的人是不會吃食野生動物的。後來,在北大、清華等校園內,我看見鳥兒在天空飛,松鼠在林間穿走,偶爾也有刺蝟蜷縮在灌木叢下,但沒有人去騷擾它們、捕殺它們,它們也不怎麼怕人。
人與動物同為大自然之子,我們不能以資源匱乏、發展經濟為借口,破壞生態環境,滿足極少數特權階層的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