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雨中雜憶(2)
在法國留學,法國導師的教誨與幫助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導師SERGECASTAN先生是一個熱情活躍,精力充沛的學者,他當時是法國在國際模式識別協會中的兩位代表之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學生的高度信任。我在師從他攻讀第三階段博士和國家博士時,每年都與他一起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使我能及時獲得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開闊眼界,對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助益。他的同事們與他開玩笑說,總是看到他和我一起參加國際會議。他大笑不止。他平易近人,精力充沛。每次在赴國際會議的班機上,或在咖啡館中喝咖啡時,他總是不斷提出問題討論,並開玩笑地說,科學就是這麼發展的。我曾與他一起訪問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卡梅隆大學,布朗大學,馬利蘭大學等高等學府並作學術報告。我們曾一起欣賞查爾斯河畔的風光如畫,留連於邁阿密的熱情的海灘,徘徊於秀麗的美人魚身邊,雨中漫步於加州的原始森林......這一切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在我回國工作以後,他仍然對我十分關心,多次出資邀請我到法國講學或參加國際會議。他也曾應邀去中國講學,訪問,與我在清華的導師與師長高興地會見。CASTAN先生已於數年前退居林下,但仍與我保持經常的電話聯繫。我衷心感謝他,感謝他把我引入圖像處理的科學殿堂。從出國留學到現在,轉眼已二十多年。我在中,法兩國均當過多年的學生與教師,也在兩國指導過多名研究生,對兩國的文化和教育有一點粗淺的了解。兩國文化的長短之處,自然是見仁見智。一般認為,西方文化精於分析,中國文化擅於綜合。對這個問題的討論自然遠遠超出這篇小小散文的範圍。但如果有人問我,留學的最大收穫是什麼,我想說,是接觸了一種對我而言是新的文化內容,開闊了眼界。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這是難能可貴的思想。中國幾代學人追求一種學貫中西的境界。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確實是互補的。我想,留學人員可以起到某種橋樑作用。我現在擔任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與數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從事中法合作科研項目,希望能為這種溝通添磚加瓦。中華民族勤勞智慧,我們不應妄自尊大,但更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能不斷吸取各種文化的精華,我們中華民族就一定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兒時記憶中的雨中故鄉,寧靜優美,充滿朦朧的詩意,永遠珍藏在心底。但社會在發展,這種詩意,包括我們自己,都要與時俱進。我們還要繼續奮鬥。(作者為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專家委員會主席)註:我的同學余先生,半導體,集成電路專家,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馬世雄先生,信號與圖像處理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已故。吳佑壽先生,信號與圖像處理專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石青雲先生,模式識別專家,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先生,人工智能專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胡啟恆先生,計算機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蔣新松先生,機械人專家,中國863計劃信息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已故。常同先生,信號與圖像處理專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已故。傅京孫先生,模式識別專家,句法模式識別創始人,已故。先生,模式識別專家,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SERGECASTAN先生,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專家,法國PAULSABATIER大學教授,已退休。作者簡歷:沈俊,196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后歷任農民,工人,技術人員至1978年。1978年至1980年為清華大學碩士與出國研究生。1980年4月,派赴法國PAULSABATIER大學留學。1981年7月獲DEA文憑,1982年5月獲第三階段博士學位,1986年5月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均為計算機科學專業;後任客座研究人員至1987年12月。1987年12月至1989年10月任中國東南大學教授。1989年11月至1991年9月任法國PAULSABATIER大學客座教授。自1991年10月至今任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專家委員會主席。他長期從事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教學與研究,編著3本,在國際學術雜誌與會議上發表論文130餘篇。歷任多種國際學術刊物編委/審稿人,國際學術會議主席,分主席,程序委員會委員,“國際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學報”雜誌2000年“圖像處理與識別”專號客座主編等。他於1986年6月獲IEEE計算機學會最佳論文獎,自1994年以來,連年獲法國高等教育與科研部“指導博士與研究獎”。沈俊教授現兼任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中國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及其它數所大學客座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