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隨筆(1)

曼哈頓隨筆(1)

1993年,我的美國音樂代理人打電話到倫敦,說她為我在曼哈頓找到了一套轉租的房子,地點是在格林威治西村。從那以後,西村就象徵著我新生活的開始。等費盡了千番周折從倫敦來到紐約曼哈頓,搬進西村的第一天,我就把新宅房子裏一把房東的“古董”椅子給坐折了。從此後我懼怕紐約的古董傢具,誰家有古董傢具我都繞着走。轉租(sublet)的意思是租用別人租來的房子。一般這種情況下房子裏都有現成的傢具。我租的那套單元里充滿了古董傢具,砰,一個水杯放在桌子上,桌子上一個水印,那是古董油漆,怕水;咚,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椅子腿就折,那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木工。後來我賠償了很多古董傢具修理費。在英國跳蚤市場上賣的舊貨,在美國就可以進博物館陳列。我在房間裏繞着各種陳列物走,還是免不了那些木頭們自己就裂開。鄰居家的鋼琴響了,指法清脆利索。這樓里都住的是什麼人呢?直到有天樓里着了大火,我才見到一些鄰居。發現我們那個樓里住的都是單身,很有些風流人物,不知是藝術家還是同性戀的派頭使他們舉止非凡。各家抱出來的都是小貓小狗,沒有小孩兒。離我住地不遠,是個很舒服的咖啡吧兼飯館。年輕人在那兒一坐就是一天,可以看書、吃飯、喝咖啡、約會、聊天兒。大沙發椅有種安全感。這安全感有時對外來人是一種假象,因為伺者可以根據你的風格來決定他是不是要熱情招待你。如果他不認同,你就一邊等着去。看着他有選擇地嘻嘻哈哈或氣勢哼哼地招待顧客,這就是西村人向外人顯示無名壓力的時候。來這兒的大多是藝術家,話題永遠是項目、計劃、前景,外加談論愛情……姑娘們儘力要使渾身曲線分明,那就是她們給曼哈頓的禮物,曼哈頓喜歡線條兒。在西村散步。我和朋友發現一條小街上的法國飯館,安靜,沒有外來青年們改天換地的高談闊論氣氛,坐的都是老住戶,是來吃飯的好地方。走進去,想找個座位,伺者出來,不太情願地問,幾位?然後說,午餐快結束了,沒什麼飯了。似乎他不愁沒生意。我看看四周,屋裏面坐的人們在看報紙,屋外露天坐的人們也是在看報紙。所有的人都是坐在那兒看報紙,沒人說話,但似乎所有的肩膀都開始審查我們:這外來的是什麼人?他們是住在這兒的還是遊客?似乎他們都在向飯館的老闆示意:我們可不想和遊客在一個飯館裏吃飯!要是你把這個飯館搞得像遊覽區飯館一樣庸俗你就會失去我們!你是要遊客還是要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都是一些傻瓜!就是他們把環境破壞了!我們住在西村的人就是不喜歡這些專會破壞景象的遊客!庸俗的遊客,沒準是日本人,鬧不好還會掏出照相機來……這些肩膀們發出的無聲抗議,使我懷疑錯進了幫會俱樂部。住在西村的老住戶有時候像金字塔里的石頭,鬧不清他們自己是塔或只是些石頭,是沒有塔就沒有他們還是沒有他們就沒有塔?反正這是文化名流聚集地加現代文化發源地,即便你想向文化貢獻小命,沒有他們的默許,也沒地方去獻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索拉新作:你活着因為你有同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劉索拉新作:你活着因為你有同類
上一章下一章

曼哈頓隨筆(1)

%